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7689.2-201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GB/T 7689.2-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689.2-2013

中文名称: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698KB

相关标签: 增强 材料 织物 试验 方法 密度 测定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7689.2-201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GB/T7689.2-201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689.2—2013/ISO4602:2010代替GB/T7689.2—2001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Reinforcements-Testmethodforwovenfabrics-Part 2.Determination of number of yarns per unit length of warp and weft(ISO 4602:2010, Reinforcements--Woven fabricsDetermination of number of yarns per unit length of warp and weft, IDT)2013-09-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甜学康空真位
2014-06-01实施
CB/T7689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厚度的測定;
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一第3部分:宽度和长度的测定;第4部分:奔曲硬挺度的测定;
一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仙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本部分为(G13/T7689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 7689.2—2013/1SO 4602:2010本部分代替 GB/T 7689.2一2001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与GB/T7689.2—2001相比,除缩辑性修改外正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引用标雅\和\定义\两个章节(见2001年版的第2章第3章);增加了“基于固定的纱线根数,测尽首尾纱线之间距离”的方法(见第2章);增1了织物分析镜的示意图(见3.2,图1)一个单位产品或实验室样本的测量次数出五饮改为四次(见5.1.5,5.2.5),\—\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位\修改为\取三位有效数字”则6.3);增加了“精密度”一章(见第了章)。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01602:2010&增强材料机织物单位长度的经、纬纱线根数的测定》,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谁名称。
本部分由命国玻璃纤维标推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州,许敏、王下梅、陈尚、师卓、徐琪。本标推所代替标推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7689.2-1987.CB/T 7689.2--20011范围
GB/T7689.22013/IS04602:2010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GB/T7689的本部分规定了机织物经向和纬向密度的两种测量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和其他的增强纤维织成的增强机织物。2原理
使用合适的纱线计数装置,测量单位长度内的经向和纬向的纱线根数。有A和B两种方法:方法A,基于固定的纱线根数,测量首尾纱线之间的距离:方法B,基于固定的长度,测量该长度内的纱线根数。通常由利益相关方或材料规范来选择测量的方法3仪器
3.1尺,刻度为毫米。
3.2纱线计数器,合适的放大装置,例如织物分析镜(如图1所示)或往复移动式织物密度镜。3.3针,在需要时分隔纱线
说明:
放大镜(通常放大倍数为7倍~10倍);窗口(通常尺寸为10mm30mm)。2
图1织物分析镜示意图
4测试区域
试样测试区域应无折痕或变形。CB/T7689.2—2013/1S04602:20105操作
5.1方法A基于固定纱线根数的测量5.1.1确定被数的纱线根数,测量首尾纱线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应在10mm~200mm之间。应至少能数50根纱,当50根纱线测量长度超过200mm,可诚少纱线根数,最低20根。5.1.2将织物自然平整地铺放在水平台面上。5.1.3测量区域应距织边至少50mm。5.1.4把尺(3.1)或纱线计数器(3,2)放在织物上,使零点(或任合适的参照点)与经纱的右侧边缘相董合。
计数按5.1.1确定的纱线根数,必要时,用针(3.3)将已数过和未数过的纱线分隔开。测最起始点至最后计数的纱线右侧边缘的精确长度,结果应读至0.5mm或更小。5.1.5以此作为一次测鼠。移动尺或纱线计数器垒牙位置,不包含计数过的纱线,沿着相同为向,按照上述操作重复至少三次,共计至少四次浏量。对于窄幅织物,织物的宽度不足以按织近至少50mm的要求(见5.1.3)测量四次(见本条款第一-段)时,经利益相关方同意,测量次数可减少为一次或两次。5.1.6重复相同操作测量纬向纱线。5.2方法B基于固定长度的测量
5.2.1确定的测量距离应至少能数20根纱,距离选择范围为101m~200mml。5.2.2将织物白然-平整地铺放在水乎台面上。5.2.3测最区域应弱织边垒少50 mmr5.2.4把尺(3.1)或纱线计数器(3.2)放在织物上,使零点(或任一合适的参照点)与经纱的右侧边缘相重合。
计数按5.2.1确定的距离内的纱线根数,精确到0.1根。必要时,用针(3.3)将也数过和未数过的纱线分隔孙。
5.2.5以此作为-次测最。移动尺或纱线计数器至见位貿,不包含计数过的纱线,沿着相同力向,按照上述操作重复至少三次,共计至少四次测量。对于窄幅织物,织物的宽度不足以按距织边至少50mm的要求(见5.2.3)测量四次(见本条款第·段)时,经利益相关方同意,测量次数时减少为三次或两次。5.2.6重复相同操作测最纬向纱线。6结果装示
6.1按下式计算每次测垦的试样的经纬密度N,以单位长度1(10mm或25mm)内的纱线根数为单位,分别记为Ni或Nas:
N=!×?
式中:
Ⅱ—测最的纱线极数,单位为根;2—与测量的纱线根数相对应的距离,单位为毫米(rn);1--单位长度.10mm或25mm。
6.2分别按经向和1统向计算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2
GB/T 7689.2—2013/ISO 4602:20106.3以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表示机织物的经、纬度,取三位有效数字。精密度
再于没有得到不同实验室的数据,木试验方法的精密度未知。“-且获得不同实验密的数拱,后续版本中将增加精密度表。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述内容:
说明依据本部分和测量方法(A或B);a
b)识别所测机织物的必要详情;织物分析镜窗口的尺寸(如需要):)律次测量的纱线根数(方法A)或测量肥离(方法B);经、纬密度的测试单值和平均值:本部分中任何没有规定的操作细节和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任何情说;g)
试验期。
GB/T\7689.2-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推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CB/T 76R9. 2—2013/ISO 4602; 2010X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中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兰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证 www, spc. Iet. cn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总编宝:(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4946
中国标雅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学数8千字
2013年12第一版2013年12月第一次印刷x
号:1550661-17826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00* 209 1/21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