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3681-2009 制冷系统和热泵 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 绘图与符号
GB/T 23681-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681-2009

中文名称:制冷系统和热泵 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 绘图与符号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4-17

实施日期:2009-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5901966

相关标签: 制冷系统 热泵 系统 流程图 管路 仪表 绘图 符号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200制冷技术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3制冷设备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EN 1861:1998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30.0 元

计划单号:20076482-T-322

出版日期:2009-1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04-17

起草人:杨一凡、尹从绪、徐庆磊、吕济民、申江

起草单位:中国制冷学会、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商业大学

归口单位: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制冷系统和热泵的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的符号和绘图规则。这些图形不仅说明制冷系统的构造和功能,而且是组成制冷系统设计、制作、安装、投产、运行、维护和停产所必需的全部技术文件的一部分。本标准适用于蒸气压缩制冷、吸收制冷、蒸汽喷射制冷、涡流管制冷、压缩空气制冷、吸附制冷等通过流体工质状态变化实现制冷的制冷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系统内部热传递由电回路实现的制冷系统,如帕尔贴效应。 GB/T 23681-2009 制冷系统和热泵 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 绘图与符号 GB/T23681-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_27.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681—2009
制冷系统和热泵
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
绘图与符号
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System flow diagrams and pipinginstrument diagrams-Layout and symbols2009-04-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1-01实施
GB/T 23681-200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分类、信息和表示·
6图形符号的选择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制冷系统流程图图例
字母代码、通用符号以及测量与控制符号示例19
GB/T23681—2009
本标准等同采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EN1861:1998《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绘图与符号》。EN1861主要依据ISO1000《国际单位制(SI)和国际单位制多功能与某些其他单位的使用推荐规程》、ISO3098-1《技术制图字体第1部分:常用字母》、ISO3511-2《过程测量的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符号表示法第2部分:基本要求的补充》、ISO3511-3《过程测量的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符号表示法第3部分:仪表接线图的详细符号》、ISO3511-4《过程测量的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符号表示法第4部分:过程控制计算机、接口和共用显示控制功能的基本符号》、ISO4196《图形符号箭头的使用》、ISO5457《技术制图绘图纸的尺寸和布局》、ISO7200《技术制图标题栏》、ISO10628《工艺加工的流程图总则》等标准制定。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9)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冷学会、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商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一凡、尹从绪、徐庆磊、吕济民、申江。1范围
