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HJ 710.8-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HJ 710.8-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J 710.8-2014

中文名称: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59524

相关标签: 生物 多样性 观测 技术 淡水 脊椎动物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HJ 710.8-2014.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freshwater benthicb macroinvertebrates.
1适用范围
HJ 710.8规定了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HJ 710.8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观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J 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HJ 628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大型无脊椎动物 macro inver tebrate
指个体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网筛的无脊椎动物(包括--些在生活史早期阶段个体较小的动物)。
3. 2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freshwater benthic macroinver tebrate
指生活史的全部或至少一个时期栖息于内陆淡水(包括流水和静水)水体的水底表面或底部基质中的大型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刺胞动物门(Cnidaria,或称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 线虫动物门(Nemata)、环节动物门(Annelida)、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的动物。
3.3
密度 density
指单位面积上某种(类)动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3.4
频度 frequency
指某种动物在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
3.5
生物量 biomass
指单位面积上某种(类)动物的总重量。
3.6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指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种类。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710.8—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freshwater benthicmacroinvertebrates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4-10-31发布
2015-01-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观测原则
5观测方法.
6观测内容和指标.
7观测时间和频次...
8数据处理和分析
9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10观测报告编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工具、试剂和装备附录B(资料性附录)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野外采样记录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定量采集记录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定性采集记录表附录E(资料性附录)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凭证标本记录表附录F(资料性附录)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样品固定和保存的方法..附录G(资料性附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附录H(资料性附录)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报告编写格式8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在淡水水体包括静水和流水水体生物群落中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观测技术和方法,对样点布设、样本采集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观测的质量保证等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说明。
本标准附录A、B、C、D、E、F、G、H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10月11日批准。本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观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714
GB/T8170
