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3300-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3300-2010
中文名称: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2-1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2760960
相关标签:
平衡
重式
叉车
整机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7-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平衡重式叉车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条件、参数测定和稳定性、装卸性能、转向性能、运行性能、动力性能、能量消耗、制动性能、振动、噪声等的整机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起重量为500kg ~10000kg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和额定起重量为500kg~5000kg 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其他类型的叉车亦可参照使用。 JB/T 3300-2010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JB/T3300-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53.06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300—2010
代替JB/T3300—1992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Counterbalanced fork-lift trucks--Testing method for whole machines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验载荷和试验状态
试验前准备工作
一般试验条件
主要结构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测定稳定性试验
装卸性能试验
转向性能试验
运行性能试验
动力性能试验…
能量消耗试验.
制动性能试验
振动试验
噪声试验
护顶架安全性能试验
热平衡试验
操作力测定
强化试验
附录A(规范性附录)平衡重式叉车振动试验方法,A.1
试验场地条件
测定量
试验仪器
振动测量的方向和位置,
车辆装置和状况
测量步骤和有效性
试验报告项目概要
附录B(规范性附录)平衡重式叉车辐射噪声测量方法B.1
试验条件,
试验仪器.
测试时的作业工况
测试时驾驶员的着装和传声器位置驾驶员位置处声压级测定
声功率级测定
噪声测量级值的表述
参考文献
JB/T3300—2010
....18
JB/T3300—2010
本标准代替JB/T3300一1992《平衡重式叉车整机试验方法》。本标准与JB/T3300一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的适用范围调整为额定起重量为500kg~10000kg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和额定起重量为500kg~5000kg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增加了前言、附录A和附录B;并增加了第3章、4.2.1.4、19.3、表3、表4、表7、图8、图9、图10、图11;
本标准中改变了:3.2.1.1、3.2.1.2、3.2.1.3、3.2.2.3、4.3.2、4.3.3、4.3.4、4.3.6、4.3.7、4.3.8、5.2.5、5.3.2、5.3.4、5.3.5、7.2、7.4.1、7.4.2、7.4.3、7.4.4、7.4.5、7.4.6、7.4.7、8.4.3、8.4.4、9.2、9.4.5、10.2、10.4.1、10.4.2.1、10.4.3.1、10.4.3.2、10.4.4.2、10.4.4.3、11.4.1.1、11.4.1.3、11.4.2.1、11.4.2.4、12.4、12.4.2、12.4.3、12.4.4、16.5.1、16.5.2、16.5.3、17.4.2、18.2.1、18.2.2、18.2.2.1、18.2.2.2、18.3.1、18.3.2、18.3.3.5、第11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表4、表5、表6、表7、图4、图5、图6、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5;本标准中取消了原标准的第19章“工业性使用试验”和附录A“试验记录表格”;并取消了原标准的3.2.2.4、3.2.2.5、4.3.1、4.3.9、4.3.10、4.3.11、5.1、7.1、7.3、7.4.8b、7.4.9、8.1、8.2、8.3、9.1、9.3、9.4.2、10.1、10.3、10.4.4.1、11.1、11.2、11.3、12.1、12.3、16.1、16.3、16.4e、17.1、17.2、17.3、18.1、18.2.3.4、18.2.3.5、表3、表4、图8、图9、图13、图14。