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049-2019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号:HJ 1049-2019
标准名称:水质 4 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英文名称: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4 nitrophenol compounds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标准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9-10-24
实施时间:2020-04-24
标准大小:661K
标准介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
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元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攀枝花市环境监
测中心站、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宜宾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9年10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4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2,6-二硝基酚、24-二硝基酚4-硝基酚和2,4,6-三硝基酚等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10山时,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4g~06uL,测定下限为16gL~24gL。详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方法原理
样品经过滤或净化后直接进样,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杄质谱分离检测硝基酚类化合物。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
4千扰和消除
4.1当样品中存在基质干扰时,可通过优化色谱条件、稀释样品、减少进样体积以及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等方式降低或消除
4.2当样品中存在同分异构体千扰测定时,可通过改变色谱条件提高分离度或选择不同的二级质谱子离子消除千扰。
4.3当样品中共存有机物千扰测定时,可用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萃取去除部分干扰取水相进行分析。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1049-2019
水质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WaterqualityDeterminationof4nitrophenolcompounds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9-10-24发布
2020-04-24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方法原理.
干扰和消除.
试剂和材料..
仪器和设备.
分析步骤.
结果计算与表示
精密度和准确度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废物处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附录B(资料性附录)质谱参考条件附录C(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本标准验证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元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攀枝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宜宾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9年10月24日批准。本标准自2020年4月24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水质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警告:实验中使用的标准物质和有机溶剂为有毒有害物质,试剂配制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2.6-三硝基酚、2.4-二硝基酚4-硝基酚和2,4,6-三硝基酚等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当进样体积为10μl时,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4μg/L~0.6μg/L,测定下限为1.6μg/L~2.4μg/L。详见附录A。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
样品经过滤或净化后直接进样,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离检测硝基酚类化合物。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4干扰和消除
4.1当样品中存在基质干扰时,可通过优化色谱条件、稀释样品、减少进样体积以及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等方式降低或消除。4.2当样品中存在同分异构体干扰测定时,可通过改变色谱条件提高分离度或选择不同的二级质谱子离子消除干扰
4.3当样品中共存有机物干扰测定时,可用正已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萃取去除部分干扰,取水相进行分析。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不含目标化合物的纯水。
5.1甲醇(CH,OH):液相色谱纯。5.2二氯甲烷(CH2Cl2):液相色谱纯。5.3正已烷(CH14):液相色谱纯5.4甲酸(HCOOH):液相色谱纯。5.5甲酸铵(HCOONH4):液相色谱纯。5.6氨水:p(NHH,O)=0.91g/ml,优级纯5.7甲酸铵-甲酸缓冲液:c(HCOONH4)=0.01mol/L,pH=4。准确称取0.315g甲酸铵(5.5)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至标线,混匀,再加约70μl甲酸(5.4)调节其pH至4。5.8正已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1+2。用正已烷(5.3)和二氯甲烷(5.2)按1:2的体积比混合。5.9硝基酚类化合物标准贮备液:p=100mg/L。可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9.0%,用甲醇(5.1)溶解,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书保存。5.10硝基酚类化合物混合标准使用液:p=5.00mg/L(参考浓度)。移取适量硝基酚类化合物标准贮备液(5.9),用甲醇(5.1)稀释,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可保存3个月。
5.11内标贮备液:p=5000mg/L。内标物为2,4-二硝基苯酚-d3,可用标准物质制备,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8.0%,用甲醇(5.1)溶解,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5.12内标使用液:p=200μg/L(参考浓度)。将内标贮备液(5.11)按需要用甲醇(5.1)稀释,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可保存3个月。
5.13滤膜:0.22um聚四氟乙烯滤膜。5.14氮气:纯度≥99.99%。
6仪器和设备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具备梯度洗脱和多反应监测功能。
6.2色谱柱:填料粒径为2.2μm,柱长75mm,内径3.0mm的Ci8反相液相色谱柱或其他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6.3离心机:最高转速不低于4000r/min。6.4具塞离心管:10ml。
6.5样品瓶:250ml磨口具塞棕色玻璃瓶。2
6.6微量注射器或移液器:10μl、50叫l、100μl、500叫l、1.0ml6.7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7样品
样品采集和保存
按照HJ/T91和HJ/T164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样品采集时应充满样品瓶(6.5),不留空隙。若采集后样品pH不在7~9之间,用氨水(5.6)或甲酸(5.4)调节其pH至7~9,在4℃以下冷藏、避光保存,7d内完成分析。7.2试样的制备
清洁样品可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样品(7.1)经滤膜(5.13)过滤,弃去至少1ml初滤液后,移取1.0ml过滤后的样品于棕色进样瓶中,加入10.0μl内标使用液(5.12),混匀待测。
基体复杂的样品经净化后直接进样分析。取5.0ml样品(7.1)置于具塞离心管(6.4)中,加入1ml正已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5.8),振荡5min,以4000r/min的转速离心5min吸取3ml上层水相溶液,用滤膜(5.13)过滤,然后移取1.0ml滤液于棕色进样瓶中,加入10.0ul内标使用液(5.12),混匀待测。空白试样的制备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7.2)相同的步骤进行实验室空白试样的制备。
8分析步骤
仪器参考条件
8.1.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流动相A:甲酸铵-甲酸缓冲液(5.7),流动相B:甲醇(5.1),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流速:0.2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ul。3
时间(min)
8.1.2质谱参考条件
表1液相色谱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流动相A(%)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其余条件参见附录B。
8.1.3仪器调谐
流动相B(%)
不同厂家的仪器调谐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在规定时间和频次内对质谱仪进行仪器质量数和分辨率的校正,以确保仪器处于最佳测试状态。8.2校准
