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070-200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GB/T 2207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070-2008

中文名称: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7-01

实施日期:2009-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40669

相关标签: 吸收式 制冷机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200制冷技术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3制冷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78051-T-604

出版日期:2009-0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7-01

起草人:朱宏清、刘晓立、张明圣、毛洪财

起草单位: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制冷量50kW以上,以蒸汽、燃气或燃油为加热源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以热水或烟气为加热源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可参照执行。 GB/T 22070-200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GB/T2207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7.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070-—200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Agua-ammonia absorption refrigerating unit2008-07-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2-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言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可、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宏清,刘晓立、张明圣、毛洪财。GB/T22070—2008
1范围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GB/T 22070—2008
本标准规定了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览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制冷量50kW以上,以蒸汽、燃气或燃油为加热源的单级氢水吸收式制冷机组。以热水或烟气为加热源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151管壳式换热器
GB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D)射频设备电磁验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48242004:CISPR11:2003,IDT)
GB9237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婴求(GB9237-2001.eqvISO5119:1993)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799.2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GB/T17799.22003IEC61000-6-2:1999,IDT)
GB18361200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直燃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 18362
JB/T43301999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JB/T 4750
JB/T7249
制冷设备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B/T724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agua-ammonia absorption refrigerating unit-种以蒸汽、燃气,燃油等为加热源,以氨为制冷剂、氨水溶液为吸收剂,用于冷冻,工艺等间按制冷的整体式机组。
加热源消耗量consumption of heat source机组消耗蒸汽、燃气和燃油等的量,单位:kg/h或m/h。3.3
加热源消耗热量heatconsumption of hcat source将机组加热源消耗量换算成热的值,单位:k.3.4
性能系数(CoP)coefticient of performance制冷量被加热源消耗热量与消耗电功率之和除所得的比值,其值用W/kW表示。CB/T22070—2008
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机组按加热源分为:
a)蒸汽型:
b)燃气型:
c)燃油型。
4.2型号
机组的型号编制方法由制造厂行确定,但型号中应体现名义工况下机组的制冷量。4.3基本参数
4.3.1机组名义工况和名义工况耐的性能系数按表1的规定。HIN
表 1 名义工况和性能系数
机组型式
慕气型
燃气型
燃消型
加美及款
上气、液化石油气
山、重柴油、重油
燃料种类、热
机组名义
机组名
5要求
机组名义
一般要求
制造。
压力(气以
的其他规定
排口源出口温度
户和制造广的协议为准。
况时的载冷剂侧污垢系数为0.086mkw,
说时的额定电压,单相交统为2201R
冷动水
进口源便
30 ℃
出口温度
性能系数
C/kw,冷却水侧污垢系数为
相交流电为380V额定率为50Hz。机组应符合本标的虎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5.2气密性、真空试验和液压试验5. 2.1 气密性
按6.2.1.1方法试验,采用电子窗素仪或氮检漏仪时,机组单点泄漏率应低于14g/a,充分保证机组在应用周期中的气密性。
5.2.2真空试验
按6.2.1.2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的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且压力回升应在0.15kPa以下。5.2.3液压试验
