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4071.3-2007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4071.3-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4071.3-2007

中文名称: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1-25

实施日期:2007-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20378

相关标签: 轴承 套圈 磨床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机床>>25.080.50磨床和抛光机

中标分类号:机械>>金属切削机床>>J55磨床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4071.3-1994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15111·8289

页数:7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7-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夏红

起草单位: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委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JB/T 4071的本部分规定了轴承套圈磨床的制造与验收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最大工件孔径25mm~400mm或最大工件直径40mm~500mm的普通精度的轴承套圈内表面磨床和最大工件孔径25mm~4000mm的普通精度的轴承套圈外表面磨床。 JB/T 4071.3-2007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4071.3-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JB/T 4071.3-2007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4071.3-2007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4071.3-2007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4071.3-2007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4071.3-2007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标准内容

ICS 25.080.50
备案号:19903—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4071.32007
代替JB/T4071.3—1994
轴承套圈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Grinder for bearing race-Part 3: Spccifications2007-01-25发布
200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般嘎求
附件与工具
安全卫生,
6加工和装配质量,
机床空运转试验
8机床负荷试验(抽查)
9机床精度检验
10生产效率(抽查)
JB/T 4071.32007
JB/T4071(轴承弃圈磨床”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外表面磨床精度检验:一第2部分:内表面磨床精度检验第3部分:技术条件;
一第4部分:型式与参数。
本部分为JB/T4071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BT4071.3--1994轴承套圈磨床技术条件》。本部分与JB/T4071.3--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标准名称改为“轴承套圈磨床第3部分:技术条件”;一增加了“目软”和“前言\;JB/T4071.3--2007
一增加了机床精度等级的说明(见3.2);一增加了“附件和工具”中由设计根据机床结构特点进行选择(见第4章)。与本部分配套使用的标推有:
-JB/T8078—1999《轴承外圈内表面磨床参数》:——-JB/T8079.1—1999《轴承内圈外表面磨床参数》;—JB/T8080-—1999《轴承内图内表面磨床参数》。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夏红,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B/T 4071.31994。
1范围
轴承套圈磨床第3部分:技术条件JB/T 4071.3--2007
JB/T4071的本部分规定了轴承套圜磨床(以下简称为机床)的制造与验收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最大工件孔径25mm~400mm或最大工件直径40mm~500m1m的普通精度的轴承套圈内表面磨床和最大工件孔径25mm~4000mm的普通精度的轴承套圈外表面磨床,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40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雨,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5226.1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2002,正C60204-1:2000, DT)
GB/T90612006金属切前机床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T167691997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negISO/DIS230-5-2:1996)JB4029磨床砂轮防护罩安全防护技术要求JB/T4071.1-1994轴承套圈外表面磨床精度JB/T4071.2-1994轴承套圈内表面磨床精度JB/T9871-1999金属切削机床精度分级JB/T9872—1999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JB/T 9874-—1999
