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工行业标准(QB) > QB/T 4027-2010 炊饭机
QB/T 4027-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4027-2010

中文名称:炊饭机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5-14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429818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10-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炊饭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装。本标准适用于中央厨房(工厂、学校、医院、机场、工业园区、快餐各种规格的炊饭机行业)的米饭生产。 QB/T 4027-2010 炊饭机 QB/T4027-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7.040.20
分类号:X99
备案号:2895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027-2010
炊饭机饸
Cooking-braisingmachine
2010-04-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10-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乐惠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夏荣、陆生槐、詹永杰。本标准首次发布。
QB/T4027—2010
炊饭机
QB/T4027—2010
本标准规定了炊饭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装。
本标准适用于中央厨房(工厂、学校、医院、机场、工业园区、快餐各种规格的炊饭机行业)的米饭生产(以下简称“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钙基润滑脂
GB/T492钠基润滑脂
GB/T1184
GB/T1243
GB/T180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传动用短节距传动用精密滚子链、套筒链、附件和链轮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安全标志
GB2894
GB/T3181
GB/T3186
GB/T3280
GB/T4237
GB/T5269
漆膜颜色标准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传动及输送用双节距精密滚子链和链轮GB/T7306.2
GB/T9439
GB/T10089
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灰铸铁件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GB/T10095.1
GB/T10095.2
GB/T11351
GB/T13306
GB/T-13384
GB/T13916
GB/T14253
GB15179
GB1679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渐开线圆柱齿轮
铸件重量公差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食品机械润滑脂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
QB/T4027-2010
GB16914
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技术条件
GB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SB227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电气装置基本技术要求
SJ/Z1792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电气装配技术要求JB/T4127.1
机械密封技术条件
JB/T6619.1轻型机械密封技术条件CJ/T28中餐燃气炒菜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喷嘴nozzle
输送所要求的燃气量,并将燃气的势能转变为动能,以引射一定量的空气的装置。3.2
风门damper
用以调节一定空气量的装置。
引射混合管
Fmixer
燃气经喷嘴引射一定量空气并与之混合的装置。3.4
burningplate
燃烧盘
混合气(燃气与空气)经火孔流出并燃烧的装置。3.5
燃烧器burner
喷嘴、风门、引射混合管及燃烧盘的总称。3.6
燃烧系统burningsystem
由燃烧器、连接钢管、阀门、燃气压力表及燃气主管等组成的系统。3.7
点火装置ignition
