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663-2007 塑封模技术条件
GB/T 14663-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663-2007

中文名称:塑封模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3-12

实施日期:2007-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98510

相关标签: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无屑加工设备>>25.120.30模制设备和铸造设备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6模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14663-199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8, 字数:11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2855-T-469

出版日期:2007-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10-16

起草人:曹杰、杨亚萍、曹玉堂、胡四海、陶善祥、谢再平、翁史振、刘明华

起草单位: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成都尚明工业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469-33 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塑封模的要求、验收、标志、包装和运输。 GB/T 14663-2007 塑封模技术条件 GB/T14663-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5.1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663—2007
代替GB/T14663—1993,GB/T14664—1993塑封模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of plastic packaging moulds2007-03-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9-01实施
GB/T14663—2007
本标准是对GB/T14663-1993《塑封模具技术条件》和GB/T14664—1993《塑封模具尺寸公差规定》合并修订。
本标准与GB/T14663--1993和GB/T1466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合并后的标准名称改为“塑封模技术条件”,GB/T14664—1993中只保留了塑封模尺寸公差要求;增加了“前言”和“规范性引用文件”;将GB/T14663一1993第3章“基本性能”改为“零件技术要求”,内容做了调整;-删除了GB/T146631993中4.1.4.2,并对装配技术要求进行了调整;-将GB/T14663—1993第5章“检测及验收规定”改为“验收”,对验收内容进行了调整将GB/T14663一1993第6章“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改为“标志、包装和运输”,内容进行了简化;
将原标准中“制造者和制造单位”统一改为“供方”,“订购方”改为“顾客”。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成都尚明工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章草人:曹杰、杨亚萍、置玉堂、胡四海、陶善祥、谢再平、翁史振、刘明华。本标准所代替标推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663—1993;
-GB/T14664—1993。
1范围
塑封模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塑封模的要求、验收、标志、包装和运输。GB/T14663--2007
本标准适用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分立元器件等塑料封装模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6—2003,ISO724:1993,MOD)GB/T197普通螺纹公差(GB/T197—2003,ISO965-1:1998,MOD)5吊环螺钉(GB/T825-1988,negISO3266:1984)GB/T825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ISO2768-2:1989)GB/T1804—2000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O2768-1:1989)3零件要求
3.1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零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牌号的技术标准。3.2成型零件和瓷注系统零件推荐材料和热处理硬度见表1。允许采用质量和性能高于表1推荐的材料。
表1推荐材料及硬度
零件名称
咸型镀件、镶件座
中心流道板、流道镶件、浇口镶件料简
注射头
零件材料
9Cr18Mo1V1
Cr12MoV
Cr12MolV1
9Cr18MalV1
Cr12Mov
Crl2MolV1
Cr12MoV
Cr12Mo1Vl
Cr12MoV
Cr12Mo1V1
SFB-1(聚四氟乙烯)
54HRC~58HRC
58HRC~61HRC
58HRC~61HRC
85HRA89HRA
54HRC~58HRC
58 HRC61 HRC
58HRC~61HRC
58HRC~61HRC
85HRA~89HRA
58HRC~61HRC
58HRC~61HRC
58HRC~61HRC
85HRA89HRA
GB/T14663—2007
3.3若成型塑料对模具有腐蚀性,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3.4若成型塑料对模具易产生磨损,成型零件硬度应不低于54HRC,否则成型表面应做表面硬化处理,硬度应不低于600HV。
3.5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要求。3.6零件不允许有裂纹,成型表面不允许有划痕、压伤、锈蚀等缺陷。成型部位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f级的规定。3.7
