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065-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065-2008
中文名称:压力式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控制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20
实施日期:2009-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400854
相关标签:
压力
六氟化硫
气体
密度
控制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00力、重力和压力的测量
中标分类号: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N11温度与压力仪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7403-T-604
出版日期:2009-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6-20
起草人:甘大方、张少平、何佳斌、张军
起草单位: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秦川机床集团宝鸡仪表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式六氟化硫(SF6)气体密度控制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弹簧管为测量件,带有温度补偿装置,并具有指示及控制电气信号通断功能的 压力式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控制器。 GB/T 22065-2008 压力式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控制器 GB/T22065-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17.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065—2008
压力式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控制器Pressure type SFe gas density monitor2008-06-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1-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GB/T22065—2008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秦川机床集团宝鸡仪表有限公司、北京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西安华伟电力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雷尔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红旗仪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大方、张少平、何佳斌、张军。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压力式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控制器GB/T22065—2008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式六氟化硫(SF。)气体密度控制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弹簧管为测量元件,带有温度补偿装置,并具有指示及控制电气信号通断功能的压力式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控制器(以下简称仪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IEC60529:2001,IDT)GB/T1226—2001一般压力表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2423.10—2008,IEC60068-2-6:1995,IDT)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11023一19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GB/T11287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GB/T11287—2000,idtIEC60255-21-1:1988)GB/T14598.3一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IEC60255-5:2000,IDT)
GB/T15464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压力表标度及分划
JB/T5528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JB/T9329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额定压力
RatingPressure
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设备投人运行前或补气时,按要求给设备气室充入SF。气体的压力。3.2
AlarmPressure
报警压力
当设备气室内SF。气体压力降至某一设定值,要求仪表发出报警信号的压力。3.3
AtresiaPressure
闭锁压力
当设备气室内SF。气体压力降至某一设定值,要求仪表发出闭锁信号的压力。4产品分类
4.1型式
4.1.1仪表测量类型为:压力真空。1
GB/T22065—2008
仪表按螺纹安装方式分为:径向安装和轴向安装。4.1.2
仪表按抗震要求分为:表壳内充油和不充油4.1.4仪表的接点形式分为:磁助作用式和微动开关式。4.2
仪表的精确度等级
仪表的精确度等级分为:1.0级、1.6级。基本参数
仪表外壳公称直径为:100mm。
仪表的测量范围、额定压力、报警压力、闭锁压力符合表1的规定表1测量范围、额定压力、报警压力、闭锁压力测量范围/MPa
额定压力/MPa
报警压力/MPa
闭锁压力/MPa
注:用户根据需要,若选用其他的额定压力、报警压力、闭锁压力,可与制造商协商解决。4.3.3仪表的标度,标度分划及最小分格值应符合JB/T5528中的有关规定4.3.4
附录)。
仪表接头螺纹规格及尺寸应符合图1及表2的规定。接头螺纹的附加要求见附录B(资料性图1
外壳公称直径/mm
螺纹规格及尺寸
螺纹连接尺寸
注:当仪表接头螺纹有特殊要求时,用户可与制造商协商解决。4.3.5
