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工行业标准(QB) > QB 1581-1992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QB 1581-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 1581-1992

中文名称: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英文名称: Food additive isomaltulos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2-08-31

实施日期:1993-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6131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4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卫生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日本J. S. D.食品审查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3-04-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何慕沽、戴滢、臧向莹、武传斌

起草单位:广州珠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轻工业部食品发醉工业科学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和卫生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荆异麦芽酮糖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优质白砂糖溶液,经α—荀基转移酶转化,再经浓缩、结晶、分离而成的异麦芽酮糖,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甜味剂。 QB 1581-1992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QB1581-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
QB1581-92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优质白砂糖溶液,经α一葡基转移酶转化,再经浓缩、结晶、分离而成的异麦芽酮糖,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甜味剂。2
引用标准
GB8450
产品分类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方法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化学名称:6-O-α—D-吡喃葡萄糖基-D-呋喃果糖;分子式:C12H22011·H20;
相对分子质量:342.3(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4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
白色结晶、味甜、无异味,晶体均匀、无结块、无杂质。理化、卫生指标
异麦芽酮糖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4.2.1
异麦芽酮糖(含结晶水)
其他糖
异麦芽酮糖卫生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表2
细菌总数,个/g
大肠菌群,个/100gwwW.bzxz.Net
沙门氏菌
砷(以 As 计)
铅(以Pb计)
铜(以 Cu计)
≤350
≤0.00005
—≤0.0001
1≤0.0002
不得检出
5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5.1鉴别:薄层层析法
5.1.1方法提要
将试样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后,根据薄层板上糖的比移值与标准样品的比移值比较,进行定性。
5.1.2试剂和材料
a.硅胶G粉;
b.二苯胺(GB681);
c.苯胺(GB691);
d.丙酮(GB686);
e.85%磷酸(GB1282);
f.硼酸(GB628);
g.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0.005g/ml精密称取0.500g分析纯异麦芽酮糖,用少量80%的乙醇溶液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8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h.展开剂氯仿:甲醇:丙酮:乙酸=2:3:2:1;i.显色剂1g二苯胺,加1ml苯胺溶解后加50ml丙酮,混匀,再加85%磷酸5ml,密封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不可有沉淀出现)。5.1.3仪器、设备
a.吹风机;
b.层析缸;
c.薄层板
薄层板的制备:称取6g硅胶G粉,加约0.1mol/L硼酸溶液15ml,用研钵研磨3~5min立即倒入涂布器内制成3.5cm×20cm或5.5cm×20cm,厚度0.3mm的薄层板三块,在室温下干燥后,于110℃活化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d.微量进样器10μl,100ul;
e.喷雾器;
f.涂布器、干燥器、研体等。
5.1.4、分析步骤
5.1.4.1试样的制备
精密称取0.500g异麦芽酮糖粉,用少量80%的乙醇溶液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用8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5.1.4.2鉴别方法
点样:在距薄层板下端2cm的基线上,用微量进样器点1ul、2u1试样,同时各点1ul、2u1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
展开与显色:将点试样后的薄层板放入预先盛存展开剂的展开槽内,展开槽槽壁贴有滤纸,待溶剂上沿展至15cm处,取出挥发干燥,喷显色剂,斑点呈灰色或浅绿色,背景薄板为白色,试样斑点与标准斑点上移距离相对一致。5.2含量的测定
5.2.1方法提要
高压液相色谱法,试样经处理,用u一BONDADAK一NH2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与标准品系列比较定量。
5.2.2试剂和材料
a.乙腈(色谱纯);
b.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0.010g/ml,精密称取20℃真空干燥30min以上的异麦芽酮糖(色谱纯试剂)1.000g,用重蒸馏水定容至100ml。5.2.3仪器高压液相色谱仪。
5.2.4色谱条件
色谱柱:μ一BONDADAK一NH2(直径0.45mmX25mm);流动相:乙腈:水=7:3;
流速:0.8~1.0ml/min;
检测器:IR或UV。
注:关于流动相条件的说明:该组成并不是最合适的最好按照填充柱的种类和状态对组成进行微调,使已睛和水的比例在70:30至85:15之间变化,进行粗调,再加入少量乙醇进行微调。
5.2.5分析步骤
精密称取0.500g异麦芽酮糖粉,置于25ml烧杯中,用重蒸馏水溶解,全部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μ1标准溶液,注入高压液相色谱仪中,可测得异麦芽酮糖的峰面积,同时注入10uI试样溶液,测得峰面积与标准品峰面积比较定量,由积分仪计算出各类糖的含量。5.2.6分析结果的表述
异麦芽酮糖的含量按式(1)计算:A1·V1·S2·VX10**-3
式中:X1试样中异麦芽酮糖的含量,%:A1-
一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中异麦芽酮糖的含量,ug/ul;一测定用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的体积,u1;一试样溶液的进样量,ul;
-试样溶液稀释的体积,ml;
异麦芽酮糖标准溶液的峰面积;S1
S2——试样溶液异麦芽酮糖的峰面积;m—样品质量,g。
5.2.7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0%,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5.3其他糖含量的测定
X=100%-(X1+X2+X3)
式中:X—其他糖含量,%:
X1异麦芽酮糖含量,%;
X2——水分,%;
X3—灰分,%。
5.4水分含量的测定:按GB5009.3第二法规定进行。5.5灰分含量的测定:按GB5009.4规定进行。.(2)
5.6砷含量的测定:按GB8450规定进行。5.7铅含量的测定:按GB8449规定进行,5.8铜含量的测定:按GB5009.13规定进行。5.9菌落总数的测定:按GB4789.2规定进行。5.10大肠菌群的测定:按GB4789.3规定进行。5.11沙门氏菌检验:按GB4789.4规定进行。6检验规则
6.1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重、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及本标准编号。6.2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6.3每批产品重量不超过5t。
6.4取样方法:以每批袋数的2%取样,小批的不得小于3袋。采样时,将采样器自包装袋上部中心部位垂直插入至料层深度的四分之三处采样,每袋采样不少于50g。将所采样品充分混合。用四分法缩分至100g立即装入两个于燥、清洁的带磨口塞的瓶中、密封。瓶上贴上标签,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置阴凉处,保存一个月备查。6.5如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检验。检验结果既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也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6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仲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包装袋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商标、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标准编号、厂址及“食品添加剂”学样。7.2用纸塑复合袋包装。每净重25kg,允许误差土0.2kg如需特殊包装,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7.3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严禁与有毒物品或有污染的物品混合装运。7.4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受热、受潮或阳光曝晒。7.5保存期为一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和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本标准由广州珠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慕洁戴滢威向莹武传斌。本标准参照采用日本J.S.D.食品审查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6—31批准1993—04—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