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海斯特叉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杭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吕蚜、陶佳红、陈星、王晓峰、李戎生、董鹏宇、邢金辉、陈宝强、杨发栋、李明辉、谢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3300—1983,JB/T3300-1992。I
1范围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JB/T3300—2010
本标准规定了平衡重式叉车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条件、参数测定和稳定性、装卸性能、转向性能、运行性能、动力性能、能量消耗、制动性能、振动、噪声等的整机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起重量为500kg~10000kg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特指内燃平衡重式叉车时,简称“内燃叉车\)和额定起重量为500kg~5000kg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特指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时,简称“蓄电池叉车”);以下简称为“叉车”。其他类型的叉车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平衡重式叉车稳定性试验(GB/T5141—2005,ISO1074:1991,IDT)GB/T5141
3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5143一2008,ISO6055:2004,IDT)GB/T5143
JB/T2390平衡重式叉车基本参数ISO5767工业车辆在门架前倾条件下堆垛作业一附加稳定性试验ISO5767/Amd1:1999工业车辆在门架前倾条件下堆垛作业一附加稳定性试验修改件1
EN13490机械振动一工业车辆一驾驶员座椅振动的实验室测定和技术要求VDI2198工业车辆资料页型式
3试验载荷和试验状态
3.1试验载荷
试验载荷规定如下:
a)试验载荷为一个均质立方体,其质量等于叉车额定起重量Q,其误差为土1%,边长等于2倍载荷中心距C。Q与C的数值应符合JB/T2390的规定。见图1、图2。b)为了保证试验载荷的边长等于2倍载荷中心距,允许将试验载荷制成四周为均质、中间为空心的立方体。见图3。
c)辅助试验载荷为0.6Q、0.7Q、1.1Q、1.33Q,其载荷中心距不变,并在满足试验要求的前提下,一般不对其尺寸做规定。Www.bzxZ.net
JB/T3300—2010
3.2试验时叉车的状态
叉车的试验状态为:
a)标准无载状态:按规定加足燃料、蓄电池液、冷却液、液压油、润滑油,轮胎为规定充气气压。门架垂直,货叉上表面距离地面300mm。b)标准无载运行状态:在标准无载状态下,门架最大后倾的条件下运行。c)标准载荷状态:叉车装载有试验载荷,门架垂直,货叉上表面距离地面300mm。d)标准载荷运行状态:在标准载荷状态下,门架最大后倾的条件下运行。4试验前准备工作
4.1工作目的
在叉车进行试验之前,叉车应具备正常的技术状态,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保证安全及试验顺利进行,应消除各种隐患,避免发生意外事故。4.2工作项目
4.2.1试验叉车验收
4.2.1.1登记产品合格证、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或制造日期等,以及需拆检零件的原始尺寸。4.2.1.2检查叉车各总成、部件、附件、附属装置及随车工具的完整性;关键部位紧固件的紧固程度;各总成润滑油及润滑点的润滑、密封状况;液压系统及油管接头的密封状况:蓄电池叉车的蓄电池和车体间的绝缘电阻,以及蓄电池单体在箱中、蓄电池箱在车架中和蓄电池系统接线的牢固程度。4.2.1.3检查叉车的装配状况:叉车呈标准无载运行状态,检查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操纵系统、电器系统及蓄电池箱组是否正常、可靠;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检查门架起升系统、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可靠,不应有渗漏油现象。4.2.1.4检查叉车的标牌、载荷曲线牌的正确性和安全标识完整性。4.2.2叉车磨合
