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623-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J 623-2011
中文名称: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95022
相关标签:
区域
生物
多样性
评价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HJ 623-2011.Standard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biodiversity.
1适用范围
HJ 623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
HJ 623适用于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基本单元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函[1988]144号)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国函[1999]92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相关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2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等,这包含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2 野生动物丰富度 richness of wild animal species
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的种.数(含亚种),用于表征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在江(河)、海之间洄游的鱼类、生活在咸淡水交汇处的河口性鱼类可视为淡水鱼类。
3.3 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 richness of wild vascular plant species
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含亚种、变种或变型),用于表征野生植物的多样性。
3.4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diversity of ecosystem types
指被评价区域内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数,用于表征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性。以群系为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单位。
3.5 物种特有性 species endemism
指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和维管束植物的种数的相对数量,用于表征物种的特殊价值。
3.6 外来物种 alien species
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潜在扩散范围以外的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23—2011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tandardfortheassessmentof regional biodiversity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1-09-09发布
2012-01-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范围和对象
数据采集和处理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指标权重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
评价报告编写
实施与监督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野生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数据采集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态系统类型数据采集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编写格式TTKAONTKAa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和方法,掌握并了解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明确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整体上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能力,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
本标准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9月9日批准。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适用范围
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基本单元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函[1988]144号)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函[1999]92号)关于发布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相关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2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等,这包含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2野生动物丰富度richnessofwildanimalspecies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的种数(含亚种),用于表征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在江(河)、海之间洄游的鱼类、生活在咸淡水交汇处的河口性鱼类可视为淡水鱼类,3.3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richnessofwildvascularplantspecies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含亚种、变种或变型),用于表征野生植物的多样性。
3.4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diversityofecosystemtypes指被评价区域内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数,用于表征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性。以群系为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单位。3.5物种特有性speciesendemism指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和维管束植物的种数的相对数量,用于表征物种的特殊价值。3.6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
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潜在扩散范围以外的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1
TTKANYKACa
3.7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alienspecies指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或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3.8外来物种入侵度degreeofinvasionofinvasivealienspecies指被评价区域内外来入侵物种数与本地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和维管束植物的种数的和之比,用于表征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入侵物种干扰的程度。
3.9受威胁物种threatened species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中属于极危、濒危、易危的物种。
4评价范围和对象
4.1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市级行政区域或县级行政区域,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评价单元。
4.2评价对象
4.2.1生态系统
自然或半自然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不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养殖场
4.2.2野生动物
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等,不包括人工饲养或圈养的动物。
4.2.3野生植物
野生维管束植物,包括野生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
数据采集和处理
5.1资料来源
各评价指标的数据主要来自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应以近5年或10年的文献为主。数据由具有一定资质的从事生物多样性调查的专业人员采集,并由相关专家审定。
5.2实地调查
按照《关于发布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相关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27号)执行。实地调查数据要结合历年调查数据综合分析。2
野生动物和维管束植物
野生动物和维管束植物的数据按附录A的格式采集。外来入侵物种不在附录A的统计范围内,但外来物种中的非外来入侵物种应纳入附录A的统计范围。城市建成区中的外来植物,如果在建成区外有野生分布,则纳入统计范围;如果在建成区外没有野生分布,则不纳入统计范围。
5.4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的数据按附录B的格式采集。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外来入侵动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外来物种入侵度按式(1)计算。E, =N
/(N,+Np)
式中:E.----外来物种入侵度:N-被评价区域内外来入侵物种数Nr-被评价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种数Np---被评价区域内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5.5物种特有性
物种特有性按式(2)计算。
Nev+Nep
Ep=635
式中:Ep-----物种特有性;
Nev.-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的种数NEP----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635--*一个县中野生动物种数的参考最大值3662---—个县中野生维管束植物种数的参考最大值。5.6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
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按式(3)计算。NTy+NTP
R=6353662
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
式中:R
NTv-----被评价区域内受威胁的野生动物的种数Nrp-----被评价区域内受威胁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3
TTKAONIKACa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后的评价指标=归一化前的评价指标×归一化系数其中,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为被计算指标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各指标的参考最大值见表1。
表1相关评价指标的参考最大值
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
野生动物丰富度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物种特有性
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
外来物种入侵度
指标权重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2。
表2各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
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
野生动物丰富度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物种特有性
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
外来物种入侵度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生物多样性指数按式(4)计算。参考最大值bzxz.net
BI=R,×0.2+R,×0.2+D,×0.2+E,×0.2+R,×0.1+(100-E,)×0.1式中:BI..--.生物多样性指数
R----归一化后的野生动物丰富度;Rp----归一化后的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De-归一化后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E--归一化后的物种特有性;
R-----归一化后的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E-归一化后的外来物种入侵度。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
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BI),将生物多样性状况分为四级,即:高、中、一般和低4
(表3)。
生物多样性等级
10评价报告编写
表3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标准
生物多样性指数
BI≥60
30≤BI<60
20≤BI<30
生物多样性状况
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多,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物种较丰富,特有属、种较多,生态系统类型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
物种较少,特有属、种不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但生物多样性总体水平一般物种贫乏,生态系统类型单一、脆弱,生物多样性极低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应包括前言,被评价区域概况,研究方法,被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分布特点、面临的主要威胁,评价等级以及保护对策建议等。评价报告编写格式见附录D。
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5
TTKAONIKACa-
中文名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野生动物和维管束植物数据采集表物种信息
中文别名
受威胁程度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是否中国特有
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表
物种信息
生态系统类型
中文名
生态系统类型数合计
中文别名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生态系统类型数据采集表
分布信息
分布信息
分布信息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编写格式
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由封面、报告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组成1.封面
包括报告标题、编写单位及编写时间等。2.报告目录
一般列出二到三级目录。
3.正文
包括:
(1)前言;
(2)被评价区域概况;
(3)研究方法;
(4)生物多样性的组成、空间分布特点及面临的主要威胁:(5)评价结论:
(6)保护对策建议。
4.参考文献
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的标准执行。7
TTKANY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