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煤炭行业标准(MT) > MT/T 619-1996 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
MT/T 619-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T/T 619-1996

中文名称: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6-12-30

实施日期:1997-11-01

作废日期:2008-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40364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矿业>>矿业综合>>D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MT/T 619-2007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页数:16开, 页数:9, 字数:16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7-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英华、段云龙

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煤炭采样、制样和分析试验的煤炭试验室,用于评定一个试验室进行所申报的并已建立的各项试验的能力和水平。 MT/T 619-1996 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 MT/T619-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MT/T 6191996
目前我国有数千个煤炭试验室服务于煤田地质勘探、煤炭生产、加工利用、贸易和环境保护。这些试验室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前述活动的有效进行。制定一个专门的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标准是必要的。本标准参照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4182-92\应用ASTM方法进行煤和焦炭采样和分析的试验室评定”制定,并在原则上遵循国家标准GB/T15481--1995“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英华、段云龙。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负责解释。40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的基本要求。MT/T 619---1996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煤炭采样、制样和分析试验的煤炭试验室,用于评定个试验室进行所申报的并已建立的各项试验的能力和水平。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481-93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GB482—1995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GB483—87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15481--1995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第一篇煤炭试验室分级
3煤炭试验室
按分析试验能力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4一级煤炭试验室
4.1具有内部量值传递能力
4.1.1建有质量和温度二级标准装置,取得计量部门天平和温度计校检资格。4.1.2能进行玻璃仪器容积校正并取得计量部门校检资格。4.1.3有煤炭分析试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4.1.4能进行煤炭分析试验专用仪器设备校准和检定。4.2具有全面开展煤质分析试验的能力4.2.1煤炭采样1和煤样制备。
4.2.2煤炭筛分和浮沉试验。
4.2.3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全水分、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4.2.4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碳、氢、氧、氮、硫和各种形态硫。4.2.5煤的发热量测定。www.bzxz.net
1)如属煤矿试验室,应包括商品煤样、煤层煤样和生产煤样的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12-30批准410
1997-11-01实施
MT/T 619-—1996
4.2.6煤灰成分分析和煤灰熔融性测定。4.2.7煤的物理特性分析,包括可磨性、磨损指数、真(视)相对密度、堆密度。4.2.8煤炭气化特性指标测定,包括抗碎强度、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结渣性和热稳定性。4.2.9煤的结焦性与低温干馏试验,包括胶质层、粘结指数、膨胀序数、葛金低温干馏、奥亚膨胀计、基氏流动度。
4.2.10年轻煤特性指标测定,包括透光率、最高内在水分、腐植酸、苯萃取物。4.2.11煤中微量和少量元素测定,主要包括氟、氯、、磷、汞、锗、镓、铀、钒。4.2.12煤岩鉴定,包括反射率、显微组分和矿物组分。5二级煤炭试验室