按6.2.1.3方法试验时,机组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和泄漏,5.3名义工况性能
机组在名义工况进行试验时,其性能最大销差不应超过以下规定。5. 3.1 制冷量
按6.2.2.1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5.3.2加热源消耗量
按6.2.2.2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单位制冷量加热源消耗量不应大于明示值的105%。2
5.3.3消耗电功率
按6.2.2.3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消耗电功率不应大于明示值的105%。GB/T22070—2008
5.3.4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压力损失按6.2.2.4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压力损失不应大于明示值的110%。5.3.5性能系数(COP)
机组按6.2.2.1方法实测制冷量被按6.2.2.2方法实测消耗加热源热量与按6.2.2.3方法实测消耗电功率之和除所得的比值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且不应小于表1中的值。5.4变工况性能
机组变工况性能范围见表2。按6.2.3方法进行试验,并绘制性能曲线图或表。表2变工况性能范围
载玲剂
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进口温度
15 ~- 30
单位为摄氏度
出口温度
部分负荷性能
机组应按100%,75%、50%和25%负荷点测定部分负荷性能特性(包括制冷量和加热源消耗量)部分负荷性能测试时应遵守以下规定:载冷剂出口温度为名义工况规定值:最冷剂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条件按表3规定
冷却水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流量:载冷剂侧污垢系数为0.086m2,℃/kW,冷却永侧污垢系数为0.172tm2+它/kW;部分负荷性能数据应以名义工况时的百分数表示,表3部分负荷性能冷却水进口温度条件负荷
5.6燃烧设备性能
冷却水进口温度
单位为摄氏度
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按GB18361-2001附录B进行名义燃烧量试验时,燃烧烟气中CO.NO.含量和烟气黑度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表4燃烧烟气中CO、NO.含量和烟气黑度燃料种类
天燃气
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
轻柴油
重柴证.最油
CO含量(体积分数)/
NO,含量(体积分数)/
按6.2.5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表5的规定。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
GB/T 22070—2008
名义副冷量/
528~1163
a用户和制造厂协议要求。
5.8安全要求
5. 8. 1 制冷系统安全
表5噪声限值(声压级)
蒸汽型和热水型
机组的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应舒合GB9237的规定。5.8.2机械安全
蒸汽型机组发生器示曼师热源压力部分应符合GB15的现定5.8.3燃烧设备安全
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盛烧设备安全技术夏录应合GB183615.8.4安全保护元器件
单位为分贝(A)
燃气型和燃油型
2001中,1.4和4.2的规定。
机组应具有液立保护、载冷剂断流保护、械冷剂低温保护发生器高温保护排烟高温保护(仅适用于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电机过裁保护和制冷系统高压保护等安全保护功能和器件,保护器件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员靠。
5.8.5电气安全
5.8.5.1绝练电
按6.2.6.11试验时,机组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带位之间的电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Ma.
耐电压
按6.2.6.2方汽端时,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施加规定的请验电压时,应无击穿和闪络。
电磁兼容性
采用微处理器电气技制的机组,其电磁兼容性应符合以下规定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电微干扰的性能,按GB4824进行测减,应不超过该标准中规a
定的于扰特性允许值,
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有抗电磁干扰的性能,按GP/T17799,2进行测试,应不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抗扰度要求。
6试验方法
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并需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表6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温度测量仪表
流量测量仪表
玻璃水银温度计、热电码、电阻温度计记录式.指示式、积算式
雅面度
载冷剂和冷却水温度±0.1
蒸汽、环境温度:
排拥温度:
测量殖量的
压力(真空)测量仪表
烟气分析仪表
电工量仪表
噪音测量仪表
时间制量仪表
质量测量仪表
6.2试验方法
表6(续)
弹资管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大气压力计红外线式、氧化错式、磁气式,电池式气体分析仪,烟度计,化学,电化学方法指示式
积算式
绝缘电阻计
声级计
台秤、天平、磅秤
6.2.1气密性、真空和液压试验
6.2.1.1气密性试验
压力读数的
GB/T22070—2008
准确度
I型或I型以上
测定经过时间的
测定质量的
机组筒体侧在设计压力下,按JB/T4750中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2.1的规定。6.2.1.2真空试验
机组简体侧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抽真空至0.3kPa(绝对压力)。试验应使用有足够容量的真空泵及其配套件,当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将容帮各部分处于密封状态,并放置30min以上应符台5.2.2的规定。若放置前、后的温度发生变化,应按式(1)修正放置后的测定值。273+×p
式中?