仪表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接点形式
磁助直接作用式
微动开关式
技术要求
5.1正常工作条件
电流类型
仪表的电气参数
额定功率(容量)
最高工作电压
仪表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一20℃~十60℃、一30℃~十60℃。5.1.1
最大允许电流
2仪表的正常工作相对湿度为不大于95%。5.1.2
仪表的正常工作环境振动等级为:表壳内不充油:应不超过GB/T11287规定的1级;a)
表壳内充油:应不超过GB/T11287规定的2级b)
仪表的正常工作环境冲击等级为:表壳内不充油:应不超过30g;
表壳内充油:应不超过50g。
参比工作条件
GB/T22065—2008
在下列条件下,仪表的基本误差、回差、零点误差、轻敲位移、指针偏转平稳性、设定点偏差及切换差应符合标准有关的规定。
环境温度:20℃士1.5℃;
仪表处于正常工作位置(系指垂直安装);b)
表壳内压力与大气压一致;
d)负荷变化均匀。
5.3基本误差
仪表的基本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其值应在表4规定的基本误差限内。表4基本误差限
基本误差限(以量程的%计)
精确度等级
闭锁压力以下第一检验点~额定压力以上第一检验点(含额定压力点)
仪表示值回差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5.5
指针偏转的平稳性
在测量过程中,仪表的指针不应有跳动现象(设定点除外)。5.6轻敲位移
其余部分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上,用手指轻敲(使指针能够自由摆动)仪表外壳时,指针指示值的变动量不应大于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1/2。5.7设定点偏差
仪表设定值与信号切换时实际负荷值之差,应在表5规定的范围内。5设定点偏差
精确度等级
5.8切换差
设定点偏差的允许值(以量程的%计)±1.0
在同一设定点上,仪表信号接通与断开时(切换时)的实际负荷值之差,磁助作用式应为量程的0.5%~3%,微动开关式应为量程的0.2%3%。5.9温度补偿
给仪表充入SF。气体至额定压力,当仪表试验环境温度偏离20℃C时,仪表指针仍应指示在额定压力,其压力指示误差应不大于下式规定的温度补偿误差限。3
GB/T22065—2008
a)当环境温度为一20℃~十60℃时A=±(+Kt)wwW.bzxz.Net
式中:
一环境温度偏离20℃时的温度补偿误差限,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相同,%:9——本标准5.3规定的基本误差限绝对值,%;△t——|t2—tl,单位为摄氏度(℃);t2——环境温度为一20℃~十60℃内的任意值,单位为摄氏度(℃);t
20℃;
温度补偿系数(0.02%/℃)。
当环境温度低于一20℃时
△z=±(△-20+K2△t)
式中:
环境温度低于一20℃时的温度补偿误差值,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相同,%环境温度为一20℃时的规定的温度补偿误差值,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相同,%;△t——[t—tl,单位为摄氏度(℃);t2
环境温度为低于一20℃的任意值,单位为摄氏度(℃);20℃;
温度补偿系数(0.05%/℃)。
5.10静压
仪表应承受压力部分上限值,时间为4h的静压试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5.3~5.8的规定。5.11交变压力
仪表应按表6规定承受正弦波形的交变压力试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5.3~5.8的规定。表6交变压力
测量范围/MPa
0.1~0.5;-0.1~0.9
5.12绝缘性能
交变压力幅度
闭锁压力的90%~额定压力的110%交变次数
(1)
(2)
仪表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不大于95%的条件下,接点之间、接点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
绝缘强度应能承受(45~60)Hz的正弦波电压2k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中漏电电流b)
应不大于0.5mA。
5.13密封性能
仪表的密封性能用绝对漏气率表示,其值不大于1X10-9Pa·m\/s。5.14外壳防护
外壳防护等级为GB4208中的IP65级。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5.12的规定。5.15耐雷电冲击
仪表应能承受7000VX1.2/50us正负极各15次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5.12的规定。
5.16耐冲击性能
仪表应能承受本标准5.1.4中规定的冲击等级,脉冲持续时间为7ms,脉冲次数为30次的冲击试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5.3~5.8的规定。5.17温度循环
仪表应按表7规定,承受5个循环的温度循环试验,试验后应无渗漏现象,并应符合本标准的5.7~5.9的规定。
试验温度
保温时间
B耐工作环境振动性能
10 min
表7温度循环
-30 ℃
+60℃
GB/T 22065—2008
10 min
仪表应能承受符合本标准5.1.3中规定的振动等级的振动试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5.3~5.8的规定。
5.19指示装置
仪表的指示装置应符合GB/T1226一2001中5.10的规定。5.20外观
仪表的可见部分应无明显的瑕疵、划伤,接头螺纹应无明显毛刺和损伤。表壳内充油的仪表,表壳内所充的油应清洁、透明且无渗漏现象,充油高度应位于表壳中心上方0.25D~0.30D(D为仪表外壳公称直径)之间,标度、标识等应清晰、正确、完整。5.21抗运输环境性能
仪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应能承受JB/T9329的规定。其中:a)高温、低温和相对湿度项目不要求做;b)自由跌落高度为250mm。
6试验方法
仪表的试验顺序及各试验项目之间的间歇时间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进行。6.1试验条件
按5.2参比工作条件。
6.2试验仪器
试验用标准仪器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不大于被检仪表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的1/4。6.3检验点
a)基本误差的检验点以标有数字的标度线及额定压力点作为检验点(设定点除外)。设定点偏差及切换差的检验点为表盘上标注的报警压力和闭锁压力。b)
温度补偿的检验点为表盘上标注的额定压力。c)
6.4测试方法