5.1具有--定的内部量值传递能力5.1.1有煤炭分析试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5.1.2能进行本试验室使用的煤炭分析试验专用仪器设备校准和检定。5.2具有较全的煤炭分析试验能力5.2.1煤炭采样1和煤样制备。
5.2.2煤炭筛分浮沉试验(也可由下属单位进行)。5.2.3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全水分、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5.2.4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碳、氢、氧、氮、硫和各种形态硫。5.2.5煤的发热量测定。
5.2.6煤灰成分分析和灰熔融性测定。5.2.7煤的物理特性分析,包括可磨性、真(视)相对密度、堆密度。5.2.8煤中有害元素测定,主要包括氯、砷、磷等。5.2.9与试验室所在地(矿)区煤种相应的特性指标分析:5.2.9.1无烟煤区一一煤的气化特性指标测定,主要包括抗碎强度,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和热稳定性。
5.2.9.2烟煤区-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试验,主要包括粘结指数、埚膨胀序数、胶质层或奥亚膨胀计试验,葛金低温干馏试验,
5.2.9.3褐煤区—年轻煤特性指标测定,包括透光率、最高内在水分、腐植酸、苯萃取物、低温干馏试验。
6三级煤炭试验室
6.1具有一定的内部量值传递能力6.1.1有煤炭分析试验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物质。6.1.2能进行本试验室所用煤炭分析试验专用仪器设备校准。6.2具有一定的煤炭分析能力
6.2.1煤炭采样1和煤样制备。
6.2.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全水分、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6.2.3煤中全硫测定。
6.2.4煤的发热量测定。
6.2.5煤的真(视)相对密度测定。1)如属煤矿试验室,应包括商品煤样、煤层煤样和生产煤样的采取。411
7各级煤炭试验室
MT/T 619-1996
第二篇煤炭试验室评定
原则上应达到GB/T15481的要求。8试验室能力
8.1各级煤炭试验室
应证实其具有本标准第一篇规定的相应级别的内部量值传递能力。8.2采样
试验室应证实具有煤炭采样知识和按照GB475,GB481和GB482进行采样的能力。8.3制样
试验室应证实具有煤样制备知识和按照GB474进行煤样制备的能力,并配备有合适的筛分、破碎、缩分和干燥设备。
8.4化学分析和物理试验
8.4.1试验室应列出申报试验项目的标准,并证实能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试验的能力。8.4.2试验室应证实具有申报试验项目标准中要求的专用仪器设备和试剂,并证实它们已在日常分析中使用。
9人员
9.1试验室操作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或从事本岗位工作8年以上,并应证实都已经过培训,能熟练掌握有关仪器设备和进行操作,试验结果正确。9.2试验室的人员都应持有有关标准,能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9.3试验室的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应具有大专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三级试验室主管应具有中专学历和助工以上技术职称,应证实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和质量管理知识和制度,以保证试验室的试验工作总是在良好的受控状态下进行。9.4试验室全体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简历应有记录并可现场查阅。10校准和检定
10.1试验室应证实其仪器设备能按有关标准的要求运行。10.2凡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和检定记录应归档保存。记录应包括仪器设备校准试验、周期性的准确度、精密度检查、标准样品测试结果、试验日期、结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资料。10.3每台仪器设备都应有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识。11试验室环境
11.1试验室环境应能满足有关标准要求,不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11.2试验室的通风排尘及排毒应能保证人身安全,并不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12测定的溯源
12.1试验室的量值测定应能追溯到已有的国家基准(基准器具和标准物质);不能追溯到国家基准的,应通过试验室间比对试验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12.2常见的煤炭分析试验应按表1推荐的方式进行量值传递。412
可磨性
试验室
标准设备
天平和
热电偶
毫伏计
MT/T 619—1996
表1煤炭试验室量值传递表
计量基准
玻璃温度计
贝克曼温度计
差示精密温度计
气体流量计
真空计
密度计
发热量
煤中碳和氢
煤中氮
工业分析
煤中硫
煤中磷
煤中砷
煤中氟
煤中氟
真相对密度
灰成分
煤灰熔融性
罗加指数,G指数
奥亚膨胀计试验
埚膨胀序数
葛金干馏
铝干馏
煤对CO,的化学反应性
热稳定性
最高内在水分
视相对密度,腐植酸
苯萃取物产率
透光率,碳酸盐 CO2
矿物质
