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号: JB/T 7039-2006
中文名称:液压叶片泵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5-06
实施日期:2006-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323903
相关标签: 液压
标准ICS号:流体系统和通用件>>流体动力系统>>23.100.10泵和马达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零部件>>J20液压与气动装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17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6-10-01
起草人:梁娟、焦黎、彭平
起草单位:金城集团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变量泵(额定压力:P≤16MPa;16MPa
叶片泵的基本参数应包括:
额定压力;
额定转速:
公称排量。
JB/T70392006
5.3标记
应在产品上适当且明显的位置做出清晰和永久的标记或铭牌。标记或铭牌的内容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采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GB/T786.1的规定6技术要求
6.1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6.1.1压力等级应符合GBT2346的规定。6.1.2公称排量应符合GBT2347的规定。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353的规定6.1.3
螺纹连接油口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T2878的规定。6.1.4
GB/T7935-2005中4.3的规定。
6.1.5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
6.1.6制造商应在产品样本及相关资料中说明产品适用的条件和环境要求6.2性能要求
叶片泵的性能要求应包括
a)排量:
b)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c)自吸性能;
d)噪声;
e)低温性能:
f)高温性能:
g)超速性能;
h)超载性能:
i)密封性能:
j)压力振摆;
k)滞环;
D耐久性。
6.2.1排量
空载排量应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分类
空载排量
表2叶片泵的空载排量
公称排量V
90%V~110%V
>67~400
95%V110%V
6.2.2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在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额定转速工况下,容积效率和总效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3
JB/T7039-2006
额定压力P
16
除特殊规定外,叶片泵吸油口的真空度测定值不低于16kPa。6.2.4噪声
额定转速工况下,噪声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在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表4叶片泵的噪声值
额定压力Pa
6.3
公称排量V
定量泵
变量泵
dB (A)
>50~63>63~100>100~160>160~200>200~400
>25~50
>10~25
注1:此表中16
定量泵
变量泵
6.2.5低温性能
在环境温度和进口油液温度最低为-20℃,或用户与制造商商定的低温条件下,叶片泵应能够在最大排量、空载压力工况下正常起动。6.2.6高温性能
在额定工况下,叶片泵进口油液温度达到90℃~100℃时,叶片泵应能够正常工作。6.2.7超速性能
在叶片泵的驱动转速达到115%额定转速下,叶片泵应能够短时间正常运转6.2.8超载性能
在额定转速和125%额定压力工况下,叶片泵应能够连续正常运转1min以上,无异常现象出现。6.2.9密封性能
a)静密封:各静密封部位在任何工况条件下,不应渗油:4
b)动密封:各动密封部位在叶片泵运转5h内,不应滴油。6.2.10压力振摆
对额定压力p≤6.3MPa的叶片泵,出口压力振摆值不大于士0.2MPa;JB/T7039-2006
对额定压力6.3MPa
6.2.11滞环
变量叶片泵滞环应小于10%。
6.2.12耐久性
6.2.12.1耐久性试验方案可在下列方案中选择一种:a)连续满载试验3000h:
b)连续超载试验600h(变量泵试验100h)后,冲击试验10万次:c)连续超载试验360h后,冲击试验30万次。注:变量泵只在方案a)、b)中选择。6.2.12.2耐久性试验后,容积效率不应低于表3规定值三个百分点:零件不得有异常磨损或其他形式的损坏。
6.3装配要求
6.3.1装配应按GB/T79352005中4.4~4.7的规定6.3.2叶片泵内部清洁度应符合JB/T7858的规定。6.3.3装配后的叶片泵,在封闭的泵体内充人0.16MPa的气体,不应有漏气现象。6.4外观要求
产品外观应符合GB/T7935—2005中4.8~4.9的规定。7试验方法
7.1试验装置
7.1.1叶片泵试验应具备符合图A.1或A.2所示试验回路的试验台。7.1.2压力测量点的位置
压力测量点应设置在距被试泵进、出油口的(2~4)d处(d为管道内径)。稳态试验时,允许将测量点的位置移至距被试泵更远处,但应考虑管路的压力损失。7.1.3温度测量点的位置
温度测量点应设置在距压力测量点(2~4)d处,且比压力测量点更远离被试泵。7.1.4噪声测量点的位置
噪声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按GB/T17483的规定。7.2试验条件
7.2.1试验介质
7.2.1.1试验介质应为被试泵适用的工作介质。7.2.1.2试验介质的粘度:40℃时的运动粘度为42mm2/s~74mm2/s(特殊要求另行规定)。7.2.1.3试验介质的温度:除明确规定外,型式试验应在50℃土2℃下进行,出厂试验应在50℃土4℃下进行。
7.2.1.4试验介质的污染度:试验系统油液的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不应高于GB/T140392002规定的—/19/16。
7.2.2稳态工况
在稳态工况下,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的变化范围应符合表5的规定。应在稳态工况下记录试验参量的测量值。
JB/T7039-2006
表5叶片泵的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测量参量
压力(表压力p<0.2MPa时)
压力(表压力p≥0.2MPa时)
注:测量准确度等级见7.2.3。
7.2.3测量准确度
各测量准确度等级对应的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A
B、C三级、型式试验不应低于B级,测量准确度等级分为A
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
测量参量
压力(表压力p<0.2MPa时)
压力(表压力p≥0.2MPa时)