用来点燃燃烧器的装置,分为手工点火和电子点火两种形式。3.8
欢饭室及焖饭室cooking-braisingchamber由机架、导轨、侧板、顶板所构成的隧道。3.9
cooking-braisingpan
欢饭锅
由铝合金压铸成型、用于炊饭的专用容器,内壁涂有不粘锅专用涂料,配有盖子。3.10
炊饭机cooking-braisingMachine由燃烧器、燃烧系统、点火装置、炊饭室、焖饭室、炊饭锅、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将盛有定量大米和水的铝合金锅经过本机燃烧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采取煮、焖饭等工艺步骤,连续一锅接一锅地加工出口感良好的米饭的专用设备。在炊饭机前端可配置储米、洗米、浸泡、计量等装置;在炊饭机后端可配置翻锅扒松等装置。2
4产品分类
4.1型式
炊饭机一般按焖饭形式分为立体焖饭型、水平焖饭型。4.1.1立体焖饭型
QB/T4027-2010
以钢结构形成下层饭、上层焖饭的立体焖饭室,采用立体传动系统,热效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小。4.1.2水平焖饭型
炊饭室和焖饭室在同一水平面上,采用水平传动系统,传动简单,但热效率较低、占地面积较大。4.2规格系列
炊饭机的规格以每小时炊煮生大米量来划定,一般规格为:80kg/h、150kg/h、300kg/h、450kg/h、600kg/h。
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1.2产品所用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否则应进行检验,合格的才能使用和装配。5.1.3产品的焊接件、铆接件、铸铁件、机械加工件及装配件等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5.1.4产品所用不锈钢板应符合GB/T3280、GB/T4237的规定。5.1.5产品安全卫生应符合GB16798的规定。5.1.6
6产品热效率应不小于20%。
5.1.7产品每个燃烧器应在额定热负荷范围内可调,以满足不同质量大米、不同环境温度下炊饭工艺的要求。
3产品的炊饭速度应可调,以满足不同质量大米、不同环境温度下炊饭工艺的要求。5.1.8
9产品的电气装置应装设紧急停机开关(按钮)。5.1.9
5.1.10产品的生产能力应与产品的规格一-致,并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5.2燃烧器及燃烧系统
燃烧器的设计与制造,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图样及技术文件应符合GB16914的有关规定。燃烧器的引射混合管、燃烧盘的材质应符合GB/T9439和GB/T11351的规定。燃烧器的其他材料及零件应符合产品设计图的规定。燃气阀门、点火装置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且无故障次数应大于12000次。燃烧器的单个设计热负荷为23.26kW(20000kcal/h)。产品可根据用户需求,由若干个燃烧器并联组合使用。产品燃烧系统的总热负荷可按下列数值选用:-80kg/h炊饭机:58.15kW(50000kcal/h);-150kg/h炊饭机:116.3kW(100000kcal/h);-300kg/h炊饭机:232.6kW(200000kcal/h);-450kg/h炊饭机:302.3kW(260000kcal/h);600kg/h炊饭机:406.97kW(350000kcal/h)。5.2.8产品燃烧器热负荷准确度(实测热负荷与设计热负荷的偏差)≤10%。5.2.9产品燃烧气体可分为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四种。燃烧器的燃气额定压力应符合CJ/T28的规定,按表1选用。5.2.10
QB/T4027—2010
燃气种类
人工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燃烧器的燃气额定压力
产品燃烧器燃烧工况应符合CJ/T28的规定,按表2选用。
火焰传递
火焰状态
火焰稳定性
燃烧噪音
熄火噪音
产品燃烧器燃烧工况
燃气额定压力/Pa
800或1000
2000或2500
2800或5000
800或1600
燃烧工况
点燃一处火孔,火焰应在4s内传遍烧盘全部火孔火焰清晰、均匀、不连焰、无黄焰不发生回火、熄焰和离焰
不大于65dB(A)(额定压力、全部燃烧器同时工作时的综合噪音)不大于85dB(A)(额定压力,各燃烧器分别关闭时)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过程空气系数a=1)不大于0.10%(额定压力,各燃烧盘分别测试时)5.2.12'产品燃烧器正常工作时,各部位表面温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燃烧器正常工作时各部位表面温度表面温度/℃
操作时手必须接触的部位
操作时手可能接触的部位
操作时手不易接触的部位
≤105
产品燃烧系统的所有阀门、零部件和管路连接处应有良好的密封,不应漏气:燃烧系统在10kPa5.2.13
气压下,稳压1min,不应有压降现象。5.2.14
