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0775-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10775-2007
中文名称:6 kV~35 kV级干式并联电抗器 技术参数和要求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8-28
实施日期:2008-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859830
相关标签:
干式
并联
电抗器
技术参数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29.180变压器、电抗器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1变压器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所、顺特电气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JB/T 10775-2007 6 kV~35 kV级干式并联电抗器 技术参数和要求 JB/T10775-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180
备案号:21739--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775—2007
6kV~35kV级干式并联电抗器
技术参数和要求
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for6kV~35kV dry-type shunt reactors2007-08-28 发布
200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性能参数.
6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8铭牌、标志、包装、文件和贮存目
图1单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基本测量回路图2局部放电测量电压施加方式
图3高频脉冲振荡匝绝缘耐压试验原理图图4脉冲振荡波形
表1三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技术性能参数表2单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技术性能参数,表3单相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技术性能参数,表4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绝缘水平表5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绝缘水平表6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高频脉冲振荡电压表7干式电抗器绕组的平均温升限值表8干式并联电抗器绝缘子带电部分对地及对其他带电体之间的空气间隙JB/T10775—2007
JB/T10775—2007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所、顺特电气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朝晖、易兆林、郭香福、侯建国、黄善禧、徐子宏。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6kV~35kV级干式并联电抗器
技术参数和要求
JB/T10775--2007
本标准规定了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和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以及铭牌、标志、包装、文件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6kV~35kV、额定频率为50Hz、并联在系统中的、主要用以补偿电容电流的单相和三相干式并联电抗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neqIEC60071-1:1993)GB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1094.1一1996,eqvIEC60076-1:1993)GB1094.3一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IEC60076-3:2000,M0D)
GB/T1094.10—2003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IEC60076-10:2001,MOD)GB/T1094.11—2007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千式电力变压器(IEC60076-11:2004,MOD)GB/T17211-1998于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eqvIEC60905:1987)GB2894安全标志(GB2894—1996,neqISO3864:1984)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eqvIEC60529:1989)GB/T5273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T5273--1985,neqIEC60518:1975)GB/T7354—2003/EC60270:2000局部放电测量(IEC60270:2000,IDT)GB/T10229—1988电抗器(eqvIEC60289:1987)JB/T3837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10229和GB1094.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dry-typecoreshuntreactor铁心和绕组不浸在绝缘液体中,其磁路是由导磁材料及非磁性间隙构成的并联电抗器。3.2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dry-typeair-coreshuntreactor绕组不浸在绝缘液体中,其磁路由空气等非导磁材料构成的并联电抗器4型号
干式并联电抗器型号按JB/T3837的规定。1
JB/T10775-—2007
5性能参数
5.1三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
三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额定容量、电压等级、额定电压、最高工作电压、绕组联结方式、额定总损耗及声级水平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三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技术性能参数最高
额定容量
(3000)
(15000)
(3000)
(15000)
电压等级
额定电压
