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51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510-2008
中文名称:谷物、豆类及副产品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11-04
实施日期:2009-01-20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8306
相关标签:
谷物
豆类
副产品
含量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67.040食品综合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综合>>X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 2171:200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32343-T-449
出版日期:2009-01-20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11-04
起草人:呙琴、尚艳娥、王彩琴、李辉
起草单位:北京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粮食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2171:2007《谷物、豆类及副产品 灰分含量的测定》(英文版)。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谷物、豆类及其粉碎制品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谷物颗粒、面粉和小麦颗粒粉、粉碎制品(麸皮和麸皮含量高的制品、粗粒面分)、混合谷物粉(混合物)、除粉碎制品外的其他谷物副产品、豆类及其副产品等灰分含量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淀粉及淀粉衍生物、饲料、、种子的灰分含量测定。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ISO 2171:2007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用“质量分数”代替“m/m”,用“体积分数”代替“v/v”;——将原引用标准ISO 6540改为GB/T 10362;——将原引用标准ISO 712改为GB/T 21305。 GB/T 22510-2008 谷物、豆类及副产品 灰分含量的测定 GB/T2251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6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510—2008/IS0 2171:2007容物、豆类及副产品
灰分含量的测定
Cereals, puises and by-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ash yield by incineration(ISO 2171:2007,1DT)
2008-11-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1-20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样的制备
测定步骤
水分含量的测定
灰化Ⅲ的推备
试样的准备
预灰化
测定次数
结果表示·
精密度·
实验室间试验·
重复性
再现性·
11.4.临界差·
11.5不确定度
12测试报告
实验室间测试结果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实际应用GB/T22510—2008/[SO2171:2007前言
GB/T 2251Q—2008/ISO 2171:2007本标准等同采用IS021712007\谷物、豆类及副产品灰分含量的测定》(英文版)。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1S02171:2007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本国际标准”。调改为“本标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逻号”,\;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用\质量分数”代替\m/m\,用“体积分数\代替\/v\;—将原引用标准ISO6540改为GB/T10362;-将原引用标准ISO712改为GB/T21305。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Ⅱ。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丙琴、尚艳娥、土彩琴、李辉。m
1范围
谷物、豆类及副产品
灰分含量的测定
GB/T 22510-2008/ISO 2171:2007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谷物、互类及其粉碎制品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谷物颗粒、面粉和小麦颗粒粉、粉碎制品(麸皮和麸皮含量高的制品、粗粒面粉)、混合谷物粉(混合物)、除粉碎制品外的其他谷物副产品、豆类及其副产品等灰分含鼠测定。本标推不适用于淀粉及旋粉衍生物(参见IS0)3593)、饲料(参见ISO5984)、种子的灰分含量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皱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3/T10362粮油检验玉米水分测定(GB/T10362--2008,1S06540:1980,M0D)GB/T21305谷物谷物制品水分的测定常规法(GB/T213052007,ISO712:1998,IDT)1SO24557豆类水分含量的测定烘箱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讲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灰分ash
