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行业标准(YC) > YC/T 220-2007 烟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YC/T 220-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C/T 220-2007

中文名称:烟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标准类别:烟草行业标准(YC)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3-06

实施日期:2007-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1933273

相关标签: 烟草 农业 科技成果 计算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65.160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

中标分类号:食品>>制烟>>X89其他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页数:59/字数:107千字

标准价格:38.0 元

出版日期:2007-05-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刘洪祥、申国明、王凤龙、徐秋萍、刘新民、曹鹏云、许自成

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

归口单位: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144)

提出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

发布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本报表、计算方法和经济效益计算参数。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我国烟草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成果应用后已取得的经济效益(或者已挽回的经济损失)和预测进一步推广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或者还可能挽回的经济损失)。不适用于卷烟工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与预测。 YC/T 220-2007 烟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YC/T220-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16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C/T220—2007
烟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Calculating methods of economic benefit on tobaccoagriculturetechnologyproduction2007-03-06发布
国家烟草专卖局
2007-05-01实施
YC/T220—2007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公式
6基础数据
7经济效益计算参数
8经济效益计算的基本报表与计算步骤·目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复利系数与贴现系数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有推广应用内容的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示例无推广应用内容的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示例烟草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示例·烟草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类成果经济效益计算示例,0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洪祥、申国明、王凤龙、徐秋萍、刘新民、曹鹏云、许自成。YC/T220—2007
1范围
烟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YC/T220——2007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本报表、计算方法和经济效益计算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我国烟草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成果应用后已取得的经济效益(或者已挽回的经济损失)和预测进一步推广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或者还可能挽回的经济损失)。不适用于卷烟工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与预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604—1995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2635-1992烤烟
GB5991.12000香料烟分级技术要求GB/T5991.3—2000香料烟检验方法GB/T8966—2005白肋烟
GB/T15269-1994雪茄烟
GB/T18771.1-2002烟草术语第1部分:烟草裁培、调制与分级(ISO10185:1993NEQ)YC/T39-1996
烟草病害分级及方法
YC/T40—1996
6烟草病害药效试验方法
YC/T42--1996烤烟基本烘烤技术规程3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YC/T142—1998
湘DB/4300B352-1988湘西晒红烟3术语和定义
GB/T18771.1—200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经济效果economiceffect
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有用效果的价值,与为获得该有用效果所投入的劳动耗费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
当有用效果的价值大于为获得该有用效果所投人的劳动消耗费用,即产出大于投入时,它的经济效果是正效果,产生经济效益,当有用效果的价值等于为获得该有用效果所投人的劳动消耗费用,即产出等于投人时,它的经济效果是零,没有经济效益。当有用效果的价值小于为获得该有用效果所投入的劳动消耗费用,即产出小于投入时,它的经济效果是负效果,不产生经济效益。3.2
经济效益economicreturn
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产出大于投人的、能够产生剩余产品、增加社会财富的正经济效果。经济效益有绝对经济效益和相对(比较)经济效益之分。1
YC/T220—2007
绝对经济效益absolutelyeconomicreturn一项技术成果产生的有用经济效果与其所消耗的劳动费用之间的比较结果。3.2.2
相对(比较)经济效益