燃烧器连续点火10次,着火次数应不少于8次。且不应连续两次点火不着。燃烧系统及其部件的结构应稳固可靠、安全耐久、易于拆卸、方便操作、易于清扫和维修,必5.2.15
须拆卸的部件应能使用一般的工具拆装。5.2.16
喷嘴与引射混合管的相互位置应准确、固定和便于装卸。风门的调节应灵活方便。燃气进气管不应设在受腐蚀和过热处,接头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150mm,接头螺纹应符合5.2.17
GB/T7306.2的规定。
手工点火棒应用铜制作,表面应镀铬处理;供气管径应不小于2mm,其结构应能防止堵塞。燃烧器与炊饭机本体应采用标准件连接且排列距离均匀、连接牢固,使用中不应松动。产品燃烧器系机械排气式,燃烧后的烟气通过上方的机械排气装置排至室外,排烟设施应符合5.2.20
GB50028的规定。
产品燃烧系统应配有燃气压力表。涂装及外观
1产品机架、内墙板及需涂装的部位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设计要求。所用涂料应符合GB/T5.3.1
GB/T3186及有关涂料标准的规定。3181、
漆层应光滑,无脱皮、起皱、漏刷现象。产品图样中未注明公差的焊接件、铆接件、钣金件成品:a)安装尺寸公差应按GB/T1804执行:b)非安装尺寸公差应按GB/T13916执行;c)形状和位置公差应按GB/T1184执行。QB/T40272010
5.3.4门、盖板类的焊接件、铆接件、钣金件,与机体的合装缝隙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门、盖板类合装缝隙
门、盖板尺寸
≤300
>300~500
缝隙宽度/mm
5.3.5门、盖板类合装缝隙宽度应均匀一致,允差以单边缝长为基本尺寸,按GB/T1184执行。5.3.6焊接件、铆接件、钣金件成品应清除溶渣、飞溅、毛刺、锈蚀、污物等,尖角应倒钝。5.3.7整机外表面应平整,装饰面板应纹路一致,抛光面应纹路一致,无毛刺、无明显划伤和凹凸不平现象。
5.3.8产品内外感观应洁净,无杂物。5.3.9炊饭锅内外应平整光滑,吊耳高度应一致。锅内不粘锅涂层应喷涂光滑,并应符合GB16798的要求。
5.4装配
5.4.1所有传动件(轴、齿轮、链轮、链条、键、轴套、连杆、滚轮、轴承等)应按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的标准制造或外协采购,并检验合格。链轮及链条应符合GB/T1243、GB/T5269的规定。5.4.2所有紧固件(螺栓、螺母、平垫、弹垫、销等)应按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的标准制造或外协采购,并检验合格。
5.4.3所有电机、减速机、联轴器应按技术文件规定的标准外协采购,并检验合格。5.4.4机架、导轨等与装配及传动有关的部件应按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的标准制造,并检验合格、5.4.5装配环境应清洁,装配前,所有零部件应清除表面的毛刺、油污、锈斑等脏物。机体、箱体内外应清除干净。
5.4.6在装配中不应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产生明显的弯、扭、变形。各种阀门、仪表等应紧密连接,不应有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5.4.7
各种密封件,安装后不应有超出规定的泄漏。产品所有紧固部位应紧固牢靠,无松动现象。重要部位的紧固应有防松装置。相互啮合的齿轮在装配后,当齿宽小于或等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应大于1mm;当齿宽大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应超过齿宽的5%。5.4.11
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传动的安装精度要求,应根据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制造精度应符合GB/T10095.1、GB/T10095.2、GB/T10089的规定。5.4.12
链条松边的下垂量应在链轮中心距的1%4%的范围内;当中心距大于500mm时应取中心距的1%~2%。
两链轮中心剖面的偏移量应小于两链轮中心距的0.2%。主传动链轮应相位一致,中心距相等。主输送链两侧挂勾导轨高度应保持一致,并保持平行。主输送链的挂勾与锅挡相位应保持一致。送锅输送机的中心与主输送链中心应一致。送输送机两侧的挡板与锅的单边间隙为3mm。各种键的配合面在装配后应与键槽均匀接触。平键在打入后两端不应翘起。5
QB/T4027201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无动力轨道装配后应保证每根辊子滚动自如。整机装配后,外形应无榛伤、划痕、错位、油污及其他粘附物。装配好的整机,运转应正常,无窜动、跳动、偏摆、震动、卡塞、阻滞和发热现象。减速箱应按标准注油,不应有渗油现象。采用的润滑脂应符合GB15179的规定。5.4.24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不超过55℃时可按GB491选用润滑脂;工作温度超过55℃时,可按GB/T5.4.25
