JB/T 8360.1-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8360.1-2006
中文名称:数控滚齿机 第1部分:精度检验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1-27
实施日期:2007-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226612
相关标签:
数控
滚齿机
精度
检验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25.040.20数控机床
中标分类号:机械>>金属切削机床>>J56齿轮与螺纹加工机床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16开,18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7-05-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重庆机床厂、南京第二机床厂
归口单位: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委会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JB/T 8360的本部分规定了数控滚齿机几何精度、传动精度和工作精度检验的要求及检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最大工件直径80mm~2000mm的数控滚齿机。 JB/T 8360.1-2006 数控滚齿机 第1部分:精度检验 JB/T8360.1-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5.040.20
备案号:1926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360.1-2006
代替JB/T8360.1--1996
数控滚齿机
第1部分:精度检验
Numerical controlgearhobbingmachinesPart1:Testingoftheaccuracy
(ISO 6545: 1992, Acceptance conditions for gear hobbing machines--Testingof the accuracy, NEQ)
2006-11-27 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一般要求
5符号..
5.1参考工件.
5.2试件...
5.3机床规格,
5.4机床精度或试件精度
6几何精度检验.
传动精度检验
工作精度检验,
JB/T8360.1—2006
JB/T8360.1-2006
JB/T8360《数控滚齿机》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精度检验;
一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8360的第1部分。
本部分对应于ISO6545:1992《滚齿机验收条件—精度检验》(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主要差异如下:
一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传动精度检验、工作精度检验等部分作了编辑性修改;删去了若干对误差成因、误差结果等的表述;工作精度检验改为以表格及文字形式编写,精度项目的允差取消了英制部分;-除在几何精度检验中增加了有关线性轴线的精度检验项目外,其余几何精度检验内容与ISO6545:1992等同。
本部分代替JB/T8360.1—1996《数控滚齿机精度》。本部分与JB/T8360.1-—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将标准的范围调整为80mm~2000mm,原为125mm~2000mm(1996版的第1章,本版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符号(见第4章及第5章);-调整了线性轴线定位精度允差值(1996版第4章中的G12、G13、G14,本版第6章中的G12、G13、G14)
-补充了工作精度检验的条文表述(见第8章)。与本部分有关配套的标准还有:-JB/T6344.1—1999滚齿机系列型谱:-JB10139—1999滚齿机安全防护技术条件。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重庆圆柱齿轮机床研究所、重庆机床厂、南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第一机床厂、陕西第二机床厂、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中国钱江集团发动机事业部、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双环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玉洁、颜建萍、李毅、王杰、曲海顺、夏忠发、吴锡栋、张良、王新君、张光和、叶善群。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8360.1—1996。
JB/T8360.1-2006
