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6280.2-1992 电动大型喷灌机 试验方法
JB/T 6280.2-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6280.2-1992

中文名称:电动大型喷灌机 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s for large electric sprinkler irrigation machin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2-06-10

实施日期:1993-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农、林机械与设备>>B91农机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30页

标准价格:20.0 元

出版日期:1993-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金宏智、范顺川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排灌机械研究所

归口单位: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提出单位: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喷灌麦类、豆类、高梁、玉米、牧草、瓜果、蔬菜和甘蔗等牧作物的电动大型喷灌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标准适用于电动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电动圆形喷灌机,以下简称圆形灌机)和电动平移式喷灌机(以下简称平移灌机),其他大型喷灌机可参照使用。 JB/T 6280.2-1992 电动大型喷灌机 试验方法 JB/T6280.2-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280.2—92
电动大型喷灌机
1992-06-10发布
试验方法
199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发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名词术语
试验条件及准备
性能试验
生产试验
试验报告
附录A主要试验仪器、仪表和用具(参考件).次
(1)
·(1)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电动大型喷灌机试验方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6280.292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喷灌麦类、豆类、高梁、玉米、牧草、瓜果、蔬菜和甘蔗等农牧作物的电动大型喷灌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电动圆形喷灌机,以下简称圆形藩机)和电动平移式喷机(以下简称平移灌机),其他大型喷灌机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GB1032
GB5667
GB5895
JB/T6280.1
3名词术语
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
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
旋转式喷头试验方法
喷灌用金属薄壁管及管件试验方法电动大型喷灌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的名词术语参照JB/T6280.1及GB5667的有关规定。4试验条件及准备
4.1试验样机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必须具有质量检查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在整个试验期间,除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常规保养调整外,不允许做其他调整、更换和修理。4.2试验仪器、仪表及用具见附录A(参考件).使用前应由法定计量单位校验合格。4.3试验地点的水源水量应满足灌机额定工况下的喷灌流量要求,水质应符合JB/T6280.1中第5.2.1条的有关规定。
4.4试验田地块大小应满足灌机性能试验的要求。坡度应符合灌机爬坡能力的要求。有关试验田特征按表1项目记录。
4.5气象条件应符合JB/T6280.1中第5.2.1条的有关规定。5
性能试验
5.1目的
通过全面的性能试验,考核灌机样机是否达到设计指标。5.2技术参数测定
试验前应对试验样机作全面检查调整,使之具备良好的技术状态。按表2所列项目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记人表2。
