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简介
HJ 703-2014.Soil and sediment-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一Gas chromatography.
1适用范围
HJ 703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
HJ 703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21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其他酚类化合物如果通过验证也可适用于本标准。当取样量为10.0g时,21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2~0.08 mg/kg,测定下限为0.08 ~0.32 mg/kg。详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378.3海洋监测规范 第3 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5海洋监测规范 第5 部分沉积物分析
HJ/T 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3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3方法原理
土壤或沉积物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经酸碱分配净化,酚类化合物进入水相后,将水相调节至酸性,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萃取水相,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定容后进气相色谱分离,氢火焰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5仪 器和设备
5.1气相色谱仪:具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带氢火焰检测器(FID)。
5.2色谱柱:30mx 0.25 mm x 0.25 μm,100% 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或30mx 0.25 mmx 0.25μm,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或其它等效毛细管柱。
5.3提取设备:索氏提取装置,也可选用探针式超声波提取仪、加压流体萃取装置或微波提取装置。
5.4 分液漏斗:带聚四氟乙烯(PTFE)塞子。
5.5 浓缩装置:旋转蒸发装置或K-D浓缩仪、氮吹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
5.6 研钵:由玻璃、玛瑙或其他无干扰物的材质制成。
5.7 微量注射器: 10μl、25μl、100μl、 250 μ1、500 μl和1000 μl。
5.8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703-2014
土壤和沉积物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oil and sediment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Gas chromatography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4-09-15发布
2014-12-01实施
境保护部
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方法原理,
试剂和材料
仪器和设备
结果计算及表
精密度和准确度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废物处理
注意事项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附录B(资料性附录)目标化合物及参考保留时间附录C(资料性附录)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附录D(资料性附录)辅助定性参考色谱图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验证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江苏省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本标准自20口口年月口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土壤和沉积物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警告: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标准溶液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操作过程应在通风柜中进行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21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其他酚类化合物如果通过验证也可适用于本标准。
当取样量为10.0g时,21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2~0.08mg/kg,测定下限为0.08~0.32mg/kg。详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3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3方法原理
土壤或沉积物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经酸碱分配净化,酚类化合物进入水相后,将水相调节至酸性,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萃取水相,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定容后进气相色谱分离,氢火焰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或通过纯水设备制备的水。
4.1氢氧化钠(NaOH)。
4.2盐酸(HCI):p=1.19g/ml。
4.3无水硫酸钠(Na2SO4):在400℃烘烤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1
璃瓶中,于干燥器中保存。
4.4氢氧化钠溶液:c(NaOH)=5mol/L。称取20gNaOH固体(4.1),用水溶解冷却后定容至100ml。4.5盐酸溶液:c(HCI)=3mol/L。量取125ml盐酸(4.2),用水稀释至500ml。4.6二氯甲烷(CH2Cl2):色谱纯。4.7乙酸乙酯(CHCOOC2Hs):色谱纯。4.8甲醇(CH3OH):色谱纯。