7.3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7.3.1跑合
跑合应在试验前进行。
出厂试验不应低于C级。各等级测测量准确度等级
在额定转速下,从空载压力开始逐渐加载,分级跑合。跑合时间与压力分级应根据需要确定,其中额定压力下(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的跑合时间应≥2min。7.3.2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
了的规完
表7叶片泵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序号
试验项目
排量验证试验
容积效率试验
压力振摆检验
输出特性
超载性能试验
冲击试验
7密封性能检查
试验方法
按GB/T7936的规定进行(变量泵进行最大排量验证)试验类别
在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额定转速下,测量容积效率(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
在额定压力及额定转速工况下,观察并记录被试泵出口压为振摆值(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
在最大排量及额定转速下,调节负载使被试泵出口压力缓慢地升至截流压力,然后再缎慢地降至空载压力,重复三次。绘制出输出特性曲线,参见图A.5
在额定转速下,以125%额定压力连续运转1min。在额定转速下按下述要求连续冲击10次以上;冲击频率为(10~30)次/min,截流压力下保压时间大于T/3(T为循环周期),卸载压力低于截流压力的10%冲击波形参见图A.7
在上述全部试验过程中,检查动、静密封部位,不得有外渗漏必试
仅对变量泵
仅对定量泵
仅对变量泵
7.3.3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8的规定。表8叶片泵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序号
试验项目
排量验证试验
效率试验
压力振摆检查
试验方法
按GB/T7936的规定进行(变量泵进行最大排量验证)a)额定转速下,使被试泵的出口压力逐渐增加,至额定压力的25%左右,待运转稳定后,开始测量b)按上述方法至少测量被试泵的出口压力约为额定压力的40%、55%、70%、85%100%变量泵为30%、40%、50%60%
70%截流压力时的各组数据
被试泵额定转速的85%至最低转速的范c)在进口油温为50C时,
围内,至少设四个均勾分布的试验转速,在各个试验转速下分别测量上述各压力点的各组数据
d)额定转速下
进口油温为20℃~
量被试在空载压力至额定压力
5℃和70℃~80℃时,分别测
(变量泵为70%裁流压力)范
围内至少六个等分压力点的容积效率绘制下列特性曲线:
1)绘制50C油温、不同压力时,功率、流量、效率随转速变化曲参见图A.3
2)绘制20℃~35℃、70℃~80℃油温时,功率、流量、效率随压力变化曲线,参见图A4(变量录在最大排量下试验在额定压力及额定转速工况下,观察并记录被试泵出口压力振摆值(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
在最大排量及额定转速下,调节负载使被试泵出口压力缓慢地升至截流压力,然后再缓慢地降至空载压力,重复三次,绘制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试验
参见图A.5
在最大排量及额定转速下,将被试泵压力调至截流压力,锁死调节机构,用阶跃加载使流量从最大到最小,再从最小到最大瞬态特性曲线
自吸试验
噪声试验
低温试验
绘制瞬时压力和时间函数的波形,参见图A6确定峰值压力Pmx、压力脉动Ap、过渡过程时间响应时间节和
压力超调量8(pmxPa)
在额定转速、空载压力工况下,测量被试泵吸油口真空度为零时的排量,以此为基础,逐渐增加吸油阻力,直至排量下降1%时,测量
其真空度(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在进油口压力为0kPa30kPa、额定转速下,分别测量被试泵在空载压力至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范围内至少六个等分压力点的噪声值(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使被试泵和进口油温均处于-15℃~-20℃,油液粘度在被试泵所允许的最大粘度范围内,在额定转速、空载压力工况下启动被试泵,反复起动至少五次(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JB/T7039—2006
仅对变量泵
a)仅对变量泵
b)建议试验项目
本底噪声应比被
试泵实际噪声低
10dB(A)以上,否则应
进行修正
a)有要求时做此项
b)可以由制造商与
用户协商,在工
业应用中进行
JB/T7039-2006
试验项目
高温试验
超速试验
超载试验
冲击试验
满载试验
效率检查
密封性能检查
表8(续)
试验方法
在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及额定转速下,被试泵进口油温为90℃~100℃,油液粘度不低于被试泵所允许的最低粘度条件,连续运转至少1h(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在115%额定转速的工况下,分别在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及空载压力下连续运转15min(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a)定量系:在额定转速下,以额定压力的125%连续运转b)变量泵:调节变量机构,使被试泵拐点移至截流压力处,在最大排量、额定转速和截流压力工况下做连续运转。试验完毕后将拐点移回原点
被试泵的进口油温为30℃~60℃,试验时间应符合6.2.12.1的规定在被试泵的进口油温为30℃~60℃、额定转速下按下述要求连续冲击:
冲击题率为(10~30)次/min,额定压力(变量泵为截流压力)下保压时间大于T/3(T为循环周期),卸载压力低于额定压力(变盘泵为截流压力)的10%(冲击波形参见图A.7),冲击次数应符合6.2.12.1的规定
在被试泵的进口油温为30℃~60℃、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截流压力)及额定转速下,做连续运转。试验时间应符合6.2.12.1的规定(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
完成上述规定项目试验后,测量放试泵在额定压力(变量泵为70%为截流压力)及额定转速下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变量泵在最大排量下试验)
将被试泵擦干净,如有个别部位不能一次擦干净,运转后产生“假”渗漏现象,允许再次擦干净
a)静密封:将干净吸水纸压贴于静密封部位,然后取下,纸上如有油迹即为渗油
b)动密封:在动密封部位下方放置白纸,于规定时间内纸上不应有油滴
注:序号11、12、13项属于耐久性试验项目。7.4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
7.4.1数据处理
利用试验数据和下列公式,计算出被试泵的相关性能指标。容积效率:
总效率:
输出液压功率(单位为kW):
输入机械功率(单位为kW):
Y29ne/nx100%
V2iQy2i/n
n =Pae ne-Pledwlex100%
P2,e·9v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