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7725-2022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 7725-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725-2022

中文名称:房间空气调节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Room air conditione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3-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6755447

相关标签: 房间 空气 调节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中的设施>>91.140.30通风和空调系统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1家用空调与冷藏器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7725-2004

采标情况:ISO 5151:201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12页

标准价格:136.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马德军、陈伟升、陈建民、吴尚杰、蔡宁、胡志强、陈进、李金波、吴洪金、吴志东、别清峰、白韦、胡根、尤顺义、卞国民、李华钧、陆东铭、杨文靖、陈俊良、王飞、张佳峥、向达、朱伟涛、刘强、杨超、齐云、孙民、李丽艳、杨双、赵海东

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江苏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6)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房间空气调节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风冷及水冷冷凝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额定制冷量14 000 W以下以创造室内舒适环境为目的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自由送风型房间空气调节器(以下简称空调器),以及额定制冷量8 kW以下且外部静压小于25 Pa的风管式空调器。 本文件不适用于以下产品及系统: ——移动式空调器; ——单独组件,不能组成完整的制冷系统; ——采用吸收制冷循环的空调器; ——其他的风管式空调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1.140.30
CCSY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25—2022
代替GB/T7725—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
Room air conditioner
(ISO5151:2017,Non-ductedairconditionersandheatpumps-Testingand ratingforperformance,NEQ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5-01实施
GB/T7725—2022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符号
产品分类·
5技术要求
试验·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
附录B(规范性)
附录C(资料性)
附录D(规范性)
附录E(资料性)
附录F(资料性)
附录G(资料性)
附录H(资料性)
附录I(规范性)
附录J(规范性)
附录K(资料性)
附录L(资料性)
附录M(资料性)
附录N(资料性)
附录O(资料性)
附录P(资料性)
附录Q(资料性)
参考文献
一拖多房间空气调节器
房间空气调节器季节能源消耗效率的计算以典型城市(以南京为例)气象数据计算的各温度发生时间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试验及计算方法测量仪器
风量测量
制冷凝结水测量
D.4中制热量试验程序的图示
噪声的测定
待机功率的测试
部分性能的分等分级
温控波动的试验方法·
制冷剂恰值法:
室外侧空气饸值法
室内侧量热计验证试验方法
室外侧量热计验证试验方法
平衡型量热计验证试验方法
GB/T7725--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7725一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与GB/T7725一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在“范围”一章增加了“本文件也适用于额定制冷量8kW以下且外部静压小于25Pa的风管式空调器。”(见第1章);
更改了部分术语定义的表述(见3.1.4、3.1.5、3.1.6、3.1.7、3.1.9、3.1.10、3.1.12、3.1.15、3.1.17,2004年版的3.5、3.6、3.7、3.8、3.9、3.10、3.11、3.14、3.15);c)增加了部分术语(见3.1.8、3.1.11、3.1.16、3.1.18、3.1.19、3.1.20、3.1.21、3.1.22、3.1.23、3.1.24、3.1.25、3.1.26、3.1.27、3.1.28、3.1.29、3.1.30、3.1.31、3.1.32、3.1.33、3.1.36、3.1.39、3.1.40、3.1.41);
删除了术语“制热用电热装置”(见2004年版的3.3);更改了“产品分类”中部分条款的表述(见4.1.3、4.2.3及4.2.4,2004年版的4.1.3、4.2.3及e)
4.2.4);
删除了“最小运行制冷”(见2004年版的5.2.8)和“冻结”(见2004年版的5.2.11),增加了“最小f)
运行制冷和冻结”(见5.2.8)和“冻结滴水”(见5.2.9);删除了“凝露”(见2004年版的5.2.12)和“凝结水排除能力”(见2004年版的5.2.13),增加了g)
“凝露和凝结水排除能力”(见5.2.12);h)增加了“季节耗电量”(见5.2.16)、“待机功率”(见5.2.17)及“循环风量”(见5.2.18)的技术要求;