试样经本标准规定方法灼烧后剩下的残留物。4原理
试样经高温灰化至有机物灼烧完后,称量残留物。550℃灰化后残留物呈片状,900灰化后残留物呈玻璃状,
通常情况下,含盐(如氯化钠、焦磷酸盐)产品应采用(5501.10)℃灰化。不间产品类型采用的灰化温度见表1。表1产品类型和灰化温度
产品类型
小麦颗粒粉
谷物颗粒
其他粉碎制品(麸皮、麸皮含量高的制品、相粒面粉)混合谷物产品(混合物)
除粉碎制品外的其他谷物副产品豆类及其副产品
550+10
550+10
550±10
550±10
550上10
550+10
550±10
灰化温度/℃
900±25
900±25
900125
GB/T 22510—2008/ISO 2171:20075试剂
除其尴说明,所使用的试剂为分析纯,水为蒸馅水、去离了水或相当纯度的水:5.1盐酸:1:1(体积比)体积混合。5.2五氢化二磷(P:0.)。
5.3乙醇。
6.1粉碎磨:容易清理死角尽可能小,粉碎快速均匀。6.2灰化Ⅲ:容积不低于20mL,长方形或圆形,平底,底部表面积至少12cm。在实验条件下成化血不被损害。合适的材质为:
a)900℃为铂金或;
b)550℃为行英或硅石,
在这两种情况下,使用的材质符合相应要求。灰化血应在盐酸(5.1)巾至少浸泡1h,先用自来水淋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最后放在烘箱(6.7)中烘下
6.3电加热马福炉:可充分通风,有温度控制系统,耐热层在灰化温度下不掉渣,温度能控制在(900÷25)℃或(550±10)℃。
6.4干燥器:有多孔铝或瓷托盘,内盛五氧化二磷T燥剂。6.5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
6.6格槽分样器或锥形分样器。
6.7烘箱:用于下燥灰化Ⅱ。
7扦样
实验室所得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得受到损害或变质,本标准不规定扦样方法,摊荐采用ISO 6641和1SO 13690。8试样的制备
对夺物或含有整拉谷物的产品,混合均匀后,根据所使用的粉碎磨(6.1)的要求,分取有代表性数量的样品。粉碎分取的样品。
其他产品不需粉碎。
9测定步骤
9.1水分含量的测定
玉米和豆类分别按GB/T10362和IS()21557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其他谷物按GB/T21305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
豆类及其产品如果水分含量低于7%或高于13%,应按GB/T21305迹行90min烘下和水分调节。
9.2灰化皿的准备
900℃的灰化血(6.2):将洁净的炭化血放人已达灰化温度的马福炉(6.3)内5min,取出,置人干燥器(6.4)中冷却,称量(6.5),精确至0.1mg。550℃的灰化血:将洁净的灰化血放人烘箱(6.7)中烘下(如在130烘90tnin),立即将灰化皿取出,置人+燥器(6.4)内冷却,称量(6.5),精确至0.1mg。2bzxz.net
9.3试样的准备
将推备好的试样存细混匀,快速称量(6.5),精确至(.1mg。GB/T 22510—2008/1SO 2171:2007灰化温度为900℃时称取试样3.9g~4.1g,对低密度产品,称取试样(2土0.1)名。灰化温度为550℃时称取试样1.9g~5.1g,对低密度产品,称取试样(3+0.1)g。称好的样品置于按9.2要求操作的灰化内,铺平样品使其成均勾薄层,不要压实。9.4预灰化
将盛有样品的灰化皿置于已达灰化温度的炉门口内。在0℃灰化时,样品文即燃烧。
在550℃灰化时,需用乙醇(5.3)点燃,并需要进行预灰化,可以将族化血放人冷的马福炉内,然后升高炉温至族化温度。
9.5灰化
待试料燃烧完全后,将灰化Ⅲ放人马福炉内,关闭炉门。继续灰化至全部试料包括残留物中的碳粒灼烧完全,900℃至少灰化1h,550 ℃至少灰化 4 h。灰化完全后,从马福炉内取出灰化血,置于于燥器内冷却。不要叠放灰化血以保证样品的有效干燥。
由于灰分的吸湿性,灰化血达到空温后(金属灰化血需放置15 nin~20 min,石英或硅石灰化血带至少放置60min~90 min).立即快速称量,精确至0.1mg。550℃灰化的样品,在打于燥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片状残留物被空气吹出。样品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应根据实验室的质量保证进行核查。9.6测定次数
同一试样至少进行两次测定。
10结果表示
灰分含量 记以干基的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1
Wd (mg -m)
式中:
100-W元
灰化血(9.2)和灰化后残渣(9.5)的质量,单位为克(g);族化血(9.2)的质量,单位为克(g);mo一样品(9.3)的质量,单位为克(g);w
样品的水分含量,%。
如果进行了重复性实验,两欲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表示精确至质量分数 0. 01% 。版分含量Uw以湿基的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w = (ma -m)× 100
式中:
灰化血(9.2)和灰化后残渣(9.5)的质量,单位为克(g);ma
灰化血(9.2)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料(5.3)的质量,单位为克(g)。11精密度
11.1实验室间试验
参照ISO5725-1,1SO5725-2和ISO5725-6进行实验室间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重复性限,再现3
GB/T 22510-2008/1SO 2171:2007性限及临界差。详见附录A。
从实验空间试验得出的值可能不适用于其他含量范阅和测试对象。11.2重复性
在同--实验内,用同方法,对同--试样,由同-操作人员使用间-设备,相继获得的两个独的测试结果之间的绝对差超过下列重复性限见式(3)门的情况不大5%:r - 2. 8 X S.
