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HJ 2.2-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J 2.2-2018

中文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201607

相关标签: 环境影响 评价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号:HJ 2.2-2018
标准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英文名称: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tmospheric environment
标准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8-07-31
实施时间:2018-12-01
标准大小:1.2M
标准介绍: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指导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的第二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版本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本次主要修订内容有:
调整、补充规范了相关术语和定义
改进了评价等级判定方法
简化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内容:
简化了三级评价项目的评价内容
增加了二次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增加了达标区与不达标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改进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内容
增加了环境监测计划要求:
补充、完善了附录
本标准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22-2008)废止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2018年7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2—2018
代替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tmosphericenvironment
2018-7-31发布
生态环境部
2018-12-1实施
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计划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附录A(规范性附录)推荐模型清单目次
附录B(规范性附录)推荐模型参数及说明.附录C(规范性附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与图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附录E(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HJ2.2—2018
HJ2.2-201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指导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一93)的第二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版本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一2008)。本次主要修订内容有:调整、补充规范了相关术语和定义;改进了评价等级判定方法;
简化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内容:简化了三级评价项目的评价内容:增加了二次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增加了达标区与不达标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改进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内容;增加了环境监测计划要求;
补充、完善了附录。
本标准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废止。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2018年7月30日批准。本标准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适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www.bzxz.net
HJ2.2—2018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关于发布<高污染燃料自录>的通知》(国环规大气(2017)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ambientairprotectiontarget指评价范围内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中的居住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3.2
大气污染物分类classificationofairpollutants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按生成机理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其中由人类或自然活动直接产生,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3.3
基本污染物basicairpollutants指GB3095中所规定的基本项自目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1
HJ2.2—2018
(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3.4
其他污染物other airpollutants指除基本污染物以外的其他项目污染物。3.5
非正常排放abnormalemissions
指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设备检修、工艺设备运转异常等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3.6
空气质量模型airqualitymodel
指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大气中污染物的物理扩散和化学反应的数学模型,包括高斯扩散模型和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高斯扩散模型:也叫高斯烟团或烟流模型,简称高斯模型。采用非网格、简化的输送扩散算法,没有复杂化学机理,一般用于模拟一次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或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机理模拟二次污染物。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简称网格模型。采用包含复杂大气物理(平流、扩散、边界层、云、降水、干沉降等)和大气化学(气、液、气溶胶、非均相)算法以及网格化的输送化学转化模型,一般用于模拟城市和区域尺度的大气污染物输送与化学转化,3.7
推荐模型recommendedmodel
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遵选,并以推荐名录形式公开发布的环境模型。列入推荐名录的环境模型简称推荐模型。当推荐模型适用性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采用替代模型。替代模型一般需经模型领域专家评审推荐,并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本导则推荐模型及使用规范见附录A及附录B。3.8
短期浓度short-termconcentration指某污染物的评价时段小于等于24h的平均质量浓度,包括1h平均质量浓度、8h平均质量浓度以及24h平均质量浓度(也称为日平均质量浓度)。3.9
长期浓度long-termconcentration指某污染物的评价时段大于等于1个月的平均质量浓度,包括月平均质量浓度,季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
4总则
4.1工作任务
通过调查、预测等手段,对项目在建设阶段、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所排2
HJ2.2—2018
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程度、范围和频率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为项目的选址选线、排放方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与预防措施制定、排放量核算,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或指导性意见。4.2工作程序
4.2.1第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研究有关文件,项目污染源调查,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评价因子筛选与评价标准确定,区域气象与地表特征调查,收集区域地形参数,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等4.2.2
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依据评价等级要求开展,包括与项自评价相关污染源调查与核实,选择适合的预测模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补充监测,收集建立模型所需气象、地表参数等基础数据,确定预测内容与预测方案,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等。4.2.3第三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明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写等。
4.2.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各工作阶段基本内容与规范见附录C。HJ2.2—2018
项目污染源
环境空气保护
目标调查
二级或三级评价
三级评价
二级评价
污染源进一步调查
(必要时)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补
充监测(必要时)
评价工作开始
评价因子与评价
标准确定
初步预测
(估算模式)
评价等级判定
模型基础数据
气环境影响评件
环境监测计划
区域气象与地表
特征调查
级评价
确定评价范围
选择预测模型
环境质量现状调
查或补充监测
收集区域地形
污染源进一步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评价工作结束
图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改善措施
与建议
确定预测内容
与方案
5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HJ2.2—2018
按HJ2.1或HJ130的要求识别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并筛选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主要为项目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5.1.2
表1。
当建设项目排放的SO2和NO,年排放量大于或等于500t/a时,评价因子应增加二次PM2.5,见当规划项目排放的SO2、NOx及VOCs年排放量达到表1规定的量时,评价因子应相应增加二次PM2.5及O3。
表1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筛选
建设项目
规划项目
评价标准确定
污染物排放量/(t/a)
SO2+NOx≥500
SO2+NOx≥500
NO+VOCs≥2000
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
