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工行业标准(HG) > HG/T 2780-2016 代替 HG/T 2780-2009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方法
HG/T 2780-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G/T 2780-2016

中文名称:代替 HG/T 2780-2009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2009 一氧化碳 耐硫 变换 催化剂 低压 活性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HG/T 2780-2016.Test method of activity for sulfur-tolerant carbon monoxide shift catalysts in low pressure.
1范围
HG/T 2780规定了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低压活性试验方法。
HG/T 2780适用于工况压力小于3.0MPa的合成氨及制氢等装置中一氧化碳加水蒸气制氢用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 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HG/T 2779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
3原理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O十H2O=CO2+ H2
用气相色谱仪(或其他一氧化碳分析仪)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计算出其一氧化碳转化率,以此表征催化剂活性。
4试验装置
4.1 流程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
4.2校验
正常情况下,试验装置的平行性、复现性每年用参考样或保留样至少测定一次,其测定方法按第
6章和第7章的规定。
5采样
5.1 实验室样品
按HG/T 2779的规定取得。
5.2试样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用孔径为4.0 mm和5.0 mm的试验筛(符合GB/T 6003.1中R40/3系列)筛分。取粒度为4.0mm~5.0mm的试样,按附录B的规定测定其堆积密度。
5.3 试料
根据试样的堆积密度称取30mL对应质量的试样,精确至0.1g,待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1.100.99
G74;G75
备索号:56399-56400—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7792780—2016
代替HG/T27792780—2009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
及其低压活性试验方法
(2016)
2016-10-2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HG/T2779—2016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方法HG/T2780—2016
Hii KAoNhi KAca
HiiKAoNhiKAca
ICS71.100.99
备案号:56400—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780—2016
代替HG/T2780—2009bzxz.net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
低压活性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activity
for sulfur-tolerant carbon monoxide shift catalysts in low pressure2016-10-2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Hii KAoNhi KAca
Hii KAoNi 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HG/T2780—2016
本标准代替HG/T2780一2009《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试验方法(低压部分)》。与HG/T2780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一修改了试验步骤中的部分内容(见6,2009年版的6);一修改了附录A、附录C、附录D(见附录A、附录C、附录D,2009年版的附录A、附录C、附录D)。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淄博鲁源工业催化剂有限公司、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志刚、周志斌、徐东刚、李新怀、陈延浩。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HG2780---1996HG/T2780—2009
Hii KAoNhi KAca
HiiKAoNniKAca
HG/T2780—2016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方法警告一一本标准所涉及的试验用原料气和尾气(含H2、N2、CO、H2S、CH4、CO2、CS2)对人体健康和安全具有中毒。易燃、易爆危害,必须严防系统漏气,现场严禁有明火,并且应配有必要的灭火器材和排风设备等预防设施。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低压活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况压力小于3.0MPa的合成氨及制氢等装置中一氧化碳加水蒸气制氢用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9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
HG/T2779
3原理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O+H2OCO2+H2
用气相色谱仪(或其他一氧化碳分析仪)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计算出其一氧化碳转化率,以此表征催化剂活性。4试验装置
4.1流程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13)
HiKAoNniKAca
HG/T2780—2016
原料气
说明:
1-1~1-4
转子流量计:
2.CS蒸发器
3--气体混合瓶;
反应器;
汽化器;
平流泵;
计量管;
8-1,8-2-
11-1,11-2-
12-1,12-2-
冷凝器;
水封瓶;
气相色谱仪;
-脱硫器;
碱洗瓶;
保温管。
冷凝水
冷凝承
老面12-2
图1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4.2主要性能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设计参数见表1。放空
表1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设计参数项
反应器中反应管规格/mm
反应器等温区长度/mm
最高使用压力/MPa
最高使用温度/℃
平行性(绝对差值)/%
复现性(绝对差值)/%
。反应器等温区长度的测定按附录A的规定。4.3校验
$38×3
正常情况下,试验装置的平行性、复现性每年用参考样或保留样至少测定一次,其测定方法按第6章和第7章的规定。
5采样
5.1实验室样品
按HG/T2779的规定取得。
5.2试样
HG/T2780-2016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用孔径为4.0mm和5.0mm的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系列)筛分。取粒度为4.0mm~5.0mm的试样,按附录B的规定测定其堆积密度。5.3试料
根据试样的堆积密度称取30mL对应质量的试样,精确至0.1g,待用。6试验步骤
6.1原料气
原料气(以体积分数计)由一氧化碳(28%~32%)、二氧化碳(6%~10%)、氢气(35%~55%),总硫(以H2S计)大于0.007%,氧气小于0.5%,其余为情性气体组成。6.2试料的填装
在反应器的反应管底部垫一层不锈钢筛板,将处理好的粒度为4mm~6mm的瓷球装入反应器内,敲实,填至测定等温区时所确定的位置。再在瓷球上加一层不锈钢筛板,将催化剂试料(见5.3)分次小心倒人反应管内,轻轻敲击管壁使催化剂床层装填紧密、均勾、平整,测量其催化剂床层装填高度。然后加上一层不锈钢筛板,不锈钢筛板上再装人适量的粒度为4mm~6mm的瓷球,轻轻敲实。紧反应器螺帽,将反应器接人试验系统。6.3系统试漏
打开原料气总阀,向系统内通人原料气,压力为0.8MPa。关闭系统进、出口阀门。保持2h,若系统压力下降小于0.05MPa,视为合格。试漏符合要求后停气,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内,使其热端位于气体人口催化剂床层内5mm处。6.4升温硫化
向反应器内通人原料气,空速为750h-1(空速相关流量的校正见附录C),系统压力为常压。其升温硫化操作按表2的规定。反应器温度升至180℃时,开始向原料气中配人总硫(以H2S计)为50g/Nm3~70g/Nm2的硫化剂,直至反应器温度从350℃降至250℃时停止配硫,硫化结束。(15)
HG/T2780—2016
温度范围/℃
室温~250
250~350
350~250
5活性的测定
表2硫化操作条件
升温速率/(C/h)
自然降温
所需时间/h
硫化结束后,将汽化器升温至约280℃、保温管升温至约180℃,切换原料气阀门,控制并调节系统压力为0.8MPa士0.02MPa、原料气空速为2500h-1士50h-1、水蒸气与原料气体积比为0.5士0.02(水蒸气与原料气体积比的测定见附录D)、活性测定温度为200℃士1℃,稳定并保持3h后,每隔1.5h~2.0h测定一次反应器进出口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体积分数,计算其一氧化碳转化率。当连续3次一氧化碳转化率的极差值不大于1.0%时,可以结束试验。关闭原料气总阀,系统排空降压,同时排放冷凝器中的冷凝水。当系统降至常压时,关闭平流泵,停止注水。最后切断系统电源。结果计算
活性以一氧化碳转化率E计,按公式(1)计算:p1-92
P1(100+2)
式中:
一原料气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以%表示,p
变换气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以%表示。(1)
取3次连续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3次连续测定结果的极差值应不大于1.0%。(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