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710.13-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J 710.13-2016
中文名称: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蜜蜂类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15647
相关标签:
生物
多样性
观测
技术
蜜蜂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HJ 710.13-2016.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bees.
1适用范围
HJ 710.13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蜜蜂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HJ 710.13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蜜蜂多样性的观测。
本标准所指蜜蜂涵盖蜜蜂总科(Apoidea)蜜蜂类中的所有物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HJ 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HJ 628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样线 line transect
指观测者在观测样地内选定的一条路线。观测者记录沿该路线一定空间范围内出现的物种相关信息。
3.2
样段 section
指样线中划分的小段,在理想情况下,各样段长度相等,每个样段内生境类型相同。
3.3
样方法 quadrat sampling method
指观测者在设定的样方中计数见到的动物实体或活动痕迹的观测方法。
3.4
蜜蜂区系 beefauna
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某一特定地理区域或某一特定时间内存在的蜜蜂种类的总体。
3.5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指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的种类,通常优势物种的个体数占群落总个体数的10%以上。
4观测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观测样地和观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观测区域蜜蜂群落的整体状况;应采用统一、标准化的观测方法,能观测到蜜蜂物种及其种群动态的变化趋势。
4.2可操作性原则
观测计划应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观测样地应具备一定的交通和工作条件。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710.13—201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蜜蜂类Technical guidelines forbiodiversitymonitoringbees(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6-5-4发布
环境保护部
2016-8-1实施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观测原则
5观测方法
6观测内容和指标
7观测时间和频次
8数据处理和分析
9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10观测报告编制
(资料性附录)
附录A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样线法观测数据记录表
样段的生境和人为干扰活动记录表,样方法/马来氏网法观测数据记录表生境类型表
人为干扰活动分类表,
重要参数计算方法
蜜蜂观测报告编写格式
HYKiBHIKAa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蜜蜂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以下标准同属生物多样性观测系列技术导则: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HJ710.1):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地衣和苔藓(HJ710.2):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哺乳动物(HJ710.3);J鸟类(HJ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爬行动物(HJ710.5):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两栖动物(HJ710.6):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HJ710.7);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HJ710.8);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HJ710.9);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大中型土壤动物(HJ710.10):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J大型真菌(HJ710.1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水生维管植物(HJ710.口口)。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5月4日批准。本标准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YYKiBHIKA
1适用范围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蜜蜂类本标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蜜蜂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蜜蜂多样性的观测。本标准所指蜜蜂涵盖蜜蜂总科(Apoidea)蜜蜂类中的所有物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714