8.2.1标准曲线的建立
移取适量的硝基酚类化合物混合标准使用液(5.10),用水稀释,配制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溶液,标准溶液中硝基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μg/L、5.00μg/L、10.0μg/L、20.0μg/L、50.0μg/L(此为参考浓度),移取1.0ml标准系列溶液于棕色进样瓶中,加入10.0μl内标使用液(5.12),混匀待测。按照仪器参考条件(8.1),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对标准系列溶液进行测定。以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响应值与内标物的响应值的比值和内标物浓度的乘积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8.2.2标准参考谱图
在本标准推荐的仪器参考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1(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0.0μg/L)。4
雕410
3x10°
时间(min)
12.6-二硝基酚:2—2.4-二硝基酚-d,(内标物):3—2.4-二硝基酚:44-硝基酚:5—2.4.6-三硝基酚图1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和内标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8.3试样测定
按照与标准曲线的建立(8.2.1)相同的仪器条件进行试样(7.2)的测定空白试验
按照与试样测定(8.3)相同的仪器条件进行空白试样(7.3)的测定。结果计算与表示
定性分析
选择1个母离子和2个子离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监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试样中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中该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应小于2.5%;且对试样中目标化合物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Ksam)与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中对应的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Ksa)进行比较,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则可判定样品中存在对应的目标化合物。
=42×100%
K sam =
式中:Ksam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A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性子离子的响应值;A—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量子离子的响应值。Ksd
Asd2×100%
式中:Kstd标准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1)
Astd2标准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性子离子的响应值:Astd标准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量子离子的响应值。表2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Ksta%
Kstd>50
2010Ksd≤10
9.2结果计算
Ksam允许的偏差/%
样品中硝基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ug/L),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P,=Pu×D
式中:P,—样品中第i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ug/L;Pu——由标准曲线得到的试样中第i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ug/L;D稀释倍数。
9.3结果表示
当测定结果小于10.0ug/L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当测定结果大于等于10.0μg/L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密度和准确度
10.1精密度
6家实验室对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5.00μg/L和20.0μg/L的统一空白加标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9.5%和1.0%~10%;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8.2%和3.3%~4.2%;重复性限分别为0.7μg/L~0.8μg/L和2.3μg/L~3.3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0.9μg/L~1.3μg/L和3.0μg/L~3.8μg/L。6家实验室对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5.00μg/L和20.0μg/L的地表水加标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14%和2.4%~15%;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18%和4.5%~10%;重复性限分别为0.9μg/L~1.2μg/L和3.2μg/L~4.3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1.8μg/L~2.7μg/L和3.9μg/L~6.6μg/L。6家实验室对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5.00μg/L和20.0μg/L的工业废水加标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16%和2.0%13%;实验室间6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20%和5.3%~12%;重复性限分别为0.9μg/L~1.3μg/L和2.9μg/L~4.8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1.7μg/L~3.3μg/L和4.6μg/L~7.4μg/L。方法精密度汇总数据参见附录C。10.2准确度bzxz.net
6家实验室对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5.00μg/L和20.0μg/L的地表水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加标分析测定: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7.1%~119%和77.0%~116%,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94.1%±28.7%~97.5%±26.0%和93.5%±18.3%~101%±21.0%6家实验室对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5.00μg/L和20.0μg/L的工业废水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加标分析测定: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2.6%~109%和75.0%~112%,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91.8%±19.7%~95.5%±22.5%和98.7%±14.5%~104%±10.2%。方法准确度汇总数据参见附录C。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1空白试验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至少测定一个实验室空白,其测定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11.2校准
每批样品应建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应0.995,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应测定一个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标准溶液,其测定结果与该点浓度的相对误差应在土20%之内。11.3平行样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至少测定一个平行样,平行样的相对偏差应≤25%。
11.4基体加标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至少测定一个基体加标样,基体加标回收率应在70%~130%之间。
12废物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废物应集中收集,分类保管,并做好相应标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当进样体积为10μl时,4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见表A.1。表A.1
化合物名称
2,6-二硝基酚
2,4二硝基酚
4-硝基酚
2,4,6-三硝基酚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英文名称
2,6-Dinitrophenol
2,4-Dinitrophenol
4-Nitrophenol
2,4,6-Trinitrophenol
CAS号
573-56-8
51-28-5
100-02-7
88-89-1
检出限
(μg/L)
测定下限
(μg/L)
a)喷雾电压:4500V。
b)离子源温度:60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质谱参考条件
c)雾化气压力:4.48×10°Pa(65psi)。d)辅助气压力:5.52x10°Pa(80psi)。e)气帘气压力:3.45x10°Pa(50psi)。f)目标化合物的多反应监测条件见表B.1。表B.1
化合物名称
2,6-二硝基酚
2,4-二硝基酚
4-硝基酚
2,4,6-三硝基
2,4-二硝基酚
-d,(内标)
母离子
(m/z)
子离子
(m/z)
目标化合物的多反应监测条件
驻留时间
碰撞电压
注1:带*的为二级质谱定量子离子,另一个为定性子离子。去簇电压
碰撞室入口
电压(V)
注2:对于不同质谱仪器,参数可能存在差异,测定前应将质谱参数优化到最佳。碰撞室出口
电压(V)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