4.2.2.1磨合目的:
在叉车进行试验之前,应进行充分磨合,使运动件摩擦副配合良好,以保证叉车发挥正常的性能,避免不正常的磨损或损坏。
4.2.2.2道路条件:
整个磨合期间,叉车应在坡度较小的硬实的路面上运行。4.2.2.3磨合规则:
叉车的磨合应遵守如下规定:
a)磨合期间按照叉车使用说明书仔细操作、保养;b)运行磨合的时间,内燃叉车不少于50h、蓄电池叉车不少于25h;c)载荷与运行时的动力限制应符合表1规定;表
行驶时间
内燃叉车
>16~30
>30~50
蓄电池叉车
>15~25
注:S2电动机工作制。
载荷状态
内燃叉车
行驶动力限制
蓄电池叉车
不超过相应发动机额定
不超过试验载荷的50%转速的50%不超过试验载荷的
试验载荷
不超过相应发动机额定
转速的75%
不超过相应运行电动机在
S2=60min下额定电流的60%
不超过相应运行电动机在
S2=60min下额定电流的80%
d)载荷与起升、前后倾时的动力限制应符合表2规定;e)对于有特殊磨合要求的叉车,可按特殊要求进行磨合;JB/T3300—-2010
f)叉车在磨合后应分别更换发动机、减速器、变速器、驱动桥的润滑油;更换液压系统及液力变矩器的液压油;润滑各润滑部位,清洗或更换各滤清器的滤芯;检查调整各接触器的触头和各直流电动机的电刷。
起升次数
内燃叉车
按载荷状态各10
按载荷状态各10
前后倾次数
蓄电池叉车
按载荷状态各5
按载荷状态各5
注:S3—
电动机工作制。
5一般试验条件
载荷状态
起升、前后倾斜动力限制
内燃叉车
不超过试验载荷的50%
不超过相应发动机额
定转速的50%
不超过试验载荷的75%
试验载荷
蓄电池叉车
不超过相应油泵电动机在
Ss=15%下额定电流的60%
不超过相应发动机额
定转速的75%
5.1在试验前,叉车应加足规定的燃料、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液等。不超过相应油泵电动机在
Ss=15%下额定电流的80%
5.2蓄电池应充足电量,电解液密度、电解液液面高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5.3叉车轮胎应符合如下规定:
a)无载状态下,充气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数值。充气气压误差为轮胎规定充气气压的土10%b)实芯轮胎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或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前桥及后桥同一个桥上两个轮胎之间的硬度差不超过邵氏硬度5HA。
5.4在整个试验期间,叉车应根据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进行技术保养和维修,不得任意调整、更换、保养和维修。保养、维修工作情况应做详细记录。5.5叉车在性能试验前应充分预热。5.6试验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a)环境温度为-5℃~+40℃;
b)风速不超过5m/s;
c)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
d)海拔小于2000m。
5.7试验场地表面应为平整、干燥、清洁的混凝土地面,坡度不大于0.5%,面积应满足叉车作全圆周回转或该项目试验的特定要求。5.8直线试验跑道应为平整、干燥、清洁的混凝土路面,坡度不大于0.5%,跑道长度不小于80m、宽度不小于5m,或满足该项目试验的特定要求。6主要结构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测定6.1叉车外部尺寸测定
6.1.1测量方法
叉车外部尺寸测量方法为:
a)叉车停放在试验场地上,载荷状态(标准无载或标准载荷状态)按测量要求,转向轮处于直线运行位置;
b)水平和高度尺寸除直接测量外,可借助用具间接测量;c)角度参数除直接测量外,可通过测定各特征点的位置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得。3
JB/T3300—2010
叉车外部尺寸测量项目
未注明“标准载荷状态”的项目,均按标准无载状态测量。结构尺寸测量项目(包含相关技术性能的通道宽度和最小转弯半径)列入表3,并参见图4。注:图4中所列项目及其定义说明,参见GB/T6104。表3
无货叉
带货叉
车架外侧
前轮外侧
最大起升
门架全部缩回时
门架全部伸出时
自由起升
部分自由起升
护顶架或驾驶室
前轮距
后轮距
前悬距
后悬距
载荷中心距
门架或货叉架倾角
最大前倾角
最大后倾角
座椅面至护顶架下表面高度
发动机(或蓄电池箱)外罩高度牵引挂钩中心高度
门架下端处
轴距中心处
最小离地间隙
通过角度
通道宽度。
最小转弯半径
车架最低处
驱动桥最低处
转向桥最低处
最大外侧间距
纵向通过角
离去角
接近角