5.3水力性能测定
5.3.1一般要求
5.3.1.1水力性能试验应在灌机额定工况下进行.灌机的人机流量、人机压力和末端压力偏差均应控制在土5%范围内
机械电子工业部1992-06-10批准1993-07-01实施
JB/T6280.2—92
5.3.1.2试验过程中平均风速应不超过1.5m/s,最大风速应不超过3.0m/s,风向变化不大于20°,气温应在4~30℃范围内,或者限制在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范围内。5.3.1.3用于收集喷头喷酒雨量的雨量筒应符合GB5670.3中第6.2.1条的规定。5.3.1.4试验中的有关试验条件按表3所列项目进行测定,结果记人表7。5.3.2喷洒均匀度测试
5.3.2.1雨量筒应在与灌机运行轨迹垂直方向上,直线布置两排或多排,同排雨量筒间距应相等。当喷头间距不大于5m时,雨量筒间距应不大于3m;喷头间距大于5m时,雨量筒间距应不大于5m。对于喷头等距布置的灌机,雨量简问距应与喷头间距非互为整倍数(雨量筒平面布置见图1、图2)每排雨量简布置数量应不少于80个,雨量筒可以避开轮撤放置。雨量简的布置应记人表4。中心支轴
输水管路
末端喷枪
第个雨量简
图1测试圆形灌机喷洒均匀度雨量简布置示意图O一雨量筒放置位置;1一同排雨量简间距,m;L一相邻雨量简排最外端雨量筒距离,L<50m;ri-第i个雨量简至中心支轴距离,m末端喷枪
驱动台车
输水管路
需量简
末端喷枪
图2测试平移灌机喷酒均匀度雨量简布置示意图O-雨量筒放置位置;I一同排雨量筒间距,m;L相邻雨量简排间距,L<50m;5.3.2.2雨量简的安放,应使其接受雨滴时不被作物茎、叶等妨碍。雨量简口沿应保持水平,至少低于2
JB/T6280.2--92
机喷头喷嘴高度1m。
5.3.2.3风向、风速仪的测试位置应距试验场地边缘不大于200m、高度不低于2m。该位置应能表征试验场地风的状况,
5.3.2.4风速和相对雨量简排方向的风向,在试验过程中,应每隔不到15min测量一次,记人表3。由此统计风速平均值、最大值及风向变化范围,并记入表7。5.3.2.5如果试验田地面不是水平的,则应沿每排雨量筒绘制出地面高度轮廊图。6调节百分率计时器控制灌机连续或问歇运行,其中间歇运行应使平均喷洒水深不小于15mm。5.3.2.6
当灌机通过雨量筒排时,其中某一雨量简受水完全结束后,应尽快测量该雨量简内的受水量,5.3.2.7
换算为喷灌水深,记人表4。同时,对某一雨量筒排每隔一个雨量简测量其受水时间,记人表4。5.3.2.8数据分析时,由于雨量简泄漏、倾斜或其他异常原因所导致的异常数据,可以剔除。被剔除的异常数据应不超过总测量数据的3%,否则应重新试验.所有异常数据的数量及其导致原因应记入表4。5.3.2.9灌机长度以外或灌机末端喷枪射程的75%以外的雨量筒数据,可以在数据分析时剔除。喷枪射程按GB5670.3中第4.2条和第7.1.3条的规定5.3.2.10支轴灌机
a.雨量简应从中心支轴处沿径向往外延仲布置,相邻两个雨量简排最外端的雨量筒之间距离应不大于50m(见图1)
b,如果供需双方协商同意,数据分析时,在靠近中心支轴藩机10%总长度的的雨量筒,可以被别除。
喷洒均匀度系数用赫尔曼-海恩(Heermann-Hein)均匀度系数表示,按式(1)计算:c.
Can=100×(1-
式中:CH—赫尔曼-海恩均匀度系数,%;数据分析被采用的雨量简数量;n
ZIhi-hIn
—数据分析被采用的雨量简的序数。距中心支轴最近的被采用的雨量简,1:距中心支轴最远的被采用的雨量筒,=n;
h第i个雨量筒的喷灌水深,mm;
r第i个雨量筒至中心支轴距离,m;h—雨量简平均喷灌水深,h=Zh;r2n,mm。5.3.2.11平移灌机
雨量筒沿与灌机输水管路平行的直线布置。每排雨量简布置应超过藻机的有效长度。雨量简排a.
距应不大于50m。灌机供水渠、主驱动台车等运行路面不能种植作物的地域,不放置雨量筒(见图2)喷洒均匀度系数用克里斯琴森(J.E.Christiansen)均匀度系数表示,按式(2)计算:b.
ZIhi-hl
Cc=100×(1)
式中:Cuc-—克里斯琴森均匀度系数,%;n—数据分析被采用的雨量简数量;h第i个雨量简的喷灌水深,mm;h——雨量筒平均喷灌水深,h-
5.3.2.12喷洒均匀度系数
a.根据式(1)或式(2)及表4某排雨量筒被采用的数据,分别计算各雨量简排的均匀度系数。(2)
JB/T6280.2--92
b.根据式(1)或式(2)及表4所有各排雨量简被采用的数据,计算综合喷酒均匀度系数。该系数为灌机喷洒均匀度系数。
C.所有计算结果记入表7
5.3.2.13喷灌水深分布图
根据表4数据,绘制每排雨量筒对应于至灌机入水口处距离的喷灌水深分布图。5.3.3喷灌强度
5.3.3.1根据表4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各雨量筒处的点喷灌强度。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均记入表4.
式中:P—第i个雨量筒的点喷灌强度,mm/h;—第i个雨量筒的喷酒水深,mm;h
-第i个雨量简的受水时间,h。
5.3.3.2数据分析时,采用本标准第5.3.2.7条中被测受水时间的雨量筒的数据,第5.3.2条中已被别除的雨量简数据不采用。
5.3.3.3圆形灌机
根据表4的有关数据,建立喷灌强度p与至中心支轴距离产的线性回归方程。b.
