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3148-2008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GB/T 13148-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148-2008

中文名称: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7-30

实施日期:2009-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84962

相关标签: 不锈钢 复合 钢板 焊接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船和海上建筑物>>船舶和海上建筑物综合>>47.020.01造船和海上建筑通用标准

中标分类号:船舶>>船舶综合>>U05船舶用材料及其检验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3148-199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5207-T-522

出版日期:2009-0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1-08-23

起草人:王小华、武晶、辛宝、郝文生、曹伟翔、徐明林、吴道文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13148—1991《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的材料、焊工、焊前准备、焊接工艺、焊接质量检验及焊接缺陷返修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为复层,以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为基层的总厚度不小于4 mm 的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本标准与GB/T13148—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表1改为资料性附录A“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材料”;———增加了两种不锈钢复合钢对接坡口型式、四个基层钢牌号和一个复层钢牌号;———修改了不锈钢复合钢板对接接头在室温下的弯曲试验规定;———修改了先焊复层时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删除了长期没有生产和订货量的基层钢22g、15MnVR 和可以用与母材相同成分的焊丝或母材板的剪条作焊丝的说明;———安全防护改为按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的规定。 GB/T 13148-2008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GB/T13148-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7.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148—-2008
代替GB/T13148—1991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of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s2008-07-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2-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T13148—1991《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3148—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表1改为资料性附录A“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材料”;HiKAoNiKAca-
GB/T13148—2008
一增加了两种不锈钢复合钢对接坡口型式、四个基层钢牌号和一个复层钢牌号;一修改了不锈钢复合钢板对接接头在室温下的弯曲试验规定;修改了先焊复层时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删除了长期没有生产和订货量的基层钢22g、15MnVR和可以用与母材相同成分的焊丝或母材板的剪条作焊丝的说明:
安全防护改为按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用材料应用工艺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华、武晶、辛宝、郝文生、曹伟翔、徐明林、吴道文。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3148—1991。
1范围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GB/T13148—2008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的材料、焊工、焊前准备、焊接工艺、焊接质量检验及焊接缺陷返修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为复层,以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为基层的总厚度不小于4mm的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T983不锈钢焊条
GB/T2650
GB/T2651
GB/T2653
GB/T3323
GB/T4241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0—2008,ISO9016:2001,IDT)焊接接头拉仲试验方法(GB/T2651—2008,ISO4136:2001,IDT)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ISO5173:2000,IDT)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
GB/T4334.5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GB/T4842
GB/T5117
GB/T5118
GB/T5293
GB/T6052
GB/T6396
GB/T8165
碳钢焊条
低合金钢焊条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
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
GB/T12470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13305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
复合钢板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16957
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30.2~473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3压力容器用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SJ/T10743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电极YB/T5092焊接用不锈钢丝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版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
GB/T13148—2008
过渡层buttering
iiKAoNiKAca-
为防止基层成分对复层焊缝金属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接头质量和性能,预先在基层焊缝金属表面熔敷一层规定成分的金属层。
4材料
4.1不锈钢复合钢板及其配套使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如质量保证书不全或者认为必要时,应按有关标准对材料进行复验。4.2不锈钢复合钢板应分别符合GB/T8165或JB4733及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4.3焊条应分别符合GB/T983、GB/T5117或GB/T5118及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4.4焊丝应分别符合GB/T14957、GB/T4241或YB/T5092及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4.5焊剂应分别符合GB/T5293或GB/T12470及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4.6氩气应符合GB/T4842的要求;二氧化碳应符合GB/T6052或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4.7用钨氩弧焊方法焊接时,推荐采用铺钨电极,并符合SJ/T10743及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5焊工
