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828.6-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828.6-2008
中文名称:水位测量仪器 第6部分:遥测水位计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4-09
实施日期:2008-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196719
相关标签:
水位
测量
仪器
遥测
水位计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20流体流量的测量
中标分类号: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N12流量与物位仪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712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76495-T-332
出版日期:2008-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4-09
起草人:冯讷敏、林薇、何小刚、吴申、董秀颖
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水利部
标准简介
GB/T 11828的本部分规定了遥测水位计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书。本部分适用于测量江河、湖泊、明渠、水库等自然水体水位的遥测水位计。本部分不适用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遥测终端机。 GB/T 11828.6-2008 水位测量仪器 第6部分:遥测水位计 GB/T11828.6-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_17.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828.6—2008
水位测量仪器
第6部分:遥测水位计
Instruments for stage measurement-Part 6 : Remote measuring stage gauge2008-04-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
国家标准
水位测量仪器
第6部分:遥测水位计
GB/T11828.6—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68517548
电话: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印张0.75
字数17千字
2008年6月第一版
2008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712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1828《水位测量仪器》分为七个部分:-第1部分:浮子式水位计;
一第2部分:压力式水位计;
一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
一第4部分:超声波式水位计;
第5部分:电子编码水尺;
第6部分:遥测水位计;
一第7部分:水位测针。
本部分为GB/T11828的第6部分。GB/T11828.6—2008
本部分与GB/T11828.1—2000等其他部分、SL/T243—1999《水位计通用技术条件》等相互协调一致。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太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讷敏、林薇、何小刚、吴申、董秀颖。工
1范围
水位测量仪器
第6部分:遥测水位计
GB/T11828.6—2008
GB/T11828的本部分规定了遥测水位计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书。
本部分适用于测量江河、湖泊、明渠、水库等自然水体水位的遥测水位计(以下简称水位计)。本部分不适用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中的遥测终端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182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9359一2001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GB/T11828.1一2002水位测量仪器第1部分:浮子式水位计GB/T18185-2000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GB/T18522.2一2002水文仪器通则第2部分:参比工作条件GB/T18522.6水文仪器通则第6部分: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书GB18523-2001水文仪器安全要求GB/T19677—2005水文仪器术语及符号GB/T50095—1998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S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T180—-1996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SL/T184—1997超声波水位计
SL/T243—1999水位计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
GB/T50095—1998、GB/T19677—2005、SL/T180—199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1828的本部分。
遥测水位计distancestagegauge(remotemeasuringstagegauge)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水位数据传至远离观测现场处进行显示、记录的水位观测仪器。遥测水位计通常包括传感器、传输部件、显示记录器。3.2
remote transmission distance of wire communication有线远传距离
由传感器至显示记录器或遥测终端机之间的信号有线传输距离。1
GB/T11828.6—2008
4产品分类
4.1按配置分类
4.1.1当水位计单独使用时,如图1所示。传感器
显示记录器
4.1.2当水位计用于系统时,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
注:虚线框内为本部分范围。
4.2按传感原理分类
4.2.1浮子式
