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463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平面度 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GB/T 24630.1-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630.1-2009

中文名称: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平面度 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11-15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9351904

相关标签: 产品 几何 技术规范 平面 词汇 参数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4-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463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平面度 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GB/T24630.1-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7.0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630.1—2009/ISO/TS12781-1:200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平面度
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Flatness-Part1:Vocabularyandparametersofflatness(ISO/TS12781-12003,IDT)
资料专用章
2009-1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4-01实施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目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基本术语
与表面有关的术语
与评定基面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3.4与滤波器功能有关的术语
3.5参数
4直线度偏差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公称组成要素平面度公差的数学定义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术语、缩略语和参数对照表
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前言
GB/T2463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本部分为GB/T24630的第1部分。平面度》分为两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S12781-1:200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数》(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TS12781-1:2003。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国际标准本部分”一词改为“本部分”;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将标准名称中的“平面度词汇和参数”简化为“词汇和参数”;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平面度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第1部分:词汇和参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原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郑州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陈月祥、赵则祥、赵卓贤、王喜力、张琳娜、乔雪涛、陈秀娟。1
1范围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GB/T24630的本部分规定了有关单一组成要素的平面度的术语和概念。本部分适用于整个平面度轮廊。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4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780.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ISO14660-1:1999,IDT)
GB/T1878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第2部分:圆柱面和圆锥面的提取中心线、平行平面的提取中心面、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GB/T18780.2—2003,ISO14660-2:1999,IDT)GB/T2463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GB/T24630.2-2009,ISO/TS12781-2:2003,IDT)GB/Z24637.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第1部分:几何规范和验证的模式(GB/Z24637.1—2009,ISO/TS17450-1:2005,IDT)3术语和定义
