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5099-2010 配电降压节电装置
GB/T 25099-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5099-2010

中文名称:配电降压节电装置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9-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417784

相关标签: 配电 节电 装置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1-02-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5099-2010 配电降压节电装置 GB/T25099-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9.240.99
中华人民共和宝家标雅
GB/T25099—2010
配电降压节电装置
Step-down power saving device on distribution networks2010-09-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02-01实施
GB/T25099—201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
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污染等级
海拨高度
特殊使用条件
技术要求
机械性能
旁路功能
电气性能
安全性能
节电率
试验条件
试验分类
试验方法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GB/T25099—2010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市供电公司、山东点石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顺富国际机电有限公司、武汉紫光能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钢铁集团能源动力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莫青、康应城、刘晓军、林志力、马桂芬、靖小平、威洪海、游金水、黄钰惠、祝伟宏、闫华光、吕波。
1范围
配电降压节电装置
GB/T25099—2010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降压节电装置(以下简称节电装置)的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工作电压交流不超过10kV、额定频率50/60Hz、额定容量不超过3000kVA的节电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780:1997.MOD)GB 1094.2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2—1996,eqvIEC60076-2:1993)GB1094.11—2007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千式变压器(IEC60076-11:2004,MOD)GB 3906—2006
5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62271-200:2003,MOD)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一2008,IEC60529:2001.IDT)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发成套
设备(IEC60439-1:1999,IDT)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eqvIEC60694:1996)GB/T12325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17625.1—2003
电磁兼容
(IEC 61000-3-2:2001,IDT)
GB/Z17625.6—2003
电磁兼容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限值
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制(IECTR61000-3-4:1998,IDT)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配电降压节电装置
step-downpowersavingdeviceon distributionnetworks装有高效自耦变压器,有主线圈和辅助线圈,串联安装于中、低压配电系统中,通过调节电压达到节电目的的装置。
节电率
rateofpowersaving
运行工况、运行时间周期相同的条件下,接人节电装置之后节省的电能量与接人节电装置之前的电能量之比的百分数。
4产品分类
节电装置按使用场所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1
GB/T25099—2010
5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
节电装置正常户内工作环境温度下限为一5℃,上限不应超过十40℃,且在24h内平均温度不应超过十35℃。
节电装置正常户外工作环境温度下限为一10℃,上限不应超过十55℃,且在24h内平均温度不应超过十35℃。
5.2相对湿度
户内大气条件:在空气清洁,最高温度为十40℃时,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在十20℃时相对湿度不应超过90%。户外大气条件:十25℃时,相对湿度短时可允许为100%。5.3污染等级
按GB7251.1一2005中6.1.2.3的规定,节电装置一般情况下,只有非导电性污染,同时考虑到偶然由于凝露造成的暂时的导电性,污染等级为2级。其他污染等级可根据特殊用途或微观环境考虑采用。注;用于设备的微观环境污染等缓可能受外壳内安装结构的影响。5.4海拔高度
节电装置安装场地的海拔高度不应超过2000m。5.5特殊使用条件
使用条件如果存在与5.1、5.2、5.3、5.4项目不符的情况,制造厂可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条件进行特殊设计、制造。
6技术要求
6.1机械性能
6.1.1外形尺寸要求
节电装置的外形尺寸应符合制造厂文件规定的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要求。6.1.2外观要求
6.1.2.1节电装置外壳及所有支承件表面(除铝合金、不锈钢外)应涂上无眩目反光的防腐层,其颜色应均匀一致,涂覆不应露出底层金属,表面无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落或沙孔等缺陷。6.1.2.2节电装置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剥落、针孔、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6.1.3机械结构要求
6.1.3.1节电装置柜体的框架、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应由能承受一定机械应力、电气应力及热应力的材料构成,材料还应能经受正常使用时可能遇到的潮湿的影响,并应不因吊装、运输等影响装置的性能、