遥测终蜡机
显示记录器
显示记录器
避测终端机
带显示记录固态
存贮功能的避测
终端机
遥测终端机
利用水中浮子位置随水位而变化的原理,并通过转换器件将被测水位转换成可测信号,一般有机械式和光电式等。
4.2.2跟踪式
用电机作动力,驱动浮子或测针跟随水面运动,并同时带动传感器轮运转,将被测水位转换成可测信号。
压力式
通过测量水体静水压力测定水位,一般有气泡和固态压阻两种型式。4.2.4声波式
用声波(超声波)反射测距的原理测定水位。其中超声波有气介式和水介式。4.2.5电子水尺式
利用电子电路探测水体表面接触水尺的位置测量水位。4.2.6雷达式
用微波反射测距的原理测定水位。2
4.2.7激光式
用激光反射测距的原理测定水位。4.3按传感器输出信号分类
4.3.1增量编码式
GB/T11828.6—2008
按分辨力的要求,每升降一定水位值,即发出一次升降信号,或经处理后全量输出。4.3.2全量编码式
将水位值进行编码并以并行或串行输出,其中串行方式采用RS-485、SDI-12等输出标准。4.3.3电模拟量式
将水位值转换成相应的电量输出,例4mA~20mA等。4.3.4电频率量式
将水位值转换成频率量输出。
按记录方式分类
4.4.1模拟划线记录
分别以时间、水位为坐标,划线记录水位变化过程线。4.4.2固态存贮记录
采用半导体存贮器进行数据记录,并有相应的输出口,供数据读出、传输。4.4.3打印记录
根据设定,打印机定时打印水位值。4.4.4其他
无线或有线远传后的记录。
遥测水位计记录方式可以是以上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要求
5.1基本参数
5.1.1测量范围
0m~5m,0m~10m0m~20m、0m~40m、0m~40m以上。5.1.2分辨力
水位计的分辨力分档如下(单位为厘米):0.1、0.5、1.0。
5.1.3水位变率
一般应不低于40cm/min。
5.1.4记录周期
水位计的记录周期按下列分档:日记、周记、月记、季记、半年记和年记。5.2工作环境条件
5.2.1传感器
5.2.1.1工作环境温度:一10℃~50℃。5.2.1.2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5%(40℃时)。5.2.2显示记录器
5.2.2.1工作环境温度:10℃~45℃。5.2.2.2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5%(40℃时)。5.3测量精度
5.3.1水位计准确度、灵敏阅、回差、重复性误差、再现性误差应分别符合SL/T243—1999中5.3.1、5.3.2、5.3.3、5.3.4、5.3.5的要求。3
GB/T11828.6—2008
5.3.2水位计计时装置的准确度和连续工作时间应符合SL/T243—1999中表3、表4的要求。5.4电性能要求
5.4.1工作电源
应优先采用直流电源,推荐使用可充电蓄电池配太阳能电池浮充,其电压为6V、12V、24V、优选12V,允许偏差士15%。
5.4.2输出接口
5.4.2.1增最编码式
传感器感应水位变化,按水位增减分辨力要求输出信号,一般由一组或多组输出组成,可有接点通断或电平输出两类。接点通断输出其允许承受最大电压应不小于30V,电流应不小于10mA。5.4.2.2全量编码式
将水位实时数据转换成编码方式输出,分并行输出和串行输出两种,并行输出推荐采用BCD码或格雷码,有电平输出或接点通断输出两类:接点通断输出要求同增量编码式,串行输出推荐采用RS485、SDI-12等接口。
5.4.2.3电模拟量式
凡输出与水位呈函数关系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信号,推荐采用电流4mA~20mA。5.4.2.4电频率量式
输出与水位呈对应关系的频率量信号。5.4.3数据传输
5.4.3.1传输控制方式包括:
a)实时输出:水位每变化一个规定值,传感器即输出全量或增量水位数据;b)定时采集: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时采集水位数据。定时段采样记录的水位计可在1min、5min、6min、10min、12min、15min、30min、60min及60min整倍数中选取记录时段;
随机查询:根据查询命令,随时采集水位数据。c)
5.4.3.2传感器与显示记录器间,采用专用电缆连接,其最大有线远传距离应不小于100m。5.4.3.3传感器与显示记录器间,采用超短波通信,应符合SL61一2003的规定。5.4.3.4传感器与显示记录器间,采用邮电公用通信信道或数字移动通信信道相连,则应符合相应公网标准。
5.5显示与记录
5.5.1显示方式
5.5.1.1机械数字显示
采用计数器数字轮、指针式显示等。5.5.1.2电子数字显示
液晶显示屏、发光管显示器。
5.5.2记录方式
5.5.2.1图形(划线)记录
记录线连续不间断,记录划线宽度0.2mm~0.5mm,实时图形记录值与数字显示值之差应小于等于该仪器的分辨力。
5.5.2.2固态存贮记录
存贮容量应能满足仪器自记周期记录要求,固态存贮记录值与数字显示值应完全一致。5.5.2.3打印记录
根据需要,设定定时打印间隔,定时打印时间、水位,打印值应与显示值完全一致。5.5.3其他要求
5.5.3.1显示记录器的读数和指示的标志应清晰,仪器显示装置的主动发光器件应有滤光措施,使其4
醒目而不刺眼。
GB/T11828.6—2008
5.5.3.2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的显示记录器应严格符合GB18523一2001的有关电气安全要求。5.5.3.3固态存贮记录器的数据输出口应是RS-232C、RS-485、USB等标准数据接口。5.5.3.4根据需要,显示记录器可加设水位报警装置,允许误差士1cm。5.5.3.5根据仪器的使用环境,提出相应的IP防护等级要求。5.6防雷要求
5.6.1信号传输电缆一般应采用穿入金属管并埋地的方法安装。5.6.2传感器、显示记录器输入输出端、电源输人端应采取有效的信号隔离防雷措施。5.6.3对无线传输或利用公网有线传输的水位计,根据不同情况,应按通信部门的要求设计和安装避雷装置。
5.7可靠性要求
水位计的可靠性指标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表示,可从以下系列中选取:8000h10000h16000h25000h
应符合GB/T18185一2000中7.7的规定。6试验方法
6.1试验要求
6.1.1试验设备包括:
水位试验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a)
环境试验设备;
电气测试设备;
标准时钟;
模拟雷电波发生器。
6.1.2水位计的环境试验条件应符合GB/T18522.2—2002要求。6.1.3除试验开始前允许对仪器作校准外,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再作调整。6.2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见表1。
表1试验项目
要求条款
试验内容
工作环境温度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
测量范围
分辨力
水位变率免费标准bzxz.net
准确度
灵敏阈
重复性误差
再现性误差
试验方法