直角通道最小理论宽度
直角堆垛通道最小理论
图4中未示出
简要说明
伸缩门架未伸出固定门架时,货叉上平面的最大起升高度
货叉的部分
伸缩门架未伸出固定门架时,
起升高度,一般为300mm(图4中未示出)前桥中心线至货叉垂直段前表面的水平距离后桥中心线至平衡重后表面的水平距离驾驶员座下后,座椅面最低点至驾驶头部上方护顶架下表面的垂直距离(图4中未示出)图4中未示出
图4中未示出
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
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
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图4中未示出)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图4中未示出)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图4中未示出)图4中未示出
通过轴距中心处向前、后轮胎外缘引切线,两切线相交所形成的最小锐角
通过平衡重底部下缘向后轮胎外缘引切线,此切线与路面间的夹角
通过门架底部下缘向前轮胎外缘引切线,此切线与路面间的夹角
标准载荷状态(对给定的托盘)标准载荷状态(对给定的托盘)车轮自由半径
车轮静力半径
按GB/T5143执行。
表3(续)
最小转弯半径和通道宽度的测定参见第9章。图
JB/T3300—2010
简要说明
在叉车支起、车轮离地状态时测量(图4中未示出)
标准载荷状态和标准无载状态应分别进行测量(图4中未示出)
JB/T3300—2010
叉车质量参数测定
6.2.1叉车技术状态
叉车的技术状态应符合第5章的有关规定。6.2.2测量设备
地磅秤或车轮负荷计的精度应不低于0.3%。秤台面应能将整个叉车放在上面,并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6.2.3叉车自重测定
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先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应停在秤台中心部位。测量时,叉车停稳,关闭发动机和切断电源。然后叉车调转180°,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6.2.4叉车桥荷测定
叉车分别呈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标准载荷状态时,在座位上放置75kg的砂袋),先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叉车停稳后,关闭发动机和切断电源,并依次称出前桥、后桥桥荷。然后叉车调转180°,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测量时,被测桥的车轮停在秤台的中心部位。桥荷分配测量和修正计算按式(1)~式(6):Go=G+G2'
Gj=(Go-G)Xf+G
G2=(Go-G)Xr+G2
G=G+G2
fG, / G% ×100%.
r=G2 /G ×100%
式中:
总质量测量值,单位为kg;
前桥桥荷修正值,单位为kg;
-后桥桥荷修正值,单位为kg;
前桥桥荷测量值,单位为kg;
后桥桥荷测量值,单位为kg:
前、后桥桥荷测量值之和,单位为kg;前桥桥荷分配百分数,(%);
后桥桥荷分配百分数,(%)。
6.2.5又车质心位置
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质心距前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L。(见图5),按式(7)计算:6.2.5.1
Lo=(G -G)
式中:
Lo质心距前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mm;G——前桥桥荷测量值,单位为kg:Go——总质量测量值,单位为kg;L-轴距,单位为mm。
JB/T3300—2010
6.2.5.2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质心距停车地面的垂直距离H(见图5),测定方法如下:先将叉车前轮置于秤台上,抬起后轮,使叉车的前倾角度为10°、12°、15°,分别进行测量。抬起后,依据前桥桥负荷G及前、后车轮静力半径R、R',按式(8)计算重心高度Ho,取三次测量计算值的平均值(各次测量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Ho = L(G -G)+(R-R)G tane
G×tang
式中:
Ho质心高度,单位为mm;
9——一叉车前倾角度,单位为(°);G-叉车前倾角时前桥桥荷测量值,单位为kg;G——前桥桥荷测量值,单位为kg;R——叉车起后前轮静力半径测量值,单位为mm:R-—叉车抬起后后轮静力半径测量值,单位为mm。R
... (8)
