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98-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T/T 98-2006
中文名称: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8-19
实施日期:2006-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58891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采矿和矿产品>>采矿设备>>73.100.10巷道掘进和敷设管道设备
中标分类号:矿业>>矿山机械设备>>D98煤矿专用设备器材
出版信息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页数:14页
标准价格:22.0 元
出版日期:2006-1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余建华、王清元、郭俊英、刘刚、王晓东、姜金球、傅京昱
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
归口单位: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委会
提出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术语和定义、试验系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液压支架用软管总成的检验,也适用于煤矿中输送石油基、水基流体的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检验。本标准不适用于蓖麻油基和酯基液体的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检验。 MT/T 98-2006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 MT/T98-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73.100.10
备案号:1842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 98—2006
代替MT98—1984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Inspection specifications of hose and hose kitforpoweredsupport
2006-08-1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12-01实施
MT/T98—2006
本标准是对MT98一1984《液压支架胶管总成及中间接头组件型式试验规范》的修订。本标准代替MT98—1984。
本标准与MT98一198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第3章);
增加了钢丝编织软管性能参数(表2);增加了钢丝缠绕软管性能参数(表3);增加了长度变化测定(5.2);
-增加了检验规则(第6章);
修改了外覆层耐磨损试验(1984年版的附录E,本版的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负责起草,青岛橡六胶管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测试中心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建华、王清元、郭俊英、刘刚、王晓东、姜金球、傅京昱。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T98-—1984。
1范围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MT/T98—2006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术语和定义、试验系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检验,也适用于煤矿中输送石油基、水基流体的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葩麻油基和酯基液体的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MT76液压支架(柱)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软管hose
由内胶层、增强层以及外胶层组成的可屈挠的管。3.2
软管总成hosekit
两端装配有金属接头的软管。
Fbraidedhose
编织软管
增强材料以编织形式制成的软管。3.4
Fspiraledhose
缠绕软管
增强材料以缠绕形式制成的软管。3.5
设计工作压力designworkingpressure设计规定的软管可供使用的工作压力。3.6
许用工作压力allowableworkingpressure软管可在液压支架工况条件下使用的工作压力。3.7
脉冲压力impulsepressure
设计的产生突然变形的周期性压力。MT/T98—2006
管接头pipecoupling
通过扣压或挤压方式,永久性地装配到软管两端的金属连接件。3.9
changeinlength
长度变化
在规定的压力和介质作用下软管长度变化的程度,以百分数表示。4试验系统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工作液采用MT76中所规定的乳化油或浓缩物与中性软水按5:95质量比配制的高含水液压液。脉冲试验允许采用20号机械油。4.1.2脉冲试验工作液温度允许从冷态(室温)开始,工作液为高含水液压液时温度应控制在(35土4)℃范围;工作液为20号机械油时温度应控制在(93士5)℃范围。4.1.3系统的过滤精度不应低于0.125mm,并应设有磁过滤装置。4.2测量要求
4.2.1测量时应同时记录所有测试量相关仪表的指示值,可重复测量的参数测量次数应不少于三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
4.2.2各参数指示值的有效位数按计量仪表的最小分度值读取,最少应保留一位小数。当仪表指针摆动时,指针摆动不应超过示盘的三个最小分度值,取其中间值的读数为指示值。4.3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采用表1中C级精度。
表1·测量精度
测量等级
流量,%
压力,≥2×105Pa,表压,%
温度,K
5试验方法
5.1密封性能试验
5.1.1高压密封的试验压力为软管许用工作压力(见表2、表3),试验三次,每次1.min,软管总成不应渗漏和损坏。
5.1.2低压密封的试验压力为1.0MPa,试验三次,每次5min,软管总成不应渗漏。表2钢丝编织软管性能参数
公称内径
设计工作压力
许用工作压力
最小弯曲半径
试件长度(不含接头)
公称内径
设计工作压力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表2(续)
许用工作压力
注1:钢丝编织软管分为2型、2T型、3型和3T型。注2:2型为二层钢丝编织软管;3型为二层钢丝缠绕软管加一层钢丝编织软管;最小弯曲半径
2T型为软管增强层与2型相同,在组装管接头时不切除或部分切除外胶层;3T型为软管增强层与3型相同,在组装管接头时不切除或部分切除外胶层。表3钢丝缠绕软管性能参数
公称内径
设计工作压力
许用工作压力
最小弯曲半径
注:4SP型为四层钢丝缠绕的中压软管;4SH型为四层钢丝缠绕的高压软管。5.2长度变化测定
MT/T98—2006
试件长度(不含接头)
试件长度(不含接头)
5.2.1将软管总成内空气排空后,升至设计工作压力,保压30s,然后泄压。至少在泄压30s后,在两
接头中间一点,向两边各相距125mm处做两个准确的标记(见图1),记为Lo。5.2.2然后重新加压至设计工作压力,保压30s。在保压状态下,测量软管两个标记之间的长度,记为L。
Lo=250mm
图1·尺寸标记
5.2.3长度变化△L用百分数表示,按公式(1)计算:L-Lo × 100%
MT/T98—2006
式中:
在泄压后,两接头中间向两边各相距125mm处的标记之间的长度;一在保压状态下,测得的两个标记之间的长度。5.2.4长度变化应不超过一4%~+2%。5.3脉冲试验
5.3.1软管总成试验装置的参考液压回路原理图见图2。?