fcorrespondingly economic return甲技术成果的绝对经济效益与乙技术成果的绝对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其结果就是甲技术成果相对于乙技术成果的经济效益,也叫新增经济效益。其计算式表示为:新增经济效益(或新降净损失)=甲(绝对经济效益)一乙(绝对经济效益)=(产值甲一成本甲)一(产值乙一成本乙)=(产值甲一产值乙)一(成本甲一成本乙)=新增产值一新增成本
本标准计算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属于相对(比较)经济效益。3.3
经济损失economicloss
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可以用经济价值来度量的损失。在本标准中系指烟草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比原用技术(或产品)能够挽回且可以用经济价值来度量的经济损失。亦即单位规模新降净损失。属于相对(比较)经济损失范畴。其计算式表示为:单位规模新降纯损失=甲(已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一乙(已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甲单位规模产值一成本)一(乙单位规模产值一成本)=单位规模产值(甲一乙)一单位规模成本(甲一乙)=新增产值一新增成本
烟草病虫害tobaccodiseaseandinsectpest烟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的影响,使其组织器官直接受损或者生长发育受阻,生理和代谢作用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烟叶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出现植株死亡的现象。3.5
发病率incidencerate
以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表示的发病普遍程度。
病害严重度severityof infection植株或器官的罹病面积(例如,一片烟叶上的病斑面积占烟叶总面积的比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3.7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表示某种病害发病程度的数值。其计算式表示为: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或病叶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最高病级值3.8
防治效果effectof preventionandcure3.9
采用农业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措施,控制、减少或预防病虫危害的程度。一般用“%”表示。益accumulated economicbenefitfor scienceresearchproduction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
一项科研成果在一定推广规模和推广年限内,已经获得的累计经济效益,即累计实际经济效益。本YC/T2202007
标准规定:
a)在烟草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土壤肥料、调制加工类农业科研成果和科技示范推广类成果中,该项指标统一用“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表述。b)在植物保护类科技成果中,则统一用“科研成果已挽回的经济损失”表述。系指一项科研成果在一定推广规模和推广年限内,已经挽回的累计经济损失,即累计实际挽回的经济损失。3.10
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possiblysustainingeconomicbenefitforscienceresearchproduction
科研成果经进一步推广应用后还可能为社会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本标准规定:a)在烟草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土壤肥料、调制加工类农业科研成果和科技示范推广类成果中,该项指标统一用“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表述。b)在植物保护类科技成果中,则统一用“科研成果还可能挽回的经济损失”表述。系指科研成果经进一步推广应用后,还可能为社会挽回的经济损失价值总额。3.11
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annual economicbenefitforscienceresearchproduction农业科研成果在烟草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在经济效益计算期内,平均每年将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本标准规定:a)在烟草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土壤肥料、调制加工类农业科研成果和科技示范推广类成果中,该项指标统一用“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表述。b)在植物保护类科技成果中,则统一用“科研成果年挽回的经济损失”表述。系指农业科研成果在烟草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在经济效益计算期内,平均每年将可能为社会新挽回的经济损失,即挽回纯经济损失的价值总额。3.12
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annual averagerate ofnetreturnforscienceresearch investment用于科研成果的每1元研制费用;在成果应用于烟草生产后,在经济效益计算期内,平均每年将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新挽回的净经济损失或者节约的资源价值。3.13
基础数据报表foundationdatareport为不遗漏必要的基础数据,由科研及有关人员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的表述格式。内容包括:平均单位规模投人产出实物表,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直接科研费用表。3.14
基本计算报表basiccalculationreport为统一计算口径,由科研及有关人员提供的各种经过初步整理的数据的表述格式。包括: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总科研费用复利值计算表,已获经济效益计算表,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计算表。3.15
已推广规模alreadypopularizingscale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的历年新推广规模的总和。不同于已推广的有效益规模。3.16
已推广的有效规模alreadyvalidpopularizingscale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的各年内已推广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累计值。每年都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要累加计算。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虽已推广,但尚未获得经济效益的规模,不得计人。