成型部分和浇注系统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非成型部位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m级的规定。表2成型部分和浇注系统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名
排气槽
注射头
分型面
抛研面
电加工面
抛研面
电加工面
抛研面
电加工面
抛研面
电加工面
抛研面
注1:抛研面亦称光面,电加工面亦称亚光面。注2.注射头工作部分用SFB-1时不受本表限制。Ra
单位为微米
螺钉安装孔、推杆孔、复位杆孔等未注孔距公差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f级的3.105
规定。
螺纹的基本尺寸应符合GB/T196的规定,选用的公差与配合应符合GB/T197—2003中6级的规定。
3.12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GB/T1184—1996中H级的规定。3.13非成型零件外形棱边均应倒角或倒圆。与型芯、推杆相配合的孔在成型面和分型面的交接边缘不允许倒角或倒圆。
装配要求
模具分型面应平整、密合,表面应无锈蚀、锤纹、拉毛和碰伤等缺陷。型腔尺寸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型腔尺寸公差
基本尺寸S
型腔位置偏差应≤0,015mm。
上下型腔错位偏差应≤0.05mm。10≤S<18
型腔与引线框架错位偏差应≤0.05mm。18≤S30
30≤S<50
单位为毫米
50≤S80
型腔顶杆高出型腔底面一致性的偏差允许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顶杆高出型腔底面一致性的偏差允许值模具结构
单注射头塑封模
多注射头塑封模
顶杆直径和顶杆孔直径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顶杆直径和顶杆孔直径偏差
顶杆孔
合模后,模具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4.8
表6合模后上下表面的平行度
基本尺寸S
平行度
160≤S<250
250400
料筒轴线与土分型面的垂直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4.9
±0,04
400630
表7料筒轴线与上分型面的垂直度轴线长度L
垂直度
料简与注射头的配合应符合表8的规定。100160
表8料筒与注射头的配合
注射头
基本尺寸(直径)
注:注射头工作部位的材料为SFB1时,不受本表限制。4.11
GB/T14663—2007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630≤S<1000
单位为毫米
160250
单位为毫米
导柱,导套的配合为H6/f6。导柱、导套对上、下模板平面的装配垂直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导柱、导套的装配垂直度
有效长度L
垂直度
40≤63
63≤L<100
在合模位置,下复位杆端面与其接触面之间允许有不大于0.05mm的间隙。单位为旁米
L≥100
模具所有活动部分应保证位置准确,动作可靠,不应有歪斜和卡滞现象。要求固定的零件,不应相对审动。
引线框架在模具上安放位置应定位准确、安放可靠,应有防错位措施。4.14
多注射头塑封模的投料装置投料应准确可靠。3
GB/T14663-2007
4.16流道转接处圆孤连接应平滑,镶拼处应密合。4.17模具浇注系统不允许有塑料渗漏现象。4.18合模后分型面应紧密贴合,间隙应小于塑料的鲨料间隙,塑料的溢料间隙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
塑料溢料间隙
塑料流动性
溢料间隙
气动或液压系统应畅通,不应有介质渗漏现象。4.20电气系统应绝缘可靠,不得有短路现象。一般
单位为毫米
模具应设吊环螺钉,确保安全吊装。起吊时模具应平稳,便于装模。吊环螺钉应符合GB/T8254.21
的规定。www.bzxz.net
4.22模具各辅助机构、装置应稳定可靠。模具中所有紧固螺钉应涂高温润滑剂,保证装拆方便。4.23
加热棒与孔的配合双面间隙为0.10mm~0.50mm,且加热棒孔位旁应有加热功率标识,以防加4.24
热棒误插。
模具外表面应进行防蚀处理,如发黑、电镀等。4.26
模具交付前应擦洗干净,并进行防锈处理。4.27互换性
同类项杆应互换。
5验收
同类镶件应互换。
对应镶件组件成组应互换。
易损件及其备件应互换。
5.1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外观检查,
尺寸检查;
模具材质和热处理要求检查;
加热系统、气动或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检查;模具总装检查;
试模检查:
塑封件检查;
质量稳定性检查。
5.2模具供方应按模具图样和本标准对模具零件和整套模具进行外观与尺寸检查。5.3
模具供方应对加热系统、气动或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进行逐项检查。5.4完成5.2和5.3项目检查并确认合格后,可进行试模。5.4.1试模所用压机应符合技术要求,严格遵守塑封工艺规程。5.4.2试模所用塑料材质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采用代用塑料时应经顾客同意。模具装机后应空载运行,确认模具活动部分动作灵活、稳定、准确、可靠。5.4.3
5.4.4试模工艺稳定后,应连续提取2~3模塑封产品件进行检验。模具供方和顾客确认产品合格后,由供方开具模具合格证并随模具交付顾客。5.5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的生产批量为4000模(次),或由模具供方与顾客协商确定。5.6模具顾客在稳定性检验期间,应按图样和本标准对模具主要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由供方解决。标志,包装和运输
在模具非工作面的明显处应做出标志。标志内容一般包含:6.1
产品名称和供方企业名称;
模具编号;
—出厂日期:
安全标志;
产品执行标准。
GB/T14663—2007
6.2上模、下模合模后整体包装。对于油嘴、油缸、气缸、电器零件允许分体包装。液、气进出口处和电路接口应采取防止异物进入措施。出厂模具根据运输要求进行包装,应防潮、防止碴碰,在正常运输中应保证模具完好无损。
GB/T14663-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塑封模技术条件
GB/T14663—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e,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广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7年7月第一版
长0.75字数11千字
2007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9704
定价14.00元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