3术语和定义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试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样线linetransect
指观测者在观测样地内选定的一条路线。观测者记录沿该路线一定空间范围内出现的物种相关信息。
样段section
指样线中划分的小段,在理想情况下,各样段长度相等,每个样段内生境类型相同。3.3
样方法quadratsamplingmethod
指观测者在设定的样方中计数见到的动物实体或活动痕迹的观测方法3.4
蜜蜂区系beefauna
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某一特定地理区域或某一特定时间内存在的蜜蜂种类的总体。
优势种dominantspecies
指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的种类,通常优势物种的个体数占群落总个体数的10%以上。4观测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观测样地和观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观测区域蜜蜂群落的整体状况:应采用统一、标准化的观测方法,能观测到蜜蜂物种及其种群动态的变化趋势。4.2可操作性原则
观测计划应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观测样地应具备一定的交通和工作条件。
HYYKiEHIKA
4.3持续性原则
观测工作应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需要,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起到指导及预警的作用。观测样地、样线、观测时间和频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4.4保护性原则
观测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生物及其生境的干扰,按照HJ628的规定开展非损伤性取样,避免超出客观需要的频繁观测。
4.5安全性原则
观测具有一定的野外工作特点,观测者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5观测方法
5.1观测准备
5.1.1确定观测目标
蜜蜂观测目标主要包括:掌握观测区域蜜蜂的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分析生境变化、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对蜜蜂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或者评估蜜蜂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适应性管理措施等。5.1.2选择观测对象
根据观测目标确定观测对象。观测对象可以是某区域内所有密蜂种类的成虫及卵、幼虫和蛹等,也可以对某一类群或某些特定物种(珍稀和危物种、保护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广布种、指示物种等)进行观测。5.1.3确定观测区域
根据观测目标选择观测区域,如评估蜜蜂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可选择自然保护区进行观测等。
5.1.4本底资源调查
如果不清楚观测区域蜜蜂多样性的状况,可以开展一次本底资源调查,为制定观测计划做好准备。
5.1.5制定观测计划
观测计划内容包括:观测自的、观测对象、样地及样线设置、观测方法、观测内容及指标、观测时间及频次、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5.1.6培训观测者
计划实施前应对观测者进行蜜蜂分类鉴定知识、观测方法及操作规范、野外安全防护等培训,熟练掌握蜜蜂观测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5.1.7准备观测仪器和工具
包括捕虫网(扫网、马来氏网)、人工巢管、采集盒、观察盒、铅笔、照相机、全球定位系统(GPS)仪、风力计、彩色诱集盘、放大镜或解剖镜、蜜蜂鉴定手册、记录表等。5.2设置观测样地
5.2.1采用系统抽样法或分层随机抽样法,根据观测目标以及观测要求,计算样本量,设置观测样地。
HYKiBHIKAa
5.2.2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时,可根据生境类型、气候、海拔、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进行分层。5.3样线法
5.3.1在所选样地内,沿公路、小径、步道设置若干条样线。样线应覆盖样地内所有生境类型,每种生境类型的样线应在2条以上。每条样线长度250m~2000m为宜,可根据生态系统特点适当调整,并把样线划分成样段,各样段编号标记,长度应尽量相等,每个样段内生境类型或土地利用方式相同。
5.3.2选定样线后,用GPS定位仪测定坐标,在1:10000地图上标注样线的路线。5.3.3观测时沿样线缓慢前行,观测速度3m/min,记录样线左右1.0m、地表及其上方2.0m范围内所有蜜蜂的种类、数量(图1),遇到蜜蜂访花,记录开花植物的种类、访花时间等,观测数据等记录参见附录A、B和D。不重复计数同一只个体和身后的蜜蜂。在悬崖或水边,可沿样线记录一侧宽度为2.0m范围内的数据。5.3.4若遇到蜂巢或蜂群(社会性),蜜蜂数量过大,可登记估计值或使用相机拍摄后计数。5.3.5对于不能确定的种类,少量带回实验室鉴定、统计记录。5.3.6观测时以2人1组为宜,1人调查观测,另1人记录、网捕和拍照(对于不能确定的种类)。
5.3.7所选样线在第一年观测后如果确定不合适,可变更,但其后应保持不变。2.0
图1样线法观测范围示意图
5.4样方法
单位:m
5.4.1在所选样地内,按不同生境类型分别建立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以1ha为宜,可根据生态系统特点适当调整。样方尽可能为长100m、宽100m的正方形,可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调整形状。样方要避免设在不同生境类型交界地段。5.4.2样方内每日进行网捕。使用捕虫网沿样方对角线或根据实际地形选择路线以5m/min速度行进,对植物冠层蜜蜂进行扫网采集(图2),调查捕虫网内所有蜜蜂的种类、数量和样方内生境类型等基本信息,观测数据等记录参见附录C。种类确定后原地释放;当场不能确定的种类,取少量带回实验室鉴定、统计记录。3