GB/T18780.1-2002、GB/T18780.2和GB/Z24637.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基本术语
平面度flatness
平面的特性。
公称平面nominalplane
设计规定的、由数学定义的平面。3.2与表面有关的术语
工件实际表面realsurfaceofaworkpiece实际存在并将整个工件与周围介质分隔的一组要素。【GB/T18780.1—2002定义2.4]
提取表面extractedsurface
《平面度用数字表示的实际表面(见图1)。注:平面度的提取规则在GB/T24630.2(ISO/TS12781-2)中给出,该提取表面就是GB/T18780.1—2002定义的提取组成要素。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1
提取表面;
实际表面。
CPHINA
图1提取表面
flatness
平面度表面
由滤波器特意修正过的提取表面(平面类)。注1:本部分的概念和参数适用于该表面;注2:区域高斯滤液
局部平面度偏差
平面度表面
是两个正交轮廊高斯滤波器的卷积local flatnessdeviation
点与评定基面的垂直距离,见图2。注1:如果点的位算相对于评定基面偏向实体内,则该偏差为负局部平面度偏差;注2:评定基面
负局部平面度偏差;
正局部平面度偏差;
评定基面。
图2局部平面度偏差
直线度轮廓
由滤波器特意修正过的提取线。[GB/T24631.1—2009(ISO/TS12780-1:2003定义3.2.3]3.3与评定基面有关的术语和定义3.3.1
评定基面referenceplane
按规定的方法得到的平面度表面的拟合平面,它是平面度偏差和平面度参数的评定基准。2
最小区域评定基面
minimumzonereferenceplanes
包容平面度表面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平面,见图3。3.3.1.1.1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外最小区域评定基面outerminimumzonereferenceplane实体外的最小区域评定基面,见图3。3.3.1.1.2
内最小区域评定基面innerminimumzonereferenceplane实体内的最小区域评定基面,见图3。3.3.1.1.3
平均最小区域评定基面meanminimumzonereferenceplane两个最小区域评定基面的算术平均面,见图3。最小距离;
外最小区域评定基面;
平均最小区域评定基面;
内最小区域评定基面。
图3最小区域评定基面
最小二乘评定基面leastsquaresreferenceplaneLSPL
使各局部平面度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平面,见图4。ar
负局部平面度偏差;
正局部平面度偏差;
最小二乘评定基面。
图4最小二乘评定基面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3.4与滤波器功能有关的术语
3.4.1概述
除非另有规定,滤波器特性详见GB/T24631.2(ISO/TS12780-2)。注:目前仅定义了相位修正滤波器中线(见GB/T18777—2009定义2.2)。因此,3.4中的术语仅与这种滤波器有关。其他滤波方法目前正在研究中,本部分以后的版本将引人其他滤波器类型。3.4.2
profilefilter
轮廓滤波器
滤波器用于非闭合轮廊时,传输一定波动范围的正弦波,对于传输范围内的波形,其输出和输入幅值之比是确定的,而位于传输范围之外的任一端或两端的波形,其输出和输人幅值之比是衰减(即减少)的。
[GB/T24631.1—2009(ISO/TS12780-1:2003)定义3.4.2]注1:区域高斯滤波器是两个正交轮席高斯滤波器的卷积。注2:其他滤波方法正在由ISO进行研究,可以预料,本部分的未来版本中,将引入这些新型的滤波器。有些新型滤波器不是两个正交轮魔油
,在必要时将增加相应的区域滤波器的术语。波器的卷积,
滤波器传输特性L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eofa filter表明正弦轮廊的幅值随其波长的变化而衰减的特性,[GB/T18777
-2009定义2.3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截止波长
cut-off wavelength of the phase correct filter正弦轮廊通过轮摩滤波器对其幅值衰减50%所对应的波长注:轮廊滤波器其截止波长值来标识。[GB/T18777C2009定义2.5]
3.5参数
峰-谷平面度误差
peak-to-valley flatness deviation (MZPL,LSPL)R
局部平面度最大正偏为与绝对值最大的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注:峰-谷平面度误差的评定
线有MZPL或LSPL
peak-to-referenceflatness deviation(LSPL)峰-基平面度偏差
偏离最小二乘评定基面的最大正局部偏差值注:峰-基平面度偏差仅对最小二乘评定基面定义。3.5.3
基-谷平面度偏差
reference-to-valleyflatnessdeviation(LSPL)FLT
偏离最小二乘评定基面的绝对值为最大的负局部平面度偏差的绝对值。注:基-谷平面度偏差仅对最小二乘评定基面定义。3.5.4
均方根平面度误差
rootmeansquareflatnessdeviation(LSPL)FLT.
偏离最小二乘评定基面的各局部平面度偏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注:均方根平面度偏差仅对最小二乘评定基面定义。4
