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811-2008 热管术语
GB/T 1481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811-2008

中文名称:热管术语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26

实施日期:2009-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378431

相关标签: 热管 术语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燃烧器、锅炉>>27.060.30锅炉和热交换器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5换热设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4811-199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3683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2969-T-520

出版日期:2008-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12-30

起草人:邵兴国、郭舜、张红、曲伟、苗建印

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

归口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提出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热管的基本术语。本标准适用于热管的科学、技术、产品等领域。 本标准代替GB/T14811—1993《热管术语》。本标准与GB/T1481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干道、汽管和液管等21项术语;———取消了有效长度、工作状态和稳定工作状态等七项术语;———修改如下术语:“热管热开关”修改为“热开关热管”;“贮液室”修改为“补偿器”和“储液器”;“贮气室”修改为“储气室”;“纵向槽道热管”修改为“轴向槽道热管”;“热管的启动”修改为“启动”;“相容”修改为“相容性”;“磁流体动力热管”修改为“磁动力热管”;———名称“热管结构”修改为“热管构成”(1993年版的见第2章;本版见2.1);———名称“特种热管”修改为“热管种类”(1993年版的见第4章;本版见2.3)。 GB/T 14811-2008 热管术语 GB/T14811-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7.0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811—2008
代替GB/T14811—1993
热管术语
Heatpipeterminology
2008-06-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1-01实施
GB/T 14811-2008
本标准代替GB/T148111993《热管术语》。本标准与GB/T1481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干道、汽管和液管等21项术语;取消了有效长度、工作状态和稳定工作状态等七项术语;修改如下术语:
“热管热开关”修改为“热开关热管”;“贮液室”修改为“补偿器”和“储液器”;“贮气室”修改为“储气室”;“纵向槽道热管”修改为“轴向槽道热管”;“热管的启动”修改为“启动”;“相容”修改为“相容性”;
“磁流体动力热管”修改为“磁动力热管”;--名称“热管结构”修改为“热管构成”(1993年版的见第2章;本版见2.1);名称“特种热管”修改为“热管种类”(1993年版的见第4章;本版见2.3)。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兴国、郭舜、张红、曲伟、苗建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811--199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管的基本术语。热管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热管的科学、技术、产品等领域。2术语和定义
2.1热管构成
heatpipe
以毛细结构的抽吸作用来驱动工质循环流动的蒸发、冷凝传热装置。2.1.2
管芯wick
毛细芯capillarywick
热管中为液体工质回流提供毛细抽吸力和流动通道的结构。2.1.3
workingfluid
热管内用于传递热量的工作介质。2.1.4
container(shell)
包容管芯和工质的壳体。
蒸发器(区、段)
evaporator (evaporating section)热管液态工质吸热、汽化成气态的装置(区、段)。2.1.6
冷凝器(区、段)
凝结器
condenser(section)
热管气态工质放热,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装置(区、段)。2.1.7
绝热段(区)
adiahaticsection
热管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不与外界换热的段(区域)。2.1.8
artery
热管中用于输送液态工质的结构通道。2.1.9
丝网管芯
screenwick
由丝网构成的管芯。
axialgroovedwick
轴向槽管芯
由管壳内壁上的轴向槽道构成的管芯。GB/T14811—2008
GB/T14811—2008
周向槽管芯circumferentialgroovedwick由管壳内壁上的周向槽道构成的管芯。2.1.12
烧结管芯sinteredwick
由烧结工艺制成的多孔结构管芯。2.1.13
compositewick
组合管芯
复合管芯
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形式的毛细结构组成的管芯。2.1.14