YC/T220—2007
已投入的推广费用popularizingexpenseforinvestment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的各年内已经耗费的推广费用之和。3.18
总科研费用复利值compoundvalueof total scienceresearchexpense历年科研费用之和与成果研制期内中间年的规定年利率的复利系数的乘积。3.19
缩值系数contracttheworthcoefficient经济效益计算的参数,它小于1,大于0。本标准采用乘上一个小于1的缩值系数,是为了反映科研成果在不同规模的大范围内使用后的经济效果,要不同程度地小于区域对比试验中的经济效果的实际情况。
保收系数earnestcoefficient
为缩小烟草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类成果示范推广单位在成果鉴定、报奖时,统计、推算的、或者授意由成果应用单位以应用证明形式提供的该成果的推广应用规模与实际推广应用规模之间的差距,而设置的一个校正参数。它小于1,大于0。3.21
compoundinterestmethod
复利法
把历年支出的投资按一定的年利率,连本带利往后折算到某个基准年(如投资完成年份或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的年份)时的等值投资额的一种时间因素计算方法。其一般计算公式为:K。=K,(1+r)
公式中,K。为第n年的投资额;K。表示在年利率r时,第n年前的一次性投资K。的复利值;r为复利率;(1十r)\为复利系数(可从专用表中查找,不必计算)。3.22
贴现法discountthemethod
把将来历年的收益按一定的贴现系数(相当于利率),连本带利往前折算到基准年时的等值收益额。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P。=R,(1+r)-n
公式中,R,表示未来第n年的收益额;P。表示收益R,贴现到n年前的贴现值;r为贴现率;(1十r)\”为贴现系数(可从专用表中查找,不必计算)。4经济效益指标
4.1科研或推广)成果已获经济效益:在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中,则采用“科研成果已挽回的经济损失”。4.2科研(或推广)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中,则采用“科研成果还可能挽回的经济损失”。
4.3科研(或推广)成果年经济效益: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则采用“科研成果年挽回经济损失”。4.4科研(或推广)投资平均纯收益率。5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公式
5.1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
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已推广的有效益规模一已投入的推广费用一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经费4
.........(1)
YC/T220—2007
公式(1)中,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是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之差值:由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提供。缩值系数,是一个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按下式计算:
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经费一总科研费用复利值×可能推产规模已推广规模
....(2)
公式(2)中,已推广规模不同于已推广的有效益规模,是指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统计年限内历年新推广规模之和。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是历年科研费用之和与成果研制期内中间年的规定年利率的复利系数的乘积。例如,研制年数5年时,取第3年的复利系数值;研制年数6年时,取第3.5年的复利系数值。计算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时,则采用“科研成果已挽回的经济损失”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科研成果已挽回经济损失=单位规模新降纯经济损失×缩值系数×已推广的有效规模一已投人的推广费用一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经费(3)公式(3)中,单位规模新降纯经济损失,是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增量收益与增量费用之差值,由单位规模新降纯经济损失表提供。其他同公式(1)。5.2示范推广类成果已获经济效益通常,推广或示范成果在申请成果鉴定或奖励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推广应用规模,该成果的已获经济效益指标就是按照已经推广应用的规模计算出的已经为社会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推广成果已获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已推广的有效益规模×保收系数一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推广经费.........(4)
公式(4)中,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是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之差值,由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提供。保收系数是一个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已推广的有效益规模,是指推广(或示范)成果申请奖励或成果鉴定前的各年内已推广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累计值。每年都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要累加计算。申请奖励或成果鉴定前已推广但尚未获得经济效益的规模不得计人。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推广费用按下式计算:已推广规模
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推广费用=总推广费用复利值×可能的推产规模..(5)
公式(5)中,总推广费用复利值是历年推广费用之和与成果推广期内中间年的规定年利率的复利系数的乘积。例如,推广年数3年时,取第2年的复利系数值;推广年数4年时,取第2.5年的复利系数值。
