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计量标准(JJ) > JJG 992-2004 声强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992-200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G 992-2004

中文名称:声强测量仪检定规程

标准类别:国家计量标准(JJ)

英文名称: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of Sound Intensit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4-09-21

实施日期:2004-12-2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446229

相关标签: 测量仪 检定 规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40声学和声学测量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59声学计量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书号:155026-1830

页数:27页

标准价格:20.0 元

出版日期:2005-02-03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刘克、李毅民、丁辉、刘湘衡等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JJG 992-2004 声强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992-200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声压传声器对1级、2级和2X级声强测量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92—2004
声强测量仪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of Sound Intensity2004-09-21发布
2004-12-2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G992—2004
声强测量仪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Regulationof
theMeasurementInstrumentsofSoundIntensityJJG992—2004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09月21日批准,并自2004年12月2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
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衡阳仪表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本规程委托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程起草人:
李毅民
刘湘衡
潘月吾
JJG992—20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衡阳仪表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2
引用文献
3术语和计量单位
声压级
瞬时声强·
声强级
声强探头:
探头的参考点
探头轴
参考方向,
探头传声器的标称间距
残余声强
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
动态能力指数
工作范围
实时工作
计量性能要求
频率范围
滤波·
A-计权
时间平均
峰值因数处理
声压频率响应和声强频率响应
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
6通用技术要求
标志、铭牌和使用说明书,
7计量器具控制·
检定条件·
检定项目…
检定方法··
使用中检验
检定结果的处理·
JJG9922004免费标准bzxz.net
(8)
7.6检定周期
附录A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JJG 992—2004
附录B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I
1范围
JJG992—2004
声强测量仪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声压传声器对1级、2级和2X级声强测量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了下列文献:
GB/T3102.7-1993《声学的量和单位》GB/T3241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GB/T164041996《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1部分:离散点上的测量》
GB/T16404.2一1999《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2部分:扫描测量》GB/T17561一1998《声强测量仪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CB/T6882一1986《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JJG1761995《声校准器检定规程》JG188一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JJG449一2001《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检定规程》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程采用和参考GB/T16404和GB/T17561中有关术语定义。本规程采用CB/T3102.7规定的量和单位。3.1声压级(soundpressurelevel)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的20倍,基准声压为20uPa,声压级用分贝表示,符号为dB。
3.2瞬时声强(instantaneoussoundintensity)声场中某点处单位时间通过与质点速度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声能。声场中某点的瞬时声强是个矢量,等于该点瞬时声压与瞬时质点速度的积I(t)=p(t)·u(t)