3术语和定义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试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大型无脊椎动物macroinvertebrate指个体不能通过500um孔径网筛的无脊椎动物(包括一些在生活史早期阶段个体较小的动物)。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freshwaterbenthicmacroinvertebrate指生活史的全部或至少一个时期栖息于内陆淡水(包括流水和静水)水体的水底表面或底部基质中的大型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刺胞动物门(Cnidaria,或称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线虫动物门(Nemata)、环节动物门(Annelida)、软体动物门(Mollusca)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的动物。
密度density
指单位面积上某种(类)动物的全部个体数目。3.4
频度frequency
指某种动物在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3.5
生物量biomass
指单位面积上某种(类)动物的总重量。3.6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指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种类4观测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观测样地和观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观测区域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整体状况;应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方法,观测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1
4.2可操作性原则
观测计划应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立足现有观测设备和人员条件,采用效率高、成本低的观测方法。4.3持续性原则
观测工作应满足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保护和管理的需要,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起到指导及预警作用。观测对象、方法、时间和频次一经确定,应长期保持不变4.4保护性原则
避免观测工作对野生生物造成伤害,避免超出客观需要的频繁观测。若需要采集重点保护物种,应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4.5安全性原则
野外观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观测者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观测过程中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4.6方法适用性原则
根据观测淡水水体的形态、大小、流量等环境条件,以及各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选择相应的观测方法。5观测方法
5.1观测准备
5.1.1确定观测目标
掌握观测区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其生存状况的影响:为制定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评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等提供基础数据。
5.1.2明确观测对象
包括水类和水水母类(刺胞动物门),涡虫类(扁形动物门),线形类(线形动物门),线虫类(线虫动物门),寡毛类和蛭类(环节动物门),腹足类和瓣鳃类(软体动物门),甲壳类、水蜘蛛类和水生昆虫(节肢动物门)。在开展物种多样性观测时,应重点考虑以下类群:
我国或国内区域性特有种、优势种或常见种:a
b)对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有重要作用的物种:c)具有重要社会、经济价值的物种;d)对水域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5.1.3制定观测方案
准备观测区域的水体形态图、基底类型图、1:10000地形图等资料,根据观测目标和观测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案。5.1.4成立观测队伍,开展人员培训组织观测力量,明确观测者的责任,为观测者提供技术培训,使观测者掌握野外观测方法、操作规范和物种识别知识等。同时,做好全员安全培训,杜绝危险事件发生。5.1.5准备观测仪器和工具
准备观测仪器、运输设备和工具(参见附录A)。检查并调试相关工具和仪器,对长期放置的仪器进行精度校正,确保各项设施完备且运行良好。5.2观测样点设置
5.2.1定量观测
根据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形态特点、底质类型、水文状况、水生植物和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特征,以及水体受污染状况等因素,在水域内设置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断面或样线,使同一断面或样线上的差异程度尽可能小。在同一断面或样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样点。
5.2.1.1湖泊和水库