修正后的试验结束时机组内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试验结束时机组内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试验开始时机组内的温度,单位为摄度(C);试验结束时机组内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6. 2. 1. 3 液压试验
机组裁冷剂和冷却水侧在1.25借设计压力下,按JB/T4750中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2.3的规定。
6.2.2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6. 2. 2. 1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和表1规定的名义工况进行试验。6.2.2.2加热源消耗量
机组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在制冷量测定的同时,测定加热源消耗量。6.2.2.3.消耗电功率
机组在名义工况下运行测定机组的输人电功率。消耗电功率包括落液泵、燃烧器和控制电路等的输人电功率。
6.2.2.4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压力损失在进行名义工况试验时,接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机组载冷剂和冷却水侧的压力损失。6. 2. 3 变工况试验
机组按表2某一条件改变时,其他条件按名义工说时的流量和温度条件进行试验,测定其制冷量以及对应的热源耗量,消耗电功率和性能系数。将试验结果给制成出线图或编制成表格,每条曲线或每个表格不应少于5个测量点的值。
CGB/T 22070—2008
6.2.4部分负荷试验
机组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和5.5规定的部分负荷工况进行试验,测定其制玲量以及对应的加热源消耗量。
6. 2. 5 噪声试验
机组在名义工况运行,按JB/T4330-1999附录C的规定测量机组的噪声6.2.6电气安全试验
6.2.6.1-绝缘电阻试验
用500V绝缘电阻计来测定机组带电部位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 8. 5. 1 的规定,
6.2.6.2耐电压试验
在6.2.6.1试验后在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金属部位之加上一个频率为50H2的基本正弦波电压,试验电压值为(1000 +2倍额定电压值),试验时间为1min;试验时间也可采用1 8,但试验电压应为1.2倍的(1000十2倍额定电压值)注1:泵息由生产商进行荫电压试验并出具检测报告的,可不再进行该项日测试。注2:在对地电压为直流30V以下的控制电路中应用的电子器件,可免去该项式验7检验规则
7.1每台机组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7.2机组出广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7的规定。7.3出厂检验
每台机组均应做出广检验,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按表了的规定。7.4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定型产品作重大改进对性能有影响时,第一台产品应做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按表7的规定。
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
气密性试验
真空试验
获压试验
绝缘电
前电压
安全保护元器件
制冷量
加热源消耗量
消耗电动率
装冷剂和冷邦
水侧压力损失
性能系数
变工况试验
部分负荷试验
燃烧设备性能
电磁兼容性
出广检验
注!“”表示裔要“—”表示不需要。6
型式检验
5.8.3.,5.8. 4
5. 8. 5. 3
试验方法
6. 2. 1. 1
6. 2. 1. 3
6. 2. 6. 1
GB 18361—2001 附录 B
6. 2. 2. 1
6. 2. 2. 2
6. 2. 2. 3
6. 2. 2. 4
6, 2. 2. 1~6, 2, 2. 3
GB18361-2001附录B
GB 4824.GB/T 17799. 2www.bzxz.net
8标志、包装和贮存
8.1标志
GB/T 22070-2008
8. 1. 1 每台机组应在明显的位置上设置永久性铬牌,铭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铭牌内容包括:
制造厂的名称和商标;
产品型号和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名义制冷量、载冷剂种类,载冷剂出口温度、载冷剂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冷却水流量、加热源种类及其消耗量、电源、功率及质量等;产品出厂编号;
e)制造日期。
8.1.2机组相关部位上应设有工作情况标志和安全标志(如接地装置,警告标志等)8.1.3机组应在相应位置(如铭牌产品说明书等)上标注产品执行标准缩号。8.2出厂文件
每台机组出广时应随带下列文件8.2.1产品合格证,其内容包括:a产品型号和名称;
产品出厂编号:
检验结论:
检验员、检验负责人签章及日期:制造广名称。
产品说明书,其内容包括:
产品型号和名称;
产品的结构示意图,电气图及接线图:安装说明和要求;
使用说明,修和保养注意事项。8.2.3装箱单。
