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8792-2010 接触器式继电器
JB/T 8792-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8792-2010

中文名称:接触器式继电器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2-1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6199738

相关标签: 接触器 继电器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8792-1998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7-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JZC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分类、特性、产品的有关资料、正常的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试验等。本标准适用于(JZC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包括JZC1系列、JZC2系列、JZC3系列、JZC4系列。该继电器在交流50Hz(或60Hz)、电压至660V,直流电压至220V的控制电路中,作为信号放大或将信号传递给有关控制元件之用,除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使用类别外,还应符合交流接触器的使用条件和部分性能。各系列继电器的派生品种或规格,可由制造厂制定符合本标准通用要求的产品标准(即企业标准)。 JB/T 8792-2010 接触器式继电器 JB/T8792-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120.70
备案号:2868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792—2010
代替JB/T8792—1998
接触器式继电器
Contactor relays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
结构型式,
型号及含义
继电器的额定值和极限值
使用类别
产品的有关资料
资料的内容
安装、操作和维修说明
正常的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
正常使用条件
安装条件
安装维修和使用说明书
运输和贮存
结构和性能要求
结构要求,
性能要求
基本要求
验证结构要求
验证性能要求..
极限允许温升值
继电器在对应使用类别的正常条件下验证接通和分断能力表2
继电器在正常条件下接通和分断操作顺序、操作次数及操作频率继电器在对应使用类别的非正常条件下验证接通和分断能力表4
不同额定工作电压下的通断操作最高过电压表6
验证螺纹型接线端子机械强度的紧力矩表7温升试验连接导线截面
JB/T8792—2010
JB/T8792-2010
本标准代替JB/T8792-1998《接触器式继电器》。本标准与JB/T8792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减少了材料试验验证项目:
取消了耐低温和高温性能试验;一取消了定期试验;
-将机械寿命试验和电寿命试验规定为特殊试验;增加了机械联锁触头元件的特殊要求;额定绝缘电压等级的划分有所变化,将660V额定绝缘电压归入690V。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光泽机床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波、赵威、王营、陈炳诚,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8792—1998。
1范围
接触器式继电器
JB/T8792--2010
本标准规定了(JZC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分类,特性,产品的有关资料、正常的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及试验等。本标准适用于(JZC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包括JZC1系列、JZC2系列、JZC3系列、JZC4系列。该继电器在交流50Hz(或60Hz)、电压至660V、直流电压至220V的控制电路中,作为信号放大或将信号传递给有关控制元件之用。除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使用类别外,还应符合交流接触器的使用条件和部分性能。
各系列继电器的派生品种或规格,可由制造厂制定符合本标准通用要求的产品标准(即企业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900.18-200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T4207--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EC60112:1979,IDT)
GB/T5169.10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热
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EC60695-2-10:2000,IDT)GB/T5169.11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IEC60695-2-11:2000,IDT)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4048.1—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IEC60947-1:2001,MOD)GB14048.4一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IEC60947-4-1:2000,IDT)
GB14048.5一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IEC60947-5-1:2003,MOD)3术语和定义、符号
GB/T2900.18、GB14048.1、GB14048.4及GB14048.5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符号适用于本标准。4分类
