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计量标准(JJ) > JJG 269-2006 扭转试验机检定规程
JJG 269-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G 269-2006

中文名称:扭转试验机检定规程

标准类别:国家计量标准(JJ)

英文名称: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orsion Testing Machin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2-08

实施日期:2007-06-08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450847

相关标签: 扭转 试验机 检定 规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00力、重力和压力的测量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53力学计量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JG 269-198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8.0 元

出版日期:2007-06-08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贵仁、沃兆廷等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式、电子式扭转试验机(以下简称扭转机)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专用扭转机的校准参照本规程进行。本规程不适用于金属线材扭转机的检定。 JJG 269-2006 扭转试验机检定规程 JJG269-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式、电子式扭转试验机(以下简称扭转机)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专用扭转机的校准参照本规程进行。本规程不适用于金属线材扭转机的检定。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69-2006
扭转试验机
TorsionTesting Machines
2006-12-08发布
2007-06-0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G269-—2006
扭转试验机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orsionTestingMachines
JJG269—2006
代替JJG269—1981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12月8日批准,并自2007年6月8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张贵仁
沃兆廷
张智敏
印保靖
参加起草人:
姚文倬
赵湘江
安建平
虞跃凌
陈云庆
黄仕源
JJG269—2006
麻家味领时鲜馆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2
引用文献·
4计量性能要求
4.1扭矩测量装置计量性能
JJG269—2006
4.2主动夹头扭转角测量装置计量性能4.3扭转计计量性能
5通用技术要求·
5.1铭牌...·
5.2附件与安放要求
5.3扭矩施加系统
5.4测量装置.……
5.5安全保护装置
6计量器具控制·
6.1检定条件:
6.2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6.3检定结果的处理..…·
6.4检定周期·
附录A扭转试验机检定证书内页格式附录B扭转试验机检定记录格式
JJG269-—2006
扭转试验机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式、电子式扭转试验机(以下简称扭转机)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专用扭转机的校准参照本规程进行。本规程不适用于金属线材扭转机SENON NISTI
的检定。
OTOENNIED
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文献如
GB/T2611-
JB/T9370
GB10128
JJF1115
JJG762-
1992《试验机通用技
1999人扭转试验机
技术系
《金属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光电轴角编码器校准规范》
1992《引伸计检定规程》
JF10962002《引伸计标定器校准规范》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HSNO
扭转机根据力矩(偶)平衡的原理工作可具有多种结构形式机构、扭矩施加系统和受扭试样的夹寺装置。需要给出试样扭转角度可均须有扭矩测量
的扭转机,应该配
备夹头扭转角测量装置或扭转计。扭转机主要干材料及制成品的扭转力学性能的测量,扭转破坏等性能试验。
计量性能要求
4.1扭矩测量装置计量性能CH
各级别扭转机的扭矩计量性能应符合表1技术指标表1
各级别扭转机的扭矩计量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准确度级别
相对分辨力
示值相对误差