6.1.3.2各种构件应结构紧密,装置面板上除可指示灯、显示器、开关按钮外,其他任何影响功能的操作机构均应安装在箱体内。
6.1.3.3装置面板指示灯应安装紧固无松动,且通电后指示正常。6.1.3.4装置的外部开关、引出线、接线端子等应无破损。6.1.3.5外接导线端子应符合GB7251.1—2005中7.1.3的规定。6.2旁路功能
节电装置应配备有旁路开关功能。6.3电气性能
6.3.1节电装置额定工作电压交流不超过10kV,额定频率50/60Hz。各电压挡次空载输入额定工作2
电压时,空载输出电压偏差应在士0.5%的范围内。6.3.2节电装置电气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节电装置电气参数
额定容量
≤2500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6.3.3节电装置的降压范围和适应性应符合GB/T12325的规定。6.4安全性能
6.4.1介电强度
GB/T25099—2010
空载电流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按GB7251.1一2005中8.2.2.4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及施加部位对其施加电压时,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按GB3906一2006中6.2.6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及施加部位对其施加电压时,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6.4.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不同极性的裸导体之间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a)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应符合GB7251.1一2005中7.1.2的规定;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应符合GB/T11022一1999中5.14的规定。
防护等级
节电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户内应不低于IP30,户外应不低于IP33D。6.4.4温升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的部件温升应符合GB7251.1一2005中7.3的规定。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的部件温升应符合GB3906一2006中6.5的规定。
节电装置变压器绕组温升应符合GB1094.2的规定,部件温升限值不应超过GB1094.11一2007中表2的规定。
6.4.5保护电路有效性
节电装置的铁心和金属构件应可靠接地。接地装置应有防锈镀层,并有明显的接地标志。节电装置不同裸露导电部件应有效地连接在保护电路上: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0.1α。
6.4.6谐波电流限值
a)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每相输入电流不大于16A条件下的谐波电流应符合GB17625.1一2003中表1的规定。额定电流大于16A条件下的谐波电流应符合GB/Z17625.6一2003中表1的规定。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谐波电流应符合GB/T14549一1993b)
中表2的规定。
6.4.7短路耐受强度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的短路耐受强度应符合GB7251.1一2005中7.5的规定。
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的短路耐受强度应符合GB3906一2006中6.6的规定。
6.4.8环境适应性
装置应能在5.1、5.2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无变形、无结构和机械损伤。特殊环境条件应在3
GB/T25099—2010
产品说明书中给出。
6.4.9电磁兼容性(EMC)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7251.1一2005中7.10的规定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11022一1999中6.9的规定。
6.5节电率
节电装置各电压挡次在额定负载时,其节电率应不小于式(1)的计算结果。R=[1-(U,/U,)\]×100%-2%
式中:
R—--节电率限定值;
U,——输入电压;
U。—输出电压。
7试验
试验条件
7.1.1除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外,所有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十10℃~+十40℃;
供电电源:相应产品的额定工作电源。7.1.2电磁环境
试验场地的电磁环境不应影响试验结果。7.2试验分类
检验节电装置性能的试验包括:型式试验(见7.2.1);
——出厂试验(见7.2.2)。
7.2.1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用来验证给定型式的节电装置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已定型的产品当工艺、设计或关键元器件材料更改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制造厂或用户认为有必要时。
型式试验应在一台(组)节电装置的样机上进行。型式试验应由制造厂主动进行。型式试验项目包括:
外形尺寸、外观检查和机械结构检查(见7.3.1);旁路功能试验(见7.3.2;
空载输人、输出电压试验(见7.3.3);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试验(见7.3.4);负载损耗试验(见7.3.5);
介电强度试验(见7.3.6);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见7.3.7);防护等级试验(见7.3.8);
温升极限试验(见7.3.9);
保护电路有效性试验(见7.3.10);谐波电流限值试验(见7.3.11);1)短路耐受强度试验(见7.3.12);电磁兼容性(EMC)试验(见7.3.13);m)
节电率试验(见7.3.14)。
7.2.2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是用来检查产品的性能是否合格的试验。GB/T25099—2010
出厂试验在每一台装配好的新的节电装置上或在每一个运输单元上进行,在安装工地上不作另外的出厂试验。
节电装置采用标准化元件在元件制造厂外进行装配,而使用的部件和附件是制造厂为此用途而规定或提供的,则应由负责装配节电装置的单位进行出厂试验。出厂试验项目包括:
外形尺寸、外观检查和机械结构检查(见7.3.1);旁路功能试验(见7.3.2;
空载输人、输出电压试验(见7.3.3);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试验(见7.3.4);负载损耗试验(见7.3.5);
