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11008-2010 高速部分流泵
JB/T 11008-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11008-2010

中文名称:高速部分流泵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2-1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7240784

相关标签: 高速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7-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高速部分流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设计、检查和试验、交付准备、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齿轮箱增速和电机变频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 JB/T 11008-2010 高速部分流泵 JB/T11008-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3.080
备案号:2858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008—2010
高速部分流泵
Highspeed partialemissionpump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2型号..
4.3基本参数.
5基本设计
5.1概述
泵的性能
汽蚀余量(NPSH)
驱动机
临界转速
动平衡
压力泵壳
喷嘴扩散器
诱导轮
吸入口、吐出口汇流管
导流管
泵轴和轴套
机械密封,
齿轮箱,
变频电动机
联轴器和联轴器防护罩
辅助系统
泵的材料选择
6检查和试验
6.1概述.免费标准bzxz.net
6.2检查
6.3试验
7交付准备
8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JB/T11008—2010
JB/T11008—2010
包装和运输
齿轮箱增速泵的分类和型式
变频电动机增速泵的分类和型式,表2
卧式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基本参数,表3E
表4立式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基本参数.表5
变频电动机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基本参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1)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合肥华升泵阀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大学、沈阳水泵研究所。JB/T11008—2010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柴立平、巫建波、何玉杰、李强、韩忠宝、王安生、朱维虎、程道武、姜漫陈先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高速部分流泵
JB/T11008—2010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高速部分流泵(以下简称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设计、检查和试验、交付准备、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齿轮箱增速和电动机变频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15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GB/T3215—2007,ANSV/API610:2004,IDT)GB/T3216—2005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ISO9906:1999,MOD)GB/T4879防锈包装
