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 > CY/T 58.5-2009 MPR出版物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CY/T 58.5-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Y/T 58.5-2009

中文名称:MPR出版物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标准类别: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

英文名称:MPR publication—Part 5:Basic management rule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9-04-10

实施日期:2009-04-10

作废日期:2016-12-09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260583

相关标签: 出版物 管理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信息学、出版>>01.140.40

中标分类号:综合>>经济、文化>>A14图书馆、档案、文献与情报工作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公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废止《凸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31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的通知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出版日期:2009-04-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吕迎丰、蔡逊、刘颖丽、刘玉柱、陈磊

起草单位: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MPR出版物中MPR码前置编码和数字媒体文件的基本管理规范。本部分适用于MPR出版物的出版管理。 CY/T 58.5-2009 MPR出版物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CY/T58.5-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MPR出版物中MPR码前置编码和数字媒体文件的基本管理规范。本部分适用于MPR出版物的出版管理。
CY/T58《MPR 出版物》旨在定义和规范MPR 码的符号结构、编码规则、出版物制作、印制、质量检验和编码管理等。目前本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MPR 码符号规范;
---第2部分:MPR 码编码规则;
---第3部分:通用制作规范;
---第4部分:印刷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本部分是CY/T58的第5部分。
本部分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吕迎丰、蔡逊、刘颖丽、刘玉柱、陈磊。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CY/T5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9851.2 印刷技术术语 第2部分:印前术语
CY/T50-2008 出版术语
CY/T58.1-2009 MPR 出版物 第1部分:MPR 码符号规范
CY/T58.2-2009 MPR 出版物 第2部分:MPR 码编码规则
CY/T58.3 MPR 出版物 第3部分:通用制作规范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MPR 出版物的出版服务2
5 MPR 码前置编码的管理2
6 MPR 码后置编码的管理3
7 MPR 数字媒体文件管理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MPR 出版物的出版服务机构4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1.140.40
备案号:26107—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58.5--2009
MPR出版物
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MPRpublication-
Part5:Basicmanagement rules
2009-04-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2009-04-10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MPR出版物的出版服务·
5MPR码前置编码的管理..
·6MPR码后置编码的管理
MPR数字媒体文件管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
MPR出版物的出版服务机构
CY/T58.5—2009
CY/T58.5-—2009
CY/T·58《MPR出版物》旨在定义和规范MPR码的符号结构、编码规则、出版物制作、印制、质量检验和编码管理等。目前本标准包括以下部分:第1部分:MPR码符号规范;
一第2部分:MPR码编码规则;
—第3部分:通用制作规范;
-第4部分:印刷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本部分是.CY/T58的第5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本部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吕迎丰、蔡逊、刘颖丽、刘玉柱、陈磊。1范围
MPR出版物
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CY/T58.5-2009
CY/T58的本部分规定了MPR出版物甲MPR码前置编码和数字媒体文件的基本管理规范。本部分适用于MPR出版物的出版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T5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插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杂,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印刷技术术语 第2.部分:助前术语GB/T9851.2
CY/T50-
CY/T58
出版术语
MPR出版物.第1部分:MRR.码符号规范MPR出版物第2部分:MPR
MPR出版物
术语和定必
下列术语:
义也适用于本部分