-rYYKiEiikAea
5.5彩盘法
图2扫网采集操作示意图
样方两对角线上等距放置10~15个直径7cm的塑料彩盘(图3),其中每个彩盘分别喷涂1/3亮蓝色、1/3亮黄色和1/3白色,彩盘内放置4g/L浓度的肥皂水或洗涤灵稀溶解液约200ml。放置4~6小时后取样,取样时用小网滤掉盘内肥皂水,将盘内的蜜蜂收集到小塑料瓶中,加入无水乙醇,记录采集时间、采集人、采集编号、经纬度和海拔等地理信息,带回实验室待专家鉴定后统计相关信息。源2
图3样方内彩盘布设示意图
HYKiBHIKAa
5.6马来氏网法
5.6.1在观测样地内,选择不同生境类型分别布设马来氏网。马来氏网的布点应覆盖样地内所有生境类型。每个类型生境至少布设1~3套马来氏网,多个马来氏网间隔应大于500m。以马来氏网为中心,设为20m×20m的固定观测区域,调查区域内植被类型、密度和盖度等基本信息。
5.6.2马来氏网选用国际通用的马来氏网I型和II型。马来氏网I型前部高180cm,后部高110cm,长165cm,宽116cm;马来氏网ⅡI型前部高180m,后部高110cm,长165cm,宽180cm;材质选用聚乙烯100目以上纱网布,网布高度110cm以下部分网为黑色,110cm以上部分为白色,网纱在前部与昆虫收集器之间紧密连接,并留有直径3~4cm的收集孔:收集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与网体联通,下部用于盛放无水乙醇收集液且可替换(图4)。在布设马来氏网时,确保中部开口部分朝向生物廊道、溪流、灌木低矮或空旷的空间。5.6.3收集瓶内应灌满无水乙醇,每10~15天取样一次,取样时将收集瓶拧下并迅速拧紧瓶盖,记录马来氏网编号、采集时间、采集人、采集编号等,用GPS定位仪测量并记录马来氏网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拨等地理信息。5.6.4按马来氏网编号、采集时间、采集人、采集编号等信息分别分捡并制作针插标本,待专家鉴定后统计相关信息。
感出不集拍
免虫采集瓶
图4马来氏网规格、结构示意图及实物图(a、b:马来氏网I型;c、d:马来氏网II型)5.7巢管法
5.7.1在观测样地内,选择不同类型生境放置巢箱(每个巢箱放置100个左右不同规格的巢管)。巢箱的布点应覆盖样地内所有生境类型。每个类型生境至少放置4~5巢箱,多个巢箱间隔应大于20m。以巢箱为中心,设为300m×300m的固定观测区域,调查区域内主要开花植物类型、密度和盖度等基本信息。5.7.2巢管法利用芦革、纸筒、竹子、木块等材料制成一端开口一段封闭的巢管,整理成捆并装入塑料容器、木箱等制成巢箱,或直接在木头上钻注不同直径、不同深度的巢孔来诱集蜂类资源。常用的巢管长度为12~20cm,内径为7~12mm,巢管需要放置在开阔向阳的地方且巢口的方向一般是东南或西南方向,巢管放置的高度一般在距离地面2m以下(图5)
5.7.3每10~15天收集一次并带回实验室观察,记录筑巢巢管的编号、采集时间、采集人、5
HyKiEHikAa
标本采集编号等,用GPS定位仪测量并记录巢管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等地理信息。管桶3
管箱1
4绑带
2巢管
图5巢管法的结构示意图及实物图6观测内容和指标
6.1观测内容主要包括:蜜蜂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受威胁程度、生境状况等。6.2观测指标应定义清晰、可测量、简便实用,采集成本应相对低廉。6.3观测指标包括蜜蜂的种类、种群数量、性比、生活史、天敌、受威胁因素、生境类型、植物物候期、植被类型、气候、水文等。7观测时间和频次
7.1一般在全年内每周观测1次;或每月观测1~2次,每次间隔15天以上;也可在每年6~8月观测2次,每次间隔20天以上。7.2观测应在晴朗(阳光足以投射出人影)、风速小于9km/h时进行,观测时间可按季节和天气变化调整,但应避开夏季极热天气。7.3观测时间和频次一经确定,应保持长期不变,以利于年际间数据分析。8数据处理和分析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重要参数计算方法参见附录F。
9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9.1观测者应掌握野外观测标准及相关知识,参加相关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观测样地的选址、样线设置及观测,认真填写记录表。9.2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样地和样线。9.3建立数据审核程序,全面、细致地审核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发现可疑、缺漏数据及时补救,将各类数据转换成电子文档。9.4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将所有观测数据和文档进行备份(光盘、硬盘)。每半年检查并更新备份数据一次,防止由于储存介质问题引起数据丢失。9.5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用品和应急药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毒蛇和昆虫叮咬等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观测,避免单人作业。9.6在开展蜜蜂观测过程中有被密蜂刺的风险,一旦被董刺后出现呕吐、耳鸣、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6
Yy iEHikAa
10观测报告编制
蜜蜂观测报告应包括前言,观测区域概况,观测方法,蜜蜂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种群动态、面临的威胁,对策建议等。观测报告编写格式参见附录G。7
HYYiEHIK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样线法观测数据记录表
标准中样线法观测数据记录参见表A。表A样线法观测数据记录表
观测地点:
天气:
起点经纬度:
生境类型:
开始时间:
样线建立时间:
蜜蜂优势种:
样线编号:
温度:
结束时间:
蜜蜂中文名
蜜蜂学名
样线长度:
湿度:
终点经纬度:
植被类型:
记录者:
植物物候期:
采访植物名称
观测日期:
风速:
海拔:
水文特征:
观测者:
样段:
生活史阶
天敌等其他动植物
千扰情况
HYiBHiKAa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样段的生境和人为干扰活动记录表标准中样段的生境类型和人为干扰活动记录参见表B。表B样段的生境和人为干扰活动记录表样段
样段长
度(m)
生境类型
优势植物种类代码
人为干扰活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