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7606-2020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
GB/T 27606-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7606-2020

中文名称: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接收机 数据 交换 格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7606-2020.GNSS 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
1范围
GB/T 27606规定了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文件的类型、结构、名称和数据记录的格式。
GB/T 27606适用于BDS .GPS,GLONASS、GALILEO、QZSS. IRNS和SBAS等接收机数据的交换和统一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391-2003全球定 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 义
GB/T 19391-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伪距 pseudorange
接收机通过测量本机时间(帧信号)与被测卫星的发播时间(帧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包含两者之间的几何距离项和钟差项.其他时间偏差项等),与真空中的光速的乘积所获得的距离观测量。
3.1.2
多普勒观测量 doppler observation
卫星发射的信号由于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接收信号频率变化的观测值。
3.1.3
观测时刻 observation time
接收机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能够观测到伪距和卫星载波相位的时刻。
3.1.4
北斗时间 BeiDou Time; BDT
BDS建立和保持的时间基准,采用国际单位制秒(长),起始历元是UTC2006年1月1日(星期日)的00:00:00。
注: BDT通过UTC(NTSC)与国际UTC建立联系,与国际UTC的偏差保持在50 ns以内(模1 s)。
3.1.5
载波相位观测值 carrier phase observation
由GNSS接收机锁定载波信号后测得的GNSS信号载波的累积相位。
3.1.6
码间偏差 differential code bias; DCB
由于设备延迟造成的同一时刻不同频率或同一频率上不同伪码观测量之间的时间(偏)差。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7606—2020
代替GB/T27606—2011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
GNSS 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2020-12-1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1-04-01实施
GB/T27606—20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4.1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4.2
文件头部分
5GNSS观测数据文件
观测量
基础观测量的修正
GNSS观测数据文件的头部分
GNSS观测数据文件的数据部分
6GNSS导航数据文件·
6.1GNSS导航数据文件的头部分
6.2GNSS导航数据文件的数据部分7气象数据文件
气象数据文件的头部分
7.3气象数据文件的数据部分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数据文件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GNSS多系统伪距观测量的闰秒改正值偏差修正方法25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27606—2020
本标准代替GB/T27606—2011《GNSS兼容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与GB/T27606—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伪距”的定义(见3.1.1,2011年版的3.1.1);修改了术语“多普勒观测量”的定义(见3.1.2.2011年版的3.1.2);修改了术语“北斗时间”的定义(见3.1.4,2011年版的3.1.4);增加了术语“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定义(见3.1.5);增加了术语\码间偏差”的定义(见3.1.6);修改了缩略语IGS、UTC(见3.2.2011年版的3.2);增加了缩略语AODC、AODE、BDS、GNSS、IRNSS、QZSS(见3.2);删除了缩略语COMPASS、C-RINEX、GST(见2011年版的3.2);增加了总则(见第4章);