注1:括号内的额定容量为非优先值工作电压
联结方式
额定总损耗(115℃)
对应K值
注2:本表的总损耗值适应于绝缘耐热等级为F级的产品(其他等级暂无规定)。损耗值
声级水平
声压级
注3:总损耗按P=K·S0.75(K值随容量S增加而递减),其他容量下的总损耗可参考本表取值计算。注4:声级水平应以声功率级为准,声压级仅作参考单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
声功率级
单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额定容量、电压等级、额定电压、最高工作电压、组成三相组的联结方式、额定总损耗及声级水平应符合表2的规定。2
额定容量
(3000)
(15000)
16 000
(3340)
(15000)
电压等级
单相于式铁心并联电抗器技术性能参数表2卓
额定电压
注1:括号内的额定容量为非优先值,工作电压
三相组
联结方式
额定总损耗(115℃)
对应K值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损耗值
注2:本表的总损耗值适应于绝缘耐热等级为F级的产品(其他等级暂无规定)。JB/T10775-—2007
声级水平
dB(A)
声压级
注3:总损耗按P=K·S0.75(K值随容量S增加而递减),其他容量下的总损耗可参考本表取值计算。注4:声级水平应以声功率级为准,声压级仅作参考。5.3单相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
声功率级
单相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额定容量、电压等级、额定电压、最高工作电压、组成三相组的联结方式、额定总损耗及声级水平应符合表3的规定。6技术要求
6.1使用条件
按本标准制造的产品,其使用条件应符合GB/T10229的规定6.2绝缘水平及局部放电水平
JB/T:10775—2007
6.2.1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绝缘水平应符合表4的规定。在1.3U,电压(U,为额定电压)下,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局部放电允许水平不应超过10pC单相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技术性能参数表3
额定容量
(3000)
(15000)
(3340)
(6670)
(15000)
电压等级
额定电压
注1:括号内的额定容量为非优先值。最高
工作电压
三相组
联结方式
额定总损耗(75℃)
对应K值
损耗值
声级水平
dB(A)
声压级
注2:总损耗按P=K·50.75(K值随容量S增加而递减),其他容量下的总损耗可参考本表取值计算。注3:声级水平应以声功率级为准,声压级仅作参考。2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绝缘水平应符合表5的规定,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支柱绝缘子绝缘水平应符合GB311.1的规定4
声功率级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匝间绝缘水平
表4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绝缘水平额定工频耐受电压
(方均根值)
表5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绝缘水平额定工频耐受电压
(方均根值)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匝间绝缘应能承受的感应耐压值为2U.JB/T10775--2007
单位: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单位: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匝间绝缘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高频脉冲振荡电压表6
6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高频脉冲振荡电压单位:kv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绕组温度及温升限值
干式并联电抗器的绕组热点运行温度按GB/T17211的相关规定高频脉冲振荡电压
(峰值)
考虑到干式并联电抗器绕组温度的不均匀性,其在1.1U.下的平均温升(电阻法)不宜超过表7所列的数值
表7干式电抗器绕组的平均温升限值平均温升限值
绝缘耐热等级
6.5允许偏差
6.5.1概述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
式空心并联电抗器
若无其他规定,带有分接抽头的干式并联电抗器,电抗和损耗允许偏差值只适用于主分接,5
JB/T10775—2007
6.5.2电抗充许偏差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电抗的允许偏差为土5%。对于三相干式并联电抗器或单相干式并联电抗器组成的三相组,若连接到电压基本对称的系统时,当三个相的电抗偏差都在土5%容许范围内时,每相电抗与三个相电抗平均值间的偏差不应超过土2%。对于具有非线性磁化特性的电抗器,在额定电压下测得的电抗土5%偏差值,应能适用于订货方规定的极限电压。
6.5.3损耗充许偏差
测量得到的总损耗按7.5进行校正后与第5章规定的损耗比较,不应超过其值的十15%。考虑到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交流电阻损耗与直流电阻损耗的差别、测量精度、绕组涡流损耗以及与外部环境有关的其他附加损耗等因素,对于12500kvar以下的产品,所测得的直流电阻损耗值(R)不应大于表3所列总损耗的90%,对于12500kvar及以上的产品,不应大于表3所列总损耗的85%。6.6其他要求
6.6.1出线端子
干式并联电抗器出线端子按GB/T5273的规定。6.6.2起吊装置
干式并联电抗器应备有承受整体总重量的起吊装置。6.6.3接地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金属底座、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铁心和金属件应有防腐蚀的措施,且应可靠接地(铁轭螺杆除外)。接地装置应有防锈镀层,并有明显的接地标志。6.6.4标志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绕组的表面(包封绕组树脂表面)易见位置,应有“高压危险”的标志,并符合GB2894的规定
6.6.5空气间隙
干式并联电抗器绝缘子带电部分对地及对其他带电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干式并联电抗器绝缘子带电部分对地及对其他带电体之间的空气间隙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6.7安装条件
(户外)最小空气间隙
