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 1009-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C/T 1009-2006
中文名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
标准类别: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5-06
实施日期:2006-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64986
相关标签:
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
复合
检查
井盖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构件>>91.060.20屋顶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2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东莞市望牛墩东历水泥制品厂
归口单位: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JC/T 1009-200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 JC/T1009-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91.060.20
备案号:17605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1009—200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并盖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inspection well lid061024000021
2006-05-06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东莞市东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厦门市一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炽凡、刘南辉、叶松善、郑晋培。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1009--2006
1范围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JC/T1009—2006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与树脂混凝土复合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以下简称检查井盖)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高等级公路、公路、城市道路和机动车可能行驶或停放的地面以及人行道、绿化带的检查井盖。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854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8237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13657双酚一A型环氧树脂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
GB/T17470
玻璃纤维无挖粗纱
GB/T18369
GB/T18370
3术语和定义
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检查井inspectionwell
通往地下设施(如自来水、排水、通信、电力、燃气、消火栓、阀门、环境卫生等)的出入口。3.2
检查井盖inspection welllid
由支座和井盖组成的检查井井口封闭物。3.3
支座base
用于安放井盖的固定于检查井井口的部分。3.4
井盖lid
需要时能够开启,其功能是封闭检查井井口的未固定部分。4产品分类
4.1结构与形状
检查井盖如图(1)所示。
JC/T1009—2006
Ao-支座支撑面高度;
ala2—
·单边缝宽;
Bo—井盖接触面宽度;
b—支座支撑面宽度:
图(1)检查井盖示意图
井盖公称直径(矩形井盖边长):De(L))
Do检查井盖净宽:
H—井盖嵌入深度。
注:井盖缝宽为a:与a2之和。
4.2承载等级
检查井盖按其承载能力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检查井盖设置场合见表1。表1承载等级和设置场合
等级标志
设置场合
绿化带及机动车不能行驶、停放的小巷和场地居民住宅小区通道和人行道
一般机动车行驶和停放的城市道路有重型机动车行驶、停放的城市道路、公路、高等级公路4.3形状
检查井盖的形状宜为圆形和矩形,也可为其它形状。4.4标记
检查并盖按主要外形尺寸和承载等级进行标记。FJG
JC/T1009-2006
本标准号
承载等级A、B、C或D
主要几何尺寸,形状代号:圆形为公称直径Φ,方形为长×宽,单位为mm产品名称:检查井盖
示例1:FJG-中600-A-JC/T1009-2006:表示圆形井盖,公称直径为600mm,承载等级为A级,符合JC/T1009-2006标准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示例2:FJG-800×600-B-JC/T1009-2006:表示矩形井盖,长为800mm、宽为600mm、承载等级为B级,符合JC/T1009-2006标准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2
5技术要求
5.1原材料
5.1.1树脂
JC/T1009—2006
制造检查井盖的树脂可按使用要求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依据使用要求经供需双方商定也可使用适当的其它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环氧树脂应符合GB/T13657的规定。
5.1.2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应符合GB/T18369的规定,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布应符合GB/T18370的规定,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应符合GB/T17470的规定。5.2外观
5.2.1井盖的表面无纤维外露,无裂纹,无白化,无分层,无明显的色泽不均,标记应清晰。5.2.2并盖表面应有凸起的防滑花纹,凸起高度应在2mm5mm之间。5.2.3井盖与支座的承载面应完整、光滑,相互接触应平稳无晃动。5.3几何尺寸及允许偏差
5.3.1井盖外径或边长小于600mm时,允许偏差为土3mm;井盖外径或边长大于或等于600mm时,允许偏差为士4mm
5.3.2并盖与支座间的缝宽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缝宽尺寸
检查井盖净宽D。
≥600
支座支撑面的宽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5.3.3
表3支座支撑面的宽度
检查井盖净宽D。
≥600
缝宽ai+a2
支座支撑面宽度b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5.3.4A、B级检查井盖的嵌入深度不得小于20mm,C级不得小于25mm,D级不得小于30mm。嵌入深度H与支座支撑面高度Ao的差为-1mm~2mm。5.4巴氏硬度
检查井盖的巴氏硬度应不小于35。5.5承载能力
5.5.1井盖的允许残留变形不得超过井盖公称直径(或宽度)的0.2%。5.5.2经表4规定的试验荷载后,井盖、支座不得出现裂纹。表4试验荷载
检查并盖等级
试验荷载
单位为千牛
JC/T1009--2006
5.6疲劳性能
C级、D级检查井盖应作疲劳性能试验,经200万次循环荷载后,检查井盖不得出现裂纹。6试验方法
6.1外观
正常光照下目测。
6.2巴氏硬度