删除了基础定义(见2011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见4.1);删除了C-RENIX文件(见2011年版的4.1);修改了文件类型(见4.1.1,2011年版的4.1.1);修改了文件结构(见4.1.2,2011年版的4.1.2);修改了文件格式(见4.1.3,2011年版的4.1.3);修改了文件名称(见4.1.4.2011年版的4.1.4);修改了卫星系统及编号(见4.1.5,2011年版的4.2);修改了时间系统标识符(见4.1.6,2011年版的4.3);修改了文件头部分(见4.2,2011年版的第5章);修改了基本格式(见4.2.1.2011年版的5.1):修改了头记录标识(见4.2.2.2011年版的5.2):修改了头记录的排列顺序(见4.2.3,2011年版的5.3);修改了头记录信息未知项的处理(见4.2.4,2011年版的5.4);修改了头部分的读取(见4.2.5,2011年版的5.5);修改了时间系统(见4.2.62011年版的5.6);修改了GNSS观测数据文件(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观测量(见5.1.2011年版的6.1);修改了观测时间(见5.1.1,2011年版的6.1.1);修改了伪距(见5.1.2,2011年版的6.1.2);修改了载波相位(见5.1.3.2011年版的6.1.3);修改了多普勒观测量(见5.1.4,2011年版的6.1.4);修改了其他观测量(见5.1.5,2011年版的6.1.5);修改了基础观测量的修订(见5.2,2011年版的6.2):n
修改了伪距观测量的系统时间差修正(见5.2.1,2011年版的6.2.1);GB/T27606—2020
修改了接收机钟差修正(见5.2.2,2011年版的6.2.2);一修改了GNSS观测数据文件的头部分(见5.3,2011年版的6.3);修改了组成(见5.3.1,2011年版的6.3.1);修改了文件生成时间(见5.3.2.2011年版的6.3.2);修改了观测量代码(见5.3.3,2011年版的6.3.3);增加了观测量代码和相位校准(见5.3.4);修改了特殊观测量代码(见5.3.5,2011年版的6.3.4);修改了观测量代码与观测量记录的对应(见5.3.6,2011年版的6.3.5);修改了测站点类型(见5.3.7,2011年版的6.3.6);修改了比例因子(见5.3.8.2011年版的6.3.7);修改了运动物体上的数据记录(见5.3.9,2011年版的6.3.8);修改了码间偏差的修正(见5.3.10,2011年版的6.3.9);修改了天线相位中心偏差修正(见5.3.11.2011年版的6.3.10);修改了GNSS观测数据文件的头部分格式(见5.3.12,2011年版的6.3.11);修改了GNSS观测数据文件的头部分(见5.4,2011年版的6.4);修改了观测数据的记录规则(见5.4.1,2011年版的6.4.1);修改了信号强度(见5.4.2.2011年版的6.4.2);修改了半波长观测数据、半周模糊度的记录(见5.4.32011年版的6.4.3);修改了GNSS观测数据文件数据部分的格式(见5.4.4,2011年版的6.4.4):修改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见第6章,2011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的头部分(见6.1.2011年版的7.1);修改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的数据部分(见6.2,2011年版的7.2);修改了概述(见6.2.1.2011年版的7.2.1);修改了常用参数(见6.2.2,2011年版的7.2.2);修改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
——GPS数据部分(见6.2.3.2011年版的7.2.3);增加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
一GLONASS数据部分(见6.2.4);修改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
GALILEO数据部分(见6.2.5,2011年版的7.2.5);修改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BDS数据部分(见6.2.6,2011年版的7.2.6);增加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
增加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
修改了GNSS导航数据文件
QZSS数据部分(见6.2.7);
IRNSS数据部分(见6.2.8);
SBAS数据部分(见6.2.9,2011年版的7.2.7);修改了气象数据文件(见第7章,2011年版的第8章);修改了气象数据文件的概述(见7.1,2011年版的8.1);修改了气象数据文件的头部分(见7.2,2011年版的8.2);修改了气象数据文件的数据部分(见7.3,2011年版的8.3);修改了附录A(见附录A,2011年版的附录A):增加了附录B(见附录B);
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本标准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科咨信(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安华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I
GB/T27606—2020
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冬航、李作虎、李成钢、王江林、赵延平、王立端、涂传亮、蔡毅、陈洪卿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7606—2011
