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纺织) 054-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纺织) 054-2016
中文名称: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计量标准(JJ)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635KB
相关标签:
织物
校准
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JF (纺织) 054-2016 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规范
JJF (纺织) 054-2016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纺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JJF(纺织)054—2016
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abric Stiffness Tester2016-05-18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
JJF(纺织)054—2016
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abricStiffnessTester
归口单位: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新疆巴州纤维检验所
JJF(纺织)054-2016
代替JJF(纺织)054—2006
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河北省纤维检验局
参加起草单位: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市宝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本规范委托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JJF(纺织)054—2016
程剑(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朱克传(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鲁伟东(新疆巴州纤维检验所)王振国(河北省纤维检验局)
李升(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参加起草人:
杨雪松(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张晓民(天津市宝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林文帆(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李昌瑞(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引言
引用文件
计量特性
校准条件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校准结果表达
复校时间间隔
JJF(纺织)054—2016
附录A
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记录表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实例
附录B
(1)
(1)
(1))
(4)
(4)
JJF(纺织)054—2016
本规范是在JJF(纺织)054一2006《斜面法织物硬挺度试验仪校准规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修订而成。
本规范修订主要依据以下国内外文件: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GB/T18318.1一2009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斜面法ISO9073-7—1995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7部分:弯曲长度的测定与JJF(纺织)054-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为:增加了第3章术语;
增加了附录B。
本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JF(纺织)054—2006;
JJG(纺织)065—1995。
1范围
JJF(纺织)054-2016
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电子式或手动式织物硬挺度仪(以下简称硬挺度仪)计量性能的校准。
其他类似设备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校准。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18318.1一2009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斜面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
3.1伸出长度overhandlength
压板相对于平台上的标记D[在距平台前缘的(10士1)mm处作标记D]移动的距离。
4概述
硬挺度仪主要适用于织物抵抗弯曲变形的试验,通过对伸出长度的测量,计算出在规定斜面倾角下的抗弯刚度等参数。其工作原理是:一矩形试样放在水平平台上,试样长轴与平台长轴平行。沿平台长轴方向推进试样,使其伸出平台并在自重下弯曲。伸出部分端悬空,由压板压住仍在平台上的试样另一端。当试样的头端通过平台的前缘达到与水平线呈41.5°倾角的斜面上或探测传感器时,伸出长度等于试样弯曲长度的两倍,由此可计算弯曲长度。5计量特性
