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1013-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T/T 1013-2006
中文名称:煤炭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7-10
实施日期:2007-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863030
相关标签:
煤炭
检验
测量
评定
指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采矿和矿产品>>73.040煤
中标分类号:矿业>>固体燃料矿>>D21煤炭分析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煤碳工业出版社
页数:18页
标准价格:28.0 元
出版日期:2007-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韩立亭、孙刚
起草单位:煤科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
归口单位: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炭检测分委会
提出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描述了煤炭检验不确定度评定的术语和定义、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程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与表示。本标准适用于煤炭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MT/T 1013-2006 煤炭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MT/T1013-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73.040
备案号:1812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1013-2006
煤炭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Guide for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of coal test070109000004
2006-07-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举例........
MT/T1013—2006
..............
MT/T1013—2006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立亭、孙刚。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范围
煤炭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MT/T1013—2006
本标准描述了煤炭检验不确定度评定的术语和定义、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程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与表示。本标准适用于煤炭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83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术语和定义
GB/T483--1998和JJF1001-1998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可测量的量
measurable quality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例如:煤炭或煤灰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煤炭各种特征属性;焦化特性指标和气化特性指标等。3.2
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
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例如:50℃,10%(m/m),5.34mm,5kg,100μg/mL。3.3
真值true value
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3.4
measurand
被测量
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
实验标准(偏)差
experimentalstandarddeviation对同一被测量作n次测量,表征结果分散性的量S可按下式(贝塞尔公式)算出:(r: )2
式中:
;—第i次测量结果;
——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MT/T1013—2006
不确定度uncertainty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注: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3.7
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uncertainty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3.8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relativestandarduncertainty标准不确定度除以被测量之值或参考值所得的商。3.9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typeAevaluationof standarduncertainty用对系列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注: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有时也称为A类不确定度评定。3.10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typeBevaluationofstandarduncertainty用不同于对系列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注: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有时也称为B类不确定度评定。3.11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standarduncertainty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注: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差的估计值。3.12
扩展(或展伸)不确定度
expandeduncertainty
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3.13
coveragefactor
包含因子
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3.14
灵repeatabilitylimit
重复性限www.bzxz.net
在同一试验室中,由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分析试验煤样,于短期内所作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间的差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3.15
reproducibilitycritical limit再现性临界差