GB/T27606—2020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服务性能不断改善,GNSS兼容接收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为实现不同接收机之间数据的自主交换和联合处理,由国际GNSS业务(InternationalGNSSService,IGS)组织、国际海事组织(RTCM-SC1o4)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Geodesy,IAG)联合制定了《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theReceiverINdependentEXchangeformat,RINEX)》文件,该文件规定的数据交换格式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自2011年以来,除GPS、GLONASS、GALILEO、BDS、SBAS等5类系统外,国际上又新增了QZSS和IRNSS两个系统投入运行服务,且各GNSS系统的导航信号、服务方式、规范性文件等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标准技术内容所参考的国际通行标准格式《ReceiverIndependentExchangeFormat》(RINEX)也进行了多次版本更新,最新公开发布版本为2018年11月的V.3.04版。根据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最新情况,以及接收机研发和使用的最新技术更新需求,有必要修订GB/T27606—2011。
1范围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
GB/T27606-—2020
本标准规定了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文件的类型、结构、名称和数据记录的格式本标准适用于BDS、GPS、GLONASS、GALILEO、QZSS、IRNSS和SBAS等接收机数据的交换和统一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391—2003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19391一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伪距pseudorange
接收机通过测量本机时间(顿信号)与被测卫星的发播时间(顿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包含两者之间的几何距离项和钟差项、其他时间偏差项等),与真空中的光速的乘积所获得的距离观测量3.1.2
多普勒观测量
doppler observation
卫星发射的信号由于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接收信号频率变化的观测值。3.1.3
观测时刻
observationtime
接收机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能够观测到伪距和卫星载波相位的时刻,3.1.4
北斗时间BeiDouTime;BDT
BDS建立和保持的时间基准,采用国际单位制秒(长),起始历元是UTC2006年1月1日(星期日)的00:00:00
注:BDT通过UTC(NTSC)与国际UTC建立联系,与国际UTC的偏差保持在50ns以内(模1s)。3.1.5
载波相位观测值
carrierphaseobservatior
由GNSS接收机锁定载波信号后测得的GNSS信号载波的累积相位。3.1.6
码间偏差
differential code bias; DCB
由于设备延迟造成的同一时刻不同频率或同一频率上不同伪码观测量之间的时间(偏)差。GB/T27606—2020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ODC:卫星时钟数据龄期(AgeofDataClock)AODE:卫星星历数据龄期(AgeofDataEphemeris)ARP:天线参考点(AntennaReferencePoint)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CGCS2000: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0rdinateSystem2000)GALILEO: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EO: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EarthOrbit)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IGSO:倾斜地球轨道(InclinedGeoSynchronousOrbit)IODC:卫星时钟数据序列期号(IssueofDataClock)IODE:卫星星历数据序列期号(IssueofDataEphemeris)IODN:卫星导航数据序列期号(IssueofDataNavigation)IRNSS: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ndianRegion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MEO:中圆地球轨道(MediumEarthOrbit)PRN:伪随机噪声(PseudoRandomNoise)QZSS:(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SatelliteSystem)RINEX: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ReceiverIndependentExchangeformat)SBAS: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BasedAugmentationSystem)TOC:卫星钟参考时刻(TimeofClock)TOE:星历参考时刻(TimeofEphemeris)URA:用户测距精度(UserRangeAccuracy)UTC: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UniversalTime)4总则