使用设备:高低温交变湿热箱。按GB/T9359—2001要求进行,受试水位计的工作应正常。使用设备:高低温交变湿热箱。按GB/T9359—2001要求进行,受试水位计的工作应正常。使用设备:水位试验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按SL/T243—1999表6中的序号3、4、5、6、7进行。5
GB/T11828.6—2008
要求条款
试验内容
计时准确度
电压波动
增量编码输出接口
全量编码输出接口
电模拟量式或电频率
量式输出接口
传输控制方式
有线远传距离
超短波传输
公网传输
显示方式
记录方式
记录周期
安全防护
表1 (续)
使用设备:标准时钟。
试验方法
按SL/T243-1999表6中的序号8进行。使用设备:直流稳压电源。
受试水位计在土15%电压波动下能正常工作。使用设备:水位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数字万用表、双踪同步示波器等。
用双踪同步示波器逐个检查输出端波形变化,应符合该产品输出要求。
使用设备:水位试验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万用表。检查输出端波形变化,应符合该产品输出要求。串行编码输出传感器,可结合产品自身的显示记录装置进行。使用设备:水位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
a)利用产品自身显示记录器进行测试。b)专用的BCD码显示记录器测试。使用设备:水位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分别以实时输出、定时采集、随机查询方式检查仪器功能。使用设备:水位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以产品规定的远传距离(应大于标准规定的100m)连接传感器与显示记录器,检查其功能。
使用设备:水位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产品自身通信接收装置。
利用产品自身通信接收装置检查其功能。使用设备:水位台或专用水位试验装置。以产品规定的公网联结传感器与显示记录器,检查其功能。目测显示记录器的读数和指示应清晰。a)划线记录目测检查。
b)固态存贮记录联机检查。
c)打印记录联机检查。
根据不同的记录周期,需在室内运行1个~2个记录周期。长周期(个月或以上)记录可压缩至1个月进行,试验时每天给100次~200次输入量,应满足5.5.2要求。a)根据仪器的使用环境,提出相应的IP防护等级要求。b)按GB18523—2001中7.3要求,进行基本安全测试。c)若仪器配备报警功能,联机试验仪器的报警功能应符合5.5.3.4要求。
要求条款
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试验内容
电磁干扰
可靠性
表1 (续)
试验方法
GB/T11828.6—2008
使用设备:电磁干扰器、模拟雷电波发生器。a)用电磁干扰器(或620W以上冲击钻)在工作状态下的传感器(不带电路的传感器免做此项)和显示记录器旁25cm处开关10次,每次持续1min,传感器显示器工作正常。b)在带电状态下,用模拟雷电波发生器1000V、700/10μs冲击传感器(不带电路的传感器免做此项)和显示记录器输入输出值,正负各5次,仪器不受损坏。本试验为破坏性试验,应谨慎进行。当产品有配置避雷装置要求时,试验应在配置避雷装置后进行。可靠性试验以现场试验为主,推荐采用定时(定数)截尾试验,详见GB/T18185--2000之7.7.2.2。7.1.1一般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产品的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应逐个检验,产品经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允许出厂、销售。7.1.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应根据水位计传感原理的不同,选取GB/T11828.1-2002等部分或SL/T243—1999、a)
SL/T184—1997中对出厂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b)按5.4.3.1、5.4.3.2、5.4.3.3、5.4.3.4的规定进行。7.1.3出厂检验中凡出现不合格者,应进行返工,直至检验合格。7.2型式检验
7.2.1型式检验条件
遥测水位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提交技术(定型)鉴定或产品科技成果(项目)鉴定前;新产品试生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后;b)
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d)
e)产品长期停产(3年以上)后,需要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根据合同规定双方有约定时。
7.2.2型式检验内容
型式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第5章规定的全部项目(可靠性试验除外)进行全性能检验。可靠性试验为非型式检验项目,可通过专项试验进行,也可以在运行或鉴定移交时进行统计。7.2.3抽样规则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经出厂检验中随机抽样,产品抽样至少不少于3台。若样品总数不足3台,则应全部检验。
7.2.4判定规则
在型式检验中有2台或2台以上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有1台不合格时,则应GB/T11828.6—2008
加倍抽样进行不合格项目复检,其后仍有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若全部检验合格,则除去第一批抽样不合格的产品,该批产品应判为合格。7.2.5易损件更换
经过型式检验的仪器,需要更换易损件,在更换后应再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8标志、使用说明书
8.1标志
按GB/T18522.6的规定执行。
8.2使用说明书
按GB/T18522.6的规定执行。
包装、运输、贮存
9.1包装
按GB/T18522.6的规定执行。
9.2运输
9.2.1包装好的水位计应能适应各种运输方式9.2.2包装好的水位计应能承受运输中规定程度的振动,冲击和跌落。应防止机械损伤、受潮和日光照射。
9.3贮存
包装好的水位计应能适应下列环境条件贮存:a)贮存环境温度:-40℃60℃;贮存环境相对湿度:≤90%(40℃时);b)
贮存水位计的附近不应存有酸性,碱性及其他腐蚀性物质。e)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B/T11828.6-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