板式干道管芯flatplatearterywick由管内壁上的周向槽道与由多层丝网叠合而成的平面式干道组成的管芯。2.1.15
网管式干道管芯
tpedestalarterywick
由管内壁上的周向槽道、丝网构成小圆柱形液体通道及连接辐条组成的管芯。2.1.16
spiralarterywick
螺旋干道管芯
由管内壁上周向槽道、管中心由螺旋状网夹层围成的液体通道及其连接幅条组成的管芯。2.1.17
tunnelarterywick
隧道干道管芯
由管内壁上周向槽道、管中心由同心网管围成的液体通道及其连接辐条组成的管芯。2.1.18
channelscoveredwithscreen
网盖槽管芯
表面覆盖细孔网的轴向槽道管芯。2.1.19
充液管
fillingtube
用于注入工质及排出气体的管。2.1.20
充液孔fillinghole
用于注入工质及排出气体的孔。2.1.21
fliquidinventory
充液量
注入热管内的工质质量。
vaportube
汽化后的气态工质从蒸发器流向冷凝器的导管。2.1.23
液管liquidtube
冷凝后的液体工质从冷凝器流向蒸发器的导管。2.1.24
毛细泵
capillarypump
利用毛细压差使两相回路维持循环的驱动装置。2
隔离器isolator
两相回路中防止蒸气反向流人液体通道的装置。2.1.26
储气室reservoir
与可控热管相连通的用于储存不凝气体的容器。2.1.27
补偿器
compensation chamber
储液器
reservior
两相回路中用于调节压力和进行液体补偿的容器。2.1.28
自加注self-priming
GB/T14811—2008
在微重力情况下,当管芯输液通道的水力半径小于蒸气空间的水力半径时,工质液体自行注满该管芯的现象。
压力加注pressurizedpriming
利用输液通道内外的蒸气压差使工质液体注满管芯。2.1.30
non-condensablegas
不凝气体
在热管的封闭空间内,及热管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不可冷凝的气体。2.2热管性能
毛细抽吸力
capillarypumpingforce
在蒸发器与冷凝器内液体弯月面下液体的静压力之差。2.2.2
maximum capillaryhead
最大毛细压头
蒸发器管芯液体弯月面曲率半径最小与冷凝器管芯液体弯月面曲率半径最大时的毛细抽吸力。2.2.3
最大传热热流量
fmaximumheattransfercapability热管在相应的工作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所能传递的最大热流量。2.2.4
启动start-up
热管从开始加热或冷却至达到工作状态之前的过程。2.2.5
工作温度operatingtemperature热管工作时工质蒸气的温度。
轴向热流密度
axialheatflux
通过管状热管蒸气通道横截面单位面积的热流量。2.2.7
radialheatflux
径向热流密度
通过管状热管蒸发器或冷凝器管壳内表面单位面积的热流量。3
GB/T14811—2008
蒸发器传热系数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evaporator单位温差下通过蒸发器壁内表面单位面积的传热流量。按公式(1)计算:he=
式中:
h。蒸发器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摄氏度[W/(m2·℃)];Q。由蒸发器管壳内表面向蒸气的传热量,单位为瓦特(W);At。—蒸发器管壳外表面与蒸气之间的温差,单位为摄氏度(℃);A。——蒸发器管壳内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2.9
冷凝器传热系数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condenser单位温差下通过冷凝器壁内表面单位面积的传热流量。按公式(2)计算;Q
式中:
h。冷凝器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摄氏度[W/(m2·℃)];Q。—由蒸气向冷凝器管壳内表面的传热量,单位为瓦特(W);△t。—冷凝器内蒸气与管壳外表面之间的温差,单位为摄氏度(℃);A。—冷凝器管壳内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2.10
thermalresistanceofevaporator蒸发器热阻
.(1)
(2)
蒸发器外表面至蒸发器蒸气的热阻。包括:蒸发器管壁热阻、蒸发器管芯热阻和工质的汽化热阻。2.2.11
冷凝器热阻
thermalresistanceofcondenser冷凝器蒸气至冷凝器外表面之间的热阻。包括:工质的冷凝热阻、冷凝器管芯热阻和冷凝器管壁热阻。
总热阻totalthermalresistance从蒸发器外表面室冷凝器外表面之间各热阻之和。包括:蒸发器热阻、工质流动热阻、冷凝器热阻。2.2.13
等温性isotherm
在一定的热负荷和工作温度范围内热管具有的温差极小的特性。2.2.14
compatibility
相容性
工质与管壳、管芯之间不产生足以破坏热管工作的化学反应(如腐蚀或产生不凝气体等)的性能。2.2.15
热管失效failure
热管运行后传热能力或等温性能不能满足规定要求。2.2.16
工作寿命operatinglife
热管从开始运行至失效之间的时间。4
寿命试验lifetest
在规定的工作温度下,长时间考验热管传热能力或等温性能的试验。2.2.18
传热极限
传热限
heat transfer limit
热管在特定条件下达到的最大传热热流量。2.2.19
毛细极限
capillarylimit
毛细限
热管工质流动阻力与最大毛细压头平衡时的传热热流量。2.2.20
携带极限
entrainmentJimit
携带限
GB/T14811—2008
由于回流工质液体被与其逆向流动的蒸气大量携带回冷凝器而致使热管蒸发器发生局部干润时的传热热流量。
沸腾极限boilinglimit
沸腾限
热管蒸发器工质液体发生膜态沸腾时的传热热流量。2.2.22
声速极限
soniclimit
声速限
蒸气流出蒸发器的速度达到声速(马赫数M=1)时热管的传热热流量。2.2.23
黏性极限
黏性限
visconslimit
热管在低温下工作时,工质蒸气黏性阻力的增大使工质流动阻力与最大毛细压头达到平衡时的传热热流量。
工质传输品质因数figureofmeritofliquidtransmission液态工质与传输有关的若干物理性质的组合。按公式(3)计算:N=