线性回归方程:
p=a+br
式中:p
喷灌强度,mm/h;
回归截距,4
(-)(pi-)
第i个雨量筒的点喷灌强度,mm/h;一平均喷滋强度,节=
Pimm/h
第i个雨量筒至中心支轴的距离,m;产雨量简至中心支轴的平均距离,产:m
数据分析被采用的雨量筒的数量;i.m
一一数据分析被采用的某雨量简的序数,距中心支轴最近的被采用的雨量简,=1;距中心支轴最远的被采用的雨量简,=m;b—回归系数,b=p-ar;
点喷灌强度对应中心支轴的平均距离,m。解出线性回归方程式,记人表7。C.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灌机长度上最大喷灌强度,按式(5)计算:Pn=a+bL.
式中:Pm——灌机最大喷灌强度,mm/h;L整机长度.m.
d.最大喷灌强度pm值为支轴灌机喷灌强度参数,记人表7。5.3.3.4平移灌机
根据表4的有关数据计算平均喷灌强度,按式(6)计算:a.
式中:P—平均喷灌强度,mm/h;m
JB/T6280.292
数据分析被采用的雨量简数量;p
—数据分析被采用的雨量简序数,若灌机某端最外侧被采用的雨量筒.i=1;则另一端最外侧被采用的雨量简,=m;
P-第i个雨量简的点喷灌强度,mm/h。b.平均喷灌强度户为平移灌机喷藩强度参数,记人表7。5.3.3.5喷灌强度分布图
根据第5.3.3.3条或第5.3.3.4条及表4有关数据,绘制对应于至灌机人水口处距离的喷灌强度分布图。
5.3.4雨滴直径
a.采用滤纸法测定灌机雨滴直径.使用专用色粉滤纸,其表面涂有由曙光红和滑石粉按1:10比例混合而成的色粉。滤纸应质地均匀一致。圆形滤纸直径应不小于150mm。b.在灌机的每跨处取样测定雨滴直径一次.取样时,将色粉滤纸平放在一个带有抽拉盖板的盒内,该盒应足够大以不使滤纸折皱,盒深10~20mm。在至某喷头距离约为该喷头射程三分之二范围处,迅速抽开盖板,有雨滴落人后,尽快关闭盖板。然后测量雨滴落在滤纸上干后的印痕直径。只将最大和最小印痕直径记入表5。
c.每次滤纸取样的落雨滴应不少于5个,否则应在灌机同一部位重新取样。d雨滴直径按式(7)计算:
式中:d—雨滴直径,mm;
D—色粉滤纸雨滴印痕直径,mm;α-—计算系数,该系数根据色粉滤纸专门测定b计算指数,该指数根据色粉滤纸专门测定。计算出每次取样的最大和最小雨滴直径,并记人表5。e.由表5查出最大和最小雨滴直径,作为灌机的最大、最小雨滴,并记入表7。5.3.5灌机喷幅
a.圆形灌机有效半径为整机长度与末端喷枪射程的75%之和。将测定的支轴灌机有效半径结果记人表7。
b.平移灌机有效长度为整机长度与末端喷枪射程的75%之和。将测定的平移灌机有效长度结果记人表7。
5.3.6一次喷水深
利用第5.3.2条布置的某一雨量简排,按照第5.3.2.7条规定测量每个雨量筒受水量,并换算为a.
喷灌水深。Www.bzxZ.net
b.将灌机百分率计时器调至百分率100%运行,通过雨量简排,测定各雨量简喷灌水深,记入表6。C.将藩机百分率计时器调至百分率最小值运行,通过雨量简排,测定各雨量筒喷灌水深,记人表6,并注明百分率值。
d.按照第5.3.2条规定的灌机喷灌水深计算公式和数据分析方法,利用表6中被采用的数据,分别计算灌机最小平均喷灌水深和最大平均喷涨水深,计算结果记人表7。5.4同步性能试验
5.4.1同步控制角
a.测量每个中问跨塔架车上塔架控制盒同步控制机构的同步控制角。5
JB/T6280.2—92
b.当相邻两跨桁架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其中外侧塔架车运行至内侧塔架车起动运行瞬间止,此时相邻桁架之间的相对位移角度为同步控制角。测量其外侧塔架车相对内侧塔架车所运行的弧长,并记入表8.