于材料及制成品的
示值重复性
回零误差
注:对于机械式扭转机,带与不带被动针和记录装置其示值相对误差均应符合表1技术指标。1
JJG269-2006
4.2主动夹头扭转角测量装置计量性能4.2.1主动夹头扭转角的检定范围一般为(5°~360°);4.2.2主动夹头扭转角测量装置的计量性能应符合表2技术指标:表2夹头扭转角测量装置计量技术指标分辨力(°)
4.3扭转计计量性能
示值相对误差(%)
4.3.1标距相对误差:±0.5%;
4.3.2扭角示值分辨力:<0.001%4.3.3扭角测量下限为0.5°,测量上限≥12%;示值重复性(%)
4.3.4扭角示值相对误差:±1.0%(在0.5°范围时,示值误差不超过±0.005°或土1.0%,取其大者);
4.3.5扭角示值重复性:≤1.0%。5通用技术要求
5.1铭牌
扭转机应有永久性铭牌,铭牌上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等级、制造厂名及日期。
5.2附件与安放要求
与扭转机配套供应的附件应妥贴地安放于牢固的专用仪器箱(盒)内。与计量性能有关的附件应齐全完好,标注相应标志、标记,不得更换或混淆使用。5.3扭矩施加系统
5.3.1扭转机两夹头的同轴度:≤0.3mm;5.3.2夹头应符合以下要求:
a)夹头应能保证试验的同轴度要求;b)在试验过程中,夹头与试样不应产生相对滑移;c)在试验过程中,夹头不应有损伤。5.3.3移动夹头应能沿导轨自由移动且保证足够大的范围,不得影响试样的更换和计量的进行,应能承受最大试验扭矩而无明显变形:移动夹头应移动灵活、无卡滞现象。5.3.4主动夹头的扭转加载应平稳无冲击、调速范围应满足试验和计量要求。a)扭转速度的示值相对误差:±1.0%;b)扭转速度的示值重复性:≤1.0%。注:扭转施加速度满足试验要求而不能满足计量需要时,制造商应提供能满足计量需要的辅助扭转施加控制装置,以便于检定。5.4测量装置
5.4.1电子式扭矩测量装置的零点漂移在15min内不超出测量下限的土1.0%;2
JJG269—2006
5.4.2扭矩测量装置应有零点调节功能,最大试验值保存功能及扭转方向识别功能。5.4.3主动夹头扭转角度测量装置、扭转计均应有零点调节功能,最大试验值保存功能及扭转方向识别功能。
5.4.4对机械式扭转机,检定时指针走满程的时间不应超过7s。5.5安全保护装置
5.5.1扭转机的扭矩超过每挡量程上限的2%~5%时,安全装置应立即动作,自动停机。
5.5.2可根据需要限定扭矩或者扭转角的扭转机超过规定值时,安全装置应立即动作,自动停机。
5.5.3试样破断后扭转机应自动停机。5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6.1检定条件
6.1.1环境与工作条件
检定时环境条件应满足说明书规定要求。说明书对检定环境不作规定的按下列条件要求:
a)室温10℃~35℃;
b)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检定时周围应无影响检定结果的振动、电磁场或其他干扰源;d)工作电源的电压波动不超出额定电压土10%;e)在稳固的基础上正确安装,水平度不大于0.2mm/m。6.1.2检定用标准器具
各级别扭转机检定用标准器具见表3。表3各级别扭转机检定用标准器具序号
标准器具
标准扭矩仪
校验杠杆、力值码
光电轴角编码器
水平仪
检验棒
百分表
技术指标
0.1级,0.3级
力臂误差:±0.1%
础码力值误差:±0.05%
准确度等级不低于5级
工作长度:150mm
圆柱度:≤0.009mmwww.bzxz.net
百分表:1级
检测项目
夹头扭转角度和
转速、扭转计扭角
安装水平度
同轴度
杠杆应有
调平衡装置
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
高精度引伸计标定仪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
扭转机的首次
装状况
扭矩施
JJG269—2006
表3(续)
技术指标
分度值:≤0.01s
充许误差:±0.03s
范围:(0~150)mm
分度值:<0.02mm
充许误
后续检定及使用
同轴度
扭转速度
零点漂移
相对分辨力
六值相对误差
无值重复性
赛误差
检测项目
扭转速度
扭转计标距
应变式扭转计扭角
检验项目
扭转机检定项目
首次检定
示值相 SHINA
示值重复性
标距相对误差
分辨力
示值相对误差
示值重复性
安全保护装置
注:表中“+”表示必检项目,“_”表示可不检项目。4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验
6.2.2检定方法
6.2.2.1铭牌、附件的检查
JJG269—2006
目测检查扭转机的铭牌、附件应符合第5.1条、5.2条技术要求。记录铭牌及附件相关内容。
6.2.2.2安装状况的检验
用水平仪在导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检验,应符合第6.1.1e)条技术要求。6.2.2.3同轴度的检验
用百分表进行检验。检验时,先将检验棒装在被动夹头中并向外伸出夹头110mm,百分表连同表架装于主动夹头转,9检测检验持端头及距端头100mm处的径向圆跳动,取最大值记为△;;再将检验棒装在主动夹买中向外伸出夹头110mm,百分表连两爽头,检测检验棒端头及距端叉20同表架装于机身上
最大值记为△2。
同轴度误差按平式计算:
式中:△
动夹头对被动夹头的同轴度
动主轴轴线对被动夹
轴线的同轴度:
金动夹头轴线对主动主轴轴线的同轴度。误温应不超出5.3.1条规定
同轴度读
夹头扭转速度的检定
a)扭转速度固定或分级的
照标称速度检
mm处的径向圆跳动,取
SOHLANNH
扭转速度连
限至测量上限范围,大致均匀分布检定不少于3点。最低检定点为6
为扭转机额定转速
b)扭转速度检定方法:
扭转速度的检是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方法一:当扭转速度≥360/m