将湖泊、水库划分成入口区、深水区(或湖心区)、出口区、沿岸带,或污染区和相对清洁区等不同区域,在这些区域分别设置1至若干有代表性的横断面。根据断面的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样点,或在断面的中部和靠岸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若干样点(图1)。断面和样点的设置也可根据观测区人类经济活动对水域的干扰程度做适当调整。5.2.1.2河流
将河流划分成河口区、下游河段、中游河段、上游河段,以及支流和干流的汇口区等区域,在各区域设置若干有代表性的断面,断面间隔以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不等(图2)。在同一断面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采样点(图2)。采样点的数目和间距可根据河流的宽度、流速、底质类型和环境异质性程度等进行设定。一般情况下,若河面宽度不超过200m,可在每个断面的中部或靠岸一侧设置1个采样点;若河面宽度在200m以上,可在每个断面的中部和左、右两侧分别布设1至多个采样点,样点间距一般在100~200m(图2)。断面和样点的设置也可根据观测区主要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干扰程度做适当调整。医例
·采样点
采样点
图1湖泊和水库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断面和样点布设示意图图例
采糕点
冰流方向
图2河流干流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断面和样点设置示意图5.2.1.3溪流和可涉水河流
在山区溪流或可涉水河流布设样点或样线时,可选择水流平缓、河岸植被丰富的段面。视溪流或可涉水河流的底质类型、水深和流速、水面宽度、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设置若干样点。一般情况下,环境异质性程度越高,设置的样点越多。5.2.2定性观测
根据各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在各类群的典型生境或特殊生境设置样点或样线,如水中大型植物根部、倒木、水生植物的茎叶、溪流中或小河岸边的石块底部、石缝等处,弥补定量观测中遗漏的栖息在特殊生境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类群。5.3样品采集
5.3.1湖泊、水库定量样品采集
5.3.1.1泥样采集
5.3.1.1.1使用底泥采泥器采集泥样。采样时每个采样点累计采样面积1/8~1/3m2。即使用1/16m2的彼得生采泥器或改良的彼得生采泥器(1/12m2),采泥2~4次,采样厚度一般为10~15cm。若为疏松的湖底底质,则需要穿透20cm底质。5.3.1.1.2在湖泊、水库深水区域使用采泥器采样时需借助机械绞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3.1.1.3在靠近湖泊、水库沿岸的可涉水区,若有螺、蚌等较大型无脊椎动物时,可使用带网夹泥器(开口面积1/6m2)采样1~2次。5.3.1.2泥样筛洗
5.3.1.2.1将采获的泥样倒入一个塑料采样箱中,使用长柄D型抄网将捞取的泥样在湖泊、水库水中摇荡筛洗,初步洗去泥样中的污泥。洗涤过程中保持网口朝上,防止网内物体溅出。然后,将塑料箱里剩余泥水全部倒入抄网筛洗。5.3.1.2.2使用带网夹泥器采得样品后,连网一同在水中摇荡筛洗,洗去污泥(操作过程中保持网口紧闭),将夹泥器提出水面后打开,冻出全部样品。5.3.1.2.3样品封装。将每个样点采集、筛洗后的样品连同杂物全部装入同一个塑料自封袋或塑料厂广口瓶中,贴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样点缩编号、日期和采集人),必要时可在样品袋内或样品瓶中放入写有相同内容的标签。缚紧袋口或盖紧瓶口后带回实验室处理。若气温较高(高于33~35℃)或路途中放置的时间较长(超过5h),则需在样品袋或样品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溶液(至终浓度70%左右)或乙醇甲醛溶液(由90%乙醇和40%甲醛按9:1混合配制),以防止样品腐烂。4
5.3.1.3样品筛选和分抹
5.3.1.3.1将待筛选样品置于40目网筛中,然后将筛底置于水盆的清水中轻轻摇荡,洗去样品中剩余的污泥,筛洗后挑出其中的杂物和植物枝条、叶片等(仔细检查并抹出掺杂在其中的动物),将筛上肉眼能看得见的全部样品倒入白瓷盘中进行分抹。若观测水域已有颤蚓科(Tubificidae)和仙女虫科(Naididae)等类群分布的记录,则需使用40目和60目网筛进行套筛。
5.3.1.3.2如采样时来不及分抹,可将初步筛洗后的样品连同所余杂物全部装入一个新的样品袋中,贴上与采样相同内容的标签,缚紧袋口后带回室内再做进一步筛选和分栋。5.3.2河流定量样品采集
根据底质类型、水深等因素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5.3.2.1深水河流定量样品采集
在水深超过3m的河流,可使用抓斗式采泥器(1/4m2)或彼得生采泥器(若河流底质较硬,必要时可使用Kajak柱状采泥器),借助卷扬机、机械绞盘进行采集。采样时每个采样点累计采样面积约0.5~1m2(1/16m-的彼得生采泥器采泥8~16次;抓斗式采泥器采集2~4次:1/6m2带网夹泥器采集3~6次)。若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布的密度较小时(如在河流中央的深水区域),则需要适当增加采样面积(1.02m2)。若密度较大(如靠近两岸的浅水区),可适当减少采样面积(如0.5m2)。5.3.2.2可涉水河流定量样品采集可使用D形抄网或带网夹泥器。使用D形抄网采样时,将D形抄网放置于准备采样的河底,使D形抄网的直边(长度约为0.3m)紧贴河流底部,逆水流方向从河流下游向上游移动D形抄网约1m,使样品随着搅动和流水的冲刷进入网内,采集3个小样方,总面积约为1m
5.3.2.3河岸浅水区及可涉水湿地的定量样品采集可结合定量框法进行采集(在湖泊边缘可涉水的湖泊湿地也可采用此法进行定量样品采集)。将定量框(50cm×50cm或25cmx25cm)置于水底底质上,并在四角进行固定。取出定量框内的底质和大型无脊椎动物,一般采集深度为20~30cm,同时顺水流方向在定量框后方置一抄网,以防挖取框中底质时样品漂走,将抄网采获的样品与用定量框采集的样品合并。每个样点采集2~4次,或4~8次(使用25cm×25cm定量框),总采样面积累计约0.25~1m2(可视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密度做适当调整)。5.3.2.4样品封装
