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00.26-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900.26-2008
中文名称:电工术语 控制电机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9276537
相关标签:
电工
术语
控制
电机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旋转电机>>29.160.30电动机
中标分类号:电工>>旋转电机>>K24微型电机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64页
标准价格:40.0 元
计划单号:20061859-T-604
出版日期:2009-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3-12-17
起草人:莫会成、仵均科、姜红、王健、谭莹、许晓华、王福杰
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归口单位: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为GB/T 2900的第26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2900.26-1994《电工术语 控制电机》。GB/T 2900的本部分规定了控制电机的专用术语。本部分适用于制定标准、编制技术文件、编写和翻译专业手册、教材及书刊。本部分规定的术语应与GB/T 2900.1和GB/T 2900.25一起使用;本部分未作规定的术语,需要时可在有关标准中给予规定。 GB/T 2900.26-2008 电工术语 控制电机 GB/T2900.26-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1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00.26—2008
代替GB/T2900.26—1994
电工术语
控制电机
Electrotechnical terminology-Electrical machine fo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般术语及产品名称
主要零部件、附件
特性和参数·
试验…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GB/T2900.26—2008
本部分为GB/T2900的第26部分。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2900.26一1994《电工术语控制电机》。本部分与GB/T2900.26—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2900.26—2008
增加了永磁无刷电动机的内容,新增了超声波电动机、形状记忆合金电动机、静电电动机、基准电压发电机、摆动电动机、磁力耦合器、脉动电动机、波导转换器内容及限定性术语,步进电动机、交流力矩电动机、感应子发电机中增加了新的内容。为了和GB/T7345《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相一致,删除了“可闻结构噪声”术语。删除了交流测速发电机中不常用的术语“同相速敏输出电压”、“正交速敏输出电压”、“同相线性误差”、“同相[正交]速敏变压比”删除了实际工作中很少单独使用的“机械时间常数”。删除了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中不常用或没有必要定义的术语“堵转励磁[控制电流”、“堵转励磁[控制功率”、“堵转励磁[控制绕组阻抗”、“滑行时间”、“反转时间”、“两相运行”。删除了步进电动机中不常用或没有必要定义的术语“额定供电状态”、“最高反转频率”、“步距”。
收录了部分新词汇共49个。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北京和利时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横店集团联宜电机有限公司、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1研究所、淄博博山杰瑞微电机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莫会成、件均科、姜红、王健、谭莹、许晓华、王福杰。本部分所代替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900.26—1983、GB/T2900.26—1994;GB1206—1975。
1范围
电工术语#
控制电机
GB/T2900的本部分规定了控制电机的专用术语。本部分适用于制定标准、编制技术文件、编写和翻译专业手册、教材及书刊。GB/T2900.26—2008
本部分规定的术语应与GB/T2900.1和GB/T2900.25一起使用;本部分未作规定的术语,需要时可在有关标准中给予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90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900.1—1992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T2900.25-1994电工术语旋转电机3一般术语及产品名称
3.1一般术语
控制电机electricalmachineforautomaticcontrolsystem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状态监测、信号处理或伺服驱动等用途的各种电机、电机组件及其系统。3.1.2