式中:
N。—一品质因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一液态工质的表面张力,单位为牛顿每米(N/m);Pi——液态工质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L——液态工质汽化潜热,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μ——液态工质的动力黏度,单位为牛顿每平方米秒[N/(m2·s)]。2.2.25
阻断时间cut-offtime
热二极管热管从正向传热转到完成逆向阻断所需的时间。·(3)
GB/T 14811--2008
阻断能量cut-offenergy
热二极管热管自正向传热到完成逆向阻断所需加人的热流量。2.3热管种类
高温热管hightemperatureheatpipe工作温度在750K以上的热管。
mediumtemperatureheatpipe
中温热管
工作温度在550K~750K的热管。2.3.3
Flowtemperatureheatpipe
低温热管
工作温度在200K~550K的热管。2.3.4
深低温热管
cryogenic heat pipe
工作温度在200K以下的热管。
重力热管
gravityheatpipe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closedtwo-phascthermosyphon依靠重力完成液态工质回流的热管。2.3.6
重力辅助热管
gravityassistedheatpipe
由重力辅助管芯完成液态工质回流的热管。2.3.7
anti-gravityheatpipe
逆重力热管
能够使液态工质克服重力而由下部冷凝器回流到上部蒸发器的热管。2.3.8
分离式热管
separated type heat pipe
蒸发器与冷凝器分离的热管。
rotating heat pipe
旋转热管
利用离心力回输液态工质的热管。2.3.10
osmoticheatpipe
渗透热管
以工质(溶液)的渗透压力驱动液态工质回流的热管。2.3.11
电渗透热管
electro-osmoticheatpipe
以电渗透力驱动液态工质回流的热管。2.3.12
电动力热管electrodynamicsheatpipe以电场的作用驱动液态工质回流的热管。to
开式热管openedheatpipe
允许部分气态工质在运行中排出管外的热管。2.3.14
磁动力热管magnetohydrodynamicheatpipe以磁场的作用驱动其工质液体回流的热管。2.3.15
two-componentheatpipe
双组分热管
由二种物质组成工质的热管。
电绝缘热管electricalinsulatingheatpipe管壳、管芯和工质均为非导电体的热管。2.3.17
柔性热管flexibleheatpipe
某一段管壳和管芯均具有柔性的热管。2.3.18
单缝热管
monogrooveheatpipe
液态工质与气态工质分流,两流道之间由一窄缝连通的热管。2.3.19
双缝热管dual-slotheatpipe
液态工质与气态工质由一轴向隔板分流的热管;较窄的通道为液体流道。2.3.20
毛细泵回路capillarypumpedloop(CPL)GB/T14811—2008
由毛细力驱动气、液工质单向分流循环的蒸发、冷凝传热装置。一般由多个蒸发器、气管、冷凝器、液管、储液器、隔离器组成。与环路热管的主要区别是储液器与蒸发器分离布置。2.3.21
可控热管controllableheatpipe可以对其热流方向及通、断实施控制或者能自动调节其温度的热管。2.3.22
热开关热管heatpipethermalswitch能实施热流通、断功能的热管。2.3.23
热二极管热管
heatpipethermal diode
热二极管
只能单向传递热量的热管。
气体阻塞热二极管热管
gasblockagethermaldiode
气体阻塞热二极管
承受逆向热负荷时由不凝气体阻塞传热途径而使工作中断的热管。2.3.25
Fliquidthermaldiode
液体阻塞热二极管热管
液体阻塞热二极管
承受逆向热负荷时由过量工质液体阻塞传热途径而使工作中断的热管。GB/T14811-—2008
液体捕集热二极管热管
liquidtrapthermaldiode
液体捕集热二极管
承受逆向热负荷时,热管工质液体被收集于接在原蒸发器端部的捕集器中从而使传热中断的热管。2.3.27
可变热导热管
variablethermalconductanceheatpipe(vCHP)通过改变热管的热导以调节其温度的可控热管。2.3.28
冷储气室可变热导热管
variable thermal conductance heat pipe with cold reservoir储气室受热沉温度控制的可变热导热管。2.3.29
variable thermal conductance heat pipe with hot reservoir热储气室可变热导热管
储气室受热源温度控制的可变热导热管。2.3.30
机械反馈式可变热导热管mechanicalfeedbackcontrolledvariablethermalconductanceheatpipe通过机械反馈动作控制不凝气体界面位置以控制其热导的可变热导热管。2.3.31
电反馈可变热导热管elcctricalfeedbackcontrolledvariableconductanceheatpipe通过电子控制器的反馈信号控制不凝气体的容积以控制其热导的可变热导热管。2.3.32
环路热管loopheatpipe
由蒸发器、气管、冷凝器、液管、补偿器组成的回路传热系统。2.3.33
蒸气腔热管
vaporchamber
蒸气腔
采用特殊设计的腔体结构,在其中实现热源和热沉之间换热的热管。2.3.34
pulsatingheatpipe
脉动热管
振荡热管oscillatingheatpipe
采用单根毛细通道在热源与热沉之间往复多次,通常由液塞和气塞振荡实现传热的热管。8
板式干道管芯
补偿器
不凝气体
充液管
充液孔
充液量
储气室
储液器
传热极限
传热限
磁动力热管
单缝热管
等温性
低温热管
电动力热管
电反馈可变热导热管
电绝缘热管
电渗透热管
沸腾极限bzxz.net
沸腾限
分离式热管·
复合管芯
干道·
高温热管
隔离器
工质传输品质因数
工作寿命
工作温度…
管壳·
文索引
GB/T 14811--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