c.同步控制角按式(8)计算:
式中:α——同步控制角,();
1外侧塔架车相对内侧塔架车运行的弧长,m;R外侧桁架长度,m。
d.测量计算结果记人表8
5.4.2抽检安全控制角。随机选择两个中间跨塔架车塔架控制盒,分别进行测试。人为造成其塔架同步机构失灵,即外侧塔架车运行超过同步控制角时并不停止,继续运行到某一角度时,同步安全保护开关切断电路,灌机停止运行和喷水。测量停机时两相邻桁架之间的相对位移角度。测量计算方法按第5.4.1条的有关规定,测量计算结果记人表8.5.4.3测量灌机末端塔架车和正中间塔架车运行轨迹的轮撤宽度。该轮辙应是灌机正方向和反方向行走各不少于2次轧成。测量结果记人表8,并记录塔架车位置,5.5通过性能试验
5.5.1通过性能试验应在百分率计时器百分率值最小的喷水作业工况下进行。5.5.2灌机田间运行时,观察各塔架车行走过程中有否有打滑或误车情况,观察电机的温升状况及电机减速器、车轮减速器有无噪音、震动等异常现象,并记人表9.5.5.3爬坡能力试验
5.5.3.1选择灌机中间某一塔架车,进行爬坡能力测试。5.5.3.2沿着选定测试塔架车车轮运行轨迹,人工修筑坡路或利用符合要求的田间自然坡地。上爬坡路和下行坡路长度均应不少于塔架车轮轮距的两倍,坡度符合灌藩机最大爬坡能力的要求,坡路宽度不小于轮胎宽度的两倍。修筑坡路路基应坚实,足以承受塔架车车轮行走滚压,坡路面土壤质地、坚实度、持水量应接近田间土壤状况。
5.5.3.3观察塔架车能否顺利爬过坡路.爬坡过程中,观察电动机的温升状况.以及电机减速器、车轮减速器有无噪音、震动等异常现象,并作记录。5.5.4按照表9所列项目将测定结果记入表9。5.6安全保护性能试验
抽检灌机各种安全保护系统。使灌机处于被保护工况状态或人为制造故障使灌机不能正常工作时,观察灌机安全保护系统能否发挥保护作用。按表10所列项目进行测试,测定结果及抽检塔架位置记入表10.
5.7主要部件机械性能测定
5.7.1桁架拉筋强度测定
5.7.1.1随机抽查一中间跨架,利用拉压传感器进行桁架拉筋拉力测试。a:如果桁架各拉筋的材料及截面尺寸均相等,则只测试桁架一根端拉筋所承受的拉力。b.如果桁架各拉筋的材料及截面尺寸不同,则应分别测试桁架端拉筋和其他各种不同材料或截面尺寸的靠近桁架端侧的拉筋所承受的拉力。5.7.1.2拉筋拉力测试应分别在灌机无水和喷灌作业两种情况下进行。5.7.1.3按表10所列项目进行测定,测定计算结果记入表10.5.7.2电机减速器输出扭矩、系统效率和减速器传动效率测定5.7.2.1参照有关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6
JB/T6280.2—92
5.7.2.2按表12所列项目进行测定,测定计算结果记人表12.5.7.3车轮减速器输出扭矩与传动效率测定5.7.3.1参照有关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5.7.3.2按表13所列项目进行测定,测定计算结果记入表135.8热浸镀锌层试验
热浸镀锌钢件的镀锌层试验按GB5895中第2.13条规定进行。5.9集电环绝缘强度试验
将集电环滑环之间与地接50Hz、1800V的电压,经1min耐压试验,观察有无击穿或闪络现象。5.10拖移试验
5.10.1将灌机调整为拖移状态,接好所有拖移钢丝绳。5.10.2用55kW履带式拖拉机沿平整道路拖移,起步应缓慢,直线速行驶,拖移速度应为2~3km/h。
5.10.3拖移距离为500m,观察是否顺利。6生产试验
6.1目的
样机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考核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性能稳定性、地区适应性、调整保养方便性、主要零部件和易损件的耐用性以及安全性。6.2试验条件与要求
应符合JB/T6280.1中的第5.2.1条和第5.2.4.2条的有关规定。6.3生产试验的时间分类参照GB5667中第2.3条的规定。6.4生产试验时间
生产试验班次时间不得少于500h。6.5试验项目及方法
6.5.1生产考核
6.5.1.1在生产试验全过程中应如实做好试验记录。测定每班次喷灌作业量、单位能源消耗量和各类时间消耗,填写生产日记。时间精确到“min\,记人表14。然后整理汇总,计算作业小时生产率和班次小时生产率,结果记人表15。
6.5.1.2观察样机在试验田中的运行和对作物进行喷淄作业的适应性6.5.1.3观察、抽测或复测样机的主要性能(喷酒均匀性、同步性能),在试验中期、后期各不少于一次。6.5.1.4详细记录样机零、部件变形损坏情况及原因,必要时予以拍照或绘图说明。统计计算其纯工作时间。按照表16所列项目做记录。6.5.1.5观察或测定样机各部分的调整、保养和拆装是否方便6.5.1.6观察或测定样机的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6.5.2生产查定