传感(器)sense;sensorsensing在控制电机中,用于检测位置、速度、电流等的元件或技术。3.1.3
电机热阻thermalresistanceofelectricalmachine从电机内的热源(绕组、铁心等)到冷却介质之间对热流的阻抗。3.1.4
连续工作区continuousdutyzone图1中处于最大连续转矩、最高允许工作转速和额定转速以内的工作区域(图1中有阴影区域),它是由电动机的发热、受离心力影响的机械强度、换向(或换相)或驱动器的极限工作条件限制的范围。在此区域内连续运行,电动机和驱动器都不会超过其最高允许温度。注 1: 额定功率 P%(W)、额定转速 n%(r/min)与最大连续转矩 Tx(N m)的关系为 P =2Tg型,60
注2:对于带油封、制动器等其他附件的电动机,应降额使用。1
GB/T2900.26—2008
一峰值转矩;
注:T。
转矩/(Nm)
最高允许工作转速;
额定转速;
T-最大连续转矩。
短时工作区
图1工作区示意图
短时工作区intermittentdutyzonema
转速/(t/min)
图1中,处于峰值转矩以下,最大连续转矩以上的区域(图1中无阴影区域)。在该区域短时工作,电动机电流虽大于最大连续电流,但电动机绕组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被损坏。短时过流持续时间是由绕组的热时间常数决定的。3.1.6wwW.bzxz.Net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控制电机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3.1.7
功率密度powerdensity
控制电机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输出功率。3.1.8
转矩密度torquedensity
控制电机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输出转矩。3.1.9
直接驱动directdrive;DD
不经过减速器等传动机构,直接驱动负载的驱动方式。3.2产品名称
自整角机synchro;selsyn
一种角位移信息发送、接收、转换用交流控制电机,是自整角发送机、自整角接收机、自整角差动发送机、自整角差动接收机和自整角控制变压器的总称。3.2.2
自整角机系统synchrosystem
包含有一个或多个自整角机的系统,它根据角位移信号进行工作,并通过导线远距离传输这些信号。2
力矩式自整角机系统torquesynchrosystemGB/T2900.26—2008
当多个自整角机转轴之间存在相对角位移时,将产生力矩,并力图使此相对角位移减至最小的自整角机系统。
controlsynchrosystem
控制式自整角机系统
当多个自整角机转轴之间存在相对角位移时,将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放大器供给伺服电动机,驱动负载并将相对角位移减至最小的自整角机系统。3.2.5
力矩式自整角机
torquesynchro
可用于力矩式自整角机系统的自整角机。3.2.6
controlsynchro
控制式自整角机
可用于控制式自整角机系统的自整角机。3.2.7
自整角发送机synchrotransmitter将转轴角位移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三线电信号输出的自整角机。3.2.8
自整角差动发送机synchrodifferentialtransmitter接收来自自整角发送机的电信号,输出对应于发送机与自身角位移之和(或差)的电信号的自整角机。
自整角接收机synchroreceiver
接收来自自整角发送机(或差动发送机)的电信号,产生对应于发送机(或差动发送机)与自身角位移之差的力矩,此力矩力图将角位移之差减小的自整角机。3.2.10
自整角差动接收机synchrodifferentialreceiver接收两个自整角发送机的电信号,转换为自整角位移对应于两发送机角位移之和(或差)的自整角机。
自整角(控制)变压器synchrocontroltransformer接收自整角发送机(或差动发送机)的电信号,输出一个正比于发送机(或差动发送机)角位移与自身角位移之差的正弦函数值电压的自整角机。3.2.12
力矩式(自整角)接收机-发送机torquereceiver-transmitter具有双重用途的自整角机,既可作力矩式接收机用,又可作力矩式发送机用。3.2.13
控制-力矩式自整角机controltoryuesynchro具有双重用途的自整角机,可兼作控制变压器和力矩式接收机。3.2.14
无刷自整角机brushlesssynchro没有电刷和滑环结构且允许连续旋转的自整角机。GB/T2900.26—2008
多极自整角机multipolarsynchro极对数大于1的自整角机。
双通道自整角机dual-speedsynchro单对极和多对极自整角机的组合。3.2.17
多线自整角机multi-linesynchro输出线数大于3的自整角发送机。3.2.18
旋转变压器electricalresolver;resolver以可变耦合变压器原理工作的交流控制电机。它的副方(次级)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呈确定的函数关系。3.2.19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sine-cosineresolver
副方(次级)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呈正弦和余弦函数关系的旋转变压器。3.2.20
客proportionalresolver
比例式旋转变压器
在系统中作为调整电压的比例元件。结构上增加调整和锁紧转子位置的装置的正余弦旋转变压器。3.2.21
线性旋转变压器
linearresolver