12.3试验室用以校准或标定仪器设备的器具只能用于校准,不能用于其他目的。13分析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3.1分析试验的准确度可用标准物质或标准煤样测定证实,试验室应能提供这样的证据。13.2试验室应能证实各项分析试验的重复性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13.3试验室应能通过与其他执行标准的试验室进行比对试验或参加协同试验来证实测定结果的再现性,并提供这样的证据。
14样品的保存
14.1试验室应有煤样存放的书面规定,并具有按用户要求保存煤样的能力。14.2煤样应装在严密的容器中,存放在低温、防风雨、防阳光直射的专用煤样室中。15试验记录和报告
15.1试验记录和报告内容应符合GB483的要求。15.2试验记录应使用专门的记录纸,并作为文件至少保存一年,如用户有特殊保存期要求,应予满足。413
MT/T 619-1996
15.3试验报告应有溯源性,每一样品从采样记录(如果有的话)到收样记录、试验原始记录,最终到分析试验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都应完整。16与标准方法的偏离
采用任何与标准方法不同的方法时,试验室应提供方法文件并证实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17评委
17.1评委选择
参加各级煤炭化验室评定的评委,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评定程序和煤炭试验室质量保证程序,了解煤炭采样、制样和化验技术。主管评委还应有较好的组织及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17.2评委工作导则
为保证评定工作的一致性,评委应借助于工作单或导则来检查试验室的分析试验工作。附录A为评定导则的举例。
A1试验室名称及类型
MT/T 619—1996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煤炭试验室评定评委的使用导则A1.1试验室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A1.2试验室类型:
a)商业的;
b)政府的;
c)工业的。
A1.3负责人及关键技术人员的姓名,职务,教育资历和技术背景。A1.4组织机构,试验室主任与各分部及主要技术人员间的关系。A1.5人员组成:包括总人数,技术人员,直接从事检验人员的比例。A1.6试验场所及其平面图。
A1.7检验项目。
A1.8是否有文字的质量保证程序。A1.9质量保证程序是否强调以下内容:a)质量保证目标;
b)为达到质量目标采取的措施;c)检验人员的责任和培训;
d)检验结果的审核;
e)问题的通知和处理。
A1.10仪器设备:
a)台帐;
b)检定或标定记录;
c)状态标志。
A1.11环境:
a)试验室的设置和环境是否满足检验项目的需要;b)试验室是否整洁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A2制样
a)制样室中怎样接收样品;
b)样品怎样进行空气干燥;
c)制样室是否清洁、有除尘设施并无强烈的空气流通和温度波动;d)制好的样品是否有效地保存以减小水份变化;e)等待制备的样品是否妥善保存;f)制样每一阶段的留样量是否符合规定;g)小于0.2mm的分析样是否全部过筛;h)各次制样之间,破碎机、粉碎机,二分器是否清洗,怎样清洗;i)样品是否保存在贴标签的密闭容器中,j)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和清洁。
A3工业分析
a)是否用带鼓风的干燥箱;
b)干燥箱温度是否被监控;
MT/T 619-1996
c)天平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定期检定;d)干燥器是否清洁,里面的于燥剂是否有效;e)怎样进行重复测定及其结果的比较;f)灰化用马弗炉的升温速度是否符合要求;g)灰化用的马弗炉是否空气流通;h)测定挥发分的埚是否符合要求;i)测定挥发分的马弗炉恒温区是否被检定;j)马弗炉的控温仪表是否被检定。A4元素分析
A4.1.1如果使用艾氏卡法:
a)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空白试验;b)灼烧后的样品中是否有未燃尽的碳粒;c)沉淀操作是否规范。
A4.1.2如果使用高温燃烧中和法:a)氧气流速是否达到350mL/min;b)煤样是否先送到低温区,再进入高温区;c)炉温是否已检定。
A4.1.3如果使用自动库仑定硫仪:a)是否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b)炉温是否进行了检定;
c)是否经常用标样检查;
d)电解液是否及时更换;
e)净化系统是否有效。
A4.2碳氢
a)炉温是否已检定;
b)燃烧管是否正确充填;
c)充填的吸收剂是否新鲜有效;d)若使用半自动碳氢仪,电解池是否定期清洗;e)是否经常用标准煤样或蔗糖检查碳氢测定的准确度。A4.3氮
a)用什么方法测定氮?
b)是否经常用标准煤样检查氮测定的准确度;c)消化是否完全。
A5发热量
a)热量计是否放在无明显空气对流和温度波动的环境中;b)标定是否有效;
MT/T 619-—1996
c)温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并经过检定;d)每次点火试验后是否检查氧弹及埚内有无未燃尽的碳;e)多长时间用苯甲酸标定一次仪器的热容量;f)氧弹和内简是否保持完好。
A6煤灰熔融性
a)炉温是否被检定;
b)炉内气氛是否得到控制,如何控制;c)升温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d)灰样的制备是否合适;
e)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相差多少。4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