采用被测检仪表与标准仪器比较的方法进行测试。6.5基本误差试验
6.5.1试验时应由零均匀缓慢地增负荷,检验各规定的检验点至测量上限(真空检验点应不低于当地可抽得极限真空的90%),并保持3min,然后再均匀缓慢地减负荷,检验各检验点到零。6.5.2检验时,各检验点应进行两次读数,一次是在负荷平稳达到规定检验值时进行,另一次是在轻敲仪表外壳后进行
6.5.3基本误差应在正反行程中,轻敲前后各测量一次,轻敲前后示值与检验点示值之差均应符合5.3的规定。
6.6回差试验
在6.5的试验中,考察轻敲后同一检验点增负荷与减负荷时示值之差。6.7指针偏转平稳性试验
由零均匀缓慢地增负荷至测量上限,再均匀缓慢地减负荷至零,观察指针偏转的平稳性6.8轻敲位移试验
在6.5的试验中,考察同一检验点轻敲前与轻敲后示值之差。5
GB/T22065—2008
6.9设定点偏差试验
试验时,在报警及闭锁控制回路相应端子之间施加不低于24V电压,将仪表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保留1min,然后缓慢地减小负荷(负荷变化速度每秒钟不应大于量程的1%)至信号接通为止。读取信号切换时的实际负荷值。
6.10切换差试验
试验时,在报警及闭锁控制回路相应端子之间施加不低于24V电压,对每个设定值在负荷增加和负荷减小两种状态下进行试验,当指针接近设定值时,应缓慢地增加和减小负荷(负荷变化速度每秒钟不应大于量程的1%)至信号接通为止。分别读取各设定点信号切换时的实际负荷值。6.11温度补偿试验
温度补偿试验采用等容装置试验法,其方法是给仪表充人SF。气体,在参比温度下放置2h后(表壳内充油的仪表应放置3h后),使仪表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再将仪表放人恒温箱中,使表壳内与大气相通,逐渐升(降)温度至本标准5.1.1规定的温度上、下限值,待温度稳定且保持不少于2h(表壳内充油的仪表应保持不少于3h),此时被检仪表的指示值应符合5.9的规定。6.12静压试验
仪表按5.10的规定进行静压试验,去掉负荷后在30min内按6.5~6.10检验。6.13交变压力试验
将仪表安装在能产生正弦波形、频率为(60土5)次/min,交变压力幅度和交变次数符合5.11规定值的交变压力试验机上,经试验后在30min内按6.5~6.10检验。6.14绝缘性能试验
在5.12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将500V兆欧表接在仪表各接线端子及各接线端子与外壳之间,分别测其绝缘电阻。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接入绝缘强度试验台,使试验电压由零逐渐平稳地上升到2kV(微动开关式的各接线瑞子之间为1kV),保持1min,应不出现飞弧和击穿。然后将试验电压平稳地降至零,最后切断电源。
6.15密封性能试验
给充人SF。气体至额定压力的110%,吹净仪表周围残余的SF。气体,用塑料薄膜罩住仪表,24h后,用灵敏度不低于10-8的SF。气体检漏仪检测塑料薄膜罩内及表壳内SF。气体的浓度值,并按GB/T11023一1989中4.2.1规定的方法计算出仪表的绝对漏气率,其值不应大于5.13的规定。6.16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GB4208中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后按6.14进行检验。6.17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按GB/T14598.3—2006中的6.1.3.2规定进行,试验后按6.14进行检验。6.18耐冲击试验
将仪表处于正常工作位置按本标准5.16规定的冲击参数进行。试验后按6.5~6.10进行检验。6.19温度循环试验
将仪表放入恒温箱中,按5.17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试验,试验后按6.9~6.11及6.22进行检验。
6.20耐工作环境振动试验
按本标准5.18的要求及GB/T2423.1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按6.5~6.10进行检验6.21指示装置检验
目测。
6.22外观检验
目测。
6.23抗运输环境性能试验
按5.21要求及JB/T932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后按6.5~6.10进行检验。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检验项目
GB/T 22065—2008
仪表应按本标准5.3~5.9、5.12、5.13、5.19、5.20进行逐台检验,经判定仪表合格并发有合格证明文件后才能出厂。
7.1.2判定规则
仪表按所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逐台进行检验,若某台仪表有一个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即判定该台仪表为不合格品,只有在所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后,才能判定为合格品。合格品应附有合格证才能出厂。
7.2型式试验
下列任一情况,仪表应按本标准技术要求进行型式试验:新产品试制定型;
成批生产的仪表每3年进行试验;b)
当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方面有重大变动时;c)
停止生产的仪表再次生产时。
注:型式试验b)、d)中,不进行5.14、5.15、5.17、5.19项试验。8标志、包装与存
8.1标志
仪表的标度盘或铭牌上一般应标有:制造厂名或商标;
仪表名称;
计量单位;
精确度等级;
额定功率;
最高工作电压;
最大允许电流;
额定压力;
报警压力;
闭锁压力;
制造年月及仪表编号
仪表包装应符合GB/T15464规定。3贮存
仪表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室内空气应洁净并对仪表无腐蚀作用。7
GB/T22065—2008
外观检验
示值试验
静压试验
温度补偿试验
交变压力试验
密封性试验
温度循环试验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附工作环境动试验
雷电冲击耐压试发
附冲击试验
绝缘性能试验
抗运环境性能试验
(规范性附录)
试验顺序及项目之间间歇时间
示值检验包括基本误差、回差、零点爽差、轻敲位移、指计偏
转平稳性、设定误差、切换差
试验,试验前仪表在参比湿度
下故置不小于3h
试验后30mm内进行示值检验
温皮补偿试验包括高温和低温试验试验屑30min内进行示值检验
在参比温度下放置3h后选行示售检验
在参比望度下放置36后进行示值检验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仪表接头的附加要求
接头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l.6um。接头端面与接头螺纹轴线的垂直度不大于工0.012mm。GB/T22065—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