远程调压阀
蓄能器
溢流阀
电液换向阀
高温泵
高温油箱
图2软管总成试验装置的参考液压回路原理图o
5.3.2脉冲试验频率为0.5~1.25Hz(30~75次/min),脉冲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见表2、表3)的133%,脉冲次数应不少于20万次。5.3.3·脉冲压力波形应符合图3的要求。试验压力
试验压力的土5%
一次脉冲
图3脉冲压力波形
MT/T98—2006
5.3.4-在脉冲压力15%~85%的压力范围内,升压速率应为350~700MPa/s,见图4。试验压力的5%
试验压力的5%
十试验压力一
>测定许多点之间的升高率
T试验压
力的15%
图4脉冲试验压力上升速度测定方法5.3.5脉冲试验软管弯曲程度和自由长度应符合表4要求。表4脉冲试验软管弯曲程度和自由长度公称内径
注1:r为软管最小弯曲半径;d为软管公称外径。注2:软管自由长度可采用表2、表3中规定值,弯曲程度
自由长度L
0.5元r+2d
元r+2d
5.3.6公称内径小于或等于22mm时弯曲180°,使其两端头处于同一平面,相距为最小弯曲半径的两倍,允差为5%。公称内径大于22mm时弯曲成90。试验连接图见图5。rr
公称内径小于或等于22mm
a)弯曲180°
d——软管公称外径;
软管最小弯曲半径。
图5软管脉冲试验连接图
公称内径大于22mm
b)弯曲90°
5.3.7在达到规定的脉冲次数之前,试件不应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如果接头拔脱或靠近接头25mm范围内软管发生破坏,视作软管总成的损坏,并记录失效形式、部位和试验压力。5
MT/T98—2006
5.3.8如脉冲试验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停机24h以上,重新开始试验时,在接头连接处可能会出现轻微渗漏,这一现象如在30min内自动消失,则不视为试验失效。5.3.9记录破坏时的周期数,如未发生破坏则记录所完成的周期数。5.4爆破试验
5.4.1选择按5.4.3规定的升压速率,将软管总成充压至最小爆破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4倍),保压1min,不应出现渗漏和其他异常现象,继续升压至爆破为止,记录爆破试验压力值。5.4.2在进行爆破试验时,管接头拔脱或在距离接头25mm内出现爆破时应视为软管总成的损坏,对软管可重新进行此项试验,但应在原始记录中记录失效形式、部位和试验压力。5.4.3不同软管爆破试验压力的升压速率按下述要求进行:爆破试验压力在12.5~40MPa之间时,升压速率为0.35~1.17MPa/s或在90s内达到爆破a)
试验压力;
b)爆破试验压力大于40MPa时,采用一恒定的升压速率,在120s内达到最终的试验压力。5.5低温弯曲性能试验
5.5.1软管总成应在(一40士2)℃下平直冷冻24h,在此温度下,沿一直径为最小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半径见表2、表3)2倍的圆盘上匀速弯曲,在(10士2)s的时间内匀速地弯曲一次。5.5.2软管公称内径小于或等于22mm时弯曲180°;软管公称内径大于22mm时弯曲90°。在弯曲后,使试件恢复到室温,再对试件以设计工作压力的2倍保压5min,不应出现渗漏、龟裂及其他异常现象。5.6阻燃试验
5.6.1将一根300mm的软管(试件)水平放置在试验箱内的试架上,酒精喷灯燃烧器与软管的相对位置应符合图6要求,软管外缘与酒精燃烧器的距离为(50士2)mm,酒精喷灯燃烧器底座与水平方向成45°角。燃烧器和阻燃试验装置见图6、图7。试件
图6酒精喷灯燃烧器
5、6-
-$150mm通风孔;
角铁框架;
-非石棉绝热板;
玻璃观察窗;
每侧有40mm的孔;
滑动门。
图7阻燃试验装置
MT/T98—2006
5.6.2火焰应调高至150180mm,火焰温度为(960士60)℃。待火焰温度稳定时,将软管置于火焰中燃烧60s,然后移开酒精喷灯,测定被测试件的有焰燃烧或无焰燃烧时间。5.6.3每组软管的平均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时间不应大于30s;其中任一软管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时间不应大于60s。试验结果的最后数值以测得的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5.6.4试验燃料为95%工业用乙醇和5%甲醇的混合物。5.6.5试验时,试验箱内的风机或空气流动应以不影响火焰燃烧变化为前提,否则试验时应关掉风机。
5.7抗静电试验
5.7.1宜使用具有500V额定开路(直流)电压、能测定绝缘电阻的特定仪器,也可使用其他任何能提供结果相似的仪器。试验时,施给软管的电压不应低于40V。测试仪表应具有足够精度(可将仪器电压选择在10V,将标准电阻1×108α和仪器相接,观察1h,变化应在读数士2%以内,时间响应应小于30s)以保证电阻测量误差在士10%范围内。试件消耗的电能不应超过.3W。5.7.2软管长度为300mm。软管的外表面用蘸有蒸馏水的干净绸布或消毒纱布清洗,再用洁净布擦干,放置在干燥处24h以上。