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适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环境质量标准选用GB3095中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限值,如已有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浓度限值。5.2.2
对于GB3095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对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选用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发布的环境质量浓度限值或基准值,但应作出说明,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执行。5.3
评价等级判定
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评价工作分级方法
5.3.2.1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第个污染物,简称“最大浓度占标率”),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定义见公式(1)。P
C×100%
式中:P一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C,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Coi
一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ug/m3。一般选用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5
HJ2.2—2018
5.3.2.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在采用估算模型计算评价等级时,应输入地形参数。5.3.2.3评价等级按表2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按公式(1)计算,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表2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5.3.3评价等级的判定还应遵守以下规定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Pmax≥10%
1%≤Pmax<10%
Pmax<1%
5.3.3.1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下同)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5.3.3.2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自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自,并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5.3.3.3对等级公路、铁路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5.3.3.4对新建包含1km及以上隧道工程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项目,按项目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5.3.3.5对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应考虑机场飞机起降及相关辅助设施排放源对周边城市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取一级。5.3.3.6确定评价等级同时应说明估算模型计算参数和判定依据,相关内容与格式要求见附录C中C.1。5.4评价范围确定
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km时,评价范围边长取5km,5.4.2
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km。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组及于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km。
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区域。
5.5评价基准年筛选
依据评价所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气象资料等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质量、代表性等因素,选择近3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1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6
5.6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
HJ2.2—2018
调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在带有地理信息的底图中标注,并列表给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内主要保护对象的名称、保护内容、所在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以及与项目厂址的相对距离、方位、坐标等信息。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相关内容与格式要求见附录C中C.2。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调查内容和目的
一级评价项目
6.1.1.1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作为项目所在区域是否为达标区的判断依据。6.1.1.2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以及计算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质量现状浓度。6.1.2
二级评价项目
6.1.2.1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6.1.2.2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6.1.3
三级评价项目
只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6.2
数据来源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6.2.1.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6.2.1.2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或采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6.2.1.3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选择符合HJ664规定,并且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
6.2.1.4对于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的环境空气保护自标或网格点,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可取符合HJ664规定,并且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区域点或背景点监测数据。
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6.2.2.1优先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6.2.2.2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3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3在没有以上相关监测数据或监测数据不能满足6.4规定的评价要求时,应按6.3要求进行补充6.2.3
监测。
HJ2.2—2018
补充监测
监测时段
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污染较重的季节进行现状监测。补充监测应至少取得7d有效数据。
6.3.1.2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其他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空气质量浓度,监测时次应满足所用评价标准的取值时间要求。
6.3.2监测布点
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如需在一类区进行补充监测,监测点应设置在不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区域。6.3.3监测方法
应选择符合监测因子对应环境质量标准或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并在评价报告中注明。6.3.4监测采样
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按HJ664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6.4评价内容与方法
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
6.4.1.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6.4.1.2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自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如项自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县级或以上,下同),需分别评价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若存在不达标行政区,则判定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6.4.1.3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未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的,可按照HJ663中各评价项目的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相应百分位数24h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满足GB3095中浓度限值要求的即为达标。6.4.2各污染物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4.2.1长期监测数据的现状评价内容,按HJ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评价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6.4.2.2补充监测数据的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短期浓度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6.4.3环境空气保护自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6.4.3.1对采用多个长期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相同时刻各监测点位的浓度平均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计算方法见公式(2)。C现状(xy.t)==1C现状(.t)
式中:C现状(xy,t)——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x.y)在t时刻环境质量现状浓度,μg/m3:C现状j.t)—第j个监测点位在t时刻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包括短期浓度和长期浓度),ug/m2n长期监测点位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