GB/T5894机械密封名词术语
GB/T7021离心泵名词术语
GB/T7306(所有部分)55°密封管螺纹GB/T9112钢制法兰类型与参数
GB/T9239.1--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ISO1940-1:2003,IDT)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4297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
JB/T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8—1999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ISO10438(所有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润滑、轴封及控制油系统和辅助设备ISO21049泵离心泵和往复泵的轴封系统API671炼厂用特殊联轴器
API677石油、重化工和天然气工业用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装置3术语和定义
GB/T7021和GB/T5894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高速部分流泵highspeedpartialemissionpump开式或半开式叶轮和环形流道组合,叶轮和环形流道是同心的,只有部分经过叶轮的流体通过一个或多个喷嘴扩散器输送,转速不低于4800r/min的泵。3.2
nozzlediffuser
喷嘴扩散器
由限制最大流量的喷嘴和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的扩散段组成的吐出口流道。这种流道可以由圆形喷嘴和圆锥形扩散段组合,也可以是矩形喷嘴和矩形扩散段组合。JB/T11008-2010
汇流管junctionpipe
齿轮箱增速的双泵头并联泵中把两吸入口或两吐出口连接成一个总吸入口或总吐出口的管路。3.4
导流管guideflowpipe
齿轮箱增速的双泵头串联泵中把首级吐出口和次级吸入口之间相连通的管路。3.5
主润滑油泵mainlubricatingoilpump齿轮箱配带的,与主动轴同步旋转的提供齿轮箱润滑油的泵。3.6
脱扣转速trip speed
在最大电源频率时电机的同步转速。3.7
跳闸转速tripspeed
采用变速驱动机的泵,独立的事故超速保险装置产生动作使驱动机紧急停机的转速。3.8
监察observed
应将规定的检查或试验时间通知给采购商,无论采购商或其代表是否出席,均应按照进度表的规定进行的检查或试验。
目睹witnessed
把检查或试验的时间安排通知给采购商,只有采购商或其代理人出席才能进行的检查或试验。3.10
允许工作范围allowableoperatingregion以所供的叶轮在规定工作条件下泵的流量范围。该范围受制于汽蚀、发热、振动、噪声、轴挠度以及其他类似判断标准。工作范围应由制造商家确定。3.11
最小连续稳定流量minimumcontinuousstableflow在不超过本标准所规定的振动限定下泵能够工作的最小流量。3.12
最小连续热控流量minimumcontinuousthermalflow泵能够维持工作而其运行不致被抽送液体的温升所损害的最小流量。3.13
量corrosionallowance
腐蚀余量
接触抽送介质零件的壁厚超过该零件承受工作压力的理论壁厚的部分。3.14
隔离液barrierfluid
引入到有压的双端面机械密封之间,把泵内的流程液体与环境完全隔离开的液体。该液体的压力始终高于被密封流程液体的压力。3.15
缓冲液bufferfluid
引入无压的双端面机械密封(串联机械密封)之间,用作一种润滑液或缓冲液的液体。此种液体的压力低于被密封流程液体的压力。2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JB/T11008—-2010
齿轮箱增速泵的分类和型式如表1所示,变频电动机增速泵的分类和型式如表2所示。表1齿轮箱增速泵的分类和型式
GSB/H1
GSB/H2
GSB/H3
GSB/H4
GSB/H5
GSB/N2
GSB/N3
GSB/N4
GSB(Z)/H
GSV(Z)N
4.2型号
结构特点
卧式、端吸顶出、一级齿轮增速、飞溅油润滑、功率≤7.5kW卧式、端吸顶出、一级齿轮增速、飞溅油润滑或强制润滑、功率≤55kW卧式、端吸顶出、一级齿轮增速、强制润滑、功率≤185kW卧式、端吸顶出、一级或二级齿轮增速、强制润滑、单泵头或双泵头、双泵头可串联,也可以并联、功率≤600kW
