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710.12-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J 710.12-2016
中文名称: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346KB
相关标签:
生物
多样性
观测
技术
水生
维管
植物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HJ 710.12-201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
HJ710.12-2016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710.12—201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水生维管植物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aquatic vascular plants(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6-5-4发布
环境保护部
2016-8-1实施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观测原则
5观测方法
6观测内容和指标
7观测时间和频次
8数据处理和分析
9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10观测报告编制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观测样地生境要素记录表
挺水植物群落野外观测记录表
浮水植物群落野外观测记录表
沉水植物群落野外观测记录表,水生维管植物凭证标本记录标签人为干扰活动分类表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BRAUN-BLANQUET多盖度等级的中位值转换水生维管植物观测报告编写格式8
HYKiBHIKA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水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以下标准同属生物多样性观测系列技术导则: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HJ710.1);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地衣和苔藓(HJ710.2):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哺乳动物(HJ710.3);鸟类(HJ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爬行动物(HJ710.5):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两栖动物(HJ710.6);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HJ710.7);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HJ710.8):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HJ710.9);大中型土壤动物(HJ710.10):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大型真菌(HJ710.11):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蜜蜂类(HJ710.口口)。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5月4日批准。本标准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YYKiBHIKA
1适用范围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水生维管植物本标准规定了水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水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的观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714
GB/T8170
3术语和定义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维管植物vascularplant
指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2
水生维管植物aquaticvascularplant指一年中至少数月生活于水中或漂浮于水面的维管植物。根据生活型的不同,通常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3.3
挺水植物emergentplant
指根生于底质中,茎直立,光合作用组织气生的植物。3.4
浮水植物floatingplant
指茎叶浮水,根固着或自由漂浮的植物。3.5
沉水植物submersedplant
指在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根生于底质中的植物。3.6
优势种dominantspecies
指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通常是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生活力强的植物种类。3.7
外来水生入侵植物invasivealienaquaticplant指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水域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维持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或生活造成明显不良影响的外来植物。3.8
生活型lifeform
