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083-2008 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
GB/T 2208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083-2008

中文名称: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849804

相关标签: 建筑 密封胶 分级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50粘合料、密封材料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24密封材料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 11600:2002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7460-T-609

出版日期:2009-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6-30

起草人:邓超、李谷云、段林丽、张冠琦、刘明、由树明、杨宏生等

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1600:2002《建筑结构———接缝产品———密封胶分级和要求》(英文版)。本标准对建筑用密封胶根据其性能及应用进行分类和分级,并给出了不同级别的要求和相应试验方法。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在采用ISO 11600:2002时,本标准作了下列技术性修改:——将ISO 11600:2002引用的国际标准改为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增加了附录A,对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的分级和要求作了规定。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 11600:2002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对标准的名称作了修改;——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删除了ISO 11600:2002的前言;——将ISO 11600:2002中模量的单位“N/mm2”修改为“MPa”。 GB/T 22083-2008 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 GB/T22083-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91.10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GB/T22083—2008
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
Class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sealants(ISO 11600:2002,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Ciass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for sealants, MOD)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9-04-01实施
GB/T22083--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1600:2002《建筑结构——接缝产品——密封胶分级和要求》英文版)。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在采用IS011600:2002时,本标准作了下列技术性修改:-将ISO11600:2002引用的国际标准改为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增加了附录A,对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的分级和要求作了规定。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11600:2002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对标准的名称作了修改;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删除了ISO11600:2002的前言;将ISO11600:2002中模量的单位\N/mm22”修改为“MPa”。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龙口市宇龙中空玻璃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永丽化工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成都硅宝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波士胶(中国)粘合剂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超、李谷云、段林丽、张冠琦、刘明、由树明、杨宏生、李步春、崔洪、胡新嵩、刘汉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I
1范围
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
GB/T 22083—2008
本标准对建筑用密封胶根据其性能及应用进行分类和分级,并给出了不同级别的要求和相应试验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3477.1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GB/T13477.1-2002ISO13640:1999,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Specifications for test substrates,MOD)GB/T13477.6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GB/T13477.6-一2002,ISO 7390:1987,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flow,MOD)GB/T13477.8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GB/T13477.8一2002,ISO 8339:1984, 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Sealants—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MOD)