5.7.3围绕软管周围用胶体石墨涂上两个平行圈,或涂上一种适合导电的银漆,每圈宽25mm,两个胶体石墨电极间的距离为100mm。接通电极的石墨表面应光滑平坦,在电极的任何两点间的最大电阻不超过1×1052,见图8。
MT/T98—2006
塑料绝缘托架
软管300
500V直流绝缘试验器
锡箔片、胶体石墨、
电极、铁夹子
图8抗静电试验用电极和接触片
5.7.4接触片由25mm宽的锡箔片制成,相距100mm对称放置,锡箔片与软管周围全部接触,接触片两个自由端用夹子固定。
5.7.5软管在室温(25土5)℃、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放置不少于2h,然后在外表面干燥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5.7.6测量仪的导线分别与两个接触片连接,然后进行电势试验。5.7.7软管放在聚乙烯或其他绝缘材料支撑板上,在软管和板之间产生1×1011Q以上的电阻。5.7.8仪器导线不应与试件和其他零件相互接触,但与导线连接除外。,每件软管各测一次,记录每次测得的数值,试验结果以测得的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单位5.7.9
为欧姆(Q)。
5.7.10两极之间测出的电阻不应超过25×10°/d(Q),d为软管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5.8外覆层耐磨损试验
软管的外覆层耐磨损试验见附录A。6检验规则
6.1检验类型
软管检验分为出广检验和型式检验。软管出厂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用户验收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型式检验由国家授权的监督检验部门进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鉴定定型时或老产品转厂试制时;正式生产后,如产品设计、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3年以上再次生产时;
连续生产的产品至少每5年应进行一次;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提出要求时。6.2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和要求见表5。8
注:V
检验项目
密封性能试验
长度变化测定
脉冲试验
爆破试验
低温弯曲性能试验
阻燃试验
抗静电试验
外覆层耐磨损试验
检验项目和要求
试件要求
长度mm
见表2、表3
见表2、表3
见表4
见表2、表3
见表2、表3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表示检验;X一表示不检验;△一表示用户提出要求时检验。组批与抽样方案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MT/T98—2006
型式检验
软管应成批提交检验。同一批生产、同一规格软管为一批,每批软管应不多于5000m,不足5000m单独划为一批。
6.3.2软管总成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产品由同一批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组成,每500根为一批,不足500根单独划为一批。
在试制定型鉴定时,样品为样本。6.3.4
在批量生产时,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样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出厂检验抽样方案采用GB/T2828.1一2003中正常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见表6。表6出厂检验抽样方案
检验项目
密封性能试验
长度变化测定
爆破试验
阻燃试验
抗静电试验
检验水平
接收质量限
抽样方案类型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样本量
型式检验采用GB/T2829—2002中判别水平为I的一次抽样方案,见表7。表7
检验项目
密封性能试验
长度变化测定
脉冲试验
爆破试验
低温弯曲性能试验
不合格分类
型式检验抽样方案
不合格质量水平
判别水平
抽样方案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一次抽样
样本量
判定数组
按5.6规定
按5.7规定
判定数组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