4.1按触头基本组合型式(推荐)分:a)4X或4Y;
b)2X+2Y;
c)4Zb。
其他组合型式及有无带触头模块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JB/T8792—2010
4.2按控制电路电源种类分:
a)交流操作;
b)直流操作。
4.3按安装方式分:
a)螺钉固定式;
b)导轨式。
5特性
5.1结构型式
继电器为开启式,触头为双断点,动作机构为直动式。5.2型号及含义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除本标准规定外,有关继电器型号的其他内容由制造厂自行规定。口0
JZC □
有Z表示直流操作
触头数量及组合型式:第一位数字表示接通触头组数第二位数字表示分断触头组数
设计序号
接触器式继电器
5.3继电器的额定值和极限值
5.3.1额定电压
5.3.1.1额定工作电压(U)
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U。为:
a)AC:最高至660V;
b)DC:最高至220V。
5.3.1.2额定绝缘电压(U)
继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U为:690V。5.3.1.3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mp)GB14048.12006中4.3.1.3适用。5.3.1.4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继电器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为:a)交流:24V、48V、110V、220V、380V;b)直流:24V、48V、110V、220V。注:其他电压值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5.3.2电流
继电器用下列电流表示其特性。5.3.2.1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g)继电器的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为10A。5.3.2.2额定工作电流(1)
GB14048.5-2008中附录A的表A.1适用。5.3.3额定操作频率
继电器的额定操作频率最高等级为1200次/h。2
5.3.4额定工作制
继电器的额定工作制有如下几种:a)八小时工作制;
b)不间断工作制;
c)断续周期工作制或断续工作制,推荐负载因数为40%。5.3.5正常和非正常的负载特性
5.3.5.1正常条件下的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及其特性继电器应满足表2中规定的使用类别和额定操作电压的要求。5.3.5.2非正常条件下接通和分断能力继电器应符合表4中规定使用类别的要求。注:非正常条件是指如当电磁铁不动作,而继电器必须分断“接通电流”的状态。5.3.6短路特性
额定限制短路电流GB14048.1-2006中4.3.6.4适用。5.4使用类别
继电器的使用类别为:
a)AC-15;
b)DC-13。
6产品的有关资料
6.1资料的内容
制造厂应提供下列资料:
识别资料: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型号或系列号;
c)继电器符合的标准编号。
基本额定值和使用类别资料:
d)额定工作电压(见5.3.1.1):e)额定工作电压下的使用类别和额定工作电流(见5.4和5.3.2.2);f)额定绝缘电压(见5.3.1.2);g)额定冲击耐受电压(见5.3.1.3);h)额定控制电源电压(见5.3.1.4)和频率;i)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见5.3.2.1);j)防护等级P(见8.1.5);
k)污染等级(见7.1.3.2);
1)额定限制短路电流(见5.3.6)。6.2标志
JB/T8792—2010
6.1中a)和b)项的标志应标在继电器的铭牌上,以便从制造厂获得完整的资料。标志应是不易磨灭和易于识别的,并且标志不应标于螺钉及可移动的垫圈上。如果位置许可,也可将c)~1)项的参数标在铭牌上,或标在继电器上,或包含在制造厂公布的文件中。继电器上还应标志下列数据且在安装后是易见的:接线端子的识别和标志(见8.1.4.4);触头组合型式符号;
合格标记和认证标志(如适用)。3
JB/T8792-—2010
6.3安装、操作和维修说明
GB14048.1--2006中5.3适用。
6.4包装
6.4.1包装盒(内包装)
包装盒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继电器名称、型号和出厂年月;c)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和频率。
6.4.2包装箱(外包装)
继电器包装箱应紧固、耐冲击,并且具有防潮、防尘能力,适合运输要求。箱内应有装箱单、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书等。每箱毛重应不超过50kg。包装箱外壁应有明显而持久的标志,其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称、地址或商标;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产品数量;
d)包装箱的“长×宽×高”及毛重;e)收货单位名称和地址;
f)标志“易碎物品”、“怕雨”、“向上”、“包装年月”等字样或标志。其他要求还应符合GB/T13384中的规定。7正常的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
7.1正常使用条件
满足本标准规定的继电器应能在如下条件下运行。注:非标准使用条件要求见GB14048.1一2006中附录B。非标准使用条件可按制造厂和用户的协议确定。7.1.1周围空气温度
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且其24h内的平均温度值不超过35℃。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5℃。
7.1.2海拨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7.1.3大气条件
7.1.3.1湿度
最高温度为40℃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达90%。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7.1.3.2污染等级
继电器周围微观环境污染等级为“污染等级3”。7.2安装条件
7.2.1安装类别