5.1焊工应经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经有关部门认可,取得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5.2焊工考试规则,可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执行;或由施工单位焊工考试委员会自行制定,并取得相应质量监督部门的认可。5.3焊工的施焊项目应与其资格证书核准的项目相符。5.4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规程。
6焊前准备
6.1下料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下料宜采用机械加工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切割、氧熔剂切割、气割(从基层表面起割)等方法。采用这些方法下料时,均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6.2接头型式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接头主要采用对接和角接两种型式。6.3坡口型式、尺寸及加工
6.3.1常用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的坡口型式及尺寸见图1和图2.6.3.2焊接坡口一般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成。若采用等离子弧切割、气割等方法加工坡口,则应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层和过热层。单位为毫米
a)对接1号
注:括号中的尺寸供埋弧焊用。2
65°±5
2±1(1±1)
65°王
b)对接2号
(tF9
图1常用对接接头坡口型式与尺寸2±1(1±1)
65±52
c)对接3号
d)对接4号
g)对接7号
a)角接1号
d)角接4号
6.4焊前清理
2±1(1±1)
e)对接5号
h)对接8号
图1(续)
b)角接2号
e)角接5号
图2常用角接接头坡口型式与尺寸GB/T13148—2008
单位为毫米
f)对接6号
65°±5°
±1(1±1)
5±1(10±2
LR6~8(R10)
i)对接9号
单位为毫米
c)角接3号
f)角接6号
焊前应采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香蕉水等)清除焊丝表面和焊接坡口两侧应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多层多道焊时,应清除前道焊缝表面的熔渣和缺陷等。
GB/T13148—2008
6.5焊件装配
iiKAoNiKAca-
厚度相同(基层和复层厚度均相同)的不锈钢复合钢板焊件的装配,应以复层表面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应大于复层厚度的1/2,且不应大于2mm。厚度不同(或复层厚度不同,或基层厚度不同,或两者均不同的不锈钢复合钢板焊件的装配基准,按设计图样的规定执行。7焊接
7.1焊接方法
基层的焊接,宜采用焊条电弧焊、理弧焊和二氧化碳保护焊。复层及过渡层的焊接,宜采用钨极氩弧焊和焊条电孤焊,也可采用能保证焊接质量的其他焊接方法。7.2焊接设备
焊接设备应完好,仪器仪表应计量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7.3焊接材料
7.3.1选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除应符合4.3~4.5的要求外,还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7.3.2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参见附录A,允许采用能保证接头性能的其他焊接材料。7.3.3对于附录A中未列出牌号的其他不锈钢复合钢板,其过渡层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异种钢焊接的选材原则,保证复层与基层及其焊缝之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及符合要求的金相组织。7.4焊接工艺评定
7.4.1当产品技术条件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在施焊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7.4.2焊接工艺评定办法,由施工单位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按照JB4708制定,并取得有关质量监督部门的认可。
7.4.3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项目及取样数量见表1。其方法可按GB/T2650、GB/T2651、GB/T2653、GB/T6396和GB/T16957的规定进行。表1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总厚度/
规定试验项目
基层接头冲击
缺口位于焊缝
及热响区各3个
注:附加项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附加试验项目
层焊缝
成分分析
复层不锈钢焊接接头
晶间腐蚀倾向试样
铁素体
含量测定
奥氏体不锈
钢金相试样1个
7.4.4当复层不参与复合钢板的强度设计时,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标准规定的基层钢强度的下限值;当复层参与复合钢板的强度设计时,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应按公式(1)计算。R≥Rt+Rmet
式中:
R——对接接头抗拉强度的数值,单位为兆帕(MPa);Rl
-标推规定的基层抗拉强度的下限值,单位为兆帕(MPa);Rma
标准规定的复层抗拉强度的下限值,单位为兆帕(MPa);t——基层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一复层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7.4.5对接接头在室温下的弯曲试验应符合表2的要求或供需双方协议。4
弯曲试样类别
侧弯试样
面弯、背弯试样
表2不锈钢复合钢板对接接头弯曲试验试样厚度t
弯心直径D/
7.4.6附加试验项目的合格标准,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5焊接工艺规程
GB/T13148—2008
弯曲角度/
焊前应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等,制定出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施工应遵守焊接工艺规程。
7.6焊接工艺参数
产品焊接工艺参数,可根据焊缝的具体情况、技术要求、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评定的参数,由施工单位自行确定。原则上应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避免焊件的过热。7.7定位焊
定位焊应在基层上进行,并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其间距和长度,可根据焊件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发现定位焊缝出现裂纹或其他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应予铲除,并移位再焊。7.8焊接程序
7.8.1焊接时,宜先焊基层,经清根及规定的质量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后,再焊过渡层,最后焊复层。7.8.2若不能按7.8.1的程序进行焊接时,也可以先焊复层,再焊过渡层,最后焊基层。但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的焊接,宜用性能不低于过渡层焊接的奥氏体焊条或焊丝。7.9基层的焊接
焊接基层时,其焊道不应触及和熔化复层。先焊基层时,其焊道根部或表面,应距复合界面1mm~2mm。是否采取预热措施,视基层厚度、钢种及结构等因素而定。7.10过渡层的焊接
焊接过渡层时,应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或焊丝及较小的焊接线能量。过渡层的厚度应不小于2mm。