4.1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4.1.1文件类型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是纯ASCII码文本文件,主要有3种类型:a)GNSS观测数据文件(包括单一系统和多系统混合的观测数据文件):b)
GNSS导航数据文件(包括单一系统和多系统混合的导航数据文件);气象数据文件。
4.1.2文件结构
每一种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都由“头”部分和\数据”部分组成,头部分是对文件和数据记录的说明,数据部分用于记录数据。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示例参见附录A。通常,单一观测数据或气象数据文件适用于单个测站点的单一观测时段的数据。在快速静态或动态应用中,也允许单个文件包含多个流动站(接收机)或单机多个时段的观测数据。4.1.3文件格式
GB/T27606—2020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每行的总长度为80个ASCII字符位(80列),每行的格式以oZa.b表示,具体定义如下:
a)o表示同一类型格式的数据总个数,若缺省则表示仅1个数据;若为\m”则有m个数据。b)Z表示数据类型:
X:任意个占位字符(置空格或用于补充说明的非有效字符);A:有效字符;
F:浮点型数字;bzxz.net
I.整数型数字;
D:采用符号D、d或E、e表示的浮点型数字。c)a.b可选,具体定义如下:
a:数据(位数)的总长度(包括小数点、指数部分在内的所有有效位数);b:小数部分长度(小数点后的有效位数)。格式中标识占位字符X”之处,宜按要求留置出相应字段长度的空格。4.1.4文件名称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名采用以下格式Name_S_StartTime_Period_DataFreq_DataType.Format.Compression文件名中每项内容的字符长度是固定的,“Name\\S\\StartTime\\Period”和\DataFreq”等说明项之间用\_”分隔,而数据的类型、格式、压缩方式等说明项\DataType”\Format\和\Compression”之间用“”分隔。各个说明项的字符长度不足则用0填充。文件名称中各子项的说明见表1。表1文件名称的各子项说明表
说明项
StartTime
文件名
数据来源
数据起始时间
用9个字符标记,格式为XXXXMRCCCXXXX:站点名称
M:标志点数0~9
R:接收机数0~9
CCC:国家代码
用1个字符标记
R:直接来自数据供应者的接收机或其他软件输出S:来源于RTCM或其他数据流
U:不明确
用1I个字符标记,格式为YYYYDDDHHMMYYYY:4位数的年
DDD(观测时的)年内天计数
HHMM:数据起始时刻(时、分
采用卫星导航系统时间或UTC)
例如:20120150120表示生成数据的起始时间是2012年的第15天(1月15日)的01时20分”
GB/T27606—2020
说明项
Period
DataFreq
Data Type
Format
Compression
正常生成数据文件的
数据(观测)频度
观测数据文件应有此
项说明,导航数据文件
则无此必需
数据类型
数据的记录格式
表1(续)
用3个字符标记:格式为DDU
DD:周期的数值
U:周期的单位
例如:15m=15分钟,01h=1小时,01d=1天,01y=1年,00U=不明确
用3个字符标记,格式为DDU
DD:周期的数值
U:周期的单位
例如:XXC-XX百赫兹(每秒观测XX百次),XXZ-XX赫兹(每秒观测XX次),XXS-XX秒有一组观测数据,XXM-XX分钟有一组数据XXD=XX天有一组数据,XXU=观测数据的周期不明确用2个字符标记,格式为SF
S:卫星系统标识符
F:数据类型(O为观测数据:N为导航数据;M为气象数据)例如:GO-GPS Obs..RO-GLONASSObs.,EO-GALILEO Obs.JO-QZSS Obs.,CO=BDSObs..IO-IRNSS Obs.,SO-SBASObs.,MO-Mixed Obs.,GN- GPS Nav.,RN= GLONASS Nav..EN-GAL.ILEO Nav,,JN=QZSS Nav., CN- BDS Nav., IN=IRNSS Nav., SN=SBASNav..MN-MixedNav.MM-气象数据文件3个字符,格式为FFF.如采用RINEX格式则标记为“rnx”,采用其他格式可自行定义
标注数据文件的压缩用2~3个字符表示方式
4.1.5卫星系统及编号
例如:gzip=\.gz”,bzip2-\.bz2\和\.2ip”;本说明项也可不填写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中的卫星系统及编号用snn表示,具体定义如下:a)s是卫星系统标识符,如:
E.GALILEO;
G:GPS;
I:IRNSS:
J:QZSS
R:GLONASS;
S.SBAS。
b)nn是卫星编号:
对于GPS、GALILEO、BDS、IRNSS系统卫星,nn为该系统被观测卫星的PRN码;对于GLONASS系统卫星,nn为该系统卫星的频率分段的编号(Slotnumber)-频段号;对于SBAS系统卫星,nn为其PRN码减去100后的数值(例如SBAS卫星PRN120表示a
为S20);