在满足测量精度(采用其他方法的平均测量计算值与称重法的平均测量计算值之间相对误差小于5%)的前提下,允许采用其他方法(如:起吊法、悬挂法)测定质心高度。7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按GB/T5141、ISO5767和ISO5767/Amd1执行。8装卸性能试验
8.1试验条件
叉车的技术状态及试验条件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液压系统液压油温度应预热到40℃~50℃。8.2试验方法
8.2.1测定满载最大起升高度:
叉车呈标准载荷状态,并驻车制动。将货叉起升到最大起升高度,且门架保持垂直。测量货叉上表面到地面的距离。
8.2.2测定无载和满载最大起升速度:叉车呈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并驻车制动。货叉全速起升,测量行程中段2m距离的货叉的通过时间,计算最大起升速度(设计起升高度低于2m、或全自由提升门架时,按通过全行程的时间计算)。同时测定发动机转速或起升油泵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压,以及起升油缸工作油压。各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测定最大下降速度:
叉车呈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并驻车制动。在液压分配阀全开时,货叉全速下降,测量行程中段2m距离的货叉的通过时间,计算最大下降速度(设计起升高度低于2m、或全自由提升门架时,按通过全行程的时间计算),各测定三次,取平均值。测定时的工作状况:
a)内燃叉车发动机处于急速工作状态;b)蓄电池叉车工作油泵电动机处于关闭状态。7
JB/T3300—2010
8.2.4门架偏载试验:
义车呈标准载荷状态,并驻车制动。偏载距离规定如下:500kg≤g<1000kg,80mm;
1 000 kg≤g≤3 500 kg,100 mm;3500kg5000kg货叉以承载的最大负荷(Q或Q2)全速升至最高位置,再以最大下降速度下降至距地面500mm:偏左、偏右各做三次,取平均值。注1:Q为在标准载荷中心距和标准起升高度时的最大负荷。注2:Q2为在承载能力标牌上标明的最大起升高度下的最大负荷。8.2.5测定倾斜液压缸油压和门架最大倾斜速度:叉车呈标准载荷状态。试验载荷应固定在货叉架上,并驻车制动。测定液压分配阀全开时,门架从最大后倾位置至最大前倾位置、以及相反方向操作时的前、后倾时间。同时测定门架从最大前倾位置倾斜至最大后倾位置过程中倾斜液压缸的最大工作油压。各测定三次,取平均值。8.2.6测定货叉自然下滑量和门架倾角的自然变化量:叉车呈标准载荷状态。门架垂直,并驻车制动。将载荷升到离地面2500mm高度位置(起升高度小于2500mm的叉车,取其最大起升高度位置)。发动机或电动机停止运转、并在关闭液压分配阀的同时即开始计时。静止10min后,分别测量货叉下滑量和门架倾斜角的变化量。各测量两次,取平均值。8.2.7联合操作试验:
叉车叉起试验载荷,门架从垂直位置至最大后倾位置,以中等速度进行边运行边起升的联合操作:起升高度范围为300mm~1500mm;前进、后退各进行三次。观察门架起升系统、液压系统是否有渗漏油现象及其他异常现象。
蓄电池叉车除采用能满足联合作业能源需求的大容量蓄电池组的车型外,不做此项试验。8.2.8超载荷试验:
8.2.8.1叉车叉起1.1Q试验载荷,分别以中等速度进行起升、倾斜与运行操作,起升高度范围为300mm~1500mm,各进行三次。观察门架起升系统、液压系统是否有渗漏油及其他异常现象。8.2.8.2在最大起升高度处,15min内能承受的载荷为1.3391或1.33Q2。叉车被试时,将载荷平稳地放在已起升到最大高度的货叉上。叉车应置放在坚固的水平路面上,门架垂直。考虑到安全,被试车应固定,轮胎可以拆掉,但不得影响试验。9转向性能试验
9.1转向盘空转角测定
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慢转转向盘直到消除转动间隙,转向轮不得转动。分别测定向左、向右两个方向的空转角。
9.2转向轮定位角测定
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用转向轮定位仪分别测定左、右转向轮的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三支点叉车不做此项试验。
9.3转向轮转角测定
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转向轮置于转角测定仪上,由直线运行位置开始,缓慢转动转向盘,分别绘出向左和向右转向时,转向盘转角与转向轮转角的关系曲线。转向盘向左转动,测左、右转向轮;转向盘向右转动,测左、右转向轮。转向轮每转5°及在最大转角处,进行测定。当转向盘分别向左、向右转时,见图6。图中:α、汾别为外侧和内侧车轮的偏转角;L为轴距、M为转向主销中心距。转角每5°及在最大转角处,进行测定,绘出转向轮转角α、的关系曲线。与理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