GB/T13477.9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9部分:浸水后拉伸粘结性的测定(GB/T13477.9-2002,ISO 10591 : 1991,Building construction-Sealants--Determination of adhesion/cohesion proper-tiesafterimmersioninwater,MOD)GB/T13477.10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0部分:定伸粘结性的测定(GB/T13477.10—2002,ISO 8340:1984,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Sealants-Determination of tensileproperties atmaintained extension,MOD)GB/T13477.11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1部分: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测定(GB/T13477.11-2002,ISO 10590: 1991,Building construction--Sealants—Determination of adhesion/cohesion proper-ties at maintained extension after immersion in water, MOD)GB/T13477.1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2部分: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GB/T 13477. 12—2002,ISO 9046:1989,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Determinationof adhesion/cohesion properties at constant temperature,MOD)GB/T13477.13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3部分:冷拉-热压后粘结性的测定(GB/T13477.13一2002,ISO 9047: 1989, 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adhesion/cohesionproperties at variable temperatures,MOD)GB/T13477.15-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5部分:经过热、透过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曝露后粘结性的测定(ISO 11431:1993,Building construction—Sealants—Determination of adhesion/cohesion properties after exposure to heat and artificial light through glass and to water, NEQ)GB/T13477.16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6部分:压缩特性的测定(GB/T13477.16—2002,ISO11432:1993,Building construction-Sealants—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compression,MOD)GB/T13477.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7部分:弹性恢复率的测定(GB/T13477.17一2002,ISO 7389: 1987, 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elastic recovery,MOD)
GB/T22083—2008
GB/T13477.19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9部分:质量与体积变化的测定(GB/T13477.19-2002,ISO 10563: 1991, Building construction--Sealants for joints--Determination of change in massand volume ,MOD)
GB/T14682建筑密封材料术语(GB/T14682-—2006,ISO6927:1981,Building construction-JointingproductsSealants-Vocabulary,NEQ)3术语和定义
GB/T14682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分类
4.1类型
按照密封胶用途分为两类:
G类—镶装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F类一—镶装玻璃以外的建筑接缝用密封胶。4.2级别
密封胶按照满足接缝密封功能的位移能力进行分级,见表1。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的分级和要求见附录A。
表1密封胶级别
试验拉压幅度/%
a25级和20级适用于G类和F类密封胶,12.5级和7.5级仅适用于F类密封胶。位移能力/%
b在设计接缝时,为了正确解释和应用密封胶的位移能力,应当考虑相关标准与有关文件。4.3次级别
4.3.125级和20级密封胶按其拉伸模量(见GB/T14682)划分次级别:低模量,代号LM
高模量,代号HM
如果拉伸模量测试值超过下述一个或两个试验温度下的规定值,该密封胶应分级为“高模量”。规定值如下(见表2和表3第2项):在23℃时0.4MPa;
在-20℃时0.6MPa。
拉伸模量应取三个测试值的平均值,修约至1位小数。例如:测量值0.43MPa、0.40MPa和0.46MPa,其平均值0.43MPa,报告值0.4MPa。4.3.212.5级密封胶按其弹性恢复率又分级为:弹性恢复率等于或大于40%,代号E(弹性);弹性恢复率小于40%,代号P(塑性)。25级、20级和12.5E级密封胶称为弹性密封胶;12.5P级和7.5P级密封胶称为塑性密封胶。密封胶的分级见图1。
镶装玻璃用密封胶(G)
5要求和试验方法
建筑密封胶
25LM级
25HM级
20LM级
20HM级bzxZ.net
建筑接缝用密封胶(F)
建筑密封胶分级图
GB/T22083-—2008
25LM级
25HM级
20LM级
20HM级
G类和F类密封胶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分别见表2和表3,试验条件见表4。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的试验条件见附录A。
镶装玻璃用密封胶(G类)要求
弹性恢复率/%
拉伸粘结性,拉伸模量/MPa
23℃下
—20℃下
定伸粘结性
冷拉-热压后粘结性
经过热、透过玻璃的人工光源
和水曝露后粘结性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
压缩特性
体积损失/%
流动性/mm
“无破坏”按第7章确定。
≤0.4和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0.4和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a所用标准曦露条件见GB/T13477.15—2002的9.2.1或9.2.2。20HM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试验方法
GB/T13477.17
GB/T13477.8
GB/T13477.10
GB/T13477.13
GB/T13477.15—2002
GB/T 13477.11
GB/T13477.16
GB/T 13477.19
GB/T13477.6
b采用U型阳极氧化铝槽,宽20mm、深10mm,试验温度(50土2)℃和(5土2)℃,按步骤A和步骤B试验。如果流动值超过3mm,试验可重复一次。3
GB/T22083—2008
弹性恢复率/%
拉伸模量/MPa
粘结性
23℃下
-20℃下
断裂伸长率/%
23℃下
定伸粘结性
冷拉-热压后粘结性
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环后
粘结性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
浸水后拉伸粘结性,断裂伸长