一对于QZSS系统卫星,nn为其PRN码减去某固定值后的两位数。GB/T27606—2020
注:对于QZSS系统厘米级增强业务的LEX/L6D.为其PRN码-192,进行亚米级增强业务的L1-SAIF/L1S为其PRN码-182:进行厘米级增强实验的L6E为其PRN码-202;对用于定位技术验证的L5S,其Snn为J02(PRN196)J03(PRN200).07(PRN197)。4.1.6时间系统标识符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中采用三位字符的时间系统标识符来标明该文件所采用的时间系统,定义如下:
a)BDT:北斗时间;
b)GPS:GPS时间;
GLO:GLONASS时间;
GAL:GALILEO时间;
e)IRN:IRNSS时间;
f)QZS:QZSS时间。
对于GPS单系统文件,其时间系统标识符缺省为GPS;GLONASS单系统文件缺省为GLO;GALILEO单系统文件缺省为GAL;BDS单系统文件缺省为BDT;QZSS单系统文件缺省为QZS;IRNSS单系统文件缺省为IRN;对于混合系统文件,应标明其所采用的导航系统时间的标识符。4.2文件头部分
4.2.1基本格式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的头部分的每一行为一条头记录。每条头记录长度通常为80个ASCII码字符(1字符/列),其中,第1~60列为头记录的信息部分,第61~80列为头记录的标识。具体示例参见附录A。
4.2.2头记录标识
头记录标识(第61~80列)具有统一规定的格式,是对该行第1~60列信息部分的内容作说明。4.2.3头记录的排列顺序
除以下要求外,其他头记录的顺序可以自由排列,参见附录A示例:a)“RINEXVERSION/TYPE”在文件中应是第一条头记录;b)头记录“SYS/#/OBSTYPES”应先于“SYS/DCBSAPPLIED”和“SYS/SCALEFACTOR”头记录;
c)头记录“#OFSATELLITES”(如果存在的话)后应含有“PRN/#OFOBS”头记录;d)“ENDOFHEADER是最后一条头记录,4.2.4头记录信息未知项的处理
在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生成时,头记录信息部分的未知项可以置零或空缺,或是将整条头记录缺省。在获取到该条头记录或该项的值以前,读取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的程序,可将缺省的头记录或缺失项置零或置空格。5
GB/T27606—2020
4.2.5头部分的读取
读取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的程序应首先检查该文件的格式版本号,再依照该版本格式的定义对头部分进行读取处理。如果发现该文件版本不能处理,或文件头部分中出现该版本格式未定义的头记录内容时,程序应提供报告。4.2.6时间系统
在单一系统(BDS、GPS、GLONASS、GALILEO、QZSS、IRNSS或SBAS)的观测数据文件中,头记录\TIMEOFFIRSTOBS”和TIMEOFLASTOBS”(如果存在)可以包含时间系统标识符:而在GPS/GLONASS/GALILEO/BDS/QZSS/IRNSS/SBAS多系统组合的观测数据文件中,这两条头记录则应包含时间系统标识符。
如果忽略时间系统间的微小偏差,在RINEX文件中GLO可与UTC取值一致,而UTC与GPSGAL、BDT、QZS、IRN之间的关系可用式(1)~式(5)表示:UTC=GPS-AILS-GPS
UTC=GAL-AtLS-GAI.
UTC-BDT-ALS-BDT
UTC-QZS-A/LS-QzS
UTC=IRN-△tLS-IRN
式中:
Atis-Gps
AtIs-GAL
A LS-BDT
Atis-Q2s
ATLS-IRN
GPS导航电文给出的GPS时间与UTC的润秒改正数:GALILEO导航电文给出的GAL时间与UTC的闰秒改正数;BDS导航电文给出的BDT时间与UTC的闰秒改正数;QZSS导航电文给出的QZS时间与UTC的润秒改正数:IRNSS导航电文给出的IRN时间与UTC的闰秒改正数。..(1)
....(3)
..(5)
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文件的头部分可以包含一条头记录“LEAPSECONDS”,用于记录本文件所采用的导航系统当前的闰秒改正值。注1:不同文件中的闽秒记录会因系统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由GPS历书发布的是自1980年1月6日以来的UTC闰秒数,而由BDS历书发布的则是自2006年1月1日以来的UTC闰秒数。对于GAL时间,GLO时间、IRN时间、QZS时间、BDT时间、UTC(SU)时间、UTC(USNO)时间、UTC(NTSC)时间与GPS时间之间的微小偏差(模1后的小数秒数值),会在后处理过程中处理。注2:UTC(SU)为俄罗斯产生和保持的协调世界时,UTC(USNO)为美国海军天文台产生和保持的协调世界时UTC(NTSC)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产生和保持的协调世界时。GAL时间直接溯源到巴黎的UTC(BIPM)。
注3:GNSS接收机记录数据时,可独立采用任何一种时间系统,如需其他系统时间可依据以上公式通过UTC进行相应转换。例如.观测时刻采用BDT时,转换为GPS时间的时刻.可以简单计算为TGPs=TBDT十14s。注4:RINEX文件记录的GNSS各个卫星导航系统的WN整周计数值与各个系统导航电文星历参数广播的WN整周计数值有所不同,其差别与规则详见参考文献RINEX3.04中8.1\Timesystemidentifier\中的表20“RelationshipbetweenGPS.QZSS,IRN,GST.GAL.BDSandRinexWeekNumber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