在平坦部位按GB/T3854测定。
6.3几何尺寸及允许偏差
几何尺寸及允许偏差根据产品图纸用符合要求的量具检测。量具的技术要求见表5。
表5检测量具的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长度(L)宽度(W)
井盖外径(Dg)
缝宽尺寸(a、az)
支座支撑面宽度(b)
并盖接触面宽(Bo)
嵌入深度(H)
支座支撑面高度(A)
防滑花纹凸起高度
尺寸测量方法见表6。
测量项目
长度(L)宽度(W)bZxz.net
井盖外径(Ds)
缝宽尺寸(ai、aa)
量具名称
钢卷尺
钢卷尺
游标卡尺
钢直尺
钢直尺
游标卡尺
深度游标卡尺
深度游标卡尺
量程范围
0~200mm
0~150mm
0~150mm
0~200mm
0200mm
0~200mm
表6测量方法
精度/示值
测量方法
分度值
矩形井盖每个边长的两端及中部各测量一个数据,取三个数据的平均值。在圆形井盖同一平面上,测量通过圆心且互相垂直的两个外径值取平均值。在圆形井盖同平面上通过圆心相互垂直的两条中心线上测量缝宽a、a21及ai2、a22;
矩形井盖在长、宽方向中轴线上分别测量出a11、a2及a12、a22;由此计算出a11+a2i及a12+a22;
取上述两组数的平均值为缝宽值。5
支座支撑面宽度(b)
井盖接触面宽(Bo)
嵌入深度(H)
支座支撑面高度(Ao)
防滑花纹凸起高度
6.4承载能力
6.4.1残留变形
6.4.1.1加载设备
表6(续)
JC/T1009——2006
圆形井盖支座在支座平面上测量通过圆心且相互垂直的两条中心线上,测量出bi、b2、b3、b4:
矩形井盖支座在支座长、宽方向的中轴线上测量出bi、b2、b3、b4:取上述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在圆形井盖与支座接触面平面上,测量通过圆心且相互垂直的两条中心线上接触面的宽度Bo1、Bo2、Bo3、Bo4:在矩形井盖与支座接触面平面上,测量长、宽方向中轴线上接触面的宽度Bo1、Bo2、Bo3、Bo4:
取上述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在圆形井盖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中轴线上对应部位测量井盖与支座接触面到井盖顶部的垂直高度Hi、H2、H3、H4:在矩形井盖的长宽方向中轴线上对应部位,测量井盖与支座接触面到井盖顶部的垂直高度Hi、H2、H3、H4;
取上述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在矩形井盖支座长宽方向中轴线上的对应部位,测量支座支撑面高度Ao1、Ao2、A03、Ao4:
在圆形支撑面相互垂直的中轴线上的对应部位,测量支座支撑面高度Ao1、Ao2、Ao3、A04:
取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随机测量三点,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加载设备能施加不小于500kN的荷载,分度值为1kN,测力误差不大于土2%。加载设备平台尺a)
寸须大于检查井盖支座最外缘尺寸;刚性垫片
橡胶整片
图(2)加载试验装置示意图
b)如图(2)所示,加载压头和井盖间应有圆形垫块及橡胶垫片。刚性垫块直径为356mm,厚度5
JC/T1009——2006
不小于40mm,上下表面应光滑平整,橡胶垫片直径为356mm,厚度为6mm~10mm。6.4.1.2试样
包含井盖与支座的成套检查井盖。6.4.1.3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在加载设备的平台上,调整试样和垫块的位置,确保加载压头、垫块及试样的几何中心重合,在井盖底部中心位置安置百分表。以1kN/s~3kN/s的速度加载至三分之二试验荷载(见表4)后卸载,重复5次。测量5次加载后检查井盖的变形量,精确到0.1mm,以此作为残留变形量。6.4.2承载
6.4.2.1加载设备、试样同6.4.1。6.4.2.2以1kN/s~3kN/s的速度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试验荷载的百分之二十,每级保持1min。逐级加载至表4规定的试验荷载,保持5min后卸载,检查井盖、支座有无裂纹。6.5疲劳性能
6.5.1试验机
脉动频率为6Hz~10Hz的液压脉动试验机,试验机平台尺寸须大于检查井盖支座最外缘的尺寸。6.5.2试样
包含井盖与支座的成套检查井盖。6.5.3试验步骤
a)在试样上放置刚性垫块及橡胶垫片,刚性垫块及橡胶垫片的尺寸同6.4.1.1;b)将试样放在试验机的平台上,调整试样和垫块的位置,确保加载压头、垫块及试样的几何中心重合;
以下限荷载至上限荷载为一次循环,对试样施加200万次循环荷载后检查井盖、支座有无裂纹。c)
下限荷载和上限荷载见表7。
表7下限荷载和上限荷载
检查并盖等级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试验下限荷载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批量与抽样
试验上限荷载
单位为千牛
以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相同规格的500套检查井盖为一批,不足500套时按一批处理。7.3出厂检验
7.3.1外观、几何尺寸及偏差
逐套检验,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该套产品不合格。7.3.2巴氏硬度、承载能力
每批抽取2套检查井盖进行巴氏硬度、承载能力的检验。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再抽2套测定,如仍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检查井盖不合格。7.4型式检验
7.4.1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正常生产后遇到材料、结构、工艺有明显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连续半年以上停产,恢复生产时;6
c)正常生产满1年或累计生产到1万套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7.4.2检验项目
包括5.2~5.6的所有技术要求
7.4.3抽样及判定
JC/T1009-2006
7.4.3.1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套检查井盖进行外观、几何尺寸检验,如有1套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合格;如有两套或以上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不合格。7.4.3.2从7.4.3.1抽取的检查并盖中,随机抽取2套进行色氏硬度和承载能力试验。如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再抽取4套重复本项试验,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判型式检验不合格。7.4.3.3从7.4.3.1抽取的检查井盖中,抽取一套进行疲劳试验,如不符合要求,则再抽取2套重复本项试验,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判型式检验不合格。8标志及产品合格证
8.1标志
每套检查井盖应在井盖正面一处作上耐久标志。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a)检查井盖的产品标记:
b)产品型号;
c)生产企业名称;
d)生产年份。
8.2产品合格证
经检验合格产品应填写产品合格证书,其内容包括:a)合格证书编号:
b)制造厂名称、厂址;
c)产品承载等级;
d)质量检验结果;
e)承载能力试验结果:
f)制造厂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g)本标准编号。
9包装、贮存、装卸及运输
9.1包装
无特殊要求不包装。
9.2贮存
露天存放。
9.3装卸运输
当采用叉车装卸时,产品底部应有托盘,层高不得高于10套;当采用人工装卸时,严禁抛掷、滚落,以免损坏产品。运输时应采用平放方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