调的,在测量下
min,最高检定点
法检定,检定用应为360的整数倍。时采用本方
在扭转机上安置一回定指针,指对准主动夹头的刻线按设定的转速驱动主动夹头,用秒表测量夹头扭转至规定转角(周角)Φ,所需的时间重复此测量过程3次。
方法二:当扭转速度<6607min时采用本方法是检定时间应不少于2min。采
用光电轴角编码测量系统和秒表送往测METHROU轴用编码器的传动轴同轴串人主动夹头、传感器壳体适当固定不动。按设定的转速驱动主动夹头,在消除初始间隙并证实连接正常后,秒表开始计时的同时将光电轴角编码测量系统清零,用秒表测量光电轴角编码器的示值达到规定转角Φ,所需的时间,重复此测量过程3次。c)主动夹头扭转速度指标的计算主动夹头扭转速度的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按下列各式计算,应不超出5.3.4条规定。
示值相对误差
20,=×100%
中,/t
示值重复性
JJG269—2006
b:=timx= tin×100%
U;—一对应第i检定点的标称扭转速度;式中:
t一一第讠检定点,主动夹头3次扭转至规定转角Φ.所需时间t:的算术平均值;
timaxtimin
第i检定点,主动夹头3次扭转至规定转角Φ,所需时间的最大值、最小值。
6.2.2.5扭矩施加、测量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的检验对扭转机进行预扭时检查第5.3.2条,5.3.3条,5.4.2条、5.4.3条、5.4.4条、5.5.1条,5.5.2条应符合规定要求。用一根试样作破坏性试验,检查第5.5.3条应符合规定要求。
注:也可使用等效的方法检验第5.5.1条。6.2.2.6扭矩零点漂移
扭转机通电预热30min,使其处于正常空载测量状态,非置零状态下观察15min内扭矩示值的最大值Mopmx和最小值Mopmin,按下式计算扭矩零点漂移,应符合5.4.1条要求。
扭矩零点漂移
Mepmx-Mopmm×100%
式中:M一最小测量下限的扭矩值6.2.2.7扭矩相对分辨力
目测检查扭矩指示装置的相对分辨力应满足表1中相应技术要求。(4)
模拟指示装置的可读能力一般为分度值的1/2、1/5或1/10,在刻线间距不小于2.5mm时,方可确定可读能力为1/10:数字指示装置的可读能力,若示值的变动不大于一个增量,则应为数字示值的一个增量,否则应为数字示值变动范围的1/2;分辨力r等于可读能力与分度值的乘积;扭矩指示装置相对分辨力α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分辨力
式中:r一扭矩指示装置的分辨力;M
M一一各测量挡测量下限的扭矩值。X100%
注:相对分辨力指标一般根据测量下限计算得到,若在测量范围r为变量,则以测得的最大α作为检定结果。
6.2.2.8扭矩的示值检定
a)测量下限为检定起始点。在各量程检定应不少于5点,各点大致均勾分布,一般检定该测量上限的20%、40%、60%、80%、100%等5个点。具有多个量程的扭转机同样分别确定检定点,各相邻量程应有部分范围重合。对测量下限低于测量上限20%的扭矩进行检定,则应按照近似等于测量上限10%、5%、2%、1%、0.5%、0.2%和0.1%的原则选择检定点直至测量下限的扭矩值进行补充检定。双向扭转机应分别进行正向与反向检定。6
JJG269—2006
b)使用校验杠杆及力值码检定时,校验杠杆本身应进行静力平衡,无附加力矩。校验杠杆及力值码使用时产生的附加弯矩对扭矩示值检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应不超过允许误差的1/3。
c)使用标准扭矩仪检定时,扭转机连同安装好的标准扭矩仪成工作状态,应满量程预扭3次,将其示值调至零点或作为零点的起始位置。逐点递增施加扭矩,至各检定点保持稳定后记录相应进程示值,至测量上限后逐渐递减卸除扭矩,第一遍检定结束卸除扭矩后相隔30s,记取扭转机的回零示值。检定过程连续进行3遍,每次检定前均应将扭转机示值指示装置调零。d)有关技术指标的计算:
各级扭转机的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和回零误差按下列各式计算,应满足表1中相应技术要求。
以校验杠杆和力值码或标准扭矩仪产生的扭矩为准,在扭转机指示装置上读取示值M.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示值相对误差
示值重复性
回零误差
式中:
M.-Mi×100%
Mimx-Mimm ×100%
Mg×100%
f。=M。
M—一对应第i检定点的标准扭矩;M
Mimax、Mimin
一在标准扭矩作用下,扭转机3次进程扭矩示值的算术平均值;3次进程扭矩示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卸除扭矩后的残余扭矩示值;
扭转机在该测量挡的测量上限值(6)
以扭转机扭矩指示值J为依据,在标准扭矩仪上读取示值M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示值相对误差
示值重复性
式中:
=-Mm×100%
Mrimx -Mrinmn×100%
J一一对应第i检定点的被检指示值;M—一第i检定点标准扭矩仪3次进程示值的算术平均值;MrimaxMbimin
一第i检定点标准扭矩仪3次进程示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2.2.9主动夹头扭转角测量装置的分辨力(9)
使主动夹头微微转动,目测检查夹头扭转角测量装置的分辨力(对于位数浮动显示的先使夹头转动到测量上限附近再观察确定),若示值的变动不大于一个增量,则应为数字示值的一个增量,否则应为数字示值变动范围的1/2;转角装置的分辨力应符合表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