卧式、端吸顶出、一级或二级齿轮增速、飞溅油润滑、单泵头或双泵头、双泵头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功率≤1800kW
立式、水平吸入吐出、一级齿轮增速、强制油润滑、功率≤37kW立式、水平吸入吐出、二级齿轮增速、强制油润滑、功率≤160kW也可以卧式安装
立式、水平吸入吐出、二级齿轮增速、强制油润滑、功率≤250kW也可以卧式安装
立式、水平吸入吐出、二级齿轮增速、强制油润滑、功率≤315kW也可以卧式安装
表2变频电动机增速泵的分类和型式结构特点
卧式、端吸顶出、电动机变频增速、油脂润滑、功率≤90kW立式、水平吸入吐出、电动机变频增速、油脂润滑、功率≤90kW泵的型号表示:
表示特殊要求,配诱导轮为T,分离器为T,机械密封型式,S表示单端面,D表示双端面,P表示串联过流部件的主要材料代号,I表示碳钢,Ⅱ表示Cr18Ni9系列不锈钢,Ⅲ表示Cr17Ni12Mo2系列不锈钢,IV其他特种材料,如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钛及钛合金,双相不锈钢等转速的百分之一,H5,H6型双转速串联泵,应标明首级和次级转速的百分之一
配带电动机功率,单位为kW
扬程,单位为m
流量,单位为mh
型号(见表1,表2)
示例1:
流量28m2/h,扬程400m,配带电动机功率45kW,转速12300r/min,过流部件材料为06Cr18Ni9,单端面机械密封,配诱导轮结构的H2型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GSB/H2-28/400-45-123IIST。3
JB/T11008—2010
示例2:
流量90m2/h,扬程900m,配带电动机功率600kW,双泵头双转速串联,首级泵头转速5000r/min,次级泵转速15200r/min,过流部件材料为双相不锈钢,串联机械密封的H4型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GSB/H4-90/900-600-50/152IVP。
示例3:
流量25m/h,扬程440m,配带电动机功率75kW,转速8500r/min,过流部件材料为06Cr17Ni12Mo2不锈钢,双端面机械密封,配诱导轮和分离器结构的V型变频电动机高速部分流泵:GSB(Z)N-25/440-75-85IⅡIDTT1。基本参数
卧式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系列基本参数见表3,立式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系列基本参数见表4,变频电动机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系列基本参数见表5。表3卧式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基本参数型
最大流量m2/h
最大扬程m
最大吸入压力MPa
最大工作压力MPa
最大驱动机输出功率
使用温度范围℃
最大流量m2/m
最大扬程m
最大吸入压力
最大工作压力MPa
最大原动机输出功率
使用温度范围
最大流量
最大扬程
最大吸入压力
最大工作压力
最大原动机输出功率kW
使用温度范围
基本设计
GSB/H1
-45~150
GSB/H2
-45~150
GSB/H3
-45177
GSB/H4
-130~260
立式齿轮箱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基本参数GSB/V1
-130~340
GSB/V2
GSB/V3
-130~340
变频电动机增速的高速部分流泵基本参数GSB(Z)/H
-45~260
GSB/H5
-130~260
GSB/N4
GSB(Z)N
-130~340
5.1概述
5.1.1泵应设计成部分流型式,采用齿轮箱增速和变频电动机增速两种增速型式。齿轮箱增速的泵应采用和齿轮箱共轴型式。5.1.2
变频电动机增速的泵可以是和电动机共轴型式,也可以是单独泵轴与电动机轴刚性连接型式。5.1.3
5.1.4同一机座的齿轮箱应有多种不同的增速比,除配对齿轮外的零部件应是通用的。4
JB/T11008—2010