指植物对于特定环境条件下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类型。3.9
样点截取法point-interceptmethod种在野外用于测定草本植物群落中物种盖度的方法。通常采用点频度框架进行测定(图1)。
TYYMiBHIKAa
附加针孔
金属样钊
图1样点截取法中所运用的点频度框架多盖度等级法cover-abundancescalemethod在法瑞学派的植物群落学研究中,Braun-Blanquet采用目测法估计一个植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的多少及单位面积内植物枝叶对士地面积的覆盖程度。该方法通常将植物的多度和盖度划分为5个等级、2个辅助等级,主要用数字表示如下:5=不论个体多少,盖度≥75%;
4=不论个体多少,75%>盖度≥50%;3=不论个体多少,50%>盖度≥25%;2=不论个体多少,25%>盖度≥5%,或者盖度虽然<5%,但个体数很多:1=个体数量较多,盖度<5%,或者虽然盖度≥5%,但个体数稀少:+个体数稀少,盖度≤1%;
r=盖度很小,个体数很少(通常只有1~3株)。3.11
频度frequency
指某种水生植物在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在部分文献中也称为绝对频度(absolutefrequency)。
绝对活力absolutevigor
指样线内某个物种出现在样点上的个体数之和占所调查样点总数的百分比。3.13
盖度指数coverindex
指某个物种的频度与绝对活力之和。3.14
HYKiBHIKAa
生物量biomass
指单位面积上所有植物体的总质量4观测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观测样地和观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观测区域水生维管植物的整体状况;应采用统一、标准化的观测方法,能观测到水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4.2可操作性原则
观测计划应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立足现有观测设备和人员条件,应采用效率高、成本低和可操作性强的观测方法。4.3持续性原则
观测工作应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需要,并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起到指导及预警作用。观测样地、样方和样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4.4保护性原则
坚持保护第一,除非为了种类鉴定和生物量测定需要采集少量个体外,尽可能减少样品采集,不应对水生植物个体、群落结构和生境造成影响或改变4.5安全性原则
水生维管植物观测可能会面临潮汐、风浪等潜在风险。观测者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观测方法
5.1观测准备
5.1.1观测目标和观测区域
观测目标为:掌握拟观测区域内水生植物的种类、种群数量、分布格局、分布区类型和变化动态:或者分析外来水生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及种群动态变化(如无此类植物,则无需观测);或者分析各种威胁因素对水生植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或者评估水生植物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根据观测目标确定观测区域。
5.1.2资料收集和观测计划
根据观测目标和要求,尽可能收集观测区域地形图、植被分布图、气候、水文、土壤等基础资料,并制订观测计划。必要时可预先开展一次野外踏查。观测计划应包括:样线设置,样方(或样点)设置,野外观测方法,观测内容和指标,观测时间和频次,数据分析和报告,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5.1.3观测仪器和工具
5.1.3.1植物样本采集与记录工具包括小号牌、镊子、铁夹(或铁粑)、彼得逊采泥器、采集袋、样品袋(或塑料自封袋)、塑料瓶、放大镜、枝剪、采样方框(边长为1m或0.5m)、纱布、具有吸水作用的草纸、瓦楞纸板、标本夹、长卷尺、钢卷尺、手锤、钉子、标桩(长1.5m,粗50mm的PVC或其他材质的管材)、木桩、塑料绳、长100cmx高100cm的点频度框架(上置103
HYKiBHIKAa
个等距的针孔,即两孔间相隔10cm;实际应用时,框架大小及针孔数目以及金属针的间隔可以根据植物的大小和间距进行调节)、金属样针、配有微距镜头的数码相机、记录表、标签纸、记号笔、专业工具书等。5.1.3.2水生植物生境观测仪器和工具包括双目望远镜、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仪、罗盘、pH计、温度计、透明度盘、水草夹、干燥箱、电子天平、回声测声仪、SCUBA(水下呼吸器)或snorkel(通气管)、测深杆、水蛇、溶氧仪、防水工作服、高筒胶靴、橡胶手套等。河流和大型湖泊调查需租用船舶。
5.1.4观测培训
为观测者举办观测方法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好观测队伍。5.2抽样方法
5.2.1根据生活型的不同,将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根据观测目的、水体环境特点和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分布特点,采用系统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布设样线、样方或样点:
5.2.2对样线、样方和样点采用GPS或其他方式进行标记,在地形图上注明位置,并记录样地的生境要素(记录表见附录A)5.2.3根据挺水植被的不同类型、水体状况、干扰程度等设置样线。优势种相同或相近的挺水植被类型,可以沿着水体边缘设置3~5条样线;样线长度视水体面积、生境异质化程度而定,一般为800~1000m。样线的布置、条数和长度应根据水体实际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可适当增加样线的数量,一般为5~7条,同时对手群落(或生境)类型较为复杂的水体,缩短样线的长度。样线之间的间隔一般不小于250m,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调整。在每样方的面积为2mx2m。从样方的中心将样方划分条样线上,每隔50m设置1个样方。为4个1m×1m的小样方(图2),对每个小样方采用样点截取法中的点频度框架开展调查。频度框架的宽度为100cm,采用1个金属针样