删除了“最小运行制冷”(见2004年版的6.3.8)和“冻结”(见2004年版的6.3.11),增加了“最小运行制冷和冻结”(见6.3.8)和“冻结滴水”(见6.3.9);删除了“凝露试验”(见2004年版的6.3.12)和“凝结水排除能力试验”(见2004年版的6.3.13),增加了“凝露和凝结水排除能力试验”(见6.3.12):k)增加了“待机功率”(见6.3.15)及“循环风量”(见6.3.16)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季节能源消耗效率计算的附加试验”(见6.3.18);1)
更改了制热量测试方法的部分内容(见附录D,2004年版的附录A);更改了噪声测试方法的部分内容(见附录I,2004年版的附录B);m)
更改了“风量测量”的部分内容(见附录F,2004年版的附录D);更改了制冷、制热时温度发生时间和SEER、HSPF的测试和计算方法(见附录B,2004年版的附录E);
增加了制冷量的校验试验方法(见附录M、附录N、附录O、附录P及附录Q);p)
增加了“待机功率的测试”(见附录J);q
增加了“部分性能的分等分级”(见附录K);r
s)增加了“温控波动的试验方法”(见附录L)。本文件参考IS05151:2017十Amdl:2020《无风管空调器和热泵一性能测试和评定》起草,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1
GB/T7725—2022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江苏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中家检测有限公司、格兰仕(中山)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沈阳三洋空调有限公司、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德军、陈伟升、陈建民、吴尚杰、蔡宁、胡志强、陈进、李金波、吴洪金、吴志东、别清峰、白韦、胡根、尤顺义、卞国民、李华钧、陆东铭、杨文靖、陈俊良、王飞、张佳、向达、朱伟涛、刘强、杨超、齐云、孙民、李丽艳、杨双、赵海东。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7年首次发布为GB/T7725一1987,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1范围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7725-—2022
本文件规定了房间空气调节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风冷及水冷冷凝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额定制冷量14000W以下以创造室内舒适环境为目的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自由送风型房间空气调节器(以下简称空调器),以及额定制冷量8kW以下且外部静压小于25Pa的风管式空调器。本文件不适用于以下产品及系统:一移动式空调器;
单独组件,不能组成完整的制冷系统;一采用吸收制冷循环的空调器;一其他的风管式空调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ISO4628:2003,NEQ)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3—2016,IEC60068-2-78:2012,IDT)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17-2008,IEC60068-2-11:1981,IDT)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12,ISO2859-1:1999,IDT)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214.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通用要求(GB/T4214.1—2017,IEC60704-12010,MOD)
GB/T4798.1
第1部分:贮存
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GB/T4798.1—2005,IEC60721-3-1:1997,MOD)GB/T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GB/T9286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GB/T9286—2021,ISO2409:2020,IDT)GB/T14522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光紫外灯GB21455一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22939.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空调器的特殊要求JB/T10359空调器室外机用塑料环境技术要求1
GB/T77252022
IEC60335-2-40:201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第2-40部分:电热泵、空调和除湿器的特殊要求(Household andsimilar electricalappliances—Safety-Part2-4O:Particular requirementsforelectricalheatpumps,air-conditionersanddehumidifiers)3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房间空气调节器
roomairconditioner
一种向室内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注:主要包括制冷和除湿用的制冷系统、空气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包括加热和通风装置等(它们可被组装在一个箱壳内或被设计成一起使用的组件系统)。3.1.2
热泵heatpump
通过转换制冷系统制冷剂运行流向,从室外低温空气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
注:具有热泵制热能力的空调器称为热泵型空调器。3.1.3
辅助电热装置
supplementaryelectricalheatingdevices与热泵一起使用进行制热的电热装置。3.1.4
coolingcapacity
制冷量