制冷系统和热泵
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绘图与符号GB/T23681-2009
本标准规定了制冷系统和热泵的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的符号和绘图规则。这些图形不仅说明制冷系统的构造和功能,而且是组成制冷系统设计、制作、安装、投产、运行、维护和停产所必需的全部技术文件的一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蒸气压缩制冷、吸收制冷、蒸汽喷射制冷、涡流管制冷、压缩空气制冷、吸附制冷等通过流体工质状态变化实现制冷的制冷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系统内部热传递由电回路实现的制冷系统,如帕尔贴效应。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1993,eqvISO1000:1992)GB/T10609.1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14689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ISO5457:1999,MOD)GB/T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eqvISO3098-1:1974)ISO3511-1过程测量的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符号表示法第1部分:基本要求ISO3511-2过程测量的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符号表示法第2部分:基本要求的补充过程测量的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符号表示法第3部分:仪表接线图的详细符号ISO3511-3
过程测量的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符号表示法第4部分:过程控制计算机、接口和ISO3511-4
共用显示控制功能的基本符号
ISO4196图形符号箭头的使用
3工艺加工的流程图总则
ISO1062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流程图flowdiagram
能反映制冷系统和热泵的流程、构造和功能,用图形符号、注释和字母数字代码简化的图。4分类、信息和表示
4.1概述
根据信息和表示方式的不同,制冷系统的流程图分为两类:系统流程图(见4.2);
管路仪表图(见4.3)。
流程图应考患功能的要求。
GB/T23681—2009
图形的表示应符合第6章的要求,流动的线路与方向应用直线与箭头表示。流程图上表明的压力均为绝对压力,除非另有说明。4.2系统流程图
4.2.1概要
系统流程图借助于由流动线相互连接的图形符号来表示制冷系统(见附录A的图A.1)。图形符号代表部件,直线代表物质流、能量流或能量的载体,如管道或导线。4.2.2基本信息
系统流程图应按照第6章使用图形符号,并应包括下列信息:制冷系统必需的设备和机械;
被冷却或加热的流进和流出物质的名称和流量;b)
制冷剂、传热介质、吸收剂和吸附剂的名称;c
运行工况特性。
4.2.3附加资料
系统流程图应按照第6章使用图形符号,并应包含以下内容:a)
各过程的流体名称及流量;
合理位置上阀及其功能
在主要测量点和控制点的功能要求;辅助运行工况;
用图示或以单独列出的设备、机械和其他部件的性能数据。e)
4.3管路仪表图
4.3.1概要
以系统流程图为基础的管路仪表图,用表示设备、机械和管路的图形符号,以及表示测量和控制元件的图形符号反映出制冷系统的技术内涵(见附录A的图A.2)。4.3.2基本信息
管路仪表图应按照第6章使用图形符号,并应包含下列内容:a)制冷剂、传热介质、吸收剂和吸附剂的名称;b)
运行工况特性;
设备、机械和其他部件(如驱动装置,管路,传送装置,阀及接头,以及已安装的备用设备);c
设备、机械和其他部件的特性数据,如有必要,单独列出;管路的尺寸、额定压力、材料和类型,如可通过管路编号、管路等级或标志号表示;e)
隔热层;
测量和控制功能;
安全设备。
附加信息
管路仪表图应按照第6章使用图形符号,并应包含下列内容:a)
制冷剂和传热介质的质量流量和充注量;b)制冷剂和传热介质的流动路线和方向;c)
如有必要,单独列出管路、设备、阀、机械和隔热层的结构数据。5绘图
5.1绘图规则
5.1.1一般要求
表示制冷系统流程图的图形应采用标准化绘图规则。2
5.1.2图纸尺寸
应采用GB/T14689中所示的图纸尺寸。注:考虑到现有的各种复印技术,不宜采用长度以及尺寸大于A0的图纸。5.1.3标题框
应采用GB/T10609.1中所示的绘图和列表用的基本标题框。5.2图形符号
GB/T23681—2009
图形符号的绘制应与第6章的要求一致;而表示测量、控制功能和安全设备的图形符号,应与ISO3511-1~ISO3511-4的要求-致,也可参见附录B。5.3连接线
5.3.1线宽度bzxz.net
线宽应与推荐的栅模((M)有关,对于流程图,M=2.5mm。为使描述清晰,应采用不同的线宽,突出主要流动线路或主要管路。注:应使用下列线宽。
1.0mm(0.4M),用于:
一主流程路。
0.5mm(0.2M),用于,
设备和机械的图形符号,不包括阀、接头和管路附件;一表示机组运行、设备等的矩形框;辅助流程线;