(户内)最小空气间隙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宜安装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的户内,也可安装在有防雨防太阳辐射条件的户外,其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的规定。安装在户外的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应有必要的防雨淋和防太阳辐射的措施。为使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技术参数不受外在的闭合金属回路的影响或忽略不计其影响,安装时应满足以下磁净空距离的要求:
a)电抗器绕组的下端离地面和上端距建筑物顶面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电抗器外径的1/2,b)电抗器中心与周围围栏或其他物体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电抗器外径的1.1倍。c)三相水平安装的电抗器间的最小中心距离应不小于电抗器外径的1.7倍。注:此“磁净空距离”是外部对电抗器电抗值的影响忽略不计的最小距离。表示在此范围外的金属闭环或电感绕组对本电抗器的互感很小、可忽略不计;但不能保证此范围外的各种金属闭合回路或电感绕组均不受电抗器磁场的影响。6
6.8附件
6.8.1测量装置
JB/T10775—2007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安装监测电抗器温升的测量装置,并提供测量方法和必要的数据。
6.8.2升高座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安装非磁性升高座,如玻璃钢支柱等。7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7.1概述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按GB/T10229的相关规定。其中声级测量按GB/T1094.10的相关规定,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测量点距绕组表面3m。局部放电测量试验及匝间绝缘试验为例行试验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局部放电测量按GB/T7354/IEC60270及GB/T1094.11的相关规定进行。若试验条件不允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也可只进行绕组的局部放电测量,试验方法见7.2。匝间绝缘耐受电压试验通常按GB1094.3的相关规定进行。若试验条件不允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可只进行绕组的匝间绝缘耐受电压试验,试验方法见7.3。注: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的匝间绝缘耐受电压试验也可以用高频脉冲振荡电压试验(试验方法见7.4)或雷电冲击试验(试验方法见GB1094.3)代替。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高频脉冲振荡电压试验方法见7.4。7.2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绕组的局部放电测量7.2.1基本测量线路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绕组局部放电测量的基本测量线路见图1。总装配前,把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某一相的绕组即被试绕组和用于励磁的试验绕组套在一个不带气隙的闭合铁心上。试验时,在试验绕组上施加电压,从而使被试绕组上得到足够高的试验电压。图1中C表示一台电压额定值合适的无局部放电的高压电容器(其电容值与校准发生器的电容Co相比应足够大)。该电容器与测量阻抗Zm串联,且与电抗器的被试绕组端子连接,1—-—试验绕组;2—-不带气隙的闭合铁心;3——被试绕组;4——测量仪器;C—高压电容器;Zm—测量阻抗。图1单相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基本测量回路7.2.2测量线路的校准
在被试绕组内部和测量线路中,均会出现放电脉冲的衰减现象。校准按GB1094.3一2003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将一台标准放电校准器所产生的模拟放电脉冲施加到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绕组的端子上。为了方便,可使标准发生器的重复频率与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试验时所用电源频率的每半周中有个脉冲相当。
JB/T10775-—2007
7.2.3试验电压施加方式
电压施加方式见图2。预加电压为1.8U,加压时间为30s。然后不切断电源,将电压降至1.3U,保持3min,在此期间应进行局部放电测量。试验电压波形应近似于正弦波,且试验频率应比额定频率略高,以避免试验时的励磁电流过大。108
图2局部放电测量电压施加方式
7.3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绕组匝间绝缘耐受电压试验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绕组匝间绝缘感应耐压试验可以用图1所示的试验绕组及不带气隙的闭合铁心进行。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按GB1094.3的规定。7.4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高频脉冲振荡电压试验7.4.1基本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对大容量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往往难以直接进行匝间绝缘感应耐压试验,因此,采用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使得电容发生50次/s或100次/s充放电,用不小于60s(半波整流)或30s(全波整流)的连续高频脉冲振荡试验来等效感应耐压试验。以图3所示电路(半波整流)为例说明高频脉冲振荡电压试验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每个电源周波的正半波电压上升阶段,先将电容器C充电至试验电压,然后关合球隙Q直到球隙Q发生击穿才停止,此时电容器经球隙与被试电抗器Lx形成串联振荡放电电路,球隙Q的击穿电压为电容器C上的充电电压,亦即被试品Lx两端的试验电压。在以后的每个周波内,都是首先试验变压器Tc对电容器C充电,当电容器C两端电压达到球隙Q的击穿电压时,球隙Q击穿,电容器C经球隙Q对被试品Lx形成串联振荡放电回路,在下一次放电之前,Lx与C形成的振荡应基本结束。故可实现50次/s放电的要求,并可根据调节球隙的击穿电压实现对被试品实施电压考核的目的。该试验的振荡加压时间应不小于60s试验装置的脉冲振荡波形如图4所示。R
AT——调压器;Tc—试验变压器;Rs—充电电阻;Q——放电球隙;Lx—被试品;VD—高压硅堆:C—充放电电容;R,——放电电阻;R2—检测阻抗:CRO——示波器。图3高频脉冲振荡匝绝缘耐压试验原理图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