492选用润滑脂。滚动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5.4.26滑动轴承空运行试验时,温升不应超过2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60℃。机械密封应符合JB/T4127.1、JB/T6619.1的有关规定。5.4.27
5.4.28装配好的整机,其噪声应符合设计要求,最高不应超过85dB(A)。5.5电气装置
5.5.1电气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应安全可靠,出现人为疏忽时应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5.5.2电气装置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说明其用途、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保养及维修,并附有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
5.5.3凡不能明确表明其中装有电器的控制柜和壁盒都应涂有红色闪电标志,并符合GB2894的要求。5.5.4安装到产品上的电动机、电热元件、开关电器、控制电器、熔断器、显示仪表、指示灯及导线等电气元器件,均应选用符合相关标准、市场准入要求的产品。5.5.5电气元器件在合理应用的条件下应符合各有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安全要求。5.5.6电气元器件应按产品和装置要求正确安装,定位于方便检修、更换的位置,但不应妨碍机械运动及设备的维修调整。
5.5.7产品电气装置的材料与结构、布线、防触电保护、电源软线、接线端子、接地措施、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泄漏电流、电气强度、标志和说明、电子控制装置等技术要求,应符合GB5226.1、GB5013.4、GB5023.3、SB227、SJ/Z1792的有关规定。6试验方法
6.1产品材料及主要零部件的检验产品所用不锈钢板按GB/T3280、GB/T4237的规定检验。无质量证明书的外购件、外协件按双方技术文件、协议进行检验。一产品的焊接件、铆接件、铸铁件、机械加工件及装配件等的质量要求按GB/T14253的规定检验。未注明公差的焊接件、铆接件、钣金件成品按GB/T1804、GB/T13916、GB/T1184的规定检验。
燃烧器按GB16914的规定检验。
燃烧器的引射混合管、燃烧盘的材质按GB/T9439和GB/T11351的规定检验。6.2燃烧器及燃烧系统试验方法
6.2.1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温度为(20土15)℃C,在每次试验过程中温度升降幅度小于5℃。试验温度的测试方法:使用表5所列的温度计,在距离炊饭机体1.5m处,将温度计水银球固定在与燃气高度大致相同的位置,在燃烧器四周不少于3处测量其温度,其平均值即为试验环境温度。使用表5所列的仪器,测试环境中空气的一氧化碳含量,需小于0.002%,二氧化碳含量小于0.2%,无明显影响燃烧的气流。
6.2.2检验用仪器设备
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设备见表5。
检验项目
燃气温度
燃气湿度
表面温度
大气压力
燃气压力
气体流量
燃气热值
燃气比重
燃气成分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仪器及设备名称
玻璃球温度计
玻璃球温度计
干湿球温湿度计
玻璃球温度计
表面温度计
动槽式水银气压计
定槽式水银气压计
空盒式气压计
U形压力计
湿式气体流量计
干式气体流量计
水流式热值仪
气体比重仪
色谱仪或吸收式气体分析仪
热磁仪或吸收式气体分析仪
色谱仪、红外仪、比长管
红外仪、吸收式气体分析仪
声级计
6.2.3燃气管路系统气密性测定
0~50℃
0~50℃
0~50℃
0~100℃
0~250℃
81kPa~107kPa
10000kPa
5000kPa
3~20m%h
40~120dB(A)
0~10kg
0~50kg
QB/T4027—2010
分度值
<20mg/m2
<200mg/m2
0.5dB (A)
关闭燃烧器的燃气阀门,在燃气入口连接U形压力计,通入10kPa气压,稳定后,关闭通入口阀门持续1分钟,看是否有压降现象。在1.5倍燃气额定压力下,点燃全部燃烧器,用肥皂液或测漏仪,逐点检查管路、阀门及连接处是否有漏气现象。6.2.4热负荷准确度测定
在燃气额定压力下点燃烧器,测定燃气消耗量,计算出实测热负荷,并按公式(1)计算热负荷偏差:
实测热负荷-设计热负荷
热负荷偏差=
设计热负荷
6.2.5燃烧试验
x100 .**..
火焰传递:在燃气额定压力下点燃一一处火孔,用秒表测定火焰传遍全部火孔的时间。?(1)
火焰状态:在燃气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当稳定后,目测燃烧火焰是否清晰、均匀,无连焰现象。火焰稳定性:在0.5倍燃气额定压力下点燃燃烧器,目测每个火孔是否有炮火现象,并在20min后,目测火焰是否有回火现象。在1.5倍燃气额定压力下,冷态下点燃燃烧器,15s后目测燃烧器有1/3的火孔离焰,即为离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