在不同试验室中,对从煤样缩制最后阶段的同一煤样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所作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4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煤炭检验中可能导致不确定度的来源如下:a)
被测量定义的不完整性:
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制样、样品的均匀性等引人的样品代表性不充分和不一致;b)
c)样品称量和溶液定容时的不确定度;d)化学试剂、药品的纯度,以及基体效应引入的误差;2
读取数据时的偏移;
MT/T1013-2006
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如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噪声、测量精密度、计量检定或校准等引入的测量结果的变动;
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g)
校准曲线拟合度的不确定度;
引用的数据或其他参数的不确定度;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中的局限性和假设;j)
k)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测量中的变化:对于那些尚未认识到的系统效应,不可能在不确定度评定中予以考虑,但它可能导致测量的不1)
确定度。
上述不确定度的来源可能相关,例如,第项可能与前面各项有关。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对煤炭分析试验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般需经过如下步骤:a)被测量说明;
b)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c)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d)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e)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f)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g)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5.1被测量说明
在说明被测量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试验过程描述;
b)被测量的影响参数;
c)被测量与其影响参数(输人量)的关系,如果可能,给出被测量y与影响参数:的关系式:y=f(1,2,3*..);
已知的系统性影响的校正值:
e)操作说明书等文件中给出的有关信息。5.2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根据所测定项目具体情况,识别出不确定度来源。5.3不确定度的评定
不确定度评定包括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在不确定度评定中,需剔除测量结果中的异常值,异常值的剔除应通过对数据的适当检验进行。5.3.1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5.3.1.1一组数据单次测量值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在重复性或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了n次独立测量,有1,2,,,其算术平均值、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s(α)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分别按公式(1)、公式(2)、公式(3)计算:n
..(1)
MT/T1013—2006
式中:
一第i次测量结果;
测量次数。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为: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元)为:Vn
n(n-1)
u() = S()
)=S()
在煤炭检验中,除特别要求者外,每个分析项目对同一煤样进行两次测定,此时,n=2。5.3.1.2多组数据单次测量值和总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2)
·(3)
(4)
·(5)
在重复性或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α进行了m组(j=1m)测量,每组测量进行n次(i=1n)独立测量。
将第i组测量中,被测量记为,,即有,2,,,其算术平均值为,。对m组这样的被测量,则被测量的总平均值元、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S()和总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元)分别按公式(6)、公式(7)、公式(8)计算:
(—,)2
m(n-1)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z)和总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z)分别为:u(α) = S()
u() = S()
5.3.1.3校准曲线拟合参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6)
(7)
·(8)
·(9)
·(10)
当被测量的估计值是由试验数据从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校准曲线上得到时,校准曲线拟合参数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按下述步骤进行评定。a)建立校准曲线
当用m个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曲线的拟合并对每个标准物质进行n次测定时,假定对第i个(j=1.…m)校准标准物质(其标准值为eal.j)的第i次(i=1…n)测量响应值为Zeal.i。以cal为横坐标,以Zca为纵坐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校准曲线如公式(11):Z= Ar+B
式中:
—一测量的响应值;
与响应值乙线性相关的变量(被测物的浓度或含量等);4
(11)
A——校准曲线的斜率;
B——校准曲线的截距。
b)曲线上查得值元不确定度评定MT/T1013-—2006
假定对样品进行k次测量,测量响应值为Z,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被测量工,其平均值为元。按照公式(12)计算校准曲线的残余标准偏差S(残余):S(残余)
ZZ[Zal (A ali + B)
m×n-2
按照公式(13)计算校准曲线拟合引人的的标准不确定度uca():ueal()
式中:工ca
5.3.2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需要量化的不确定度分量如下:S(残象)
(—l)2
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未包括在A类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分量;a)
b)通常影响因素较少时,占不确定度最大分量号以下的因素可不予考虑。5.3.2.1利用标准物质标定仪器引人的不确定度假定用标准物质标定仪器,重复测定n次,按如下方法进行B类不确定度的评估:a)计算标准值不确定度引入的分量:当标准物质证书上给定的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时,直接引用,u;二S,=不确定度;当标准物质证书上给定的不确定度以扩展不确定度表示时:u:=S:=扩展不确定度
包含因子
(12)
(13)
(14)
包含因子因测量数据的分布类型和置信概率决定,包含因子kp与分布类型和置信概率P的关系见表1和表2。
煤炭检验中,标准物质测定一般为正态分布,置信概率取95%。b)计算标准物质的重复性测量不确定度:urep = S,
式中:
标准物质的单次测定值;
元--标准物质n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一标准物质的测量次数。