生产考核过程中应对样机进行不少于连续3个班次的查定,每个班次作业时间应不少于6h,时间精确到“s\。每个班次各类时间消耗、喷藩作业量和主能源消耗量准确记人表17。6.6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计算有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记人表18。6.6.1生产率
6.6.1.1纯工作小时生产率按式(9)计算:EQahe
JB/T6280.2—92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ha'mm/h;
式中:E
Q——生产查定的班次作业面积,ha;heb—生产查定的班次平均喷灌水深,mm;T
生产查定的班次工作时间,h。
6.6.1.2作业小时生产率按式(10)计算:EQhb
式中:E,—作业小时生产率,ha'mm/h;Q
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作业面积,ha;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平均喷灌水深,mm;-生产考核期问的班次工作时问,h。6.6.1.3班次小时生产率按式(11)计算:EQh
式中:E
班次小时生产率,ha'mm/h;
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时间,h。
6.6.2单位能源消耗量按式(12)计算:G,
式中:G
EQeheb
单位作业量的能源消耗量,kW·h/(ha'mm)或kg/(ha'mm)Gm-生产查定的班次主能源(电或燃油)消耗量,kW·h或kg。6.6.3使用可靠性按式(13)计算:K
式中:K-
使用可靠性,%;
ET,+ET
一灌机在生产老核期间每斑次的故障排除时问,h6.6.4调整保养方便性按式(14)计算:Ka
式中:K一—生产考核期间的调整保养方使性,%;X100
T—生产考核期问灌机每次的调整保养时问,h。6.7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考核(10)
·(11)
(12)
6.7.1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详细记录样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对生产影响的情况。统计每台样机出现首次故障前的累计工作时间,结果记人表196.7.2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问采用定时裁尾进行统计计算,按式(15)、式(16)计算:a.点估计:
MTTFF=Et+Et
b.单边置信区间下限:
式中:MTTFF
JB/T6280.2—92
(MTTFF)L-
2(2t+t)
X(α,2r.+2)
一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点估计),h;(MTTFFL
一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单边置信区间下限),h:F,—试验期间出现首次故障(除轻微故障外)的样机总数(当r,=0时,取T,=1);(16)
被试验(或被调查)的样机中,出现首次故障(除轻微故障外)的样机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Et
之和,h;
Zt。-被试验(或被调查)的样机中,未出现故障的样机工作时间之和,h;X(α,2r.+2)--置信水平为α,自由度为2r.+2的X分位数。7试验报告
7.1在试验过程中应及时整理有关数据和资料。试验结束后,应核实观察、测定、计算和分析的结果,整理汇总,编写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报告。7.2试验报告内容
a.试验概述:写明试验的目的和要求,样机名称、型号和台数,研制单位和样机提供单位,参加试验的单位,试验的时间和地点及完成工作量等情况。b.样机简介:介绍样机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主要工作原理。C.试验条件及分析:简述测定的试验条件,分析其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对试验的影响;写明采用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d.试验结果和分析:概述试验中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按第2.1条和第3.1条对机样机进行全面的评价。
e.结论:根据试验目的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做出明确的结论f.附件:有关测试数据表、图和照片等。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