在一定转角范围内,副方(次级)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呈线性函数关系的旋转变压器。3.2.22
specialfunctionresolver
特种函数旋转变压器
在一定的转角范围内,副方(次级)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呈某种特定函数(除正余弦函数和线性函数外)关系的旋转变压器。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
inductionpotentiometer
原方(初级)和副方(次级)各仅有一套绕组的线性旋转变压器。3.2.24
旋变发送机resolvertransmitter将转子角位移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四线电信号输出的正余弦旋转变压器。3.2.25
旋变差动发送机resolverdifferentialtransmitter接收来自旋变发送机的电信号,输出对应于发送机与自身角位移之和(或差)的电信号的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旋变变压器resolvertransformer接收来自旋变发送机(或差动发送机)的电信号,输出一个对应于发送机(或差动发送机)角位移与自身角位移之和(或差)的电信号的正余弦旋转变压器。3.2.27
无刷旋转变压器
brushlessresolver
没有电刷和滑环结构且允许连续旋转的旋转变压器。4
多极旋转变压器
multipolar resolver
极对数大于1的旋转变压器。
双通道旋转变压器
dual-speedresolver
单对极和多对极旋转变压器的组合。3.2.30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variable reluctance resolver按定转子之间可变磁阻效应原理工作的无刷旋转变压器。3.2.31
传输解算器
transolver
GB/T2900.26—2008
可将三线自整角机信号与四线旋转变压器信号相互转换的类似于自整角机和旋转变压器的交流控制电机。
感应移相器inductionphaseshifter原方(初级)交流电压励磁,副方(次级)输出电压幅值恒定,原副方相位差与转子转角呈线性函数关系的交流控制电机。
单相感应移相器
singlephaseinductionphaseshifter原方(初级)单相励磁的感应移相器。3.2.34
两相感应移相器
two-phase induction phase shifter原方(初级)由正交两相电压励磁的感应移相器。3.2.35
多极感应移相器
multipolar induction phase shifter极对数大于1的感应移相器。
双通道感应移相器
dual-speed induction phase shifter单对极和多对极感应移相器的组合。3.2.37
感应同步器inductosyn;printedcircuitmulti-poleelectricalresolver基于多极旋转变压器工作原理的精确位移检测元件,它的固定部分和运动部分都有平面印制绕组。3.2.38
旋转式感应同步器
rotary inductosyn
检测角位移的感应同步器。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linearinductosyn检测直线位移的感应同步器。
shaftencoder
轴角编码器
将角位移、角速度转换成数码或电脉冲信号的检测元件。GB/T2900.26—2008
incrementalencoder
增量式编码器
输出串行脉冲信号,每个脉冲对应于转轴的一个规定的角度增量的编码器。3.2.42
绝对式编码器
absoluteencoder
输出并行数码或串行数码,每个数码对应于转轴的一个量化了的角度的编码器。3.2.43
混合式编码器hybridencoder
在增量式编码器上附有电机转子磁极位置信号(如U、V、W信号)的编码器。3.2.44
接触式编码器contactencoder
由定转子之问若干电触点的开断变化而实现编码的编码器。3.2.45
光学编码器opticalencoder
按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编码器。3.2.46
磁性编码器
magneticencoder
按磁电转换原理工作的编码器。3.2.47
capacitiveencoder
电容式编码器
按定转子之间的电容变化进行编码的编码器。3.2.48
rotary var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RVDT旋转式差动变压器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角位移检测元件,在一定范围内,它的输出电压幅值与转子偏离电气零位的角度成正比。
直线式差动变压器linearvariabledifferentialtransformer;LVDT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直线位移检测元件,在一定范围内,它的输出电压幅值与可动铁心的直线位移成正比关系。
测速发电机tachogenerator;tachometergenerator将转速转换成电信号的检测元件,输出的信号(电压或频率)与转速成正比关系。某些测速机输出信号还能反映转向。
直流测速发电机directcurrenttachogenerator;DCtachogenerator采用直流电机结构的测速发电机,输出的直流电压与转速成正比,极性与转向相关。3.2.52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permanentmagnetlowspeedDCtachogenerator;PMlowspeedDC tachogenerator
最低工作转速可达每分钟数十转,或有较高输出斜率的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3.2.53