空调器在任何给定的工况和条件下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注:单位为瓦(W)。制冷量的额定值包括额定制冷量、额定中间制冷量、额定最大制冷量及额定最小制冷量。其中,额定中间制冷量在50%额定制冷量土100W范围内。3.1.5
coolingpowerinput
制冷消耗功率
空调器进行制冷量试验时,所消耗的功率。注:单位为瓦(W)。制冷消耗功率的额定值包括额定制冷消耗功率、额定中间制冷消耗功率。3.1.6
heatingcapacity
制热量
空调器在任何给定的工况和条件下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人室内的热量总和。注1:单位为瓦(W)。制热量的额定值包括额定制热量、额定中间制热量、额定最大制热量、额定最小制热量及额定低温制热量。其中,额定中间制热量在50%额定制热量土100W范围内。注2:制热量仅为热泵制热量,不包含辅助电热装置的制热量。3.1.7
制热消耗功率
heatingpowerinput
空调器在进行制热量试验时,所消耗的功率。注:单位为瓦(W)。制热消耗功率的额定值包括额定制热消耗功率、额定中间制热消耗功率及额定低温制热消耗功率。
有效输入功率effectivepowerinput在规定时间内输人空调器内的平均电功率,包括:2
压缩机运行的输人功率;
仅用于除霜的电热装置的输入功率;b)
所有控制和安全装置的输入功率;c)
热交换传输装置的输人功率(风扇、泵等)。d)
注:单位为瓦(W)。不包括辅助电热装置的输人功率。3.1.9
能效比energyefficiencyratio
GB/T7725—2022
在任何给定的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人功率之比。注:单位为瓦每瓦(W/W)。
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cOP
在任何给定的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人功率之比。注:单位为瓦每瓦(W/W)。
标准空气standardair
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时,密度为1.204kg/m的干空气。3.1.12
循环风量indoordischargeair-flow房间送风量
空调器用于室内、室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门和排风门完全关闭(如果有)、并在规定条件下运行,单位时间内空调器室内机向房间或送风区域送人的风量。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或立方米每小时(m/h)。3.1.13
房间型量热计room-typecalorimeter由两间相邻、中间有隔墙的房间所组成的试验装置。一间作为室内侧,另一间作为室外侧,每间均装有空气调节设备;其冷量、热量及水量均可测量和控制,并用以平衡被测空调器在室内侧的制冷量和除湿量以及在室外侧的加湿量和加热量。3.1.14
air-enthalpy test method
空气烩值法
一种测定空调器制冷量或制热量的试验方法,它对空调器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与送风、回风恰差的乘积确定空调器的能力。3.1.15
variablespeedroomairconditioner转速可控型空调器
空调器运行时,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其压缩机的转速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的空调器。3.1.16
转速一定型空调器f
fixedspeedroomairconditioner空调器运行时,压缩机的转速不随热负荷的大小而发生变化的空调器。3.1.17
容量可控型空调器
variablecapacityroomairconditioner空调器运行时,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压缩机的转速不变,但其有效容积输气量(制冷剂质量流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的空调器。3
GB/T77252022
潜冷量latentcoolingcapacity
在一定的间隔时间里,空调器从特定空间移除的潜热。注:单位为瓦(W)。免费标准bzxz.net
显冷量sensiblecoolingcapacity在一定的间隔时间里,空调器从特定空间移除的显热。注:单位为瓦(W)。
sensibleheatratio;SHR
显热比
显冷量和总制冷量之比。
厅full-loadoperation
全负荷运行
空调器和控制器在制造商规定的空调控制器允许的最大连续能力下运行。注:在全负荷运行时,所有室内机和压缩机均工作,除非室内机和压缩机受控于空调器的自动控制器。3.1.22
一拖多房间空气调节器
multi-splitroomairconditioner一种向多个室内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注:主要由一台室外机组与一台以上的室内机组相连接,可以实现多个室内机组同时工作、部分室内机组同时工作或单独室内机组工作的组合体系统,以下简称“一拖多空调器”。3.1.23
待机模式standbymode
空调器在连接到主电源时,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面向用户功能或保护功能,且为持续的任何产品模式:可以通过触发远程开关(包括远程控制)、内部传感器、定时器来触发其他模式;信息或包含时钟的状态显示;
基于传感器的功能。
注:该模式下类似曲轴箱加热器等保护装置不工作。3.1.24
制冷负荷系数
coolingloadfactor
空调器制冷运行时,通过室内温度调节器的通(ON)、断(OFF)使空调器进行断续运行时,ON时间与OFF时间构成的断续运行的1个周期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和与此等周期时间内连续制冷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之比。
制热负荷系数
heatingloadfactor
空调器制热运行时,通过室内温度调节器的通(ON)、断(OFF)使空调器进行断续运行时,由ON时间与OFF时间构成的断续运行的1个周期内,送入室内的热量和与此等周期时间内连续制热运行时,送人室内的热量之比。
partloadfactor
部分负荷率
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空调器进行断续运行时的能源消耗效率与进行连续运行时的能源消耗效率之比。4
效率降低系数degradationcoefficientCp
空调器因断续运行而发生效率降低的系数。3.1.28
