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415-1998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化工>>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G71化学助剂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6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9-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曾俊、王武生、阮德礼、陈家华、杨临琦
起草单位:安徽大学科招精细化工厂、四川联合大学、浙江省三门聚氛醋制品厂
归口单位:全国毛皮制革标准化中心
提出单位: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
发布部门:国家轻工业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制革用水乳型聚氨醋涂饰剂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异氰酸醋为基料,经自乳化制成的阴离子、阳离子水乳液,主要作为制革工业中猪、牛、羊等皮革用涂饰剂。 QB/T 2415-1998 制革用水乳型聚氨酯涂饰剂 QB/T2415-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QB/T2415
—1998
本标准有关技术指标是参照国外相关产品指标及用户要求并结合现有工艺而制定的。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大学科招精细化工厂、四川联合大学、浙江省三门聚氨酯制品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俊、王武生、阮德礼、陈家华、杨临琦。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制革用水乳型聚氨酯涂饰剂
QB/T 2415—1998
本标准规定了制革用水乳型聚氨酯涂饰剂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异氰酸酯为基料,经自乳化制成的阴离子、阳离子水乳液,主要作为制革工业中猪、牛、羊等皮革用涂饰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8—199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T9865.1—199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GB/T15256—-19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QB/T2412—1998皮革用化学品技术通则3产品分类
第部分·物理试验
产品按聚氨酯薄膜硬度进行分类,分为软性涂饰剂、中硬性涂饰剂和硬性涂饰剂。4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总固体,%
薄膜硬度,邵氏A
薄膜拉伸强度,MPa
薄膜断裂伸长率,%
薄膜胞性温度,℃
试验方法
阳离子
阴离子
软性涂饰剂
中硬性涂饰剂
无机械杂质,无凝聚物的乳状液17.0
取样及测试通则应符合QB/T2412—1998中第3、4章的规定。国家轻工业局1998-11-25批准
-r KAON KAca-
硬性涂饰剂
1999-06-01实施
5.1外观
QB/T2415-1998
用目测法观察乳液有无机械杂质,有无凝聚物。5.2总固体含量的测定
5.2.1仪器和设备
a)磨口带盖平底称量瓶:40mm×25mm;b)电热恒温烘箱:0℃~200℃,c)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d)干燥器:内装有效干燥剂。
5.2.2步骤
称取试样1g~~2g(准确至0.0001g)于已烘至恒重的称量瓶内,置于(105士2)℃恒温箱中烘干4h。取出称量瓶,将瓶盖盖好,放在于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重。复烘30min后冷却,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大于0.001g,取最小值)。5.2.3计算
式中:X--试样总固体含量,%;
W—试样质量,g,
W,—称量瓶质量,g;
W2---称量瓶和干燥物质量。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相差不大于0.3,取平均值。5.3 pH 的测定
5.3.1仪器
a)装有玻璃电极的pH计:测量范围为0~14,最小分度值为0.02单位,b)烧杯:200mL。
5.3.2步骤
将试样约100mL倒人200mL烧杯中,用蒸馏水仔细洗电极并用软吸水纸吸干,用试验水乳液冲洗玻璃电极一、二次后,将电极插人盛有试样的烧杯中,测量pH。试验后电极应立即仔细清洗。5. 3. 3 计算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相差不大于0.2pH单位,取平均值。5.4薄膜的制备
5.4.1设备
a)可调水平台;面积200mm×150mmb)水平尺;
c)模板(聚四氟乙烯):120mm×120mm×5mm,d)玻璃,www.bzxz.net
e)真空干燥箱:配有真空表,温度计分度值为1℃,f)干燥器:内装有效干燥剂。
5.4.2步骤
用水平尺将可调水平台调至水平,把洗净后的模板置于水平台上。将试样(75土5)g倒在模板上,并使其分布均勾,室温干燥。当乳液成膜外观呈透明状时,放人真空于燥箱,真空度为0.0933MPa(700mmHg),温度升至60℃~62℃,干燥4h。再将温度升至90℃~92℃,继续干燥2h,待模板冷却后,将膜轻轻取下,放人干燥器中(干燥器内的瓷板上可铺一层骤乙烯薄膜)备用。薄膜应均匀平整,不得有气泡、裂纹等缺陷。416
QB/T 2415--1998
薄膜厚度:0.6mm~~1.2mm[薄膜厚度超过1.2mm时,将乳液释至总固体含量约(20士1)%后重新制膜]。
5.4.3试样预处理