码编码规测
第3部分通用制作规范
适用于本部分,GB/T9851.2~CY7TMPR出版物S
PR publication
以MPR码将
书报刊等印刷品和
[CY/T 58.1-
2008和本标准其他部分确立的术语和定频等数字媒体文件与印刷图文关联,满足读者听读需求的一种出版物,由MPR题等数字媒体文件组成。
MPR码multime
eadercode;MPRcode
以矩阵式二维条码为结赖。用天关联与印刷图文相关的音视频等数字媒体文件,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借助有关电子设备同步聆听或观遁相关电子媒体内容的数字编码[CY/T58.1---2009,3.2
MPR出版者MPRpublisher
从事MPR出版物出版的出版者。
前置编码prepositivecode
MPR码中用于唯一标识一种MPR出版物的编码。[CY/T58.2—2009,3.3]
后置编码subsequentcode
MPR出版物中内容单元的标识编码,由页序号和码序号组成。[CY/T58.2—2009,3.4
CY/T58.5—2009
4MPR出版物的出版服务
MPR出版物的出版服务由MPR出版服务机构(见附录A)承担。MPR出版物的音视频等数字媒体文件数据库由MPR出版服务机构维护管理,MPR出版者在MPR出版物的数字媒体文件制作完成后应将该数字媒体文件包上传到数字媒体文件数据库,再由MPR出版服务机构按照出版者的要求进行加密或不加密处理后,开放给MPR读者下载使用。5MPR码前置编码的管理
5.1前置编码的申请
MPR码前置编码的申请者须是正式出版单位。每一个独立发行的出版物均需申请一个MPR码前置编码,该前置编码即为该出版物的MPR唯一代码。
MPR出版者申请MPR码前置编码时,应向MPR出版服务机构提供以下有效出版物登记数据和内容信息:
一出版单位;
一出版物名称;
-ISBN或ISSN和刊期等;
预计分卷和页数;
一预计出版时间;
一链接媒体形式;
一其他应包含的事项。
5.2前置编码的分配
MPR出版服务机构确认申请有效后,即受理此项申请,并将MPR前置编码通知申请者。5.3前置编码的使用
出版者在获得MPR码前置编码后,应按照CY/T58.3的要求完成该出版物的制作。该出版物的制作完成日期以上传数字媒体文件日期为准,出版者应将该MPR出版物的数字媒体文件上传至MPR出版服务机构。
出版者申请的MPR码前置编码,必须用于申请的出版物,不得挪用于其他的出版物,否则无效。在MPR出版物制作完成并出版发行后,该前置编码即变更为永久有效,且固定为该出版物的唯一MPR前置编码。
出版者在获得MPR码前置编码电子文件后,若因变更出版计划等原因需要放弃该项出版时,应及时通知MPR出版服务机构,以便回收该前置编码另行分配。5.4前置编码的有效期和延期
为保证MPR码前置编码资源的有效利用,MPR码前置编码自发放之日起至该出版物正式出版期限为4个月。出版者在获取MPR码前置编码后,应在有效期内完成MPR出版物的出版。若4个月内不能完成出版,可向MPR出版服务机构申请延期或声明放弃,申请延期一般为4个月,特殊情况可增加延期时间。如未能按期出版该出版物,按自动放弃处理,该MPR码前置编码将回收并发放给其他出版物使用。
出版者如果仍需出版已声明放弃或自动放弃MPR码前置编码的出版物,可向MPR出版服务机构申请新的MPR码前置编码。
5.5修订再版
对修订再版的MPR出版物,如出现需要变更MPR码的情况,出版者应与MPR出版服务机构联系,按下列情况处理:
a)换后置编码、换数字媒体文件时,按新出版物处理,须申请新的前置编码;CY/T58.5—-2009
b)不换后置编码,只换数字媒体文件,应作相应的技术处理,标识“修订”字样,如果多次修订,应在“修订”后加修订版次,例如第3次修订应表示为“修订3”。MPR出版物修订后,应同时提供修订和未修订的多种版本数字媒体文件,供持有不同版本的读者使用。
重印的MPR出版物,不得变更MPR码的前置编码和后置编码。6MPR码后置编码的管理
后置编码的页序号和码序号由MPR出版者按照CY/T58.2和CY/T58.3的要求自行设定。7MPR数字媒体文件管理
7.1管理要求
与MPR出版物配套的数字媒体文件属MPR出版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MPR出版者必须向读者提供的出版内容。为保证MPR出版物读者权益,出版者发布的MPR数字媒体文件,只可根据出版者需要进行修改或更换,但不可以消失。对于MPR数字媒体文件原始录制者和表演者的权益,由出版者承担责任。出版者必须保证提供给MPR读者的媒体文件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7.2MPR数字媒体文件上传和发布出版者须邮寄两本MPR样本至MPR出版服务机构,以供版本核对等管理事务使用。对上传的数字媒体文件确定符合要求后,将MPR数字媒体文件连同MPR书报刊展示资料安排在指定的网站发布,供MPR读者下载。wwW.bzxz.Net
7.3MPR数字媒体文件修订
MPR数字媒体文件上传发布后,如果出版者要求修订该数字媒体文件,须向MPR出版服务机构申报,提供修订后的数字媒体文件包和标明修订的位置。MPR出版服务机构重新生成MPR数字媒体文件上传至指定网站,并将修订信息在指定的网站页面显要位置发布。CY/T58.5-2009
A.1机构设置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MPR出版物的出版服务机构
为有效提供MPR出版物的出版服务,设立MPR出版服务机构。A.2MPR出版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MPR出版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开展MPR出版物的国内外推广工作;-对MPR码的使用进行管理;
设立MPR网络平台(见A.3),经本标准发布机构核准后,实施MPR出版物出版业务服务,并对该网络业务平台进行管理;
组织MPR出版者进行MPR出版业务经验交流,促进纸质数码有声图书的健康发展;在MPR出版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促进纸质数码有声出版物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承担MPR出版业务培训。
A.3MPR网络平台
MPR网络平台包括MPR出版业务平台(www.mpreader.org)和MPR出版物读者服务平台(www.mpreader.com),承担MPR出版服务机构的服务和管理职责。MPR出版业务平台是面向MPR出版者提供MPR出版物出版的网络服务平台,是MPR书报刊及其数字媒体文件的数据中心;MPR出版物读者服务网络平台是衔接MPR出版物与MPR阅读器的专用网络平台,是以音视频阅读与语言学习为主导,兼有MPR出版物服务与发布等的综合性服务网站。CY/T58.5-2009
打印日期:2009年8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
行业标准
MPR出版物
第5部分:基本管理规范
CY/T58.5--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0千字
2009年5月第一版2009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19738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