seasonalenergyefficiencyratio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
GB/T7725—2022
制冷季节期间,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电量的总和之比。3.1.29
制热季节能源消耗效率heatingseasonalperformancefactorHSPF
制热季节期间,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送入室内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电量的总和之比。3.1.30
annual performancefactor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
空调器在制冷季节和制热季节期间,从室内空气中除去的冷量与送人室内的热量的总和与同期间内消耗电量的总和之比。
cooling seasonal total energy制冷季节耗电量
制冷季节期间,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转时所消耗的电量总和。注:单位为瓦时(W·h)。
制热季节耗电量
heating seasonal total energy制热季节期间,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转时所消耗的电量总和。注:单位为瓦时(W·h)。
全年运转时季节耗电量
量annualpowerconsumption
制冷季节时的制冷季节耗电量与制热季节时的制热季节耗电量之总和。注:单位为瓦时(W·h)。
制冷负荷coolingload
室外温度为35℃时的制冷量作为制冷建筑负荷,连接此点与23℃(0负荷点)的直线为制冷负荷线,过温度点的垂线与制冷负荷线的交点。3.1.35
制热负荷heatingload
用与制冷负荷大小相同的房间来评价,并用对制冷负荷的固定比率进行计算。注1:因住宅结构不同,制热负荷与制冷负荷的比率平均为1.25,制热负荷可用下面的公式算出:制热负荷=1.25X制冷负荷。
注2:室外温度0℃时的制热的负荷(制冷量×1.25×0.82),与室外温度17℃为0负荷的点连接的直线作为制热负荷线。
GB/T7725—2022
力temperaturecontrolfluctuation温控波动
在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风口规定位置测得的温度波动值。注:单位为摄氏度(℃)。
单工工作状态
one-unitoperation
一拖多空调器室内机组中仅有一台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运行,其余室内机组处于停止使用的工作状态。
all-unitoperation
全工工作状态
一拖多空调器室外机组与所有能同时启动的室内机组同时运行且处于使用的工作状态。注1:如果一拖多空调器的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有多种组合配置,且存在多个全工工作状态(此状态的室内机组的制冷量总和不低于室外机组的制冷量)时,在各种组合配置的全工工作状态或选厂家推荐组合配置的一种全工工作状态下进行总能力试验。注2:如果一拖多空调器的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有多种组合并且在最大能力组合运行时,仍有室内机组处于停止使用的工作状态(室内机组同时运行台数少于室内机组的总台数)时,在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最大组合能力工作状态运行即局部-全工工作状态下进行总能力试验。3.1.39
lowtemperatureheatingcapacityrate低温制热能力率
在额定低温制热工况下的实测制热量与标称额定制冷量的比率。注:以%表示。
最小噪声lowestnoise
分别在额定制冷工况和额定制热工况下,压缩机设定在最小制冷量和最小制热量对应的转速(转速可控型房间空调器),风量调至最低风速(风机风速可调),按照附录I的方法,测得的空调器噪声值。注:单位为分贝[dB(A)]。
制冷运行除湿能力dehumidifycapacityatthecoolingtestcondition进行额定制冷量试验时,测得单位制冷量下的除湿量。注:单位为千克每小时千瓦[kg/(h·kW)]。3.2符号
3.2.1通用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喷嘴喉部的面积
喷嘴的流量系数
空调器室内侧回风空气质量定压热容空调器室内侧送风空气质量定压热容空调器室外侧回风空气质量定压热容空调器室外侧送风空气质量定压热容喷嘴喉部直径
换热管外径
空调器室内侧回风空气饸值
平方米(m)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米(m)
米(m)
焦每千克干空气[J/kg(干)
空调器室内侧送风空气恰值
进人空调器室内侧的制冷剂比恰离开空调器室内侧的制冷剂比恰加湿用的水或蒸汽的熔值,如试验过程中未曾向加湿器供水,则h取再处理机组中加湿器内水温下的熔值
从室内侧排到室外侧的空调器凝结水的恰值,凝结水的温度不能实现测试时(一般在空调器内部发生),可以冷凝温度代替或通常假定等于空调器送风的湿球温度估算
室外侧再处理机组排出的凝结水在离开量热计隔室的温度下的熔值
进入室外侧水的恰值
GB/T7725—2022
焦每千克干空气[J/kg(干)
焦每千克(J/kg)
焦每千克(J/kg)
千焦每千克(kJ/kg)
千焦每干克(kJ/kg)
千焦每千克(kJ/kg)
千焦每千克(kJ/kg)
千焦每千克(kJ/kg)
外侧凝结水的熔值(高温工况),或结霜的恰值(低温或超低温工况)
2.5004×10°(此值为0℃时的蒸发潜热)换热管管长
顶出风式室外机噪声测试第i点的A计权声压级
顶出风式室外机噪声测点总数,N=4室内侧的总输人功率(如照明、辅助装置的电热功率、加湿装置的平衡热等)
压缩机输人功率
室外侧的总输人功率(空调器输人功率除外)电加热器的输人功率
空调器的总输入功率
喷嘴喉部大气压
喷嘴喉部动压或喷嘴前后的静压差空调器室外侧风量测量值
制冷剂和油混合物的流量
标准空气流量
空调器室内测点的风量
设备冷凝水的质量流量
为维持试验工况,进人室外侧隔室水的质量流量热管外保温层热阻
保温层与空气换热热阻
显热比
保温层厚度
空调器室内侧回风温度
空调器室内侧送风温度
空调器室外侧回风温度
空调器室外侧送风温度
焦每千克(J/kg)
米(m)
分贝[dB(A)
瓦(W)
瓦(W)
瓦(W)
瓦(W)
瓦(W)
帕(Pa)
帕(Pa)
立方米每秒(m/s)
立方米每秒(m/s)
千克每秒(kg/s)
立方米每秒(m/s)
克每秒(g/s)
克每秒(g/s)
米摄氏度每瓦[(m·℃)/W]
米摄氏度每瓦[(m·℃)/W]
米(m)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