率(23℃下)/%
体积损失/%
流动性/mm
“无破坏”按第7章确定。
表3建筑接缝用密封胶(F类)要求指
≤0.4和>0.4或≤0.4和>0.4或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a对水乳型密封胶,最大值25%。>0.6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10*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100
无破坏!
无破坏
≥100
试验方法
GB/T13477.17
GB/T 13477.8
GB/T13477.10
GB/T13477.13
GB/T13477.12
GB/T13477.11
GB/T 13477.9
GB/T 13477.19
GB/T13477.6
b采用U型阳级氧化铝槽,宽20mm、深10mm,试验温度(50±2)℃和(5±2)℃。按步骤A和步骤B试验,如果流动值超过3mm,试验可重复一次。表4F类和G类密封胶试验条件
伸长率“
压缩率
试验方法
GB/T13477.8
GB/T13477.10
GB/T 13477.11
GB/T13477.15—2002
GB/T 13477.17
GB/T 13477.12
GB/T13477.13
GB/T13477.16
±12.5%±12.5%
a伸长率(%)为相对原始宽度的比例:伸长率=[(最终宽度一原始宽度)/原始宽度]×1007.5P
6处理条件、试验步骤和基材
GB/T22083-2008
当按本标准要求确定密封胶的分级时,在所有相应试验方法中应使用相同的处理(养护)步骤(仅用A法或B法),详细步骤见试验方法。每个试验方法对每种基材测试三个试件(见第7章),所有测试中应用同批密封胶和底涂料(若使用),所有测试中采用相同的基材(材料及表面处理)。基材的选择按GB/T13477.1,规定如下:G类密封胶:
要求:玻璃
可选:阳极氧化铝
F类密封胶:
砂浆和/或阳极氧化铝和/或玻璃7破坏的确定
7.1概述
密封胶试件制备后应检查其是否有缺陷,舍弃不适用的试件。试验之后检查试件有无粘结损坏或内聚损坏情况,采用可读至0.5mm的合适量具测量在任一部位观察到的粘结损坏和/或内聚损坏的深度,报告两者中的最大观测值,并以此作为合格或破坏的判据。由于试件靠近端部存在较大应力,在试件制备和试验期间,在试件一端或两端2mm×12mm×12mm体积内观察到的粘结或内聚损坏,都不应作为破坏报告(图2)。每项试验应测试三块试件。在任一测试方法中,如果有二块或更多试件破坏,则报告密封胶该项试验破坏。如仅有一块试件破坏,则重复进行整个试验。如三个重复试验的试件中仍有一块破坏,则密封胶该项试验报告为破坏。
7.2次级别P类密封胶的破坏
试验方法按照GB/T13477.8,GB/T13477.9、GB/T13477.12。如果粘结或内聚损坏扩展至密封胶的整个深度,报告为“破坏”。可采用光线透过损伤部位的方法判定合格或是破坏。
7.3次级别E类密封胶的破坏
试验方法按照GB/T13477.10、GB/T13477.11、GB/T13477.13、GB/T13477.15—2002。在密封胶表面任何位置,如果粘结或内聚损坏深度超过2mm,则密封胶试件为破坏(见图2)。GB/T22083-2008
密封胶
a区域A;在2mm×12mm×12mm体积内的破坏是允许的,且不报告。基材
密封胶
b区域B:对E类密封胶,允许破坏不大于2mm,但须报告作为试验结果。单位为毫米
c区域C:对E类密封胶,破坏从密封胶表面延伸到此区域(即深度不小于2mm)是不允许的,试件为破坏并报告试验结果。
注:仅在C区观察到的粘结缺陷或内部孔洞(如通过玻璃基材看到的)在试验报告中不作为破坏,但须报告观察结果。
图2密封胶试件截面
8标记
在符合本标准的情况下,密封胶应以类型、级别的代号标记,若需要,应按第4章次级别的代号标记。
即:GB/T22083-类型--级别—次级别。包装应标明与密封胶相适应的标记,密封胶的受检应由试验报告(见第9章)的持有者负责。试验中所用基材和底涂料也应在包装上标明。使用下述简称:砂浆(M1或M2)、玻璃(G)、阳极氧化铝(A)、有底涂(p),或无底涂(up),试验基材的详细说明并非必须标示在包装上,但在技术数据表中应予列出。例1:具有25%位移能力和大于0.4MPa(HM)的模量,在有底涂1型砂浆上测试的建筑接缝密封胶(F类)可按下述标记:
GB/T22083—F—25HM--M1p
或GB/T22083—F—25HM,在有底涂1型砂浆上测试。例2:具有25%位移能力和小于0.4MPa(LM)的模量,在有底涂阳极氧化铝和无底涂玻璃上测试的镶装玻璃密封胶(G类)可按下述标记:
GB/T22083—G—25LM—Ap,Gup
或GB/T22083-G—25LM,在有底涂阳极氧化铝和无底涂玻璃上测试。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试验室名称;
试验日期和试验报告编号;
引用本标准;
试验报告委托方;
密封胶的名称、类型(化学类别)和颜色;批号;
组份数;
所用基材(如用砂浆,应说明是M1型或M2型);所用底涂料(适当时附批号);处理条件(A法或B法);
GB/T22083-2008
所用GB/T13477.15—2002中的程序,包括适当时注明在程序8.2.1湿态期间是否仍开启紫外灯;
任何与规定试验条件的不同点;按本标准预期的级别;
为确定密封胶级别所做各项试验的结果;达到本标准的级别(若无级别可达到,应说明)。GB/T22083—2008
A.1概述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的分级和要求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是指位移能力大于表1中规定级别的弹性密封胶。此类密封胶适用于大位移量的建筑接缝的密封。
A.2类型
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按4.1的规定分为G类和F类。A.3级别
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根据其在接缝中的位移能力进行分级,推荐级别见表A.1。表A.1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级别级
100/50
要求和试验方法
A.4.1要求
试验拉压幅度/%
+100/50
G类和F类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的要求见表A.2。表A.2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要求指
弹性恢复率/%
定伸粘结性
冷拉-热压后粘结性
经过热、透过玻璃的人工光源
和水曝露后粘结性”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
体积损失/%
流动性/mm
100/50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无破坏
位移能力/%
100/50
试验方法
GB/T13477.17
GB/T13477.10
GB/T13477.13
GB/T13477.15—2002
GB/T13477.11
GB/T13477.19
GB/T13477.6
a仅G类产品测试此项性能,所用标准曝露条件见GB/T13477.15—2002的9.2.1或9.2.2。b采用U型阳极氧化铝槽,宽20mm、深10mm,试验温度(50±2)℃和(5±2)℃,按GB/T13477.6—2002的6.1.2试验。如果流动值超过3mm,试验可重复一次。8
试验方法
GB/T22083-—2008
处理条件、试验步骤和基材按第6章的规定。试验条件见表A.3。试件破坏的确定按7.1和7.3的规定。
试验条件
伸长率。
试验方法
GB/T13477.10
GB/T13477.11
GB/T13477.15—2002
GB/T13477.17
GB/T13477.13
100/50
+100/-50
a伸长率(%)为相对原始宽度的比例:伸长率=[(最终宽度一原始宽度)/原始宽度]×100A.5标记
高位移能力弹性密封胶按第8章的规定进行标记。示例:具有+100/一50位移能力的镶装玻璃用弹性密封胶标记为:GB/T22083-G-100/5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