JB/T8360.1一1996《数控滚齿机精度》自实施以来,对我国早期数控滚齿机的精度验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及用户对数控滚齿机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整和增加相应的精度检验项目及允差,以满足其需要,进而推进数控机床产业化的发展。本部分的编写结构与ISO6545:1992《滚齿机验收条件一—精度检验》标准的编写结构基本一致。本部分与其有关的配套标准共同构成数控滚齿机的产品标准,作为数控滚齿机设计、制造及验收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依据。
1范围
数控滚齿机第1部分:精度检验
JB/T8360.1—2006
JB/T8360的本部分规定了数控滚齿机(以下简称“机床”)几何精度、传动精度和工作精度检验的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最大工件直径80mm~2000mm的数控滚齿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836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8170—1987数字修约规则
GB/T10095.1—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idtISO1328-1:1997)
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eqvISO 230-1:1996)
GB/T17421.2一2000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eqvISO230-2:1999)
3一般要求
3.1使用本部分时应参照GB/T17421.1的规定进行,尤其是精度检验前的安装、主轴和其他部件空运转的升温、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的精度。3.2参照GB/T17421.1一1998中3.1调整机床安装水平,在床身导轨上的两端放置专用桥板,其上放置水平仪,水平仪在床身导轨的横向及纵向的读数均不应超过0.04/1000。3.3几何精度检验项目的顺序是按照机床部件排列的,并不表示实际检验顺序。检验时,一般可按装拆检验工具和检测方便以及热检项目的要求,具体安排检验顺序。3.4本部分规定的检验项目,不总是需要进行全部检验。用户可根据需要,同制造厂协商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但应在订货协议中明确。3.5工作精度检验在精滚后进行。精滚时的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等)由制造厂根据机床的使用要求确定。
3.6当实测长度与本部分中的规定值不同时,则给定的允差值应按GB/T17421.1一1998中2.3.1.1的规定折算,允差的最小折算值为0.005mm。3.7允差计算结果的尾数按GB/T8170的规定修约,精确到0.001mm3.8第6章中的G6.1、G6.2和G6.3项可针对不同结构的机床,检验相应的项目。4术语
JB/T8360.1-—2006
小立柱
小立柱导轨
外支架
工件心轴
立柱导藝
刀架滑板
切向滑座
活动支承
参考工件
英文对应词
column
work-steady column
work-steady slideway
work-steady
workarbor
axial slideway
axial slide
tangential slide
outboardbearing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参考工件①分度圆直径;
参考工件①端面模数;
参考工件①齿数:
参考工件②分度圆直径:
参考工件②端面模数:
滚刀主轴回转轴线
参考轴
工作台
分度蜗轮
分度蜗杆
外支架滑板
滚刀心轴
英文对应词
axis ofrotation of the hob spindlehob
referenceshaft
work-table
workpiece
index worm wheel
indexworm
work-steady slide
hobarbor
参考工件②齿数。
试件①分度圆直径:
试件①法向模数:
试件齿数;
试件①齿宽;
试件②分度圆直径:
试件②法向模数:
试件②螺旋角;
试件②齿宽:
试件②齿数。
5.3机床规格
-机床最大工件直径:
机床最大模数。
5.4机床精度或试件精度
角度传动误差的低频部分:
角度传动误差的高频部分:
fa中与参考工件或试件的端面模数成正比的部分;于中与参考工件或试件的端面模数成正比的部分:切向线性传动误差的低频部分:切向线性传动误差的高频部分;轴向线性传动误差的低频部分;轴向线性传动误差的高频部分;齿距累积偏差:
齿距累积总偏差:
螺旋线倾斜偏差。
6几何精度检验
工作台直径:
工作台孔径。
检验项目
工作台
面的径向
直线度。
检验工具
JB/T8360.1—--2006
检验方法参照
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款
以桥式平尺作为基准,用精密指示器检查工作台面。
桥式平尺指示
JD,- D2
直或凹
工作台直径小于等于500的机
器或水平仪和其床,在两个直径方向检验直线度:他装置
工作台直径大于500的机床,在四个直径方向检验直线度。
各方向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JB/T8360.1-2006
检验项目
工作台
回转轴线
的径向跳
工作台
一机床最大
工件直径。
的轴向审
工作台
的端面跳6+0.25D
检验工具
平头指示器
专用支架
平头指示器
专用支架
球头指示器
检验方法参照
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款5.6.1.2
按图示a和b位置成90°固定两
指示器,使其测头垂直于工作台回转轴线触及钢球。调整带钢球的专用支架,使工作台在一转中两指示器读数变化尽可能小。
在工作台两个回转方向上a、b两点进行测量。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也可用检验棒替代钢球和专用
