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计量标准(JJ) > JJG 850-2005 光学角规检定规程
JJG 850-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G 850-2005

中文名称:光学角规检定规程

标准类别:国家计量标准(JJ)

英文名称: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Optical Angle Gaug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5-10-09

实施日期:2006-04-09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54710

相关标签: 光学 检定 规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040长度和角度测量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52长度计量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JJG 850-199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页数:15页

标准价格:18.0 元

出版日期:2006-04-09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宁、林家明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角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规程适用于一等、二等、三等光学角规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JJG 850-2005 光学角规检定规程 JJG850-200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适用于一等、二等、三等光学角规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850—2005
光学角规 
Optical Angle Gauge
2005-10-09发布
2006-04-09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G850—2005
光学角规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Optical Angle Gauge
JJG850—2005
代替JJG850—1993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10月09日批准,并自2006年04月09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角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本规程委托全国几何量角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程起草人:
JJG850—2005
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月(北京理工大学)
林家明
范围·
引用文献
计量性能要求
镜座定位面表面粗糙度
镜座相邻定位面垂直度
JJG850—2005
镜座定位面对楔形镜人射面的垂直度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光学角规综合光圈数和工作面面形偏差,偏向角
通用技术要求·
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6计量器具控制·
检定条件·
检定项目
检定方法··
检定结果的处理
检定周期: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一等光学角规偏向角计算示例
二等光学角规偏向角计算示例
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8)
(8)
(9)
1范围
JJG850—2005
光学角规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一等、二等、三等光学角规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2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
JJF1001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94—2002
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技术规范
GB 2831—1981
光学零件的面形偏差检验方法(光圈识别)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概述
光学角规由楔形镜(包括消色差楔形镜)和镜座构成,外观如图1所示。镜座
楔形镜
图1光学角规外观图
入射光线垂直于光学角规前表面经过楔形镜在主截面内产生偏折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偏向角。光学角规在透射光路的水平面或垂直面内产生偏向角,偏向角作为小角度发生器可用于检定高精度自准直仪的示值误差、圆分度检验仪细分误差,也可检定测角仪、光学经纬仪、分度头、分度台测微器的示值误差以及各种小角度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根据JJG2057一1990平面角计量器具检定系统,光学角规分为三等,每套按偏向角的角值一般由2\,4\,6\,8\,10\,20\,1',2,5°,10'共十块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每套的块数。
4计量性能要求
镜座定位面表面粗糙度
JJG850—2005
镜座定位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o.1μm。4.2镜座相邻定位面垂直度
镜座相邻定位面垂直度应不大于土2'。镜座定位面对楔形镜人射面的垂直度4.3
