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行业标准(FZ) > FZ/T 43007-2011 丝织被面
FZ/T 43007-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43007-2011

中文名称:丝织被面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59KB

相关标签: 丝织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43007-2011 丝织被面 FZ/T43007-2011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43007—2011
代替FZ/T43007-1998
丝织被面
Jacquardquiltcover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2-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43007—2011
本标准是对FZ/T43007—1998《丝织被面》的修订。本标准代替FZ/T43007--1998。本标准与FZ/T43007—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等级由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提高了耐洗、耐水、耐干摩擦色牢度指标值;---增加了耐热压、耐干洗、耐光色牢度项目;将尺寸变化率分为水洗尺寸变化率和干洗尺寸变化率。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生态纺织品禁用染化料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浙江金纱纺织品有限公司、杭州市余杭区质量计量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颖、许亚新、程玲美、王金树、伍冬平、颜志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43007--1998。
1范围
丝织被面
本标准规定了丝织被面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FZ/T43007-—2011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桑蚕丝、再生纤维素长丝、合成纤维长丝纯织及其交织被面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15552丝织物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01035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3规格
丝织被面的规格用长宽表示,单位为厘米。4要求
4.1丝织被面的要求包括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包括质量偏差率、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允差、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于洗尺寸变化率、色牢度等七项。外观质量包括规格尺寸偏差率、纬斜(花斜)、色差、外观疵点等四项。4.2丝织被面的品质按内在质量、外观质量中最低等级评定,其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低于合格品的为不合格品。
4.3丝织被面的基本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4.4丝织被面内在质量分等规定见表1。表1内在质量要求
质量偏差率/%
密度偏差率/%
纤维含量允差/%
优等品
+2.0~-4.0
+2.0~-3.0
一等品
+2.0~--5.0
+2.0~-4.0
按FZ/T01053执行
合格品
+2.0~-5.0
FZ/T43007—2011
断裂强力/N
水洗尺寸变化率/%
干洗尺寸变化率/%
色牢度/级
耐洗·
耐干洗”
耐热压
耐干擦
考核可水洗产品。
考核可干洗产品。
表1(续)
优等品
+1.0~-4.0
+1.0~-1.0
+1.0~~2.0
+1.0~-1.0
一等品
+1.0~-5.0
+1.0~-2.0
+1.0~-3. 0
+1.0~-2.0
丝织被面的评等以条为单位。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条评等。4.6丝织被面外观质量的评定
外观质量要求见表2,
表2外观质量要求
规格尺寸偏差率/%
纬斜、花斜/%
色差(与标样对比)/级
外观航点/(条/分)
外观疵点的评定见表3。
癌点类别
优等品
表3外观疵点评分
0.3cm~5cm
经向点
5cm及以上~10cm
10cm及以下
一等品
合格品
+1.0~-6.0
+1.0~-3.0
+1.0~-4.0
+1.0~—3.0
合格品
①纬向宽度不超过0.3cm,沿经向方向的症点为经向症点。
②缺经或错组织:地组织为缎纹,按普通评分;地组织为平纹,按明显评分。③并列三根及以上的缺经按序号3评分。④并列三根及以上的渍经按序号4评分序号
凝点类别
纬向疵点
破损性症点
污渍、油渍
(1)0.3cm~5cm
表3(续)
(2)5cm及以上~
10cm及以下
(3)10cm以上~半幅
及以下
(4)半幅以上
破洞、蛛网
0.5cm及以下
0.5cm以上~1cm
4.6.3外观疵点评分中有关说明
外观疵点采用有限度的累计评分。2
不允许
不允许
FZ/T43007-—2011
①纬向横档以经向10cm及以下为一档。②比原丝线粗4倍的多少纬及拔出,加倍评分。
③半幅以上多少纬按普通评分。④二梭以下的宽急纬、停车档按程度(4)减半评分
指相邻的丝线断2根及以上的破洞,或0.3cm以上的蛛网
4.6.3.2不到评分起点的疵点,视其影响外观程度,按质评分或定等。4.6.3.3优等品不允许一个评分单位内有4分的症点,一等品不允许一个评分单位内有8分的疵点。4.6.3.4点的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方向量计。4.6.3.5纤维略有起毛按普通评分,起茸毛按明显评分。5试验方法
5.1内在质量检测试验方法按GB/T15552执行。5.2外观质量检验
5.2.1外观检验在自然北光或日光灯下进行,检验台表面照度不低于6001x,且照度均匀,检验人员眼部距产品约1m左右,以目光、手感进行检验。5.2.2规格尺寸偏差的测定
5.2.2.1工具:钢尺,分度值1mm。5.2.2.2将产品平摊在检验台下,用手轻轻理平,使产品呈自然伸缩状态,用钢尺在整个产品长、宽方向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测量,精确到1mm。5.2.2.3规格尺寸偏差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L-Lo×100%
式中:
P规格尺寸偏差率,%;
一规格尺寸明示值,单位为厘米(cm);规格尺寸实测值,单位为厘米(cm)。L.
(1)
FZ/T43007—2011
色差检验采用GB/T250进行评定。5.2.3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6.2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表1中除耐光色牢度外的其他项目。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的全部全项。6.3组批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型式检验以同一品种、花色为同一检验批。出厂检验以同一合同或生产批号为同一检验批,当同一检验批数量很大,需分期、分批交货时,可以适当再分批,分别检验。6.4抽样
6.4.1样品应从经检验的合格批产品中随机抽取。6.4.2内在质量检验用试样在样品中随机抽取1份,但色牢度试样应按颜色各抽取1份。每份试样的尺寸和取样部位根据方法标准的规定。6.4.3外观质量抽样数量按GB/T2828.1一2003中一般检验水平Ⅱ规定,采用AQL为2.5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参见附录A。
6.5检验结果的判定
6.5.1外观质量按条评定等级,内在质量按批评定等级,以所有检验结果中最低等级评定样品的最终等级。
6.5.2内在质量批合格按试样的检验结果中最低等级判定。外观质量合格批的判定按GB/T2828.12003中一般检验水平Ⅱ,接收质量限为AQL为2.5。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Ac,则判检验批合格;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Re,则判检验批不合格。6.5.3综合质量合格批按内在质量、外观质量抽样检验结果中最低等级的判定。7包装和标志
7.1丝织被面的使用说明应符合GB5296.4和GB18401的要求。产品应标明规格尺寸等内容。7.2每件丝织被面应有包装,包装材料应保证产品在贮藏和运输中不散落、不破损、不沾污、不受潮。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供需双方协商确定。8其他
对丝织被面的品质、包装另有要求,可按合同或协议执行。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方案
FZ/T 43007—2011
根据GB/T2828.1一2003,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AQL为2.5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见表A1。表A.1AQL为2.5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样本量n
批量N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e
43007-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丝织被
FZ/T43007—201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总编室:(010)64275323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2年4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0千字
2012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3055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