JB/T 9877—1999
金属切削机床消洁度的测定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JB/T10051一1999金属切削机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3一般要求
3.1本部分是对GB/T9061、JB/9872、JB/T9874等标准的具体化利补充。按本部分验收机床时,应同时对上述标中未经本部分具体化的其余有关验收项目进行检验。3.2机床为按JB/T9871—1999的规定的IV级精度机床。4附件与工具
4.1机床应配备能保证基本性能的附件和工具,由设计根据机床的结构特点进行选择。4.2根据用户要求,按协议(或合同)的规定提供特殊附件。5安全卫生
5.1电磁无心具应有失磁保护。
5.2往复运动部件,应有极限位置保险装置。5.3砂轮磨损时应有极限保险装置。5.4机床工作时,有冷却液飞溅部件应有防护装置。5.5机床上可能松脱的零,部件应有防松装置。外露的旋转零件应有防护装置。JB/r 4071.3-2007
5.6按GB/T16769的规定检验机床噪声,机床噪声测盘应在不带工件的各级转速空运转条件下进行机床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3dB(A)。5.7手轮和手柄操纵力:
a)进给手轮和液压操纵手柄按“经带用”的要求考核b)调整手轮、手柄按“不经常用”的要求考核。5.8砂轮防护罩还应符合JB4029的规定5.9按本部分验收机床时,应同时对GB15760、GB5226.1、JT10051中未经本部分具体化的其余有关验收项目进行检验。
6加工和装配质员
6.1床身、床头箱、工作作台、进给滑板、砂轮架体为重要铸件,应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6.2工件主轴、砂轮主轴、进给丝杠副、工作台导轨副、主进给导凯副等易磨损主要零件应采取与寿命相适应的耐磨措施。
6.3床身导轨副为重要导轨副,应采用耐磨铸铁、镶钢导轨、贴塑导轨、静压导轨,或采用高(中)频感应萍火等耐磨措施。
6.4下列结合面应按“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a)床头箱底面与其相配件的结含面;b)铆钢导轨与其相配件的结合面;c)砂轮架底面与其相配件的结合面:d)修整器底面与其相配件的结合面。注:a)、d)结合面中的调整片不作考,6.5机床的进给导轨副按“静压,清动、滚动导轨”的耍求考核。其余导轨副按“移置导轨”的要求考核。
6.6带刻度装置的进给手轮、手柄反向空程量不应超过1/10r。6.7带传动砂轮轴电动机应连同皮带轮或联轴器进行动平衡,并校正,其剩余不平衡量引起振动的双振幅值应不大于4m。
6.8按JB/T 9877的规定检验满洁度。其中砂轮轴部件内部清洁度按重量法检验,其杂质、污物不应超过200m。其余部位用目测,手感法检验,不应有脏物。7机床空运转试验
7.1砂轮架主轴(带砂轮)在无负荷状态下进行空运转试验,从最低速度起依次运转至最高线速度或设计规定的最高速度,每级速度的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min。最高速度运转时间不少于Ih,使砂轮架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总运转时间不少于4h。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查其溢度和温升,应符合GB/T9061的规定。被压系统的温度和温升应符合JB/T10051的规定。7.2轴承套圈内表面磨床的床头部件、轴承套圈外表面磨床的砂轮架部件空运转功率,分别不应超过床头部件和砂轮架部件空运转功率指标1的115%。在部件电动机的空运转功率指标尚未确定时,部件电动机的空运转功率可按不超过电动机额定功率的25%考核。也可以由设计规定(抽查)。7.3在全部功能下进行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连续空运转无故障时间不得少于4h(自动机床无故障时间不得少于。
7.4,工作台往复速度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a)双货塞杆10%。
1)选择装配质缸较好的10套部件:测盘其电动机空运转功率《测量及检验时均应扣除电动机空载功率),其平均值作为部件电动机空运转功率播标。2
6)单活塞杆按理论计算值再加10%。c)误差按式(1)计算:
式中:
8一往复速度误差,%;
j + #2
、t——分别为工作台往复单程时间,单位为min。7.5工作台最高往复次数(最短行程)应大于衰1规定。裹1
最大工件孔径
>100~400
7.6工作台低速运动平稳性应符合表2规定。2
最大工件孔径
>100~400
台运动速度
JB/T 4071.3—2007
往复次数
次/ min
无鹅行
检验方法:使百分表测头平行于工作台运动方向并触及表面测量,指针应连续均勾。8机床负荷试验(抽查)
本系列机床仅做砂轮电机达到额定(或设计规定)功率试验,用磨削法进行。试验条件如下:
a)选用大规格试件(按设计规定):b)试件转速为低速或中速
c)均句进给至电动机达到额定功率(或设计规定)为止。磨削内孔时,工作台应同时作往复运动。9机床精度检验
9.1轴承套外表面磨床精度检验按JB/T4071.1进行,轴承套圈内表面磨床精度检验按JB/T4071.2进行。
9.2轴承套圈内表面磨床的几何精度G2、G3、G5项和轴承套外表面磨床的几何精度G1、G2、G4.G5项应在稳定温度时检验。
9.3工作精度试验规范按设计规定。9.4工作精度检验时试件表面粗糙度R最大充许值为0.63uml。9.5以机床的最小标称进给量,在同一方向连续进给10次,检验机床的进给精度。每次进给误差和连续10次进给的累计误差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3
JB/T 4071.3--2007
检验项目
每次进给
10次进给
误差按式(2)、式(3)计算:
式中:
冰—每次进给误差,%;
可次一
—10次进给误差,%;
d每次实际进给量;单位为μm:
b一最小标称进给量,单位为um。生产效率(抽查)
导轨结构
滚动或静压
斑动或静压
faa -d
自动机床应考核生产效率,连续磨削时间和平均磨削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