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59.140
分类号:Y45
备案号:15766-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714—2005
代替QB/T 3812.9—1999
物理和机械试验
耐折牢度的测定
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flex resistance(ISO 5402:2002, 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flex resistance by flexometer method, MOD)2005-03-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09-01实施
本标准是对QB/T3812.9-1999皮革耐折牢度的测定》的修订。QB/T2714—2005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5402:2002《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用挠度仪测定的耐折牢度》(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flex resistance by flexometer method), 该国际标准基 丁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标准IUP20。本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采用ISO5402:2002时进行了以下技术性修改: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ISO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一为方便使用,将5.1的内容拆分为5.1、5.2,其后的条款号顺延;为防止在使用中对标准不正确的理解,删除了5.1中参考性“注”取消了参考性附录A(仪器的来源)。本标准还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一删除了 ISO 标准的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将6.6的文字顺序进行了调整,便于使用。本标准与QB/T3812.9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2“规范性引用文件”、5“取样和试样的准备”、7“试验报告”内容:——增加了“湿态试样”的测试;一细化了“程序”中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全国皮革工业标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立国。
本标准于1984年10月首次发布为原国家标准GB4689.9—1984,1999年4月转化为轻工行业标准QB/T3812.9-1999,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3812.9一1999《革耐折牢度的测定》。
1范围
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干态的或湿态的皮革、皮革涂层的耐折牢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小于3.0mm的各种类型的皮革。2规范性引用文件
QB/T2714-2005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然而,鼓励根据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T6682一1992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QB/T2706-2005皮革化学、物理、机械和色牢度试验取样部位(ISO2418:2002,MOD)QB/T2707-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试样的准备和调节(ISO2419:2002,MOD)3理
试样上部测试面向内折叠被火在可运动的火具内,下部测试面向外折叠被夹在固定的夹具内,上部运动的夹具带动试样运动,由此检查试样产生的缺陷。4装置
4.1耐折试验机
耐折试验机应包括4.1.1~~4.1.3规定的部件。4.1.1上夹具,由一对绕轴旋转的平面金属板组成(见图1)。其中一块金属板是由ABCD组成的梯形,D角是半径为2mm的圆角,EF边支撑、夹持被折叠的试样。另一块金属板的形状为EGHCF。松紧螺钉K将两快金属板连在一起,并防止试样从最初位置超过垂直线C向AB方向靠近。在AB边大约在AB线的中间部位有一调节装置,保证上夹具的有效作用点在F点。上夹具由电机驱动,以水平轴J为轴作往复运动,向下运动角度为(22.5土0.5),运动速率为(100土5)次/min。4.1.2下夹具,由对平面的金属板组成,固定在上夹具下方,与上夹具在同:-平面内,固定试样。当上夹具的EF边处于水平时,下夹具的上边与上夹具EF边的距离为(25.0士0.5)mm。4.1.3计数器,指示运动次数。
4.2模刀
符合QB/T2707一2005的规定,内壁尺寸为:矩形(70±1)mm×(45±1)mm。4.3放大镜
可放大4倍~6倍。
4.4干燥器
或其他可以抽真空的容器。
4.5真空泵
能使干燥器中的真空度减少至低·于4kPa。4.6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符合GB/T6682一1992中三级水的规定。QB/T2714—2005
4.7玻璃盘
最小直径100mm,最小深度25m
5取样和试样的准备
5.1取样
按QB/T2706-2005的规定进行。
5.2试样的制备
所有尺寸±0.5mm
2005的规定用模刀(4.2)从粒面切取6个试样进行干测试(或6个试样进行湿测按QB/T2707—
试),3个试样的长边平行于背脊线,3个试样的长边垂直于背脊线。5.3干态试样的空气调节
干态试样按QB/T2707-2005的规定进行。5.4
湿态试样的准备
将试样放入玻璃盘(4.7)中
加入足够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最小深度10mm,把盘了放入干燥器中,将干燥器抽真空并保持真空度在4kpa以下2min,然后释放。重复排真空、释放的过程两次,取出试样,用吸,
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立刻进行湿测试。注:上夹具不能
来住较厚的试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试样一端的厚度削薄到1.5mm,并把这端插入到上夹具,太硬的皮革未能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6程序
打开上、下夹具(4.1.1和4.1.2),使夹具内的空间至少为试样厚度的2倍。6.1
6.2开动电机,使上夹具(4.1.1)的EF边平行于下夹具的上边(见图2)。2
QB/T2714-2005
6.3将试样的测试面向内折叠,使两个长边并在一起,夹住折叠的试样[见图2a),使折叠的边紧换一端紧靠上夹具的松紧螺钉。
着上夹具的下边,
6.4将试样未夹住的两个角向外、向下包住来具见图26)],使试样的两个表面接触,将试样的白由端固定在下夹具中【见图2)],并使其垂直伸展,所使用的力量不能超过刚好把皮革拉紧所需的力。6.5从下列次数中选取所需的耐拆次数进行测试:态测试:500,1000,5000,1000020000,25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湿态测试:500,1000,5000,10000,2000025000,50000。湿态测试,每25000次从试验机上取下湿的试样,检查水的渗出情况,并重新浸湿(5.4),冉放回试验机中继续测试。
注:试样不能在过度膨胀的状态下进行耐折试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耐折,应在试验报告中记录a)上夹具中的试样
b)折叠后的试样
图2试样的安装
完全安装好的试科
6.6停止试验机,取出试样,沿纵向轴将试样反向折登,在良好的光线下用肉眼和放大镜(4.3)检查,记录被曲挠部分的任何破损,忽略被夹具夹住的部分。破损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在没有破损时,涂层色泽的变化:涂层的裂纹、以及裂纹延续至一个或多个涂层的趋势;如果可能的话,应记录裂纹的数量;皮革涂层黏着力的异常变化:
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两个涂层之间黏着力的导常变化:涂层出现粉未、片状的情
涂层上的裂纹
粉末或片状物的颜色对比
如果需要确定皮革结构的松散程度,可以切开曲挠部分。注:由于切开试样后破坏了试样而使以后的试验不能进行,因此可以在最后的试验全部完成后再切开。6.7如果试验中需取出试样观察,应在试样被夹住的位置作适当标记,以确保试样被放回时能够被固定在初始位置
6.8重新开动试验机继续测试到需要的次数,重复6.6的检查。6.9如果需要继续测试另外的次数,重复步骤6.7和6.8。注:实际转数的选择取决于指定的要求、皮节的最终用途和期待的性能。3
QB/T 2714 —2005
试验报告
诚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本标准编号;
样品名称、编号、类型:
样品的详细信息,取样与QB/T2706一2005不·致的情况;试验条件(标准空气:20℃/65%或23/50%);试验方式(于态、湿态);
耐折次数、破损最严重的试样情况:实际操作与本标准的不同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
轻工行业标准
物理和机械试验
耐折牢度的测定
QB/T 2714-200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H版发行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邮政编码:100740
发行电话:(010)65241695
网址:http://chlip.com.cnEmail:
[email protected]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编料地址:北京朝阳区光华路12号
邮政编码:100020
电话:(010)6581158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19-2762
定价:10.00元
印数:1—200册
00 /8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