器盟器器
图2挺水植物样线与样点布设示意图5.2.4根据浮水植被的不同类型、水体环境特点以及干扰程度等,将湖泊、河流、水库等大型水体划分为入口区、深水区(或湖心区)、出口区、亚沿岸带、沿岸带,或污染区和相对清洁区等不同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分别设置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横断面的设置根据调查的详细程度、优势种的多少、水流的速度和水体的水质情况而定。横断面之间的间隔一般不小于250m,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调整。在每个横断面上设置样线,在每条样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根据野外实际情况而定)设置样方,或从水体的岸边向水体中央等距离布设样方,直至一定深度的水体为止(图3a)。对于水流缓慢甚至静止、或水深较浅的池塘或河汉等,可在每条样线上均布设样方(图3b)。样方的面积为1mx1m。在每个4
HYKiBHIKAa
样方采用样点截取法中的点频度框架调查。频度框架的宽度为100cm,采用10个金属针(图1)。
5.2.5根据沉水植被的不同类型、水体环境特点以及人为干扰程度等,将湖泊、河流、水库等大型水体划分为入口区
区和相对清洁区等不同的区域
的设置根据调查的详细程度
横断面之间的间隔一
样线,在每个样线上每隔
方,直至一定深度的水体为止
等,可在每条样线上均布设样方。将每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平均划分为4个小样方出口区、亚沿岸带、沿岸带,或污染分别设置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横断面水流的速度和水体的透明度而定,定调整。在每个断横面上设置
或从水体的岸边向水体中央等距离布设样缓慢甚至静止、或水深较浅的池塘或河汉通常面积为2m×2m,也可根据沉水植被每个小样方的面积为1mx1m。在每个小样方中采用Braun-Blanquet多盖度等级法进行调查。a
图3浮水植物调查样线与样点布设示意图注:虚线为调查样线,圆点为调查样点;实心圆点表示浮水植物分布较为集中的浅水区域,空心圆点表示浮水植物分布较少的深水区域。(a)表示湖泊或河流等大型水体:(b)表示池塘或沟渠等小型水体。
图4沉水植物调查样线与样方布设示意图注:虚线为调查样线,圆点为样方:实心圆点表示沉水植物分布较为集中的浅水区域,空心圆点表示沉水植物分布较少的深水区域。5.3野外观测
5.3.1数据采集
5.3.1.1对于挺水植物群落,将频度框架的侧边垂直固定于小样方相对两边的中点位置,5
HYKiBHIKAa
再将1根金属针从框架横边中间的加针孔垂直地向下插入,记录金属针从上向下所触及的所有水生植物的种类、次数、高度和物候期(记录表见附录B)。为尽可能减少误差,金属针的针尖直径不大于3mm。采用样点截取法时,应尽量避免在有风的天气测定,样点数目一般不低于200个,但可根据水体面积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取样具有代表性。如果挺水植被盖度大或植株高大,可以采用倾斜的样点截取法(inclinedpoint-interceptmethod),即将频度框架与垂直面成32.5°倾斜。5.3.1.2对于浮水植物群落,由于采用10根金属样针,需要依次记录每根样针从上向下所触及的所有水生植物的种类、次数、高度和物候期(记录表见附录C)。为减少水体晃动可2人进行配合。即1人手持框架垂直于水面,另1人分别将10根样针依次从左到右垂直地向下插入,记录相关数据。样点数目一般不低于200个,但可根据水体面积进行适当调整。
5.3.1.3对于沉水植物群落,记录各小样方中沉水植物的种类、盖度和多盖度等级等(记录表见附录D)。样方内记录的植物应是自然生长的沉水植物,而不是随水流漂流的沉水植物。但极少数无根或依靠带叶的断枝进行繁殖或扩散的沉水植物除外。在运用目测法估计样方中每种植物的多盖度等级时,应尽可能前后保持一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采用水声探测技术(hydroacousticsurvey),并运用SCUBA(水下呼吸器)或snorkel(通气管)等设备潜水,记录沉水植物的分布和种群密度等方面的内容。5.3.1.4水生植物的生物量测定。可采用遥感技术测算水生植物的生物量,也可采用直接取样的方法(收获法)测量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对于挺水植物,在5.2.3所设样线附近5~10m设置样线,样线的数量视水体的形状、底泥性质、水体深度和水流速度而定,样线上每隔100~200m设置1个采样点(具体视植物分布和水体情况而定),在采样点上设置样方,将边长1m的样方内所有挺水植物按地上和地下部分割取,分别称重后即得到鲜重,再分别从中取出部分样品(不少于新鲜样品量的10%),置于105℃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据此计算出样品的干重;对于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参照挺水植物,但样方边长为0.5m。
5.3.2数码相机拍摄
对于水生植物应拍摄清晰的数码照片。照片内容应可能包括:群落外貌、群落生境、植物全株、关键识别特征(可以局部放大)、花果期形态特征。可使用带有微距镜头的数码相机对植株进行拍摄,或采用水下摄影技术对沉水植物进行拍照,并将植物照片与凭证标本一一对应。
5.3.3凭证标本采集
5.3.3.1对每个样方内分布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根据种类鉴定需要,可适度采集标本,每种水生植物采集的数量最多不超过样方中原有种群的10%。5.3.3.2利用枝剪、铁夹(或铁粑)等采集工具,将调查样方或样点内存疑的植物标本装入塑料自封袋中。清除杂物,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后平放在标本纸上,再用瓦楞纸板将其压制成蜡叶标本(记录表参见附录E)。标本采集中应特别注意填写标本记录标签,并和标本一起存放。
5.3.3.3对于挺水植物,只要把各部分别采全即可。如果植株高大,可将其花果、茎叶、根等不同部位各取一部分,再将这3个部分合在一起制作成一份标本。5.3.3.4对于浮水植物,应该采集植物全株及花果。较小的植物可采集其全株。较大的植物可采用分步的方法采集,先采集幼小植株的叶、茎和根,再取其花和果实,最后把它们合为一份完整的标本。