介电强度试验(见7.3.6);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见7.3.7);防护等级试验(见7.3.8);
保护电路有效性试验(见7.3.10)。出厂试验项目可按任意次序进行。注:在制造厂进行的出厂试验工作,不能免除安装单位在经过运输和安装后进行检查试验的责任,7.3试验方法
7.3.1外形尺寸、外观检查和机械结构检查用量尺等量具对照制造厂文件规定的图纸和技术文件检查节电装置的外形尺寸,目视检查外观,用手检验构件,应符合6.1.2、6.1.3的规定。7.3.2旁路功能试验
把节电装置接入供电系统,接通旁路开关,测量节电装置输出侧电源特性,应与节电装置输人侧电源一致。
7.3.3空载输入、输出电压试验
分别接通节电装置各电压调节挡次,输人三相额定频率下的额定电压,测量输人、输出线电压,应符合6.3.1的要求。
7.3.4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试验
将节电装置输人电压调节至三相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测量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应符合6.3.2中表1的规定
7.3.5负载损耗试验
将节电装置电压调节位置置于“7%\或相近数值,输出端短接,输入端输入三相额定频率的电压,调节输入电压使输入输出短路电流(即主线圈电流)达到额定电流,测量有功功率即为负载损耗,应符合6.3.2中表1的规定。
7.3.6介电强度试验
按6.4.1的规定进行。
7.3.7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
测量节电装置相与相之间,不同电压的电路导体之间及带电部件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原、爬电距离。此距离应符合6.4.2的要求。测量方法按照GB7251.1一2005中附录F的规定。GB/T25099—2010
7.3.8防护等级试验
按GB4208的规定进行。
7.3.9温升极限试验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的部件温升极限试验按GB7251.1一2005中8.2.1的规定进行。
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的部件温升试验按GB3906一2006中6.5的规定进行。
节电装置的变压器绕组温升试验按GB1094.2的规定进行。)保护电路有效性试验
使用电阻测量仪器测量节电装置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符合6.4.5的要求。测量仪器应可以使至少10A的交流或直流电流通过电阻测量点之间的阻抗,谐波电流限值试验
a)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每相输入电流≤16A条件下的谐波电流试验按GB17625.1一2003中的规定进行。额定电流大于16A条件下的谐波电流试验按GB/Z17625.6一2003中的规定进行。b)
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谐波电流试验按GB/T14549的规定进行。
检测并记录投人节电装置运行之后的谐波电流值,应符合6.4.6的规定7.3.12
短路耐受强度试验
节电装置的短路耐受强度和短路保护功能试验按GB7251.1一2005中8.2.3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导线不应有过大的变形,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6,4.2的规定,同时,导线的绝缘和绝缘支撑部件不应有明显的损伤痕迹。检测器件不应指示出有故障电流发生。导线的连接部件不应松动,导线不应从输出端子上脱落。3电磁兼容性(EMC)试验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的节电装置电磁兼容性试验按GB7251.1一2005中8.2.8的规定进行。
额定工作电压大于1000V且不超过10kV的节电装置电磁兼容性试验按GB/T11022一1999的规定进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6.4.9的规定。
7.3.14节电率试验wwW.bzxz.Net
节电装置输出端接入额定功率负载,负载功率因数cos不低于0.90;如果条件限制可减低负载,但不能小于额定负载的20%。输入电压在额定范围内,将节电装置置于不同电压挡位,测试仪表接在节电装置输入端,测量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用电量(测试时间可定为0.5h)。同样负载,相同的输人电压,不接人节电装置测量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用电量(测试时间与接人节电装置相同)。节电装置节电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r-节电率;
+×100%
W。—-无节电装置时的用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W,—-有节电装置时的用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试验结果应满足6.5的要求。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GB/T25099—2010
每台节电装置应有一至数个清晰、耐久的标志,包括铭牌和安全指示标志。铭牌应坚固、耐久,其位置应在节电装置安装好后易于看见的地方,字迹应清楚,其内容应包括: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注;制造厂是对完整的成套设备承担责任的机构。b)
型号或标志号,或其他标记,据此可从制造厂得到有关资料;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频率;
额定容量;
额定电流;
电压调节挡次;
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
8.2包装
产品在外包装箱内应用防潮材料包装。包装箱上应有符合GB/T191规定的标志名称、图形以8.2.1
及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出厂日期、净重、生产厂名等文字说明。8.2.2随同产品提供的文件应有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等。8.3运输和贮存
8.3.1包装好的产品应能承受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方式的运输。为避免运输过程中振动和冲击对产品造成损伤,应给出必要的指导和/或提供特别的措施以保护元件(开关设备和变压器)的安全。包装后的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为一10℃~十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8.3.2
通风良好的室内或仓库内
8.3.3节电装置可在环境温度
一25℃~十55℃之间运输,在短时间内(不超过24h),允许环境温度达到十70℃。设备在未运行的情况下经受上述高温后,不应遭受任何不可恢复的损坏,在规定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