镜座定位面对楔形镜入射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士5'。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4.4
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用楔形镜前后两表面反射像在自准直仪视场中的高低错位△与偏向角的比值K来表示。其要求见表1。表1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偏向角
2\~10″
20\~1
2'~5'
4.5光学角规综合光圈数和工作面面形偏差高低错位与偏向角的比值K
≤1/2
≤1/5
≤1/10
≤1/20
光学角规综合光圈数和工作面面形偏差在通光口径4/5直径范围内的要求见表2。表2光学角规综合光圈数和工作面面形偏差等级
偏向角
综合光圈数
光学角规工作面面形偏差
光圈数N
光学角规的偏向角偏差及测量不确定度要求见表3。表3偏向角偏差及测量不确定度
偏向角
2\~10″
20\~1'
2'~10″
2\~10″
20″~1'
2'~10
偏向角偏差(\)
局部光圈数△N
测量不确定度(k=2)(\)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偏向角
2\~10″
20″~1'
2'~10
JJG850—2005
表3(续)
偏向角偏差(\)
测量不确定度(k=2)(\)
5.1.1光学角规应标明名称、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称(或厂标)M标志等标志,并应标明偏向角名义值及楔形镜大端方向。楔形镜大端方向部面如图2所示。大端
图2楔形镜大端方向剖面示意图
5.1.2光学角规应无碰伤、镜座锈迹、明显划痕、楔形镜工作面镀层脱落、霉斑等缺陷,且不应含有气泡。
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光学角规,允许有不影响计量性能的上述缺陷。5.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楔形镜固定压圈应旋紧无松动现象,光学角规的楔形镜应不转动。6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6.1检定条件
6.1.1检定环境
检定实验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0士3)℃,其温度变化应控制0.5℃/h。6.1.1.1
6.1.1.2检定实验室内的湿度应控制在(55%士10%)RH。6.1.1.3被检光学角规和标准计量器具在检定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8h。6.1.1.4检定实验室内不应有影响测量的气流及震动等外界干扰。6.1.2检定设备
主要检定设备见表4。
检定项目
设备名称
JJG850—2005
表4检定设备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自准直仪
直角尺检定仪
激光平面干涉仪
泰曼干涉仪
激光小角度干涉仪
各检定项目见表5。
技术指标
R.o.1 μm
分度值:0.2\,1\
垂直度:左右方向0.013mm/200mm前后方向0.1mm/200mm
入/20
入/10免费标准bzxz.net
表5检定项目一览表
检定项目
各部分相互作用
镜座定位面表面粗糙度
镜座相邻定位面垂直度
镜座定位面对楔形镜
人射面的垂直度
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
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
光学角规综合光圈数和
工作面面形偏差
偏向角
注:“十”表示应检项目,“一”表示可不检项目。6.3检定方法
6.3.1外观
目力观察。
6.3.2各部分相互作用
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6.3.3镜座定位面表面粗糙度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镜座四个定位面表面粗造度用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进行检定。镜座相邻定位面垂直度
使用中检验
JJG850—2005
在直角尺检定仪上,分别测得镜座四个相邻定位面垂直度,读数为Li,i=1,2,,4。求得直角尺检定仪标准垂直度L=ZL/4,依次求得光学角规镜座四个相邻定位面垂直度△L:=L;一L,取四个垂直度数值中绝对值最大者为检定结果。也可使用符合镜座相邻定位面垂直度要求的其他计量仪器和方法进行检定。6.3.5镜座定位面对楔形镜入射面的垂直度将标准四方铁放在一级平板上,自准直仪照准四方铁的工作面。调整自准直仪视准轴垂直于四方铁的工作面,且自准直仪十字分划板竖丝对准四方铁的工作面,取自准直仪读数为ao。然后取下标准四方铁,将被检光学角规置于平板上,自准直仪十字分划板竖丝照准光学角规的人射面的反射像,再次读取自准直仪读数ai,两次读数之差,即为光学角规镜座该定位面对楔形镜入射面的垂直度。按公式(1)计算。依次测出光学角规镜座四个定位面对形镜人射面的垂直度,取四个垂直度数值中绝对值最大者为检定结果。
Aa;=a;-ao
式中:△a;光学角规镜座定位面对楔形镜入射面的垂直度,(\),i=1,,4;αo——自准直仪照准标准方铁的读数,(\);a:一一自准直仪照准光学角规人射面的读数,(\)。6.3.6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1)
调整自准直仪视准轴使其垂直对准楔形镜的人射面。观察两表面反射像的高低错位,调整完成时错位量应小到分辨不出来,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如图3所示。
图3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示意图测量时,首先瞄准楔形镜前表面反射像,读取自准直仪读数a1,然后自准直仪瞄准楔形镜后表面反射像,读取自准直仪读数a2,两次读数之差,即为楔形镜两表面反射像的高低错位△,按公式(2)计算。楔形镜主截面对镜座定位面的平行度用两表面反射像的高低错位△与偏向角的比值K来确定,按公式(3)计算。分别测出形镜主截面对镜座两个水平定位面的平行度,取其中绝对值最大者为检定结果。△=ai—a2
K=△/8
式中:△一一楔形镜两表面反射像的高低错位,(\);ai
自准直仪对楔形镜前表面的读数,(\);a2
自准直仪对楔形镜后表面的读数,():(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