载能线路和辅助系统线路。
c)0.25mm(0.1M),用于:
阀、接头和管路附件的图形符号;表示测量和控制功能的元件、安全设备、控制与数据传输线路;-基准线;
一其他辅助线。
不得使用线宽小于0.25mm(0.1M)的线。5.3.2线间隙
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不小于最粗线宽度的2倍,且间隙至少1mm。注:流动线路之间的适宜间隙为10mm及以上。5.3.3流动方向
使用ISO4196进出口箭头表示流程图中流体的进出。箭头和线应联合使用来表示流程图中流体的流动方向。箭头只能用在设备和机械(热泵除外)的入口处,以及支管上游处。不得与图形符号的外部线路接触。
注:若流程图由数张图纸组成,则建议一张图纸上的流人、流出的管线或管路应与其他图纸上的相应管线画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拼阅。
5.3.4连接
应按表1中1组所示绘制流动管线或管路之间的连接方式。5二级系统管线的连接
二级系统管线必须用短线表示,还应表示出流动方向并标注能量载体的类型和图号。5.4标注
5.4.1字体类型
应按GB/T14691—1993的规定使用。5.4.2字体高度
应至少是:
GB/T23681-2009
a)3.5mm,用于主要设备的标注;b)2.5mm,用于其他标注。
5.4.3标注的布置
a)设备
其标注号应清晰地位于相关的图形符号旁,不应写人图形符号之内。注:进一步需说明的详情(如名称,名义容量,压力,材料),可写在标记号下面,也可用表单独列出。b)管线或管路
其名称应写在水平线上方。对于垂直线,应写在垂直线左侧并与垂直线平行。若管线或管路的始端和终端不能立即识别,应采用相应的文字符号表明相同的管线或管路。c)
阀和接头
其名称应写在图形符号的旁边,并与流动方向平行。测量与控制功能
应采用ISO3511-1~ISO3511-4的要求e)
流量、运行工况、热物理性质
流量、运行工况、热物理性质应标注在水平矩形框内或用表单独列出。应通过参考线将矩形框与参考点相连。若以表的形式表示数据,应将与数据列表相关的序号写人框内。国际标准(SI)单位
应按照GB3100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6图形符号的选择
6.1概述
表1中的符号是以ISO10628为基础的ISO系列符号。6.2系列选择
系统流程图应使用ISO基础系列符号。管道仪表图应使用ISO基础系列符号和/或制冷基础系列符号。
注:在管道仪表图中同时推荐使用ISO基础系列的图形符号,因为许多情况下很难通过图形符号来表达设备的专有特性。这些专有特性应在设备数据栏中表述出。6.3主题组
注:图形符号按照功能和/或设计特点归纳成主题组,并根据ISO基础和制冷系列以及应用举例安排其顺序。根据区别分为以下主题组:
1组管路;
截止阀;
止回阀;
调节阀;
带有安全功能的阀/接头;
阀传动机构:
管路接头;
容器及罐;
有内部部件的容器,有内部部件的塔,有内部部件的化学反应器;加热或冷却装置;
换热器,蒸汽发生器;
过滤器,液体过滤器,气体过滤器、干燥过滤器;分离器;
搅拌器;
液体泵;
压缩机,真空泵,风机;
升降、传送和运输;
分配设备;
20组电动机,发动机,驱动装置。6.4用于设备、机械和管路的图形符号应采用表1所提供的图形符号。
注1:对于流程图,要以推荐的尺寸表示出图形符号(栅模M=2.5mm)。GB/T23681-—2009
注2:优先采用表1中的一—-表示管线与图形符号的连接。该管线连接不是图形符号的一部分。当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绘制流程图时,管线只能与框格处的图形符号相连。注3:在图形符号底下的格子,反映图形符号的大小,也便于图形符号的定位和再现。注4:若图形符号的意义与取向无关,则可将它们转向或反射成镜像。一些图形符号(如罐、容器等)的表示应当加以调整,使其实际尺寸与制冷系统相适应。注5:可将不同主题组的符号结合起来以形成更详细的符号。表1用于设备、机械和管路的图形符号ISO基本系列
图形符号
制冷系列
制冷剂、制冷剂溶液,主回路
制冷剂,二次回路
传热介质
冷凝器用冷却水
其他物质(如油)
被冷却或加热的物质(包括水)@
箭头所示方向的流动/移动表示主要物质人口或出口的箭头A
加热或冷却的管路
应用举例
GB/T23681—2009
ISO基本系列
表1(续)
图形符号
制冷系列
隔热管路
信号线
驱动线
毛细管
柔性管路
无连接管线的交叉,例如用于管路?
T型连接
十字型连接
应用举例
ISO基本系列
三通阀
止回阀
截止阀
表1(续)
图形符号
制冷系列
十字型连接(交叉)
正常运行时开启
(常开)
注:密闭塞作垂直于阀座运
动的阀。
直通截止阀,带有
防止误操作的安全保护装置
止回阀
升降式止回阀
正常运行时关闭
(常闭)
0::0: :0:
四通换向阀
直角截止阀,带有
防止误操作的安全保护位置
摇摆式止回阀
角度式止回阀
GB/T23681—2009
应用举例
转换阀
(黑侧关闭)
圆点始终位于阀的进口侧
直通止回阀,关闭
GB/T23681—2009
ISO基本系列
带有恒定控制性能的阀
安全阀,
粗线表示出口侧
驱动器,通常带自
启动力或自动
调节阀
表1(续)
图形符号
制冷系列
带有恒定控制性能的球阀
带有恒定控制性能的闸阀
带有恒定控制性能的蝶阀
带有安全功能的阀/接头
爆破片
弯曲部分位于出口侧
阀传动机构
电动机驱动
活塞驱动
依靠工作压力克服
固定重物的驱动
电磁驱动
膜片驱动
依靠工作压力克服固
定弹簧力的驱动
浮球阀驱动
应用举例
带有固定重物负载的
直通安全阀(排至大
气或低压侧)
带有弹簧负载的直角
安全阀(排至大气
或低压侧)
假如驱动功能失灵
联锁的
传动时
快速关闭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