试验前试样应在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中放置4h,试验要求在此条件下进行。
5.5薄膜硬度测定
5.5.1仪器
橡胶硬度计:测量范围要求硬度0~100,最小刻度为1单位,硬度计在测定前指针应在自由状态下指向零位,将硬度计压在玻璃板上时指针应指100度。5.5.2步骤
用裁刀裁取试样,平行重登,使其厚度超过6mm。手持硬度计,平压于试样上,直至硬度计底面与试样表面平稳地完全接触时起1s 内,读出硬度计的指针所指刻度,即试样的硬度值。每次测定均应在不同的位置选测三点,点距大于 6mm,结果取中值。5.6薄膜拉伸强度的测定
5.6.1原理
拉伸强度系试样拉伸至断裂过程的最大拉伸应力。5.6.2设备
a)哑铃形裁刀:应符合GB/T9865.1规定,尺寸应符合GB/T528—1992中2型规定;b)拉力机:速度必须均勾且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读数范围必须在满负荷范围的15%~~85%之间,
c)厚度仪
测量范围:0mm~10mm,分度值0.01mm;一测量面直径:(10士0.1)mm,压脚总压力(100士5)g。5.6.3步骤
5.6.3.1在制成的薄膜上,依次用哑铃形裁刀取试样三个,并编号。在试样中间标出20mm距离平行线,每条标线应与试样中心等距。5.6.3.2用厚度仪测量试样标线内不同位置的厚度,测量点应不少于三处,取其平均值。5.6.3.3将试样垂直夹在拉力机上下夹持器间,拉伸速度为(500士50)mm/min,启动开关,记录断裂时负荷值。
5.6.3.4计算
式中:X—--试样拉伸强度,MPa;F—试样拉断时负荷值,N;
S-—试样平均横截面积,mm2。
结果取中值。
5.7薄膜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5.7.1原理
断裂伸长率是试样在拉力机上被拉断时的伸长与原长度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5.7.2试样
断裂伸长率在测定拉伸强度的过程中测定,不必另外取样。5.7.3步骤
(2)
在测定薄膜拉伸强度的过程中,试样拉伸时,随时测量两个标线间距,当试样断裂时,两个标线间距417
-r KAONKAca-
为试样断裂时长度。
5.7.4计算
式中:X试样断裂伸长率,%;
QB/T2415--1998
Li——试样断裂时标线间钜离,mm;L原试样标线间距离,mm。
结果取中值。
5. 8 薄膜脆性温度的测定
5.8.1原理
脆性温度系试样在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受冲击,不产生破坏的最低温度。5.8.2设备和材料
(3)
α)脆性温度测定仪:由电器箱、低温箱、变速箱、搅拌器、样品夹、冲击头组成,仪器应符合GB/T15256--1994中第4章规定;
b)低温温度计:分度值为1℃,最低温度一50℃;c)传热介质:工业酒精或聚硅酮类(室温下具有5mm2/s运动粘度),d)致冷剂:液氮或干冰。
5.8.3步骤
5.8.3.1试样准备
规格:长25mm~40mm,宽(6士1)mm,厚(0.8士0.2)mm的条形试样。要求:表面光滑,无外来杂质及缺陷。5.8.3.2在低温槽中,加入传热介质。启动搅拌,缓慢加入致冷剂,并将介质调至表1中规定的温度。5.8.3.3把裁好的五片试样(作为一组)固定在样品夹上,漫入低温槽的介质中,计时3min后,记录温度,对试样施加次冲击。
5.8.3.4取出试样,一组试样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发生破坏,视为合格。反之,一组试样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发生破坏,视为不合格。确定样品是否破坏应按GB/T15256--1994中7.1.1.4进行。5.8.3.5脆性温度的测定按GB/T15256—1994进行。注;每次冲击应使用新片。
6检验规则
6.1组批
以相同原料、相同工艺,一次性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按生产批次取样检验,每批取样不少于500g。6.2出厂检验
6.2.1产品出厂前必须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出厂。6.2.2检验项目:应检验表1中序号1,2,3。6.2.3合格判定
三项指标全部合格,视为合格。6.3型式检验
6.3.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结构、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b)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d)生产正常时,每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418
6.3.2抽样数量
QB/T 2415-1998
每批产品随机抽取3~5个包装单位,每个包装取150g~200g。6.3.3合格判定
表1中序号2,4,5,6,7为主要项目,其余各项为次要项目。检验结果如只有一项次要项目指标不合格,则判该产品合格。如有二项(及以上)项目指标不合格,应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测。复测结果仍有二项(及以上)项目指标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每件包装上应涂刷或贴有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注明软、中硬、硬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商标、净重、标准号,并加盖生产厂检验合格的标记或附合格证。7.2包装
产品均以清洁,无污染,密封性能好,便于运输的容器包装。7.3运输
产品在装运时,应轻装轻卸,避免严重撞击,防止包装物损坏造成渗漏,防曝晒,防冻,防潮,远离火7.4贮存
7.4.7产品应在通风阴凉的库房存放,贮存温度在5℃~~35℃,防爆晒,防冻,防潮,远离火源。7.4.2在原包装(原装、原封、原标记完好无异状)内的产品,按规定条件贮运,自生产之日起计,保质期一年。
HiiKAoN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