同湖泊、水库样品封装(5.3.1.2.3)方法。5.3.2.5样品筛选和分
可参考湖泊、水库样品筛选与分(5.3.1.3)方法5.3.3溪流和浅滩定量样品采集
5.3.3.1一般地质的可涉水溪流、浅滩在可涉水的溪流、浅滩采集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时,可使用索伯网进行采集,每个样点采2~5个样。采样次数可视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密度做适当调整。采样时,将网口正对上游,用脚或小铁扒有力地搅动索伯网前定量框(50cm×50cm或25cm×25cm)内的底质,使样品连同部分底质随水流一起被冲进网内。并用手刷将粘附在石块上的螺类等洗刷入网。5.3.3.2底质为卵石或砾石的可涉水溪流、浅滩可使用踢网或D形抄网进行采集。踢网可两人或单人操作,两人操作时,一人在水流下游撑住网,另一人在上游用脚踢起或搅动水底底质,将浑浊的水用脚或手往网内泼,使大型无脊椎动物连同部分底质随水流一起被冲进网内。单人操作踢网时可背对上游,或一只脚5
踩住网的下沿防止网被水流冲起,单手扶网,用脚在网前踢起0.5~1m?范围内的水底底质使底质和大型无脊椎动物一起被水流冲入网中。通常使用1m的踢网,每个样点采集2~3踢。采样踢数可视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密度做适当调整。使用D形抄网采样时参考可涉水河流的定量采样法。
5.3.3.3样品封装
同5.3.1.2.3湖库样品封装方法。5.3.3.4样品筛选和分栋
可参考5.3.1.3湖泊、水库样品筛选与分冻方法。5.3.4定性样品采集
5.3.4.1拖网采样
在水深小于2m的湖泊或河流沿岸的浅水区,可使用拖网进行定性样品采集。采样时,将拖网(带有重锤)抛入水中,在船上缓慢拖行(船速5~10km/h),至一定距离后提起拖网。将同一样线上多次采获的样品连同底质合并装入同一个塑料自封袋或塑料广口瓶中,贴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样点编号、日期和采集人),缚紧袋口或盖紧瓶口后带回实验室处理。样品采集按照HJ628的规定执行。5.3.4.2抄网采样
在河岸边的一些特殊生境,如水中大型植物根部、倒木、大石块基部等采样点进行定性样品采集,可使用不同类型的抄网(如D形抄网)。在根株生境采样时,将D形抄网放在根株下游,用踢击的方法促使生物分离:在底质粗糙(混合砾石、卵石或大石块)生境采样时,可将抄网底部紧贴在底质上,踢击抄网上游0.5~1m2范围内的底质,使生物从底质上分离,多次踢击后将样品合并:或者将D形抄网的直边紧贴河流底部,向前拖动D形抄网,使样品随着搅动和流水的冲刷进入网内;使用抄网采集时,应注意使网的下半部分尽量撑开,将网的下沿尽量紧贴底质,网口稍向后倾斜。并注意不要使网的上沿进入水中。待流经网中的水变清后,再捞起抄网。样品采集按照HJ628的规定执行。5.3.4.3地笼采样
在浅水湖泊、浅河等水流较缓的水域,可使用地笼进行样品采集。所用地笼的规格可视水面宽度和水深等做适当调整。布设地笼时,先将地笼两端网口扎紧,将一端绑在水中木桩或浮漂上,另一端(连接重物)抛入水中(必要时可先在笼网内放入适量食料作为诱饵)。通常在傍晚前下网,次日清晨起网(若底栖动物密度较低,可放置数日)。起网后,将笼内捕获的大型无脊椎动物全部倒出,装入同一个塑料自封袋或塑料广口瓶中。样品采集按照HJ628的规定执行。
5.3.4.4徒手采样
在浅滩或可涉水的溪流、浅河等生境,针对一些特殊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类群如溪蟹类,可采用徒手采样法进行定性采样。采样点一般选择在溪流上游或溪流源头人迹稀少、罕至的生境。采集时,选择水流较缓慢且有较多石块的区域进入小溪或浅河,轻轻掀起水中石块,查看石块下方是否藏匿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一旦发现,迅速抓住、放入采集瓶中。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手被蟹类整足的钳状指节夹伤。样品采集按照HJ628的规定执行。5.3.4.5诱捕法采样
使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喜食的饵料或在夜间使用白炽灯进行诱捕。可以与徒手采样法配合使用,提高采样效率。采样点与徒手法相类似。夜间出行采样时需事先掌握采样点周围的环境条件,同时采取必要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样品采集按照HJ628的规定执行。5.3.4.6人工基质采样
在水深超过1.5m大型河流进行定性或定量样品采集时,可使用人工基质采样器(用86
号和14号铁丝编织而成的高20cm、直径18cm的圆柱形铁笼,网孔面积4-6cm)进行采样。先在采样器的笼底铺一层40目尼龙筛绢,再放上若干长约8cm的卵石。选择水流比较平缓的水域,将采样器安置在采样点上,一个月后取回采样器,清洗并抹取附在人工基质上的样品。使用人工基质采样时,需定期检查采样器,以防采样器被水流冲走或破坏。样品采集按照HJ628的规定执行。
5.3.4.7样品封装
可参考湖泊、水库样品封装(5.3.1.2.3)方法。5.3.4.8样品筛选和分
可参考湖泊、水库样品筛选和分抹(5.3.1.3)方法。5.4样品处理与保存
5.4.1样品清洗
在室内,将带回的样品从样品袋或样品瓶倒入白瓷盘内。若样品沾有污泥,则需将样品倒入40目网筛(或40目与60目套筛)内,用自来水清洗,直至污泥完全洗净。再将洗净的样品倒入白瓷盘中。
5.4.2样品分抹及固定
向白瓷盘中加入少许清水,用圆头镊或眼科镊、解剖针、吸管抹选,抹出各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必要时需借助体视显微镜进行抹选。个体柔软、体型较小的动物也可用毛笔分抹,避免损伤虫体。分检出的样品可放入广口标本瓶中或标本缸,用75%乙醇溶液固定。5.4.3样品保存
样品保存时需按各样点编号,分别保存在标本瓶内。在标签上填写样点编号、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将标签贴在样品瓶外,并在样品瓶内放入同样内容的标签。放入标本瓶中的标签通常使用制版转印纸(用铅笔书写)或白布条(用油性记号笔或签字笔书写)。有条件时可激光打印或喷墨打印标签。5.4..4动物样品的固定和保存