继电器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为“安装类别Ⅲ”。7.2.2安装
7.2.2.1安装角度
继电器安装面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超过土5°。7.2.2.2安装方式
继电器采用螺钉安装或装卡在安装轨上。7.2.2.3外形尺寸与安装尺寸
继电器的外形尺寸与安装尺寸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或由有关技术文件给出。7.3安装维修和使用说明书
JB/T8792—2010
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介绍产品主要性能参数的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还应规定继电器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和发生故障后的安装、使用、操作和维修的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7.4运输和购存
如果继电器的运输、贮存条件不同于7.1中规定,制造厂和用户应达成一个特殊协议。除非另有规定,下列温度范围适宜运输和贮存:-25℃~55℃之间,短时间内(24h内)可达70℃。8结构和性能要求
8.1结构要求
继电器应设计成能耐受安装和正常使用时所产生的应力,并应满足有关的试验要求。8.1.1材料
继电器绝缘材料部件应具有耐非正常热和火的能力。继电器材料的验证试验可按下述适当的方式进行:
a)在继电器上;
b)在继电器的部件上;
c)在具有适当横截面积的相同材料的试品上。如果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同一种材料已满足9.2.1规定的试验要求,则可不必重复进行该项试验。此外,继电器绝缘材料的相比电痕化指数应满足CTI≥150,CTI值应按GB/T4207一2003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得;若材料制造厂能够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说明绝缘材料的CTI值符合上述规定,则该项试验可不再进行。
8.1.2载流部件及其连接
GB14048.5—2008中7.1.2适用。8.1.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a)电气间隙应不小于8mm;
b)爬电距离应不小于10mm。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最小值不适用于触头开距和受电弧作用的部分。8.1.4接线端子
8.1.4.1接线端子的结构要求
接线端子的结构应保证良好的电接触和预期的载流能力,其所有的接触部件和载流部件都应由导电的金属制成,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线端子采用螺钉与导体连接,以保证维持必要的接触压力。接线端子的结构应能在适合的接触面间压紧导体,而不会对导体和接线端子有任何显著的损伤。接线端子应设计成不允许导体移动或其移动不应有害于继电器的正常运行及不应使绝缘电压值下降至低于额定值。
8.1.4.2接线端子连接导线的能力接线端子应能连接一根或两根的软线或硬线,导线最大截面应不小于表7温升试验所规定的导线截面,而相同导线类型的最小截面应至少要比温升试验规定的小两个等级的标准截面尺寸。8.1.4.3接线端子的连接
接线端子的连接应符合GB14048.1一2006中7.1.7.3的规定。8.1.4.4接线端子的识别和标志
接线端子的识别和标志应符合GB14048.1—2006中7.1.7.4的规定,并且应符合GB14048.4-2003中附录A的要求。
JB/T8792—2010
8.1.5外壳防护等级
继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一般为IP00O。8.1.6耐湿性能
继电器应能承受高温温度40℃,试验周期为6昼夜的交变湿热试验。8.1.7零部件质量
继电器的黑色金属零件,除电磁铁外,均应有可靠的防锈保护。继电器的金属零件不应有裂纹、气泡及镀层脱落等现象。塑料零件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夹生、开裂、气泡、麻点及严重划伤等现象。8.1.8装配质量
继电器的连接螺钉应紧固而无松动现象。触头支架及卡轨安装的滑块动作灵活可靠,不应有卡住现象。8.2性能要求
8.2.1动作性能
在周围空气温度为-5℃40℃范围内,对继电器吸引线圈施以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s,使其发热至稳定状态时,继电器应能在(85%~110%)U,范围内任何电压下可靠地闭合。其释放电压则既不高于75%Us又不低于20%U。(对交流)或10%U,(对直流)。释放的极限值是线圈电路电阻在-5℃时确定的,此值可用在正常室温下获得的数值换算求得。8.2.2温升
继电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各部件的温升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表1极限允许温升值
吸引线圈
接线端子
8.2.3介电性能
A级绝缘
E级绝缘
B级绝缘
F级绝缘
H级绝缘
银及银基合金
棵黄铜
铜(或黄铜)镀锡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镍
极限允许温升
以不损害相邻部件正常工作为限60
继电器的绝缘应能承受2500V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8.2.4正常和非正常负载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8.2.4.1接通和分断能力
8.2.4.1.1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测量方法
电阻法
热电偶法
继电器应能在表2中规定的使用类别条件下和表3规定的操作次数以及GB14048.5--2008中8.3.3.5.2规定的条件下接通和分断电流而无失误。8.2.4.1.2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继电器应能在表4中规定的使用类别条件下及表4规定的操作次数接通和分断电流而无失误。8.2.4.2寿命
GB14048.1一2006中7.2.4.3适用,并补充下列条款。6
使用类别
继电器在对应使用类别的正常条件下验证接通和分断能力“接通。
接通或分断的电流;
接通前的电压:
I——额定工作电流;
U额定工作电压;
P=UJ—稳态功率消耗,单位为W;cos?