式中:
一局部平面度偏差;
一平面度要素的表面面积。
直线度偏差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LFD'dA
平面度要素轮廊的局部直线度偏差由GB/T24631(ISO/TS12780)规定。CHINA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公称组成要素平面度公差的数学定义公称组成要素平面度公差带(见图A.1)由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组点P.构成:L,N
在一任意原点和方向的坐标系中,评定基面由点L和单位向量N定义。d,=N×(P,-L)点P,距评定基面的法向距离为d;,d.是带正负号的值。bt=a-b.t>0
点P,被限制在与评定基面平行且相距为平面度公差t的两平面之间。注:这两个平面不需要与评定基面等距布置。图A.1公称组成要素的平面度公差带缩略语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术语、缩略语和参数对照表
术语和缩略语
最小二乘评定基圆
最小二乘评定基圆柱
最小二乘评定基线
最小二乘评定基面
局部圆柱度偏差
局部平面度偏差
局部国度信差
SOONVI
局部直线度偏差
最大内切评定基圆
最大内切评定
最小外接评定基圆
最小外接评定基圆柱
最小区域评定基圆
最小区域评定基圆柱
最小区域评定基线
最小区域评定基面
每转波数
GB/T24632.1—2009,3.3.1.2
ISO/TS12181-1:2003,3.3.1.2
CB/T24633.1—2009,3.3.1.2
ISOXTS12180-1:2003,3.3.1.2
GB/T24631.1—2009,3.3.1.2
ISO/TS)
12780-1:2003,3.3.1.2
GBT24630
.1—2009,3.3.1.2
TS1278
1:20033.3.1.2
2009,3.2.4
ISO/TS12180
1:2003,3.2.4
ISO/TS
GB/T24
ISO/TS
ISO/TS
2009,3.2.4
1:2003,3.2.4
2009,3.2.4
1.2003,3.2.4
2009,3.2.4
S12780
120033.2.4
ISO/TS1218
2009,3.3.1.4
-1.2003,3.3.1.4
GB/T24633.1—2009,3.3.1.4
ISO/TS12180-12003,3.3.1.4
24632.1—2009,3.3.1.3
ISO/TS12181-1:2003,3.3.1.3
GB/T24633.1—2009,3.3.1.3
ISO/TS12180-1:2003,3.3.1.3
GB/T24632.1—2009,3.3.1.1
ISO/TS12181-1:2003,3.3.1.1
GB/T24633.1—2009,3.3.1.1
ISO/TS12180-1:2003,3.3.1.1
GB/T 24631.1—2009,3.3.1.1
ISO/TS12780-1:2003,3.3.1.1
GB/T24630.1—2009,3.3.1.1
ISO/TS12781-1:2003,3.3.1.1
GB/T24632.1—2009,3.4.1
ISO/TS12181-1:2003,3.4.1
GB/T24630.1—2009/10S/TS12781-1:2003表B.2术语和参数
圆柱半径峰-谷值
圆柱锥度(LSCY)
圆柱锥角
素线直线度偏差
局部素线的直线度偏差
峰-基圆柱度偏差(LSCY)
峰-基平面度偏差(LSPL)
峰-基圆度偏差(LSCI)
峰-基直线度偏差(LSLI)
峰-谷圆柱度误差(MZCY、LSCY、MICY、MCCY)峰-谷平面度误差(MZPL)、(LSPL)峰-谷圆度误差(MZCI、LSCI、MCCI、MICI)峰-谷直线度误差(MZLI、LSLI)基-谷圆柱度偏差(LSCY)
基-谷平面度偏差(LSPL)
基-谷圆度偏差(LSCI)
基-谷直线度偏差(LSLI)
均方根圆柱度误差(LSCY)
定义所在条款
GB/T24633.1—2009,3.6.2.7
ISO/TS12180-1:2003,3.6.2.7
GB/T24633.1—2009,3.6.2.5
ISO/TS12180-1:2003,3.6.2.5
GB/T24633.1—2009,3.6.2.8
ISO/TS12180-1:2003,3.6.2.8
GB/T24633.1—2009,3.6.2.3
ISO/TS12180-1:2003,3.6.2.3
GB/T24633.1—2009,3.6.2.2
ISO/TS12180-1:2003,3.6.2.2
GB/T24633.1—2009,3.6.1.2
ISO/TS12180-1:2003,3.6.1.2
GB/T24630.1—2009,3.5.2
ISO/TS12781-1:2003,3.5.2
GB/T24632.1—2009,3.6.1.2
ISO/TS12181-1:2003,3.6.1.2
GB/T24631.1—20093.5.2
ISO/TS12780-1:2003,3.5.2
GB/T24633.1—2009,3.6.1.1
ISO/TS12180-1:2003,3.6.1.1
GB/T24630.1—2009,3.5.1
ISO/TS12781-1:2003.3.5.1
GB/T24632.1—2009,3.6.1.1
ISO/TS12181-1:2003,3.6.1.1
GB/T24631.1—2009,3.5.1
ISO/TS12780-12003,3.5.1
GB/T24633.1—2009,3.6.1.3
ISO/TS12180-1:2003,3.6.1.3
GB/T24630.1—2009,3.5.3
ISO/TS12781-1:2003.3.5.3
GB/T24632.1—2009,3.6.1.3
ISO/TS12181-1:20033.6.1.3
GB/T24631.1—2009,3.5.3
ISO/TS12780-1:2003,3.5.3
GB/T24633.1—2009,3.6.1.4
ISO/TS12180-1:2003,3.6.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