支架进行此项检验。
指示器测头对准工作台回转轴
线触及在G2项中已调整好的钢球。在工作台两个回转方向进行测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
使指示器测头触及工作台面靠
近最大可能的直径检验处,先后在间隔90°的a、b两点检验(其中-个测量点a或b正对滚刀)。
在工作台两个回转方向进行测
僵,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L——外支架最大工作行程。
外支架至工作台面最大工
作高度:
一两测量面间的距离:
轴套孔径。
检验项目
外支架
a)检验棒伸
移动对工出端偏向滚刀
作台回转主轴轴线的允
轴线的平差:
行度(因
结构原因
不便拆卸在相反方向:
的带顶尖
机床本项
向不检
验)。
外支架
轴套孔与
工作台回
转轴线的
重合度。
检验工具
球头指示器
检验棒
JB/T8360.1—2006
检验方法参照
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款
5.4.2.2.3
在外支架上靠近支架孔处固定
指示器,使其测头在a、b两个垂直平面内触及检验棒。调整检验棒至径向跳动平均位置。
在外支架全部工作行程上,a、b两个平面内进行检验,若有夹紧机构,则夹紧外支架测取读数。
误差分别以在a、b两平面内指示器读数的差值计。
也可在工作台回转时用记录仪
进行此项测量。测出外支架沿两个方向全行程移动时,工作台每转在a、b两平面内指示器读数的平均值。误差分别以在a、b平面内指示器读数平均值的差值计。
若此项检验不能进行,则应进行G6.3项检验。
在工作台上固定指示器及其支
架,使测头触及处于最大工作高度处的外支架轴套孔内侧。
靠近外支架轴套孔顶端和下端
球头指示器及相距L,的a、b两处在工作台两个回其支架
转方向进行检验。若有夹紧机构,则夹紧外支架测取读数。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差(不计形状误差的影响)之半计。
注1:若L/D<0.5和Lg≤80,则
只需在Ls+L/2处进行检验。
注2:对带可调轴心外支架的机
床不作此项检验。
JB/T 8360.1-2006
外支架项尖位置至工作台
面的距离。
测量点至工作台面的距离。
检验项目
外支架
项尖与工
作台回转
轴线的重
正对滚刀主
轴轴线的两个
合度(仪
用于带顶
尖的机
床)。
外支架
轴套孔与
工作台回
转轴线的
读数差只许偏
向滚刀主轴轴
国a项允差只
(用于带许偏向滚刀主
轴套的机轴轴线。
床)。
检验工具
指示器
球头指示器
检验桦
检验方法参照
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款
指示器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其测头垂直触及外支架顶尖的圆柱面,旋转工作台检验。工作台正、反转均需检验:
1)项尖可拆卸的机床,误差以
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之半计;2)当外支架项尖因结构原因不
便拆卸的机床,应在外支架工作行程的上、中、下三个位置(或全行程均布的几个位置)上分别进行检验(这样可不进行G5项检验)。允差按各自位置进行计算。误差以指示器各自位置读数的最大差值之半计。
注:外支架有夹紧机构时,应将外支架夹紧后检验。
若不能进行G6.1项检验,则应
进行此项检验。
在距工作台L处固定指示器,使
其测头在a、b两处触及经校准的检验棒。L为测量点至工作台面的距离
在每个方向调整检验摔至其径
向跳动平均位量。
使外支架进入和退离检验棒分
别在a、b两处进行检验。若有夹紧机构则夹紧外支架测取读数。误差以外支架进人检验棒时的
指示器读数差加上孔与轴颈间隙之半计。
也可在工作台回转时进行此项
测量。
一刀架滑板最大行程。
检验项目
a)检验棒伸
出端偏向滚刀
主轴轴线的允
刀架滑
板移动对
工作台回
转轴线的
评行度。
在相反方向
b)6-+0.5L4
在滚刀和工
件心轴处于任
意轴心距时,a、
b处测得的偏
差均不应超过
允差值。
滚刀主
轴安装孔
的径向跳
1)靠近
滚刀主轴2)6+0.6反
端部:
2)距滚
刀主轴端
滚刀主轴端部至滚刀心轴活部Ls处。动支承中间最大距离之半。
滚刀主
轴的轴向
窜动。
一机床
检验工具
球头指示器
检验棒
球头指示器
检验棒
平头指示器
检验棒
钢球(如果需要
模数。
带预载装置)
JB/T8360.1--2006
检验方法参照
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款
5.4.2.2.3
在刀架滑板上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在a、b·两个垂直平面内触及检验棒。
调整检验至其径向跳动平均
位置。
在a、b两平面内沿刀架滑板两
个方向全行程上进行检验。
误差分别以在a、b平面内指示
器读数的差值计。
也可在工作台回转时用记录仪
进行此项测量。测出刀架滑板沿两个方向全行程移动时,工作台每转在a、b两个平面内指示器读数的平均值。误差分别以在a、b平面内指示器读数平均值的差值计。5.6.1.2
滚刀主轴轴线调至垂直位置,在两个回转方向进行检验。
拔出检验棒旋转90°重新插人,再依次检验三次,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计。
注:也可根据机床具体结构,
将滚刀主轴轴线调至水平位置进行检验,但要消除检验摔扰度的影响。
固定指示器,使测头触及检验棒中心孔内钢球。如果需要可施加力F,以消除轴承内的轴向间隙。施力大小由制造厂规定。
在两个回转方向进行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
注:主轴轴承有轴向预加载荷时不再施加力。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