8.3机组外露的不涂漆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螺纹接头用螺塞堵注,法兰孔用盲板封盖。8.4包装
机组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8.5运输和存
机组出广前应充人或保持规定的溶液量,或充人 0. 02 MPa~0.03 MPa的干燥氮气8.5.1
8.5.2机组在运输和存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和雨雪淋袭。8.5.3机组应存放在库房或有邀盖的场所,场地应道风良好、干燥。GB/T22070—2008
A. 1 试验方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制冷量试验方法
机组制冷量的试验方法采用液体裁冷剂法。A.2试验装置
机组的试验装置如图A.1所示,在机组的燕发器载冷剂进(出)口处安装流量测量装置,进、出口处设置流量调节阅门。
试验装置还应设有能提供连续稳定的载冷剂流量,冷却水流量和符合试验工况载冷剂,冷却水温度的附加装置。
温度计
随量读节谢
能量计
图 A. 1 试验装置
A.3试验规定
A.3. 1一般规定
A,3.1.1被试机组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并不应进行影响制冷量的构造改装。A.3.1.2被试机组应充分抽气,并充注规定的溶液量。A.3.1.3排尽载冷剂和冷却水管内的空气.并确认管内已灌满载冷剂和冷却水A3.1.4加热源应符合表1的规定。A.3.2试验规定
测量应在机组试验工说稳定后进行,每隔15min测量一次,连续记录不少于三次的平均值为A.3.2. 1
计算依据。试验参数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 A, 1试验参数的允许偏差
试验参数
战冷剂进、出口温度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慕汽压力
注:燃料热值按实际供应条件。允许偏差
A,3.2.2机组每次测量的数据应用热平衡法校核,其偏差应在士5%以内A.4试验记录
试验应记录的数据见表 A. 2。
蒸发器
表鑫.2试验应记录的数据
记录内容
吸收器,冷凝器、分概帮
加热源为券气品
加热源为馨油时
试验结果计算
A,5.1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按式(A.1)计算:
清耗电功车
GB/T220702008
载冷剂进口温度
较冷剂出口温度
玲剂疏量
冷却水进口温度
冷却水出口温度
冷却水流量
蒸汽流量
汽温度
燕汽压力
标准发态下燃气流量
超气温质
瓣气压力
燃气化热值
燃气种类
排烟温度
烟气虚分
燃油流盘
燃袖度
燃注信热值
燃油密度
炒油种
烟气温度
烟气成子及照度
产品型号、出厂编号
试验地点的开境温度
试验地点、试验日期
试验人员姓名
Q.=(1/3600)qv.C,p,(it-ta)
式中,
机组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Q
载冷剂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来每小时(m/h)......
GB/T 22070-2008
平均温度下载冷剂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kg·℃)]:C
载冷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载冷剂进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载冷剂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A.5.2加热源消耗量
机组燃气消耗量按式(A.2)计算:273.15
qvg=qv×273.15+t
101.325+p
式中:
gvm,标推状态下燃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vg
燃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燃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燃气压力,单位为千帕CkPa)。+(A.2)
A.5.3加热源消耗热量
加热源消耗热量按式(A.3)、式(A.4)或式(A.5)计算,未进行绝热施工情况下,成按附录B进行修正。
加热源为蒸汽时:
式中·
Q= (1/3 600)gm.(h—ha)
加热源消耗热量,单位为千瓦(kW),下同:蒸汽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蒸汽比焰,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l/kg)凝结水比烩,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b)加热源为燃气时:
Q- (1/3 600)qvH
式中:
标准状态下燃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标准状态下燃气的低热值,单位为千焦每立方米(KJ/m)e)加热源为燃油时:
Q=(1/3600)qm.H
式中:
燃油质量流量,单位为干克每小时(kg/h):燃油低热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A.5.4性能系数
机组性能系数按式(A.6)计算:COP.
P消耗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A.5.5排给冷却水的热量
机组排给冷却永的热量按式(A.7)计算:Q
Qw = (1/3 600)gvwC.p (1-2- t)10
(A.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