7.11复层的焊接
复层焊缝表面,应尽可能与复层表面保持平整、光顺。对接焊缝的余高,应不大于1.5mm。角接焊缝的凹凸度及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对奥氏体不锈钢,其道间温度应不高于100℃,并尽可能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7.12产品焊接试板
当产品有要求时,应焊制产品焊接试板。产品焊接试板的工艺条件,应与该产品的相同,并应由焊接该产品的焊工与该产品同步焊成。产品焊接试板的焊接质量、检验项目及合格标准,应符合产品设计技术要求或其他有关规定。
7.13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残余应力的消除焊后热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残余应力,可采用热处理或机械方法消除。当采用热处理时,宜在过渡层焊接之前进行。当复层不锈钢有晶间腐蚀倾向时,应注意敏化问题。7.14复层的表面质量保护
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焊接飞溅损伤复层表面;不应在复层表面随意引弧、焊接卡兰、吊环及临时支架等。bzxz.net
7.15焊后清理
焊后应清除焊件表面的焊渣、焊瘤、飞溅及其他污物。7.16焊工印记
清理完毕,应在基层焊缝附近的明显部位打上焊工印记(包括焊接基层与复层的焊工印记)。5
GB/T13148-2008
8焊接质量检验
8.1检验人员
-iiKAoNiKAca-
焊接质量检验人员应经技术培训,能正确掌握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质量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无损检测人员,应具有有关部门认可的相应资格。8.2检验程序及项目
焊接质量检验应包括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焊接工序之间应经质检人员认可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成品检验项目一般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检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压力试验与密性试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和金相检验等。8.3外观检验
8.3.1外观检验采用目视或4倍~8倍放大镜检查。焊缝外观检查率为100%。8.3.2焊缝外观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8.3.3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应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及超过允许范围的咬边、凹坑、夹渣等缺陷。8.3.4当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条件无明确规定时,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应大于板材厚度(复层与基层分计)的10%,且不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00mm,且焊缝两边的咬边总长度不应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或按供需双方协议的规定执行。8.4无损检测
8.4.1射线检测按照GB/T3323或JB/T4730.2规定的方法进行。8.4.2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分别按照JB/T4730.3和JB/T4730.4规定的方法进行。8.4.3复层焊缝渗透检测按照JB/T4730.5规定的方法进行。8.4.48.4.1~8.4.3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及合格标准,应符合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的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
8.5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
8.5.1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T2650、GB/T2651、GB/T2653、JB4708和GB/T16957的规定进行。
8.5.2当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条件无明确规定时,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项目及合格标准,应符合7.4.3~7.4.6的要求。
8.6压力试验与密性试验
当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条件有要求时,应进行压力试验和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GB150规定的方法进行。
8.7晶间腐蚀倾向试验
对复层不锈钢焊接接头有晶间腐蚀倾向试验要求时,按GB/T43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和评定。8.8金相检验
若需进行金相检验,试验方法可按照GB/T13305的规定进行,试样数量见表2。9焊接缺陷返修
9.1当焊缝上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应清除后进行返修。基层、过渡层和复层焊缝的返修应按复合板焊接接头的施焊程序分别依次进行。9.2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超过两次时应由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或由有关部门协商解决。返修后,应将返修的原始记录记入质量档案。10焊接施工环境和安全防护
焊接施工环境和安全防护分别按GB150和GB9448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材料
A.1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材料选用见表A.1。表A.1
Q235B.Q235C
过渡层
异种钢
过渡层
异种钢
CCS-A,CCS-B
Q345.Q345R
Q390.Q420
13MnNiMoR
14Cr1Mo,14Cr1MoR
15CrMo,15CrMoR
06Cr13
06Cr13Al
06Cr19Ni10.12Cr18Ni9
06Cr18Ni11Ti
022Cr19Ni10
06Cr17Ni12Mo2
06Cr19Ni13Mo3
06Cr17Ni12Mo2Ti
022Cr17Ni12Mo2
022Cr19Ni13Mo3
(A,~A,)+(B, ~B)
(Ai~As)+(B~B)
(A~As)+(B,~B)
焊条电弧焊
焊接材料
埋弧焊
H8A、
E4303、E4315、E4316
E5003、E5015、
E5003.E5015.
E5016、E5501-G、
E5515-G.E5516-G
E6016-D1、
E6015-D1
E5515-B2
E5515-B2
E308-15、
E308-16
E347-15、
E347-16
E308L-16
E316-16
E317-16
E318-16
E316L-16
E317L-16
E309-15、
E309-16、
E310-15、
E310-16
E309Mo-16、
E310Mo-16
Ho8MnA
H10Mn2、
H1oMnSi、
H08Mn2SiA
H08Mn2MoA
H08Mn2MoA
H13CrMoA.
H08CrMoA
HJ431、
HJ431、
HJ430、
HJ350、
SJ101、
SJ301、
HJ350、
HJ350、
GB/T13148—2008
气体保护焊
H10Mn2、
H08Mn2SiA
H08Mn2SiA
H08Mn2MoA,
H10MnSi
H08Mn2MoA
H13CrMoA
Ho8CrMoA
H0Cr21Nil0
H0Cr20Nii0Ti
H0Cr20Nil0Nb
Ho0Cr21Nil0
H0Cr19Ni12Mo2
H0Cr20Ni14Mo3
H0Cr19Ni12Mo2
H00Cr19Ni12Mo2
H1Cr24Ni13、
H0Ct26Ni21,
H1Cr26Ni21、
H1Cr24Ni13Mo2
H1Cr24Ni13Mo2
GB/T13148-2008
HIKAONiKAc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GB/T13148—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11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08年11月第次印刷
书号:155066·1-34441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