当 0. 49%<,≤1. 00%时,r=2. 8×0. 009=0. 025:当1.00%w.a2. 53%时r=2.8×0.012=0.031。式中 S,是重复性的标准偏差。
11.3再现性
用间一方法,对问一试样,在不同实验室内,出不同操作人员使用不同设备获得的两个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绝对差超过下列再现性限R[见式(1)的情况不大于5%:R - 2. 8 X S.
当 0. 49%wd≤1. 00%时,R -2. 8×0. 023 - 0. 064;当 1. 00%w.≤2. 53%时,R=2. 8×0. (27-0. 076。式中 S.是再现性的标准偏差。
11.4临界差
临界差是在重复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两个平均值间的误差。11.4.1同一实验室两组测量的比较(4)
在重复性条件下在间一实验室得出的两个测试结果的两个平均值间的误差为实验空内临界差CD[见式(5).1:
CD* = 2. 8S.
= 2. 8s.
N2n1 2n
当 0. 19%u..≤1. 00%时,CD± 一0. 018;当 1. 00%比≤2. 53%时,CD=0. 024,- 1. 8S.
式中和是对应于每个平均值测试结果的数量。这里n=n2=2。11.4.2两个实验室的两组测量的比较(5)
在重复性条件下,在两个实验室得出的两个测试结果的两个平均值间的误差为实验室内临界差CP[见式(6)]:
Isk* - S: (1- 2 - 2) = 2. 8 VSt - 0 55.7CD间 - 2. 8S,
当0.49%w1.00%时,CD向-0.058;当 1. 00%wad2. 53%时,CD=0.077应用表见附录 B。
11. 5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慰予测试结果分散性的参数。不确定度通过实验室间测试结果的统计分布而确定,用实验标准偏差表示,本标准中,不确定度 u等于加或减两倍再现性标雄偏差,即u=十2Su。12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说明;
a)完整地识别样品所需的所有信息;b)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GB/T22510—2008/IS02171:2007所有在本标准中术规定或视为任选的操作细节,以及其他可能已经影响了实验结果的事件;测试结果,如检查了重现性,列出最终结果;说明结果表示方式(湿基和/或干基)5
GB/T 22510—-2008/1S0 2171.2007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间测试结果
在匈牙利(H),大布列颠(GI)和国际谷物科学与技术协会(C)进行的实验室间测试结果见表A.1.
平均值!
面粉 D
面粉2
普通小麦粉2
面粉B
面粉 A
面粉C
面粉F
面粉E
普通小麦粉1
面粉1
小麦/大麦粉
粗小麦粉
_小麦 2
小麦!
实验室
(质整分数)
实验室间测试结果
再复性
重复性限
标准偏差!
重复性协
再现性
标准偏差
再现性限
再现协
图A.1和图A.2分别表示用干基质量分数表示的平均厌分含鼠与重复性标准偏差和再现性标A.2
准偏差的关系。
重复性的线性回归方程:S,—n.003wa.a+0,006 8(相关系数;c—0.218 9)图中:
S,重复性标准偏差:
长均东分含量(用十基质分数表示)。9ad
重复性标准偏差和用干基质量分数表示的平均灰分含量的关系图A.1
GB/T 22510—2008/IS0 2171:20072. 5
再现性的线性回归方程:5x—0.0035m+0.0204(相关系数:2-0.0812)图中:
再现性标准偏差;
w.-平均获分含量(用F基质鱼分数表示)再现性标准偏差和用干基质量分数表示的平均灰分含量的关系图A.2
GB/T 22510—2008/ISO 2171 :2007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实际应用表 B. 1
有效范函
谷物和面粉
质盘分数.a/%
[0.491.00
1.00.a2.53
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实际应用重复性
标准偏差
重复性限
r- 2, 85,
重复性临界差
再现性标准
再现性限
再现性临
参考文献
[1]IsQ 3593, StarchDeternination uf ash『2
GB/T 22510—2008/ISO 2171:2007IS0 5725 l: 1994,Accurucy (truenes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Part l;Generat prinriples and definitionsL3] IS0 5725-2: 1994, Accuracy (irueness and precision) of meusurement methods and re-Juits--Parr 2: Bas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 standardneasurementmethod
[4l ISO 5725 6: 1994, Accuraty (trueness and preision) of measurenent methods and re-suitsPart6:Useinpractirenf accuraryvalues[5]ISO 5984, Animat feeding stuffs-Determination uf crude ash[6]
JSOf64l.Floreing cereaisand rnilled cereaiproducts--Automatic sampling bymechanicatmeans
[7] ISO 13690, Cereais, putses and milled products-Sampling of static batches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