5.3.3.5对于沉水植物,标本采集后应立即置于盛有水的塑料桶中或用纱布包好放入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后,将植物小心取出置于盛水的水桶中,待其枝叶舒展开来后,用台纸等硬板放在沉水植物的斜下方,并轻轻将其托出,盖上一层纱布后再覆盖干燥的吸水纸进行腊叶标本的压制。此外,对于沉水植物,也可以制作浸泡标本。5.4标本保存与鉴定
5.4.1标本的保存
HYYKiBHIKA
在实验室内,将野外采集的水生植物制成腊叶标本(或浸泡标本),鉴定后再将其放入标本橱柜中保存。如果标本为不同生长时期采集,则需要对其分别编号,置于一张台纸上。有些水生植物的花果较小,干燥后易碎,可将其置于小的纸袋中,并与植株的标本起制成一份完整的标本。
5.4.2种类鉴定
在野外可以利用手持放大镜观察水生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由于有的水生植物在其生长地极少甚至不开花结果,可以采集后将其带回实验室。在实验室利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材以及植物志、植物图鉴等工具书,利用形态学分类方法,对采集的水生植物标本进行鉴定。
6观测内容和指标
水生维管植物的观测内容与指标参见表1。在实际观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观测目标进行适当增减。
表1水生维管植物观测内容与指标观测内容
生境特征
种类及其
数量特征
群落特征
观测指标
地理位置(经纬度)
生境类型
土壤、气候、水文等基础资料
海拔、水深、水体透明度、pH、水体温度*、水流速度*、水文状况(枯水期、丰水期)、水体盐度、污染情况(有无污染源)
人为干扰活动的类型和强度**
种类组成
多盖度等级
绝对活力
盖度指数
重要值
生物量
优势种
伴生种
珍稀、濒危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
α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指数(H)
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D)皮洛(Pielou)均匀度指数(J)β多样性指数
Sorensen指数(C)
科迪(Cody)指数(β。)
*注:可根据具体观测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见附录F。7
观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
资料查阅和野外调查
资料查阅和野外调查
直接测量法
资料查阅和野外调查
样方法
样方法或目测法
样方法和样点截取法
样方法和样点截取法
样方法和样点截取法
样方法
遥感或收获法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HYKiBHIKAa
7观测时间和频次
7.1观测时间
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观测。可选择水生维管植物生长的旺盛期(如花果期)观测。7.2观测频次
一年中,一般在春、夏、秋季对水生植物各观测一次,也可每季节观测一次,条件允许时也可逐月观测一次。由于多数水生植物的年际变化幅度不大,也可2~3年观测一次。观测时间一经确定,应保持长期不变,以利于年际间数据的比较。若因观测目标及科学研究的需要,可在原有观测频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观测的次数。8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参见附录G。对于沉水植物,在计算重要值时需要先进行Braun-Blanquet多盖度等级的中位值转换(参见附录H)。9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9.1样地设置质量控制。首次开展水生维管植物观测前,应对观测区域进行初步调查科学设计观测计划,并对观测样地进行定位和标记,同时对样地进行必要的维护。9.2数据采集质量控制。观测者应参加相关培训,掌握野外操作规范,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观测和采样任务
9.3数据填报规范和保存。严格按照记录表格填写各项观测数据。观测数据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度示值确定,不得随意增添或删除数值测试和计算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需要更正时,应在错误数据(文字)上划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内容,并在所划横线上签字以示负责。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将所有观测数据和文档进行备份。9.4对观测者进行野外工作常识、安全常识和野外安全技能培训,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购买必要的防护装备、用品和应急药品。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观测避免单人作业。
10观测报告编制
水生维管植物观测报告应包括前言,观测区域概况,观测方法,水生维管植物的种类组成、地理成分、分布格局、种群动态、面临的威胁,管理对策与保护建议等,观测报告编写格式参见附录I。
TYYKiBHIK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观测样地生境要素记录表
标准中样地生境要素观测记录参见表A。表A观测样地生境要素记录表
样地名称:
样地建立时间:
观测单位:
观测水体类型*:
观测地点(省市县乡):
植被类型:
群落盖度:
经度:
气温:
海拨:
人为干扰活动类型:
备注:
表层:
底层:
底层:
底泥:
样地编号:
样地面积:
观测者:
观测日期:
生境照片编号:
群落优势种:
群落高度:
纬度:
水深:
水流:
底质类型*:
人为干扰强度:
透明度:
水文*:
*注:观测水体类型分为湖泊、河流、水库、池塘、沟渠、溪流等;底质类型分为淤泥、泥沙、细沙、粘
土、粗砂等:水文指丰水期、枯水期。审核人:
审核日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