5.1.5同一机座的泵,除叶轮、诱导轮和喷嘴扩散器外的零件应是通用的。5.1.6泵叶轮处轴径相同的不同型号的泵,机械密封处轴径应考虑设计是相同的、机械密封是通用的。5.1.7本标准中所涉及的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应当设计和制造成使用寿命至少为20年,连续运转寿命至少为三年(不包括易损件)。已经公认这些要求是设计的准则,当操作或使用条件苛刻、误操作或不正常维护都会使设备不能达到这些准则的要求。5.1.8设备应能在正常的和额定的工况点以及采购商规定的任何其他预期工况点上工作。5.1.9泵至少应当能够在能达到的最大连续转速时工作。至少达到105%的额定转速下工作以及电动机转速达到脱扣转速情况下短期运转。5.1.10驱动机有变速功能时,泵应设计成在跳闸转速下运行而不损坏泵。5.2泵的性能
泵制造商应确定泵及其变型产品的允许工作范围,并给出性能曲线(扬程、效率、轴功率、汽蚀余量等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性能曲线上应标出最小流量(最小连续热控流量和最小连续稳定流量中的较大的流量)、优先工作区和允许工作区以及任何使用限制条件。应当给泵确定一个优先选用的工作区,此工作区位于所提供叶轮的最佳效率点流量的70%120%区间内。额定流量点应位于所提供叶轮最佳效率点流量的80%~110%区间内。在优先选用的工作区,泵应具有稳定的扬程-流量曲线(即在优先选用的工作区域内,随着流量增大,扬程曲线呈连续下降状)。如果采购商规定是并联运行,则曲线上关死点扬程应至少高出额定流量点扬程的10%。如果采用在吐出口处加孔板来实现泵从关死点到大流量点有连续下降的性能曲线的目的,则应在数据表上注明。
5.3汽蚀余量(NPSH)
除非另有商定,否则必需汽蚀余量(NPSHR)的确定应按GB/T3216规定的常温清水进行的试验值。有效汽蚀余量(NPSHA)应比必需汽蚀余量(NPSHR)至少大0.5m。对水以外的液体(例如烃类)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R)不能用降低系数或修正系数的方法规定。5.4驱动机
5.4.1驱动机应做到:
a)适合于在规定的现场工况下正常地运行;b)适合于在规定的公用设施条件下运行;c)适当选型以适合于所有规定的工艺流程变化(例如压力变化,温度变化或输送介质的特性变化);
d)适当选型以适合于所有装置起动条件;e)适当选型以满足最大的规定运转条件,包括所有损失(例如,机械密封损失、外部齿轮箱损失和联轴器损失)。
5.4.2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包括计算系数(如果有的话),至少应当等于表6中所列的在泵额定条件下功率的百分数。但是,在额定条件下的功率不应超过电动机铭牌的额定功率。如果这个推荐数值会明显地导致电动机容量不必要的过大,则应提出一份可替代的推荐值供采购商批准。表6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电动机标牌额定功率
5.5临界转速
泵额定功率的百分比
泵轴应是刚性的。轴的最大连续转速n小于阶干临界转速nc1,应取:n<0.8nel。5
JB/T11008—2010
5.6动平衡
叶轮、诱导轮、高速齿轮以及装配后的转子应当按GB/T9239.1一2006中G1.0级进行动平衡。5.7壁厚
包括轴封腔或密封端盖在内的泵体应有适当的壁厚使之在工作温度和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承受住压力和限制变形。
泵体还应适合于环境温度下的水压试验的压力。除非另有商定,否则承压零件应有至少3mm的腐蚀余量。5.8压力泵壳
5.8.1压力泵壳应设计成径向剖分,并且应符合GB/T3215的规定。5.8.2管口和压力泵壳上其他的接头的孔口都应采用标准的管径。不应当采用DN32、DN65、DN90、DN125的孔口。
5.8.3对于吸入口和吐出口不大于DN32的泵,可以采用螺纹接口,但吸入口和吐出口的接口型式应是相同的。
5.8.4对于吸入口和吐出口大于DN32的泵应采用法兰连接。对于单泵头泵和双泵头并联泵的吸入口和吐出口的法兰压力等级应是相同的。对于双泵头串联泵的吸入口和吐出口,首级泵头和次级泵头可以采用不同的压力等级,但每级泵头上的法兰压力等级应是相同的。法兰应符合GB/T9112规定。
5.8.5对于非易燃和非危险液体,压力泵壳的辅助管路接头可以制成螺纹接头。除非另有规定,管螺纹应当是符合GB/T7306的锥形螺纹。5.8.6对于易燃或危险液体,通入压力泵壳的辅助管路接头应当采用插口焊接连接,管路接口应当是法兰连接型式。
5.8.7所有泵均应设置排气孔和排液孔。所有的接头应当适合所在的泵壳区的水静压试验压力。不与辅助管路相连接的接口应当用和泵体相同材料制成的管堵封住。5.8.8作用在吸入口和吐出口的允许外力和外力矩应符合GB/T3215规定。5.9喷嘴扩散器