4.9正已烷(C6H14):色谱纯。
4.10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4+1(V/V)。4.11二氯甲烷与正已烷混和溶剂:2+1(VIV)。4.12标准贮备液:P=1000mg/L。可直接购买包括所有相关分析组分的有证标准溶液,也可用纯标准物质制备。包括苯酚邻-甲酚,对-甲酚,间-甲酚,2.4-二甲酚,2-氯酚,2.4-二氯酚,2.6-二氯酚,4-氯-3-甲酚2,4,6-三氯酚,2,4,5-三氯酚,2,3,4,6-四氯酚,2,3,4,5-四氯酚,2,3,5,6-四氯酚,五氯酚,2硝基酚,4-硝基酚,2,4-二硝基酚,2-甲基-4,6-二硝基酚,2-(1-甲基-正丙基)-4,6-二硝基酚(地乐酚),2-环已基-4,6二硝基酚。4.13标准使用液:p=100mg/L。
用甲醇(4.8)稀释标准贮备液(4.12),配制成浓度为100mg/L的标准使用液,于4℃冰箱避光保存,密闭可保存1个月。4.14石英砂(0.84~0.297mm,20~50目):在400℃烘烤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瓶中,于干燥器中保存。4.15硅藻土(0.150.038mm,100~400目):在400℃烘烤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瓶中,于干燥器中保存。4.16氮气(N2):纯度≥99.999%。4.17氢气(H2):纯度≥99.999%。4.18与索氏提取装置配套的纸质套筒:使用前应检查酚类化合物的残留量,避免干扰。5仪器和设备
5.1气相色谱仪:具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带氢火焰检测器(FID)。5.2色谱柱:30m×0.25mm×0.25μm,100%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或30m×0.25mm×0.25μm,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或其它等效毛细管柱。5.3提取设备:索氏提取装置,也可选用探针式超声波提取仪、加压流体萃取装置或微波2
提取装置。
5.4分液漏斗:带聚四氟乙烯(PTFE)塞子。5.5浓缩装置:旋转蒸发装置或K-D浓缩仪、氮吹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5.6研钵:由玻璃、玛瑙或其他无干扰物的材质制成。5.7微量注射器:10μl、25μl、100μl、250μl、500μl和1000μl。5.8
3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6样品
6.1样品采集和保存
按照HJ/T166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按照GB17378.3和GB17378.5的相关规定进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样品采集后密闭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应尽快分析。若不能及时分析,应冷藏避光保存保存期为10d。注意避免有机物干扰。样品提取液避光冷藏保存,保存期40d。6.2试样的制备
6.2.1脱水
去除样品中的异物(石子、叶片等),称取约10g(精确到0.01g)样品双份,土壤样品一份按照HJ613测定干物质含量,另一份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4.3),研磨均化成流砂状,如使用加压流体萃取,则用硅藻土(4.15)脱水。沉积物样品一份按照GB17378.5测定含水率,另一份参照王壤样品脱水。6.2.2提取
可选择索氏提取、加压流体萃取、超声波提取或微波提取等任意一种方式进行目标物的提取。
6.2.2.1索氏提取
将6.2.1得到的试样全部转移至纸质套筒(4.18)中,加入100ml二氯甲烷与正已烷混合溶剂(4.11),提取16~18h,回流速率控制在10次/h左右,冷却后收集所有提取液备净化用。
6.2.2.2加压流体萃取
根据6.2.1得到的试样体积选择合适的萃取池,装入样品,以二氯甲烧与正已烷混合溶剂(4.11)为萃取溶剂,按以下参考条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100℃,萃取压力1500psi,3
静态萃取时间5min,淋洗体积为60%池体积,氮气吹扫时间60s,萃取循环次数2次。也可参照仪器生产商说明书设定条件。收集提取液,待净化。6.2.2.3超声波提取bZxz.net
根据6.2.1得到的试样体积选择合适的锥形瓶,加入适量二氯甲烧与正已烷混合溶剂(4.11),使得液面至少高出固体2cm,将超声探头置于液面下,超声提取3次,每次3min控制提取时温度不超过40℃(可将锥形瓶放在冰水浴中),合并提取液,待净化。6.2.2.4微波提取
将6.2.1得到的试样转移至微波提取专用容器中,加入适量二氯甲烷与正已烷混合溶剂(4.11),液面高度须没过试样且低于容器深度的2/3(样品过多可分多份单独提取,最后合并提取液)。微波提取参考条件:功率800W,5min内升温至75℃,保持10min。待提取液冷却后过滤,用适量混合溶剂(4.11)洗涤容器内壁及试样,收集提取液,待净化6.2.3净化
将6.2.2得到的提取液转入分液漏斗(5.4)中,加入2倍于提取液体积的水,用NaOH溶液(4.4)调节至pH>12,充分振荡、静置,弃去下层有机相,保留水相部分。注:若有机相颜色较深,可将净化次数适当增加至2~3次。6.3萃取和浓缩
将6.2.3得到的水相部分用盐酸溶液(4.5)调节pH<2,加入50ml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4.10),充分振荡、静置,弃去水相,有机相经过装有适量无水硫酸钠(4.3的漏斗除水,用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4.10)充分淋洗硫酸钠,合并全部有机相,浓缩定容至1.0ml,待测。
7分析步骤
7.1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进样口温度:260℃:进样方式:分流或不分流:进样体积:1.0叫l。柱箱升温程序:80℃保持1.0min,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50℃并保持4.0min:FID检测器温度280℃。色谱柱内载气流量:1.0ml/min:尾吹气:氮气,流量:30ml/min;氢气流量:35ml/min:空气流量:300ml/min。
7.2校准
精确移取标准贮备液(4.12)5.0ul、25.0μl、100μl、250ul和500ul于5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4.10)稀释至标线,配制校准系列,目标化合物浓度分别为1.00mg/L、5.00mg/L、20.0mg/L、50.0mg/L和100mg/L。在推荐仪器条件(7.1)下进4
行测定,以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该组分色谱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7.3参考色谱图