式中:I(t)一瞬时声强,W/m;p(t)—瞬时声压,Pa;
u(t)—瞬时质点速度,m/s。
3.3声强(sound intensity)
稳态声场中瞬时声强在--定时间T内的平均值:(1)
JJG992—2004
式中:T周期的整数倍或长到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时间。(2)
1是矢量1的幅值:其量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它取决于被测声源声能流的传播方向。
3.4声强级(soundintensitylevel)声强与基准声强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的10倍,基准声强是10-12W/m2,声强级用分贝表示,符号为dB。
L, =10lgl
式中:L,一声强级,dB;
I一声强的大小,W/m;
。—-基准声强,I。=10-12W/m2。注:
1.在指定方向n的声强1。等于In。2.当声波为平面行波时,声强级与声压级有如下关系:L,= L, + 101g(益
式中:L,—声强级,dB;
L,—声压级,dB;
h--—400kg/(m2·s);
0-—媒质密度,kg/m2;
声速,m/s。
在温度为23℃、大气压为101.3kPa、相对避度为50%时:L, = L, - 0.15dB
3.5声强探头(soundintensityprobe)换能器系统,它的输出信号能被处理以获得特定方向的声强分量。3.6探头的参考点(referencepointofaprobe)声强探头两传声器的有效声中心之间的中点。3.7探头轴(probeaxis)
通过声强探头两传声器有效声中心的直线。3.8参考方向(referencedirection)指向探头且平行于探头轴的方向。3.9探头传声器的标称间距(nominalseparationofmicrophonesinaprobe)在规定测量频率范围内,声强探头两传声器有效声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3.10残余声强(residualintensity)(3)
声强探头两个传声器受到相同声压作用时,由于声强测量仪两个通道(包括传声器在内)的固有相位差而引起的虚假声强值。3.11声压-残余声强指数(pressure-residualintensityindex)2
JJG992-2004
声强探头两个传声器受到相同的粉红噪声的作用时,测量得到的声压级与残余声强级之差。该指数一般以倍频程谱或1/3倍频程谱的形式给出。3.12动态能力指数(dynamiccapabilityindex)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与偏差因子之差。注:偏差因子表明了声压级与声强级的最大差值,1级与2级声强测量仪的偏差因子均为10dB。3.13工作范围
在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条件下,声强测量仪可测到的粉红噪声信号的最高和最低声压级的范围,以分贝为单位。3.14实时工作
声强测量仪的一种工作方式。将整个平均时间内声信号的全部数据同时用于计算声压和声强。
4概述
声强是表明声能量流动的强弱及方向的一个失量。声强测量仪是一种测量空气介质中声强在某一方向的分量的仪器。通过多点的声强测量,可获得声源附近某一平面上的声能流强弱分布,以研究声源的辐射特性。通过声强测量还可测定声源的声功率级。声强测量仪包括声强探头和声强处理机两部分。声强探头采用一对相隔一定距离的声压传声器。声强测量仪应给出声强及声压的倍频程或1/3倍频程谱,并提供A计权功能。
本规程规定了1级和2级两种准确度等级的声强测量仪,对1级的要求比2级产格。
还有个等级,称为2X级。在本规程要求的频率范围内,不对2X级的声强测量仪作实时工作的要求。对2X级声强测量仪的其他的性能要求与2级声强测量仪相同。5计量性能要求
5.1频率范围
1级声强测量仪应给出声强的1/3倍频程谱,至少包括标称中心频率从50Hz到6.3kHz的22个1/3倍频带,频率覆盖范围从45Hz至7.1kHz。2级声强测量仪应能给出符合上述要求的声强的1/3倍频程谱;或者能给出倍频程谱,至少包括标称中心频率从63Hz到4kHz的7个倍频带,频率覆盖范围从45Hz至5.6kHzo
5.2滤波
1级声强测量仪的滤波器性能应满足JJG4492001对1级1/3倍频程滤波器的要求。
2级声强测量仪的滤波器性能应满足JJG4492001对2级1/3倍频程或2级倍频程滤波器的要求。
滤波器可以是模拟的或数字的滤波器,或由窄带分析结果合成。1级和2级声强测量仪的滤波器应能实时工作,对2X级不做此项要求。3
5.3A一计权
JJG992—2004
声强测量仪应提供A计权的声级及声强级。声级及声强级的A一计权特性及允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A一计权特性及其允差
频率/Hz
5.4时间平均
A一计权/dB
声强测量仪应提供声强及声压的时间平均值。允差/dB
+0.75,-1.0
1级声强测量仪的平均时间应可在10s~180s的范围内连续改变,或以1s或更短的间隔改变。
2级声强测量仪的平均时间应可在10s~180s的范围内连续或步进改变。2X级声强测量仪的平均时间应可在30s至600s的范围内连续或步进改变。4
JJG992—2004
声强测量仪对信号持续时间为平均时间1/10的信号的指示,比对连续正弦信号的指示应低10dB,1级声强测量仪的允差为±0.3dB,2级为±0.5dB。5峰值因数处理
声强仪应能对峰值因数不高于5的信号给出正确的测量结果。使声强处理器处于声压测量方式,测量2kHz的正弦信号并平均(30~36)s,测得的声压级为L,:对同样幅值、持续时间为8ms、重复频率为10Hz的2kHz猝发音序列进行测量,并时间平均相同,测得的声压级为L.。对于倍频程测量L,=L,-11.0dB;对于1/3倍频程测量L,=L、-11.3dB。1级声强测量仪的允差为±0.3dB,2级为±0.5dB。5.6声压频率响应和声强频率响应令一平面行波在参考方向人射到声强探头,在声强探头旁设置一个标准传声器并与声强仪同时进行测量。以标准传声器测得的声压级为声压参考值,根据公式(4)算得的声强级作为声强测量的参考值。1级和2级声强仪应满足表2给出的允差。表2声强仪声压与声强频率响应的允差声压频率响应的允差/dB
频率/H2
声强频率响应的允差/dB
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
JJG992—2004
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应不小于表3所规定的值。3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的最低要求表3
声压一残余声强指数/dB
频带中心频率/Hz
通用技术要求
标志、铭牌和使用说明书
声强测量仪应具有以下标志:
a)制造者的名称;
b)产品的型号和序列号;
c)采用国家标准的标志
“CB/T17561一1998”或采用国际标准的标志“IEC61043
1993”;
d)准确度等级。
每台声强测量仪均应附有包括CB/T17561一1998中第15条要求给出的所有信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