5.3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该指标时,先确定预测经济效益年限,它等于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减去已推广应用并产生效益的年数,然后计算科研成果在未来推广各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其计算公式为:第i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第i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一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6)
公式(6)中,第i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是预测数,第i年前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产生效益的要计人,第i年内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内尚未产生效益的不计人。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也是预测数。计算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时,则采用“科研成果还可能挽回的经济损失”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第i年内可能挽回的经济损失=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X缩值系数×第i年内产生挽回损失的规模一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7)
YC/T220—2007
公式(7)中,第i年内产生挽回损失的规模是预测数,第i年前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产生效益的要计入,第i年内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内尚未产生挽回损失的不计人。第年内的推广费用也是预测数。5.4示范推广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在计算该指标时,先确定预测经济效益年限,它等于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减去已推广应用并产生效益的年数,然后计算科研成果在未来推广各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其计算公式为:第i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X第i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保收系数一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8)
公式(8)中,第i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是预测数,第i年前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产生效益的要计入,第i年内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内尚未产生效益的不计人。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也是预测数。5.5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
该指标表示烟草农业科研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在经济效益计算期内,平均每年将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已获经济效益+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计算年限
计算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时,则采用“科研成果年挽回经济损失”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科研成果年挽回的经济损失一已挽回经济损失土透可能携圆的经济损失经济效益计算年限
5.6科研投资平均纯收益率
·(10)
该指标表示用于科研成果的每1元研制费用;在成果应用于生产后的经济效益计算期内,平均每年将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的资源价值。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一年经济效益否科研巢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总科研费用复利值
.(11 )
公式(11)中,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是一个计算用参数,表示在科研成果经济效益中,科研单位的责献份额。
按上式计算出的年均纯收益率的临界值为零。就烟草农业科研成果而言,根据实践经验,该指标的合理值通常在10以内。如果超过10,则要分析原因,给予说明,或者核实基础数据后重新计算。6基础数据
计算烟草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需要掌握成果的有用效果、劳动耗费、能源材料耗费和病虫害防治费用等方面的数据。有用效果方面的数据,包括科研成果比对照的新增烟叶产品数量、价格和推广规模的大小。劳动耗费、能源材料耗费和病虫害防治费用等方面的数据,包括科研成果比对照的新增(或减少)的投人数量、价格,以及成果的研制费用和推广费用。此外还要确定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年利率和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摊比例等。这许多数据,如果都要由科研人员去收集,一是难度很大,有些甚至不可能,二是科研人员自行选择或确定,将造成口径不一,使计算结果失真或缺乏可比性。根据多年烟草农业科学实验的实践,本标准规定,只需科研人员提供或预测多年多点对比试验中投人产出的实物数量、历年的直接科研费用和历年已经和预测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等三组基础数据。
6.1多年多点对比试验中投入产出的实物数量本标准规定,调制后的烟叶质量、等级评价,烤烟应符合GB2635一1992的要求,白肋烟科技成果应符合GB/T8966-2005的要求;香料烟应符合GB5991.1—2000和GB/T5991.3—2000的要求;雪茄烟应符合GB/T15269—1994的要求;湘西晒红烟应符合湘DB/4300B352—1988的要求。商品农药品种应符合GB/T1604—1995的要求;烟草病虫害药效试验、示范应符合YC/T40—1996的要求;烟草主要农艺性状调查记载应符合YC/T142一1998的要求。各类烟草病害防治技术试验、示范的调查6
统计,采用YC/T39—1996规定的方法。6.1.1对照的选择
YC/T220—2007
对照是科研成果与之进行比较的基础,被科研成果所取代的对象。本标准规定,应选择该项科研成果将要取代的当地当前有代表性的同类当家品种或技术,作为对照。并把科研成果与对照设置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或可比条件下进行有必要的重复的对比试验,且要进行多点多区域对比试验,排除偶然性。
6.1.2对比试验数据