按照气相色谱参考条件(7.1)分析,21种酚类化合物在100%甲基聚硅氧烷(非极性)色谱柱上的参考色谱图见图1。
出峰顺序:1-苯酚、2-2-氯酚、3-邻-甲酚、4/5-对/间-甲酚、6-2-硝基酚、7—2.4-二甲酚、8-2,4-二氯酚、9—2.6-二氯酚、10-4氯-3-甲酚、11-2.4.6-三氯酚、12-2,4,5-三氯酚、13-2,4-二硝基酚、14—4-硝基酚、15-2,3,4,6-四氯酚、16/172,3,4,5-四氯酚/2,3,5,6-四氯酚、18-2-甲基-4,6二硝基酚、19-五氯酚、20-2-(1-甲基-正丙基)-4.6-二硝基酚(地乐酚)、21-2-环已基-4,6二硝基酚图121种酚类化合物参考色谱图
7.4测定
将制备好的试样(6.3)按照气相色谱参考条件(7.1)进行测定。7.5空白试验
称取10.0g石英砂(4.14),按照6.2~6.3步骤制备试样,按照气相色谱参考条件(7.1)测定。
8结果计算及表示
8.1目标化合物定性
样品分析前,应建立保留时间窗口1±3S。t为初次校准时各浓度标准物质保留时间的平均值,S为初次校准时各标准物质保留时间的标准偏差。当样品分析时,目标化合物保留时间应在保留时间窗口内。目标化合物在分析色谱柱(非极性)上的保留时间参见附录B。8.2结果计算
目标化合物用外标法定量,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mg/kg)按公式(1)进行计算,5
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mg/kg)按公式(2)进行计算。,=p,xV
式中:w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mg/kg:p由校准曲线计算所得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mg/L;V-试样定容体积,ml;
m—土壤试样质量(湿重),g
Wam——土壤试样干物质含量,%。=PxV
m(1-w)
式中:の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mg/kgp—由校准曲线计算所得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mg/L;V-试样定容体积,ml;
m—沉积物试样质量(湿重),g:w—沉积物试样含水率,%。
8.3结果表示
8.3.1当结果大于等于1.00mg/kg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小于1.00mg/kg时,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8.3.2间-甲酚和对-甲酚、2,3,4,5-四氯酚和2,3,5.6-四氯酚为难分离物质对,测定结果为难分离物质对两者之和。
9精密度和准确度
9.1精密度
六家实验室对目标化合物浓度约为0.05mg/kg、0.65mg/kg~3.63mg/kg和2.58mg/kg~6.46mg/kg的统一样品进行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8%~40.7%、1.6%~24.4%和2.1%~20.4%;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8.9%~30.7%、13.3%~56.0%和22.2%~41.6%:重现性限范围为:0.01mg/kg~0.05mg/kg、0.14mg/kg~1.03mg/kg和0.48mg/kg~1.40mg/kg;再现性限范围为:0.02mg/kg~0.08mg/kg,0.42mg/kg~5.72mg/kg和1.81mg/kg~6
7.58mg/kg。
9.2准确度
六家实验室对实际沉积物样品进行两种不同浓度基体加标样测定,基体加标量为1.00mg/kg和4.00mg/kg,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59.1%~89.2%和61.8%~95.9%。具体的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参见附录C。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1校准曲线
用线性拟合曲线进行校准,其相关系数应大于等于0.995,否则需重新绘制校准曲线,10.2校准核查
每次分析样品前应选择校准曲线中间浓度进行校准曲线核查,其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30%,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10.3空白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一次空白试验。空白结果中目标化合物浓度应小于方法检出限。10.4平行样测定
每批样品(最多20个样品)应至少进行1次平行测定,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在30%以内。
10.5实际样品加标和加标平行
每一批样品(最多20个样品)应至少分析1个实际样品加标和一个加标平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应在50%~140%之间,加标平行样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在30%以内。若加标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而加标平行符合要求,说明样品存在基体效应,在结果中注明。
11废物处理
实验产生含有机试剂的废物应集中保管,送具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12注意事项
12.1校准曲线范围
校准曲线浓度范围可根据实际样品浓度作适当调整。低浓度曲线可用标准使用液(4.13配制。
12.2实际样品
对于样品中超过校准曲线上限的目标化合物,可进行稀释或减少取样量重新分析含酚类化合物浓度较高的样品会对仪器产生记忆效应,随后应分析一个或多个空白样品,直至空白试验结果满足质控要求后才能分析下一个样品。必要时可用30m×0.25mm×0.25μm,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中等极性)毛细管柱做辅助定性确认,也可用质谱做进一步确认。辅助定性色谱柱的色谱参考条件见7.1,色谱图参见附录D。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表A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组分名称
2-氯酚
邻-甲酚
对/间-甲酚
2-硝基酚
2,4-二甲酚
2,4-二氯酚
2,6-二氯酚
4-氯-3-甲酚
2,4,6-三氯酚
2,4,5-三氯酚
2.4-二硝基酚
4-硝基酚
2,3,4,6-四氯酚
2,3,4,5-四氯酚/2,3,5,6-四氯酚2-甲基-4,6-二硝基酚
五氯酚
2-(1-甲基-正丙基)-4,6-二硝基酚(地乐酚)
2-环己基-4,6-二硝基酚
检出限(mg/kg)
测定下限(mg/kg)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