5.1外观及基本状态要求
5.1.1外观
硬挺度仪应有铭牌。铭牌上须标明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时间等信息。试样平台应清洁,无污垢。平台表面涂有或盖有避免试样粘附的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测试过程中,试样在平台上不能打滑。硬挺度仪应放置在稳固的基砸上。仪器的附件应完好无缺。
压板为钢尺时,钢尺的刻度线不应碰伤,不应有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刻度线线纹明晰、垂直到侧边,排列整齐,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显现存在;最小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JJF(纺织)054—2016
刻度分度值:1mm;其下表面有橡胶层。5.1.2操控性能检查
各功能开关应工作正常。
5.2电气安全性检查(电子式硬挺度仪)电源线对机壳导电部位的绝缘电阻≥5MQ。接地线与机壳连接可靠,其末端与机壳间总电阻小于1α。
5.3计量性能要求
5.3.1测试平台水平,其允许误差为士0.2mm/m。5.3.2压板推进速度,其允许误差为仪器标称值的土5%(电子式硬挺度仪)。5.3.3压板(手动式硬挺度仪压板为钢尺),压板宽度:(25士1)mm;压板长度:≥平台长度;压板零点距平台前缘:(10士1)mm;5.3.4测试平台,平台宽度:(40士2)mm;平台长度≥250mm;平台高度150mm;平台上有一刻度标记D,其位置与平台前缘的距离(10士1)mm。5.3.5伸出长度,其允许误差为士1mm。5.3.6斜面角度:(41.5土0.5)。6校准条件
6.1校准环境
环境温度:常温。
环境湿度:<85%RH。
6.1.3电源电压:额定值士10%内。仪器周边无强电磁干扰,无强振动。6.1.41
6.2校准用标准器
校准用主要标准器见表1。
校准用主要标准器
检具名称
游标卡尺
万用角规
水平仪
万用表
兆欧表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外观及基本要求
量程、规格
(0~300)mm
0~90°
0.1 s~1 h
(0~200)α
(0~500)MΩ,500V
准确度等级
MPE:±0.04mm
MPE:±2″
MPE:±0.1s
通过目测及基本功能操作,检查硬挺度仪的铭牌、标记,安装情况和操作性能,应2
满足5.1.1及5.1.2要求。
7.2安全性检查
JJF(纺织)054—2016
将硬挺度仪与外部供电线路脱离,将仪器开关置于正常开机位置,用兆欧表测量悬垂仪电源线与金属机壳间的绝缘电阻,用万用表测量机壳与接地线电阻,均应满足5.2要求。
7.3测试平台水平
将水平仪放置在测试平台上,在平台的范围内至少移动两个位置检测,其结果应符合5.3.1要求。
7.4压板推进速度
手动式硬挺度仪此项不做检测。电子式硬挺度仪,启动仪器,同时启动秒表。运行接近1min后,暂停仪器,同时停止秒表计时,其显示读数为压板推进时间t(s),用游标卡尺测量压板伸出长度l(mm),按公式(1)计算压板推进速度(mm/min),其结果应符合5.3.2条要求。X60
7.5压板宽度、长度及零点
用游标卡尺测试压板宽度、测试压板长度及压板零点位置,其结果应符合5.3.3要求。
7.6测试平台宽度、长度、高度及标记D用游标卡尺测量测试平台的长度、测试平台的宽度、测试平台的高度及标记D离平台前缘的距离,其结果应符合5.3.4要求。7.7压板伸出长度
手动式硬挺度仪,用游标卡尺对压板(钢尺)至少测试50mm、150mm、250mm三个校准点,其结果应符合5.3.5要求。电子式硬挺度仪,用游标卡尺测量压板伸出长度,与仪器显示器的长度值对比,在伸出长度范围内,至少测试3个相距60mm左右的校准点,其结果应符合5.3.5要求。7.8斜面角度
7.8.1对于有形斜面的仪器,直接用万用角规测定斜面与水平工作台面间的夹角,应符合5.3.6要求。
测量方法:以万用角规直尺放置在水平面上,旋转角规,使基尺与工作台前沿贴合,读取角度值,即为斜面角度。如图1所示。/角规
工作台前沿
图1有形斜面的检查
JJF(纺织)054—2016
7.8.2对于利用光电检测的仪器,以万用角规直尺放置在水平面上,启动仪器,移动万用角规基尺缓慢向下转动,待角规基尺挡住检测光线时,仪器会自动停止测量,此时读取角度值,即为斜面角度,如图2所示,应符合5.3.6要求。角规
工作台前沿
图2光电检测仪器斜面角度的检查7.8.3如果仪器有几种斜面角度可以变换,则每种角度都应该按7.8.1或7.8.2检定。8校准结果表达
经校准的硬挺度仪出具校准证书。证书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a)标题,如“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仪器编号或设备编号);g)进行校准的日期;
h)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校准环境的描述(温度、湿度等);k)校准单位的资质说明;
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9复校时间间隔
硬挺度仪的校准周期根据使用的情况确定,建议复校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一年。4
附录A
委托单位
制造厂
技术依据
环境条件
温度:
外观及功能性
电气安全性能
压板伸出长度
压板推进速度
压板宽度
压板长度
标记D
测试平台长度
测试平台宽度
斜面角度
证书编号
校准人
JJF(纺织)054-2016
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记录表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型号规格
仪器号
协议编号
管理编号
技术特征
JF(纺织)054—2016生
织物硬挺度仪校准规范
℃;相对湿度:
技术要求
符合7.1
供电可靠,接地电阻≤1α
绝缘电阻≥5M
≤±1mm
完好无缺,能压住试样
(25±1)mm
>测试平台长度
距平台前缘(10士1)mm
>250mm
(40±2)mm
41.5°±0.5°
校核人
校准地点
实测结果
证书编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