5.9.1喷嘴扩散器可以设计在泵体吐出段上。喷嘴扩散器可以是可拆卸的零件安装在泵体吐出段上,也可以是直接在泵体吐出段上机加工出来。5.9.2喷嘴扩散器可以设计成单独的环形喷嘴扩散器安装在泵壳内。环形扩散器可以是一个喷嘴或多个喷嘴扩散器。
5.9.3可拆卸的喷嘴扩散器和环形喷嘴扩散器应有可靠的限位措施,5.10叶轮
5.10.1叶轮是开式或半开式的。5.10.2叶轮应当是整体铸件或锻件。叶轮轮毂应是实心轮毂。5.10.3半开式叶轮应考虑轴向力的平衡。5.10.4叶轮应当用键可靠地固定在轴上,以防止沿周向移动。叶轮应当使用不会暴露轴上螺纹的帽形螺钉或帽形螺母来固定到轴上,并且需要一个可靠的机械锁紧方式(如锁紧舌形垫圈)。在正常转向时,上述紧固装置应当利用液体对紧固装置的阻力使紧固螺纹趋于拧紧。5.11诱导轮
5.11.1诱导轮应设计成多叶片结构,诱导轮不能露出泵体法兰面。5.11.2诱导轮与轴或叶轮应当有配合要求。5.11.3诱导轮应有可供扳手拧紧的位置,诱导轮的拧紧位置在安装好诱导轮后应完全在叶片的外面。5.11.4诱导轮和叶轮配合面附近区域应当设置两处宽度至少是5mm,深度3mm的豁口用于放置锁紧舌形垫圈的止动舌。
5.12吸入口、吐出口汇流管
5.12.1双泵头并联泵应有吸入口汇流管和吐出口汇流管。JB/T11008--2010
5.12.2吸入口和吐出口汇流管的的型式和泵拆卸方式有很大关联,见5.18.6。如果是采购商自己配置,供货商应在技术文件上特别说明5.12.3吸入口和吐出口汇流管的法兰应与泵吸入口和吐出口法兰的密封面型式、压力等级一致。5.12.4供货商配置汇流管,泵的配对法兰应是汇流管的配对法兰。5.13导流管
5.13.1双泵头串联泵,首级泵头吐出口和次级泵头吸入口之间应配导流管。导流管应是供货商标准配置。导流管两头的法兰密封面型式和压力等级应与各自连接的泵接口法兰一致。5.13.2导流管焊接后应当进行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泵体不应承担由于导流管焊接变形附加的外力和外力矩。应保证泵经过拆卸后,导流管还能重新安装在泵上。5.14泵轴和轴套
5.14.1泵轴应有足够的尺寸和刚性,以保证泵工作可靠。5.14.2泵轴上的螺纹旋向的选择,应使螺母或诱导轮在轴旋转时处于拧紧状态5.14.3泵轴应保留中心孔。
5.14.4轴套应用耐磨、耐蚀、耐冲刷的材料制造。轴套应可靠地固定在轴上。5.14.5泵轴采用不耐输送介质腐蚀的材料时,叶轮、轴套和锁紧装置(止动装置和叶轮螺母或诱导轮的组合件)之间应有可靠的静密封来隔离输送介质与轴接触。采用的静密封要能抵抗输送介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的作用而不破坏密封能力。5.15机械密封
5.15.1泵配的机械密封和密封系统应当符合IS021049规定,5.15.2泵的机械密封应当采用静止式机械密封结构。5.15.3对于与齿轮箱或变频电动机共轴的泵,机械密封的辅助接口可以不放置在机械密封压盖上,但应在泵的其他零件(如泵体、密封腔体)上应设置排液、放气和其他机械密封系统要求的接口。5.16齿轮箱
5.16.1叶轮应用键固定在齿轮箱的输出轴上。5.16.2齿轮箱必须配带一整套的润滑油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贮油室、润滑油泵、油过滤器、油冷却器。
5.16.3除非另有规定,齿轮箱应在主动轴上安装主润滑油泵。在泵运行中,齿轮箱突然失去动力时,能保证在泵彻底停止转动前,齿轮箱各润滑点始终有润滑油供给。5.16.4如有规定,在主油泵之外,齿轮箱可配外部的辅助油泵。5.16.5如有规定,齿轮箱采用完全外部的润滑油供给系统,外部润滑油供给系统中必须有两台独立的润滑油油泵,开一备,两台油泵之间必须是联锁的,总能保证一台在工作。除此之外,润滑油站必须配备蓄能装置。
5.16.6齿轮箱体上应安装润滑油油压表、温度表。如果是铝合金制箱体,这些表的接头最好是可分离的螺纹接头。
5.16.7齿轮箱体上应留有安装振动测量传感器的位置,在大型卧式高速部分流泵的内部应留有安装高速轴位移、变形测量传感器的位置。5.16.8齿轮箱体作为油箱时,齿轮箱体上应设置油位计,预留加热器接口。5.16.9立式齿轮箱上部的输入轴(低速轴)处应有良好的密封,并且应在轴伸处有良好的排液措施。5.16.10泵制造商应向齿轮箱制造商提供同一机座号的齿轮箱所能配带的最小和最大叶轮尺寸以及最小和最大叶轮质量,转速范围等,以使齿轮箱制造商能进行转子动力学分析。5.16.11齿轮箱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API677的规定。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