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363-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驻车性能要求
GB/T 15363-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363-1994

中文名称: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驻车性能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4-01-02

实施日期:1995-07-01

作废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454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道路车辆工程>>43.020道路车辆综合

中标分类号:车辆>>摩托车>>T80摩托车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5378-2008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5, 字数:5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12-2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正三轮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和两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用撑杆及停车架驻车性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除越野赛车以外的各类摩托车。 GB/T 15363-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驻车性能要求 GB/T15363-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驻车性能要求Motorcycle and moped parking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 15363-—94
本标准规定了正三轮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和两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用撑杆及停车架驻车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除越野赛车以外的各类摩托车(以下简称摩托车)。2引用标准
GB/T1536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驻车性能试验方法GB/T15028.1摩托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坐标系和运动3术语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3.1驻车
按规定方式将车辆停留在某个位置。3.2驻车表面
摩托车驻车时,支承车轮、撑杆或停车架的坚实、平坦表面。3.3支撑接触区
摩托车驻车时,撑杆或停车架端头与驻车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3.4撑杆
为车辆驻车时提供与驻车表面的第三个支承接触区的可收放装置。3.5停车架
安装于摩托车前、后轮之间,为驻车时在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每一侧,提供与驻车表面至少一个支承接触区的可收放装置。
3.6比压
摩托车驻车时,支撑接触区单位投影面积上承受的平均正压力。3.7车辆坐标系
该坐标系见GB/T.15028.1中3.2条的规定3.8侧翻坡度角
两轮摩托车用撑杆或停车架驻车时,当驻车表面向左(或向右)一侧倾斜,使车辆绕平行于X轴的轴转动到开始翻倒或滑动的临界状态时,驻车表面与水平面之夹角。3.9前翻坡度角
两轮摩托车用撑杆或停车架驻车时,驻车表面向车辆前进方向倾斜,使车辆绕平行于Y轴的轴转动到使驻车装置开始滑动或自行收回,不再将摩托车支撑在固定位置的临界状态时,驻车表面与水平面之夹角。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12-27批准194
1995-07-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结构要求
4.1.1驻车制动装置
GB/T15363—94
4.1.1.1摩托车驻车制动装置操纵应方便,当驾驶员在其座位上用一只手握住方向把或方向盘的情况下,应能进行驻车制动操作。
4.1.1.2摩托车驻车制动应可靠,不得因驾驶员离开、驻车时间长、操作制动的能源耗尽等原因而造成驻车失效。
4.1.1.3驻车制动应有独立于行车制动的控制机构及传动装置,若与行车制动用同一操纵机构和传动装置时,则必须有独立的控制机构,使其制动器保持制动状态。4.1.1.4解除驻车制动至少需要有两个独立的动作,不应因无意或误操作而解除驻车制动。4.1.2撑杆和停车架
4.1.2.1两轮摩托车撑杆和停车架操纵应方便,当使用撑杆驻车时,驾驶员在不离开座位并保持车辆稳定的情况下,应能用一只脚操纵撑杆驻车,当使用停车架驻车时,驾驶员依靠自身的力量,应能操纵停车架支起摩托车。解除车辆驻车时,驾驶员握住方向把向前推动车辆,驻车装置应能依靠回位弹簧的力量收回到原位,且不得在行驶中因振动而使其自行落下,但允许借助驾驶员的脚力帮助回位。4.1.2.2撑杆一般应安装在车辆左侧,用停车架驻车时车辆可前、后两轮同时离地或仅一轮离地。4.2性能要求
摩托车驻车性能按GB/T15364的方法进行试验。4.2.1三轮摩托车在上坡和下坡两个方向上驻车时,应达到表1规定的驻车制动性能要求。表1
控制力,N
车辆类型
正三轮摩托车
边三轮摩托车
驻车坡度角,(°)
4.2.2当两轮摩托车的撑杆安装于车辆左侧时,其侧翻坡度角、前翻坡度角以及撑杆支撑接触区的比压和停车架驻车的侧翻坡度角、前翻坡度角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侧翻坡度角,(°)
撑杆驻车
停车架驻车
前翻坡度角,(\)
撑杆驻车
停车架驻车
撑杆支撑
接触区比压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GB/T 15363—94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宇文、顾新、陈人宪。19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