2(, —)2
n(n-1)
c)按公式(16)计算标准物质标定仪器引人的不确定度:UB=S=S+S
2根据极限值和误差分布知识进行评估5.3.2.2
uB.:=SB.=包含因子
·(15)
.(16)
(17)
MT/T1013-—2006
式中:
误差极限值。
分布类型
矩形(均匀)
反正弦
正态分布下置信概率P与包含因子kp间的关系68.27
常用分布与kp的关系
β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比。
注: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一般估计为矩形分布是较合理的。但如果,是重复性条件下的几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则可估计为正态分布。
5.3.2.3按制造部门的说明书、校准证书或其他资料给出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若制造部门的说明书,校准证书或其他资料给出的估计值工;的不确定度u(工.)是标准偏差a)
S工;),指明了包含因子k,则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S()/k
.(18)
若制造部门的说明书,校准证书或其他资料给出了估计值:在一定置信概率P的置信区间b)
的半宽u(;),则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x,)
·(19)
当测量仪器检定证书上给出准确度等级时,可按检定规程所规定的该等级的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大小,按5.3.2.3中a)或5.3.2.3中b)进行评定。d)对于数字显示式测量仪器,如其分辨力为,则由此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0.29×8
(20)
当某不确定度影响因素的相应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明确指出该因素的测量重复5.3.2.4
性限r时,则该因素的标准不确定度按照公式(21)计算:u(r,)=
5.3.2.5煤炭检验中常见的几种B类不确定度因素的评定5.3.2.5.1质量称量标准不确定度(21)
煤炭检验中,质量称量标准不确定度um主要考虑称量的变动性和天平校准产生的不确定度。通常以称量误差△(如:0.0002g)为误差极限值,并按公式(22)计算um:A
5.3.2.5.2体积标准不确定度
体积标准不确定度主要考虑容器体积校准、定容重复性和温度差异三个方面。6
(22)
容器体积校准不确定度uv
b)定容重复性不确定度u
MT/T1013—2006
·(23)
通过对容器进行n次容积重复测量,以测量值为,按5.3.1.1中的公式(2)计算定容重复性标准偏差,即为定容重复性不确定度ut。温度差异的不确定度uT
式中:
DV(At)
-体积膨胀系数,水的体积膨胀系数是2.1×10-4℃-1,试验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取绝对值,℃;V——定容的体积。
d)体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按照公式(25)计算体积标准不确定度ul:u=Vu+u+
5.3.2.5.3试剂纯度
试剂纯度的标准不确定度up,通常为均匀分布,按照公式(26)计算:试剂纯度误差极限值
例:铬的纯度为0.9999,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p
5.3.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3.3.1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0.0001
1=0.000058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按公式(27)进行评定:u(y)
式中:
测量值;
影响测量的独立参数的个数;
各参数的灵敏度系数,其值如公式(28)所示。Ci :
式中:
影响测量的独立参数。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简化为以下条款的形式进行评定。..(24)
(25)
(26)
(27)
:(28)
5.3.3.1.1若独立参数对测量值的影响仅涉及量的加或减,按公式(29)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e(y) = Vu()? +u()+u(s) +....(29)
5.3.3.1.2若独立参数对测量值的影响仅涉及量的乘或除,如y=1/(2×s×…)或y=(×2×α3×),按公式(30)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y)=y
u(2)
u(T)
.·( 30)
MT/T1013-2006
5.3.3.1.3若独立参数对测量值的影响涉及量的加、减、乘或除,则按照计算的先后原则,将原有的数学模型分解成仅包括上述加减和乘除中一种形式的单元,按5.3.3.1.1和5.3.3.1.2计算每个单元的不确定度,再将这些不确定度合成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例:y=(1十2)×α3,则先按5.3.3.1.1计算1和2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再按5.3.3.1.2计算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
u(y) =y[+2
5.3.3.1.4当不确定度诸影响因素具有不同量纲时,可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不确定度,再按公式(19)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注:煤炭检验中的大多数分析项目,其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的量纲,此时按相对不确定度方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较为简单、方便。
5.3.3.2不确定度分量彼此具有相关性5.3.3.2.1不确定度分量中有两个分量彼此相关时,按公式(31)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S=u()+()+u()+2u)u()+u()+..u()2(31)
式中:
u(2)和u(3)——两个彼此具有相关性的不确定度分量5.3.3.2.2若更多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相关,应采用专门为相关的随机变量的数据处理设计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测量值,其相关性影响的完整处理已超出本标准的范围。5.3.4扩展不确定度
5.3.4.1扩展不确定度U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y)与一个包含因子k的乘积,如下式:U=k·u.(y)
k的取值与置信概率有关。一般可在置信概率为95%时,近似取k=2;置信概率为99%时,近似取k=3。
5.3.4.2利用标准方法中重复性限r或再现性临界差R评估报告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使用煤炭分析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当报告的结果为同一化验室两个重复性测量值的平均值时,该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可按照公式(32)计算:U=
式中:
r标准方法规定的重复性限。
(32)
报告结果为两个不同化验室再现性测定值的平均值时,该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可按照公式计算:u
式中:
R-标准方法规定的再现性临界差。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6.1完整的不确定度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a)试验方法、试验原理和试验过程的说明;b)不确定度源的识别;
标准不确定度各分量的评定;
(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