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1541-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H/T 1541-2006
中文名称: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5-12
实施日期:2006-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813141
相关标签:
热塑性
外观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83.080.01塑料综合
中标分类号:化工>>合成材料>>G32合成树脂、塑料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页数:6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6-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中国石化北京燕化股份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委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委会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SH/T 1541-2006 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SH/T1541-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83.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1541—2006
代替SH/T154I--1993
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appearance of thermnoplastic granules2006-05-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11-01实施
本标准代替SH/T1541—1993《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本标准与SH/T1541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SH/T 1541-2006
一范围内将本标准中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合并,统称为聚乙烯(PE)(第1章)。
一范围中增加苯乙烯丙烯睛(SAN)树脂以及改性塑料(第1章))。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由不注日期引用文件改为注日期引用文件(第2章)。增加术语和定义一章(第 3章)。一指明小粒中包括碎屑和碎粒(3.4)。一增加了蛇皮粒、拖尾粒、絮状物和带泡粒子的定义(3.5、3.6、3.7和3.8)。试验用套筛规格按照CB/T6003.2—1997描述(5.1)。一一试验用套筛装配好后,增加\在水乎方问”充分摇动7.2)。—增加\结果表示”一章(第8章)。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國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丽、陈宏愿、杨春梅、王树华、李环、徐桂芹、石迎秋。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范围
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本标推规定了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的试验方法。SH/T 1541--2006
本标准适用于热塑性塑料中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抗冲击聚苯乙烯(PS-I)、丙烯-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等本色颗粒状树脂。本标准也适用于改性塑料。免费标准bzxz.net
本标准不适用于热塑性塑料中的粉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003.2—1997金属穿孔板试验筛(eqy1S03310-2:1990)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推。3.1
黑色粒子及深褐色粒子。
除黑粒和树脂应有的颜色外其他颜色的粒子。3.3
任意方向尺寸大于smn 的粒子,包括连粒。3.4
任意方向尺寸小于2mm的粒子,包括碎屑和碎粒。3.5
蛇皮粒
形似蛇皮的带状树脂。
拖尾粒
因切粒不良产生的带锥角或毛刺的粒子。注:F一版标推称为\丝发\。
絮状物
状的树脂。
SH/T1541-2006
带泡粒子
内部含有水泡、气泡的粒子。
除本体外的其他物质
4原理
将1000g树脂粒料经试验用套筛筛出定义中规定的大粒、小粒。在不少于10min的时间内,用镊子栋净1000g粒料中的各类粒子,并分类统计。5
仪器和设备
由Φ300×50/5RCB/T6003.2-1997(A筛)和@300×50/2RCBT60035.1试验用套筛,
筛)两个金属穿孔板试验筛和与筛框基本尺寸相同的上盖及接料盘套叠在一起组成。5.2白色糖瓷盘
尺寸不小于500mm×355mm×40mm。天平
最小分度值1g,
最小分度值0.1g;
精确到0.1mm;
计时器,
培养血
直径120mmm;
250mL。
取试验样品作为试样。
试验步骤
1997(B
ROCHEMIC
7.1将)筛(5.1)装在B筛(5.1)上面,并在筛子的下面装配上接料盘。7.2用天平(531称取1000g士1g试样,放人A筛,在筛子的上面装配上盖。在水平方向充分摇动试验用套筛后,留在4筛内的试样即为大粒,接料盘内的试样即为小粒,并将大检和小料分别放人两个培养血肉
7.3将过筛后留在B筛内的物料倒人干燥、洁净的白色携瓷盘内,以摊平盘底为宜。开启计时器,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在不少于10min的时间内,用摄子栋净白色糖瓷盘和培养血廖的各类粒子,分别放入烧杯内(5.8)
试验过程中也应栋净72史未筛出的大粒和小粒。必要时,用卡尺测量粒子尺升,并分别放入大
粒和小粒的培养血内。
7.4计数或用天平(5.32)称量各类粒子结果表示
黑粒、色粒、蛇皮粒、拖尾粒、杂质按个/k计;大粒、小粒、絮状物、带泡粒子按/kg计。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注明按本标准;
b、试样名称、批号、来源或生产厂;c.试验所需时间;
d.1000g试样中各类粒子的个数(个/kg)或质量(g/kg);e.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
SH/T t541—200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