对比试验是农业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有效方法,通过它可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单独考察科研成果一个因素所引起的投人产出的变化,获得可靠的技术经济数据。6.1.3多年多点区域对比试验结果的加权平均值本标准规定,计算烟草科研成果与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各项投入和产出时,采用多年多点多区域对比试验上的加权平均值,不允许仅选取其中一部分效果显著的试验结果,也不能只用小区对比试验结果。多年多点区域对比试验结果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该项试验投人或产出的加权平均值一(第1年i点其单位规模的实物数量值X其对比试验规模)该项试验历年各点对比试验的总规模.........(12)
注:某项投入或产出的第i年i点抽样调查的规模之和,应等于该项推广成果历年各点抽样调查的总规模。6.2基期对照
烟草推广(或示范)类科技成果多注重科技新成果的推广规模扩大和该成果投入产出实物量的分析,很少再有对新成果进行严格的对比试验考查;烟草植物保护类科研成果多注重科研成果和病害或虫害发生量研究与防治效果的分析,很少有对产出实物量的考察。因此,设置基期对照是这类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多年烟草农业科学实验的实践,本标准规定,将该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之前,被取代技术(产品)已应用区域的前三年的产出的实物量或病虫害实际发生量,作为该科研成果的基期对照。
6.2.1基期对照的有效规模
本标准采用在被取代技术(产品)已应用区域内实际抽样调查的前三年的有效面积,用公项(hm2)表示。
6.2.2基期对照的产出实物量
本标准采用在被取代技术(产品)已应用区域内,随机抽样调查前三年的实际烟叶单位规模产量、均价等的加权平均值。
6.2.3基期对照的病虫害实际发生量本标准采用防治对象在被取代技术(产品)已应用区域内,随即抽样调查的前三年实际发生的病(虫)情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6.3历年的直接科研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专为该成果购买的仪器和图书资料费,制图费,试验费,化验费,计算费,材料及加工费,旅差费,会议费,以及成果研制课题组的科技人员和辅助人员的工资等。可以科研课题经费财务核算(决算)表为依据,并分年列出。6.4历年已经和预测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烟草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在成果经济效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统计并预测各年的推广规模,并会同推广部门的人员共同如实填报推广费用。7经济效益计算参数
为减少科技人员收集资料的工作量和使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标准规定,除上述四类基础数据需7
YC/T220—2007
要收集外,其余所需的计算数据均采用参数的形式。科研人员应按规定直接选择相应的各类参数,用于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
7.1烟草科研(推广)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对各类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是动态计算。调查统计测算表明,经济效益计算年限,从15年以后延长年数,在时间因素作用下,对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因此,本标准对各类烟草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规定见表1。表1烟草科研(推广)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查对表科研成果所属专业领域
烟草营养肥料、栽培管理、调制加工和烟草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类
烟用农药产品研制、改良等类
烟草育种、品种引进改良、病虫害调研、预测预报、综合治理工程与设施等专业基础类烟田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烟草调制加工设施和种质资源保存等基础建设类2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系数
科研成果
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
推广(或示范)成果
一般为4年~6年
一般为5年~7年
一般为6年~8年
一般为8年~15年
一般为3年~5年
一般为4年~6年
一般为5年~7年
一般为7年~10年
烟草农业科研成果的总科研(或推广)费用等于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加上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科研(或推广)成果的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密切相关,直接费用多,分摊的间接费用也相对多一些。间接费用的多少,还与成果研制单位的级别有关。中央一级的科研单位由于仪器设备多,科研管理任务重,外事活动多等原因,它们的共同费用很高,使科研成果的间接费用也很高,而县级科研单位的共同费用就少得多。据此,本标准提出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根据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推算,采用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系数这个参数。不同层次研究机构的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系数设定见表2。表2不同层次研究机构的间接科研(或推广)费用系数研究机构层次
中央级科研推广机构
省(市、自治区)级科研推广机构地(市、州)级科研推广机构
县(市、区)级科研推广机构
科研(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7.3
间接科研费用系数
间接推广费用系数
烟草农业科研成果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劳动产物。科研成果应用后所实现的经济效益,是科研、推广和生产使用单位共同劳动和投资的结果。科学研究在成果研制中所投人的劳动耗费与其新增经济效益没有量的相关性。因此,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不能按科研、推广、生产使用单位各自投人劳动耗费的多少去进行分摊,而只能依科研、推广和使用单位各自对创造新增纯收益所起作用的大小为依据。在确定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时,要充分体现科学研究这种创造性劳动所具有的特殊巨大的增益作用。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是指科研单位在科研成果新增纯收益中应占的份额系数。本标准依据农业科研成果的性质、增益作用大小和研制的难易,将研究类成果划分为创造发明、改进提高和技术引进三大类,规定科研单位经济效益的分计系数幅度为0.4~0.6。推广(示范)类成果划分为改良提高、综合集成和单项引进推广等三大类,规定科研推广单位经济效益的分计系数幅度为0.3~0.4。具体设定见表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