将采获的动物样品放入75%乙醇溶液中固定。固定24h后,更换一次75%乙醇溶液,以便长期保存(部分需要进行DNA条形码分析的标本可保存在90~95%乙醇溶液中,以下同)。加入的固定液和保存液的体积应以溶液完全没过动物样品为宜。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参见附录F对各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样品分别进行固定和保存。5.5物种鉴定
5.5.1形态分类学鉴定
参考相关工具书或在相关分类学家的指导下,对采得的样品进行形态分类和物种鉴别。样品原则上应鉴定到种,若确实无法鉴定到种,可提升至上一级分类单元(比如属)。鉴定过程中,注意保留用于分类鉴别的凭证标本。为确保物种鉴定的准确性,必要时可抽取同一批次样品中的部分样品送交从事各类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研究的专家进行核实。5.5.2DNA条形码辅助分类鉴别
对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幼体或近缘种样品的物种鉴别,可借助DNA条形码技术进行辅助分类鉴别。
6观测内容和指标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内容和指标见表1。实际观测中,可根据具体观测目标和观测对象进行适当增减。Www.bzxZ.net
观测内容
生境特征
物种及其数
量特征
群落特征
表1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内容和指标观测指标
地理位置(经纬度)与海拔
河流生境指标:干流、支流、水深、流速、水温、透明度、pH值、溶解氧、河床底质类型、河道类型(是否渠化,或修建堤坝)、污染情况(有无污染源)
湖泊生境指标:水源、出口、水深、丰水期面积、水温、透明度、pH值、溶解氧、底质类型、水文状况(枯水期、丰水期)、湖岸类型(是否修建堤坝)、污染情况(有无污染源)底床附生植被主要类型
岸生植被主要类型
水生经济动物的放养情况(种类、网箱或围网养殖等)物种或分类单元的组成
物种丰富度或分类单元丰富度
生物量
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dm)
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指数(H\)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D)均匀度指数(J)
Sorensen指数
注:*可视观测目标等做适当调整。7观测时间和频次
观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
资料查阅和野外调查
资料查阅和野外调查
资料查阅、野外定性和定
量调查
定量和定性调查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
7.1观测时间可视观测目标和地域而定,一般以春末(3~4月)至秋末(9~10月)为宜,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观测时间可延期至11月。每年观测不少于2次,经费充许条件下可在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各观测1次。7.2观测时间和频次一经确定,应保持长期不变,以利于年际间观测数据的对比。7.3可因观测目的及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原有观测频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观测次数。8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参见附录G。9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9.1对观测者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的要求、方法,标本处理、保存、物种鉴别,以及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技术。必要时,需有相关分类学专家对物种鉴定予以指导和协助。
9.2采样前,用数码相机拍摄采样区域,在图中标出采样点,使用GPS仪确定采样区域或采样点的经纬度。
9.3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信息采集,填写各项观测数据。记录表格一般要编页装订成册,内容齐全,填写翔实,字迹工整、清晰。所有原始数据记录表、图片、样品和分类凭证标本应及时保存归档,并及时填写和归档电子数据(包括数据记录表、数码图片和航迹等)9.4采样完成后,将所有样品运回实验室,与实验室人员交接,填写实验室样品记录表。将样品瓶上的所有信息抄写在实验室样品登记表上,按照采样区域或样点对样品登记表进行统一编号。
9.5对每个采样点采集获得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样品,准确鉴别种类,按不同种类准确地统计个体数,测量生物量。数值测试和计算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9.6对观测者进行野外工作常识、安全常识和野外安全技能培训,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购买必要的防护装备、用品和应急药品。必要时观测者必须提前接种疫苗。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观测。避免单人作业。10观测报告编制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观测报告应包括前言,观测区域概况,观测方法,观测区域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组成、区域分布、种群动态、面临的威胁,对策建议等。观测报告编写格式参见附录H。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