To.95——达到95%稳态电流的时间,单位为ms。见GB14048.5-2008中8.3.3.5.2。试验量的允差见GB14048.5—2008中8.3.2.2。两次持续时间(接通和分断)至少为2个周波。Ile
分断b
JB/T8792—-20.10
最小通电时间
(在50Hz或60Hz时)
“6P\值来自经验值,代衰大多数直流电磁铁负载的上限为P=50W,即6P=300ms的经验关系中求得。对于功率消耗大于50W的负载,可假定由较小的负载并联组成。因此,不论功率消耗值多少,300ms可作为上限值。
继电器在正常条件下接通和分断操作顺序、操作次数及操作频率序a
对于各种使用类别的试验按顺序进行。操作次数
头50次操作应在试验电压1.1U.下进行,试验电流1.首先在U.下调整。在确保触头闭合和断开的情况下尽可能快。8.2.4.2.1机械寿命
每分钟操作循环数
快速“
如有必要,继电器的机械寿命可由制造厂规定用特殊试验来验证,试验按GB14048.5一2008中附录C要求进行。机械寿命次数推荐应不低于10'次或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8.2.4.2.2电寿命
如有必要,继电器的电寿命可由制造厂规定用特殊试验来验证,试验按GB14048.5一2008中附录C要求进行。电寿命次数推荐应不低于10°次或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8.2.5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本标准推荐继电器采用RT16(NT00-10)熔断器或类似其保护特性的熔断器或断路器进行保护时,应能承受预期短路电流为1000A(有效值)、cosΦ为0.5~0.7试验电流的考核。8.2.6通断操作过电压
a)继电器产生的通断操作过电压应不高于表5中规定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并且继电器不应受到高于其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的外来过电压的作用;b)继电器在不同的额定工作电压下的通断操作最高过电压值见表5。7
JB/T8792—2010
表4继电器在对应使用类别的非正常条件下验证接通和分断能力接通。
使用类别
接通或分断的电流:
U—接通前的电压;
I。额定工作电流;
U—额定工作电压;
一稳态功率消耗,单位为W;
分断b
To.9s—达到95%稳态电流的时间,单位为ms。cos
最小通电时间
周波(在50Hz或60Hz时)
非正常条件是模拟被堵不能闭合的电磁铁,见GB14048.5—2008中8.3.3.5.3。试验量的允差见GB14048.5—2008中8.3.2.2。接通和分断操作
操作循
环次数
每分钟操
作循环数
“6P”值来自经验值,代表大多数直流电磁铁负载的上限为P=50W,即6P=300ms的经验关系中求得。对于功率消耗大于50W的负载,可假定由较小的负载并联组成。因此,不论功率消耗值多少,300ms可作为上限值。
表5不同额定工作电压下的通断操作最高过电压额定工作电压U。
8.2.7噪声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mp
通断操作最高过电压
继电器在控制电源电压为(85%~110%)U,范围内正常工作时,在距离0.5m处,测量其噪声应在40dB(A)以下。
8.2.8机械联锁触头元件的特殊要求(如果适用)GB14048.52008中附录L适用。
9试验
9.1基本要求
继电器的试验方法除本标准有补充规定外,均应按GB14048.1和GB14048.5的要求进行。9.1.1试验种类
继电器的试验分为:
a)型式试验;
b)常规试验;
c)抽样试验;
d)特殊试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