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3391.2-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GB/T 23391.2-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391.2-2009

中文名称: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3-27

实施日期:2009-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23421

相关标签: 玉米 小斑病 玉米螟 防治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65.020农业和林业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7363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79825-T-326

出版日期:2009-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03-27

起草人:王晓鸣、王振营、何康来、阎愫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归口单位:农业部

提出单位:农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农业部

标准简介

GB/T23391的本部分规定了玉米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玉米的田间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GB/T 23391.2-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GB/T23391.2-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391.2—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of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southern cornleaf blight and Asian corn borer-Part 2:Southern leaf blight
2009-03-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螺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GB/T23391.2—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印张0.5
字数8千字
2009年6月第一版2009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7363
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YYKONKAca
GB/T23391《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蟆防治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玉米大斑病;
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第3部分:玉米。
本部分是GB/T23391的第2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GB/T23391.2—2009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晓鸣、王振营、何康来、冏。I
1范围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GB/T23391的本部分规定了玉米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玉米的田间玉米小斑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3391.2—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339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于适用于GB/T23391的本部分。3.1
玉米小斑病southernleafblight由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Drechsler,无性态为小斑离螨孢菌Bipolarismaydis(NishikadoetMiyabe)Shoemaker]所引起的以叶部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3.2
抗病品种diseaseresistantvariety经人工接种鉴定确认对玉米小斑病抗性水平为中抗~高抗程度的玉米品种。3.3
农业防治agricultural control利用改进的耕作栽培技术达到控制玉米小斑病发生和发展的方法。3.4
化学防治chemical control
利用化学合成的杀菌剂控制玉米小斑病发生和发展的方法。4玉米小斑病防治原则
玉米小斑病防治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通过农业防治措施改善和提高品种抗病性、减轻病原菌对玉米品种的侵染,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措施。1
TYYKAONKAca
GB/T23391.2—2009
5种植抗病品种
5.1抗病品种的选择
玉米品种的抗病性应经过人工接种鉴定评价。品种抗病性的调查时期为玉米乳熟后期。在玉米小斑病常发区和重发区,应选择种植对小斑病表现为高抗或抗的品种,轻病区可推广种植中抗以上的品种。
5.2品种对小斑病抗性评价
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病情分级采用9级制,观测部位为整个植株,重点在果穗上一叶和下二叶,并依表1中的病情分级评价品种抗病性。表1玉米对小斑病抗性鉴定病情分级和抗性评价病情分级
6农业防治
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5%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较多病斑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下部病叶枯死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6.1减少病原菌菌源
抗性评价
高抗HR
中抗MR
高感HS
在玉米抽雄前若下部叶片已经显著发病,应及时摘除病叶,并携出田间集中销毁;玉米收获后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重病田禁正秸秆还田,收获的基秆粉碎后进行高温堆这处理;及时进行秋季王壤深翻,促使土壤中植株病残体腐烂。
6.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玉米抗病性在玉米播种时施足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增施磷钾肥;拔节至抽雄期追施复合肥;控制密植水平或采用宽窄行、间套种等方式,以增加田间通风,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合理灌溉,雨后避免由间积水,降低湿度,以抑制病原菌侵染。7:化学防治
在制种田,结合摘除下部发病叶片的措施,在玉米抽雄前喷施杀菌剂,每7d~10d喷1次,连续施药2次~3次。主要杀菌剂及使用浓度: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首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用药量按GB4285及GB/T8321.1、GB/T8321.2GB/T8321.3、GB/T8321.4、GB/T8321.5、GB/T8321.6规定执行。2
A,1玉米小斑病田间症状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玉米小斑病症状和病原菌描述
GB/T23391.2—2009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和果穗。叶片上常见症状有3种:1)病斑受叶脉限制,两端呈弧形或近长方形,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黄褐色或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10mm~15mm)×(3mm~4mm);2)病斑不受叶脉限制,为梭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大小为(0.6mm~1.7mm)×(0.6mm~1.2mm),以上两种症状属感病类型;3)病斑为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边缘紫褐色或深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这种病斑基本不扩大,属于高抗类型。玉米品种叶片上的病斑类型由生理小种及品种的遗传背景共同决定。在高湿、高温条件下,病斑表面可产生灰至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A.2玉米小斑病病原菌
A.2.1无性态:玉米离蠕孢菌[Bipolarismaydis(NishikadoetMiyabe)Shoemaker]。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根~6根丛生,褐色,不分枝,直或为膝状弯曲,基细胞略膨大,在顶端或膝状弯曲处有明显的产孢后遗留的孢痕,具3个~14个隔膜,(64μm~160μm)×(6μm~10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淡褐色,两端渐狭,多向一侧弯曲,孢壁薄,两端钝圆,具3个~10个隔膜,(35μm~96μm)×(9μm~17 μm),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内。A.2.2有性态: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Drechsler)Drechsler]。子囊壳埋生在寄主组织内,黑色,近球形,开口处呈喙状突起,(357μm~642μm)×(276μm~443μm)。子囊圆桶形,具柄,(160μm~180μm)×(24μm~28μm),含1个~4个子囊孢子,多为4个。子囊孢子丝状,无色,5个~9个隔膜,(130μm~340μm)×(6μm~9μm)。YYKAONKAca
GB/T23391.2—2009
B.1采用的鉴别寄主
C103O、T、C细胞质种质。bzxz.net
2生理小种命名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生理小种
根据在鉴别寄主上接种后发病与否确定生理小种(参见表B.1)。表B.1玉米小斑病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别生理小种名称
GB/T23391.2-2009
不致病
不致病
玉米细胞质类型
不致病
不致病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7363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