无刷直流测速发电机brushlessDCtachogeneraton没有电刷、换向器结构,由电机和电子电路结合的测速发电机,输出的直流电压值与转速成正比,极6
性与转向相关。
交流测速发电机alternatingcurrenttachogenerator;ACtachogeneratorGB/T2900.26—2008
采用交流电机结构的测速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压幅值和/或频率与转速成正比。3.2.55
同步测速发电机synchronoustachogenerator采用同步电机结构的测速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压的幅值和频率均与转速成正比。3.2.56
永磁同步测速发电机PMsynchronoustachogenerator转子为永磁体励磁的同步测速发电机。3.2.57
感应子发电机inductorsynchronousgenerator按定转子之间可变磁阻效应产生感应电动势原理工作的同步发电机。3.2.58
永磁式感应子发电机PMinductorsynchronousgenerator由永磁体励磁的感应子发电机。3.2.59
电磁式感应子发电机electromagneticinductorsynchronousgenerator由直流电流励磁的感应子发电机。3.2.60
感应子测速发电机inductorsynchronoustachogenerator用于转速测量的感应子发电机。3.2.61
异步测速发电机asynchronoustachogenerator采用异步电机结构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压频率与励磁电源频率相同,幅值与转子转速成正比。
杯型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dragcupasynchronoustachogenerator转子由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加工成杯形的异步测速发电机。3.2.63
阻尼型测速发电机dampingtachogenerator具有高的堵转理论加速度值和低的零速输出电压的异步测速发电机。3.2.64
积分型测速发电机integratingtachogenerator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偏差小、加热时间短的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具有温度控制和补偿网络。3.2.65
比率型测速发电机proportionaltachogenerator速敏输出电压对零速输出电压之比较高,转子转动惯量较低,整个速度范围内输出电压线性度较高的异步测速发电机。
频率测速发电机frequencytachogenerator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转子转速成正比的测速发电机。GB/T2900.26—2008
直线测速发电机lineartachogenerator检测直线运动速度,转换为与之成正比电信号的测速发电机。3.2.68
伺服电动机servomotor
应用于运动控制系统中的电动机,它的输出参数,如位置、速度、加速度或转矩是可控的。3.2.69
直流伺服电动机DCservomotor
采用直流电机结构的伺服电动机。3.2.70
无槛电机slotlessmotor
电枢铁心采用无齿槽结构,绕组置于电枢铁心表面的电机。3.2.71
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slotlessarmatureDCservomotor电枢采用无槽电机结构的直流伺服电动机。3.2.72
无铁心直流伺服电动机ironless[coreless]DCservomotor电枢部分没有铁磁物质的直流伺服电动机。3.2.73
杯型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movingcoilDCservomotor电枢绕组是由导线排列成空心杯型的无铁心直流伺服电动机。3.2.74
印制绕组直流伺服电动机printed(armature)DCservomotor由两层或两层以上导电金属箔(铜或铝等)组成的平面绕组构成无铁心盘式电枢的直流伺服电动机,其平面绕组用印制电路制作方法或其他方法制成。3.2.75
wounddisc-armatureDCservomotor线绕盘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电枢绕组是由导线排列成盘状的无铁心直流伺服电动机。3.2.76
交流伺服电动机ACservomotor
采用交流电机结构的伺服电动机。3.2.77
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two-phaseACservomotor采用异步电机结构的交流伺服电动机,它的两相绕组由频率相同、互相独立的交流电压控制,通过改变控制相电压的幅值和/或相位差来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转速和转向。3.2.78
杯型转子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dragcuptwo-phaseACservomotor转子由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加工成杯形的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3.2.79
永磁无刷电动机
PMbrushlessmotor
根据转子位置信息,通过电子电路进行换相或电流控制的永磁电动机。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