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10186-2010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JB/T 10186-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10186-2010

中文名称: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2-1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076734

相关标签: 滚动轴承 接触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10186-2000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7-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外形尺寸符合GB/T 292-2007规定的成对与多联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组配轴承的生产检验、用户验收和应用。 JB/T 10186-2010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JB/T10186-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1.100.20
备案号:2842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186—2010
代替JB/T10186—2000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Rolling bearings - Specifications of matched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
组配结构型式,
6技术要求.
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
预载荷、预游隙和凸出量
互换性,
测量方法
检验规则.
10包装
附录A(规范性附录)4A和2A级公差目
附录B(资料性附录)5级及其以上公差等级组配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图1组配轴承的主要组配型式.
图2轴承凸出量
图3角线的标示
图4Kia、Kea的最大值点和Admp、Apmp的标示表1
组配轴承径向跳动相互差
单个角接触球轴承的宽度偏差△Bs、4cs配对轴承(DB和DF型)预载荷.
多联组配轴承的预载荷系数值
7200B和7300B系列配对轴承的轴向预游隙表6+.
4A级公差内圈.
4A级公差外圈.
2A级公差内圈
表A.42A级公差外圈.
与轴的配合
与外壳孔的配合
轴与外壳孔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JB/T10186—2010
JB/T10186—2010
本标准代替JB/T10186一2000《滚动轴承组配角接触球轴承技术条件》。本标准与JB/T10186一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部分定义(2000年版和本版的第3章);-扩大了尺寸范围(2000年版和本版的表1、表2);一删除了关于万能组配轴承内、外圈宽度相互差的要求(2000年版的表3);修改了多联组配轴承的预载荷系数值(2000年版的表5和本版的表4);增加了特殊预载荷需要计算确定的要求(见6.2.1.3);修改了部分凸出量之和的值(2000年版表7和本版的表6);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台州优特轴承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晓蔚、贾秋生、郭宝霞、杨晓慧、郑子勋。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10186—2000。
1范围
滚动轴承组配角接触球轴承技术条件JB/T10186-2010
本标准规定了外形尺寸符合GB/T292规定的成对与多联组配角接触球轴承(以下简称组配轴承)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组配轴承的生产检验、用户验收和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72—1993滚动轴承代号方法GB/T275-19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GB/T292—2007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GB/T307.2--2005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ISO1132-2:2001,Rollingbearings—Tolerances-Part2:Measuringandgaugingprinciplesandmethods,MOD)GB/T307.3—2005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滚动轴承词汇(ISO5593:1997,IDT)GB/T6930—2002
GB/T7811—2007
GB/T8597—2003
滚动轴承参数符号(ISO15241:2001,IDT)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JB/T2974—2004
JB/T3574—1997
JB/T8921—1999
3术语和定义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GB/T6930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组配面matchedface
组配轴承在预载荷作用下相互靠拢的端面。3.2
万能组配
universalmatching
可以采用背对背、面对面或串联等任意方式进行的组配。3.3
预游隙pre-clearance
对轴承背对背、面对面组配后,在成组轴承中所预置的轴向游隙值。4符号
GB/T7811中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dmp1-dmp2: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平均内径相互差;Dmp1Dmp2: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平均外径相互差;JB/T10186—2010
Kial-Kia2: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内圈径向跳动相互差;Keal-Kea2: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外圈径向跳动相互差;α1-α2: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接触角相互差;:凸出量。即对单个轴承施加预载荷后,轴承同一端面处,一套圈端面相对于另一外套圈端面凸出的距离。凸出时,凸出量为“十”值;凹进时,凸出量为“_”值。5组配结构型式
组配轴承的主要组配型式如图1所示,其代号方法符合GB/T272和JB/T2974的规定。注:图1所示以70000型轴承为例。若为B70000型或其他不易用背对背、面对面描述的轴承,则以轴承接触线构成形式来区分组配结构型式,即“O”型视为“DB”型、“X”型视为“DF”型。OTG
TBT型
QBC型
QBT型
PBC型
PBT型
a)成对组配(配对)
TFT型
b)三联组配
QFC型
c)四联组配
QFT型
PFC型
PFT型
d)五联组配
组配轴承的主要组配型式
6技术要求
组配轴承除应符合GB/T307.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6.1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
JB/T10186-—2010
6.1.1组配轴承中的单个轴承公差等级,对于α=15°和α=25°的轴承,应达到5级公差以上要求;对于α二40°的轴承,应达到6级公差以上要求。6.1.2组配轴承中的单个轴承,除应按6、5、4、2标准公差等级制造外,还可根据用户需要,按4A、2A(代号为P4A、P2A)等特殊公差等级制造。2A、4A级公差按附录A的规定。注:4A、2A级轴承的其他技术要求与4、2级轴承相同。6.1.3组配轴承中的单个轴承之间的尺寸相互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内径和外径尺寸相互差dmpl-dmp2、Dmpl-Dmp2不应大于内径和外径尺寸公差的三分之一。b)内圈和外圈的径向跳动相互差Kia1-Kia2、Keal-Kea2按表1的规定。c)接触角相互差,对于α=15°和α=25°的轴承,α-α≤1°;对于α=40°的轴承,α-≤1.5°。表1组配轴承径向跳动相互差
单位:μm
KialKin2
轴承公差等级
Keal-Kea2www.bzxz.net
:包括10mm。
6.1.4组配轴承的宽度偏差为组中轴承的套数乘以单个轴承的宽度偏差,其中,单个角接触球轴承的宽度偏差△Bs、4cs按表2的规定。表2单个角接触球轴承的宽度偏差△Bs、Acs单位:um
包括10mm。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轴承公
差等级
下偏差
上偏差
5用于万能组配的单个轴承,其内圈宽度与外圈宽度应相等。6.1.5
6.2预载荷、预游隙和占出量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JB/T10186—2010
组配轴承分为预载荷(预紧载荷)和预游隙(预置游隙)两种方式,其代号方法应符合JB/T2974的规定,即
a)预载荷
(G)A—轻预载荷;
(G)B—中预载荷;
(G)C-
注:代号G可以省略。
重预载荷。
代号方法为GXX×,即代号G后直接加预载荷值(单位为N),例:特殊预对于特殊预载荷,个
载荷325N,代号为G325。
b)预游隙
预载荷
较小轴向游隙;
CB——中等轴向游;
CC——较大轴向游隙。
(DF型)的轻、
重预载荷值按表3的规定。
配对轴承背对背
(DB型)1
或面对面。
(B)71900C
(B)7000C
50010002000
63012602520
64012802560
11202240
11402280
13002600
14602920
16003200
18003600
19003800
800160032001
110022004400
配对轴承(DB和DF型)预载荷
单位:N
(B)7200C
85017003400|125025005000
130026005200
10402080
13402680
16003200
(B)71900AC
(B)7000AC
10802160
10002000
11202240
13002600
(B)7200AC
10002000
11602320
12002400
15003000
17003400
19003800
100020004000
105021004200
120024004800
13802760
18003600
18003600
11202240
:14802960|100020004000
16003200
16003200
115023004600
125025005000
100020004000|1
145029005800
100020004000|145029005800
125025005000175035007000
130026005200|200040008000
205041008200
125025005000
7200B、7300B
6301280
6301280
15003050
15003050
15003050
15003050
15003050
15003050
16003250
16003250
16003250
41016003250
16003250
41016003250
16003250
540 21504300
540 2150 4 300
54021504300
54021504300
54021504300
540 21504300
940 3700 7500
9403700 7500
94037007500
37007500
JB/T10186—2010
三套及以上轴承构成的面对面、背对背型多联组配轴承的预载荷值按表4规定的系数乘以配6.2.1.2
对轴承(DB或DF型)的预载荷值,即为其相应的预载荷值。表4多联组配轴承的预载荷系数值组配型式
示例:四套组配轴承B7006AC/P4QBTA的预载荷为1.6×90=144(N)。数
6.2.1.3对于超过表4所列尺寸范围或系列,以及特殊设计(如接触角为12°、30°等,滚动体直径与个数等为非常规设计)的组配轴承,其预载荷应根据相关的设计参数计算确定。6.2.2预游隙
7200B和7300B系列配对轴承(DB或DF型)的轴向预游隙按表5的规定。表57200B和7300B系列配对轴承的轴向预游隙单位:um
凸出量
组配轴承在组配面端的两轴承凸出量之和十(见图2)应符合表6的规定。万能组配轴承在任意组配面端的3+&为0。
轴承公差等级
包括10mm。
单位:μm
JB/T10186—2010
6.3配合
图2轴承凸出量
组配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6级公差的轴承按GB/T275的规定,5级及其以上公差等级的轴承推荐值参见附录B。
6.4互换性
除万能组配轴承外,其他组配轴承中的单个轴承之间不能随意组配,即不具有互换性。6.5其他
当对组配轴承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7测量方法
7.1组配轴承的接触角、组配面端(万能组配轴承为两端)的凸出量及轴向预游隙的测量方法按制造厂主管部门的规定。
7.2其他项目的测量按GB/T307.2的规定。8检验规则
8.1组配轴承中的单个轴承除按JB/T8921的规定项目检查。组配轴承的主要检查项目还包括dmp1-dmp2Dmp1-Dmp2、Kia1-Kia2、Keal-Kea2、αj-α2,合格质量水平AQL值为1.5。8.2组配面端(万能组配轴承为两端)的凸出量及轴向预游隙应进行100%的检查。9标志
组配轴承除了按JB/T3574的规定进行标志(包括组配完成后采用化学法补全有关后置代号)外,为便于正确安装使用,还应符合以下标志要求:9.1除万能组配轴承外,应在组配轴承的外径面上标示出夹角为30°土5°的角线(即V形线),角线的夹角指向为组配轴承内圈能承受较大轴向载荷的方向。见图3。9.2组配轴承中的单个轴承的内、外圈径向跳动Kia、Kea的最大值点,应分别标示在内圈和外圈端面上,标示符号为“*”,见图4。+30°±5°
图3角线的标示
图4Kia、Ke的最大值点和Admp、ADmp的标示JB/T10186-2010
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的平均内径偏差4cmp和平均外径偏差4Dmp应标示在内圈和外圈端面上(单位9.3
为μm),见图4,单独包装的万能组配轴承还应在包装盒上的轴承型号之后给予标示。示例:
组配轴承应成组进行内包装并放入同一包装盒内,其他有关防锈包装的要求应符合GB/T8597的规定。
JB/T10186--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4A和2A级公差
A.14A级公差组配轴承的内、外圈公差值分别见表A.1和表A.2。A.22A级公差组配轴承的内、外圈公差值分别见表A.3和表A.4。表A.14A级公差内圈
上偏差
下偏差
包括10mm。
上偏差
下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包括10mm。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4A级公差外圈
2A级公差内圈
上偏差
下偏差
单位:μm
上偏差
下偏差
单位:μm
上偏差
1下偏差
与同一轴承内圈
的4Bs相同
单位:um
上偏差
下偏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